下肢時常浮腫?名醫:當心是心臟衰竭引起 - 今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臟衰竭所引起的下肢水腫. 瓣膜因扮演著心臟的腔室(心房與心室)間門閥的角色,讓血液循環能正常的向 ... 在今天看見明天 × 下肢時常浮腫?名醫:當心是心臟衰竭引起 大塊文化 最新觀點 2018-01-1614:10 +A -A 加入收藏 人體全身的血液循環,是靠著心臟這個「幫浦」不斷的收縮、舒張,將帶有氧氣及養分的血液輸送到四肢,但是有沒有人想過血液怎麼從下肢流回心臟呢? 文/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 魏崢   下肢是身體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要抵抗地心引力往上流回心臟是何等困難的事情。

  若上去的速度比不上下來的速度,血液就會堆積在下肢,造成浮腫的現象。

下肢浮腫的原因有三種: 1、負責血液回流的靜脈堵塞。

2、心臟衰竭:腎臟的血流量不足,導致排尿減少,水分累積在身體內。

3、腎臟衰竭:腎臟本身的疾病造成排尿量不足,導致水分累積在身體內,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所引起的下肢水腫   瓣膜因扮演著心臟的腔室(心房與心室)間門閥的角色,讓血液循環能正常的向單一方向流動,而每次正常搏動的心臟,大約可打出70毫升左右的血流量,一旦這開闔的功能異常(例如主動脈閉鎖不全),會導致部分血液又回流至心臟原來的腔室。

  比如打出去70毫升血液,又回流30毫升到心臟,真正打出去的血液量就只有40毫升。

  當這主管全身機能的「幫浦」無法供應足夠血液循環時,腎臟的血流量不足,導致排尿減少,水分累積在身體內,由於下肢是最低的位置,所以腫得會比較厲害。

  如果沒有施予適當的治療,血液循環不足,便會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組織運作及代謝,水分累積在身體內的結果,是一種惡性循環,造成心臟更大的負擔。

  心臟病常服藥物,也有造成水腫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   用於關節炎或痛風的止痛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能會引起鈉及水分滯留而產生水腫,心衰竭病人要小心是否會讓症狀加劇。

  用於降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 (如脈優Norvasc、冠達悅AdalatOROS),因擴張周邊血管而可能造成水腫,副作用通常並不嚴重,介於輕至中度,不到1%病人因此須停藥。

  副作用發生的機率與劑量有關,當藥品劑量越高越容易發生。

  糖尿病患者使用TZDs類降血糖藥 (如梵帝雅Avandia、愛妥糖Actos),可能會引起水腫,進而惡化心衰竭。

此類口服降血糖藥不建議用於心臟衰竭狀態第3級或第4級的病人。

  服藥過程中若出現快速的體重增加、呼吸困難及水腫等等,應立即回診告知醫師,調整藥品的使用。

  水腫的消除   造成水腫的原因很多,須由醫師評估檢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比方處理藥物引起的水腫,可先停止使用藥物一段時間觀察水腫是否會消失;有時醫師會加一點利尿劑來改善。

消除水腫的方法包括: ●飲食吃得清淡些。

●避免長時間站立。

●坐著,抬高雙腳。

●臥床休息。

●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靜脈回流,消除水腫。

  若出現全身水腫,伴隨呼吸困難、喘、尿量減少,應盡速回診處理。

否則心臟長時間不正常運作,會造成心臟擴大,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並不單只是一種疾病,而是多種徵兆及症候群的表現,除了水腫,還包括喘、呼吸困難、食慾變差、容易疲倦、腹脹、無法平躺,甚至有腹水及意識障礙等。

  身體有任何不適不要輕忽,若經醫師診斷確定有心臟的疾病,應配合醫囑做正確治療,人體器官一旦已有生理性或結構的問題,不可單靠養生、飲食控制而能自然恢復,一定要好好治療,否則拖延太久會對心臟功能造成不易恢復影響,而延誤了治療先機。

  〈本文選自全書《知心》 ,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魏崢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科學博士 簡歷: 1988年,執行臺灣首例長期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

1990年,當選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

1996年,率振興醫院團隊,執行亞洲首例全人工心臟移植。

2005年,率振興醫院團隊研發「鈦金屬人工血管接環」,為臺灣首件通過美國FDA許可上市的「植入性心血管醫療器材」。

2010年,率振興醫院團隊,協助越南完成首例心臟移植手術,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心臟移植技術輸出國家。

    心臟 知心 魏崢 下肢腫脹 延伸閱讀 血壓計界的法拉利揪心臟致命疾病貴10倍也熱賣 2017-10-19 六成心臟病患無預警發作 賽德克首領也曾心肌梗塞 2015-11-30 何謂冠狀動脈心臟病 2015-10-05 心臟病的前兆及可能症狀 2013-09-13 台灣最開心的醫生─魏崢P.116 2002-01-24 台股大盤概況走勢 熱門: 熱門話題 /HOTARTICLES/ 最新文章 /HOTNEWS/ 熱門推薦 /HOTRECOMMEND/ x 本金不到5萬元,也能月月領息!4檔ETF存股「配得穩+配得多」,加碼2022配息年曆大公開 台股大盤走勢 熱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