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愈來愈少,台灣的病人誰來醫? | 遠見雜誌- 前進的動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32歲的台大一般外科總醫師洪浩雲,日前宣布即將轉往醫美發展,引起輿論譁然。

有不認識的民眾直接寫信批評:「得知你想轉往醫美,其實是想多賺點錢吧… ESG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雜誌列表當醫生愈來愈少,台灣的病人誰來醫?目錄封面故事特別企畫編者的話全球焦點財經綜合時事熱線人文生活名家專欄2012年07月號第313期當醫生愈來愈少,台灣的病人誰來醫?今年32歲的台大一般外科總醫師洪浩雲,日前宣布即將轉往醫美發展,引起輿論譁然。

有不認識的民眾直接寫信批評:「得知你想轉往醫美,其實是想多賺點錢吧……好的外科醫師可以救很多人,絕非錢可以衡量。

」確實,與購買訂閱ZINIO封面故事洪浩雲:台大醫院把自己變成汽車旅館?2012-06-28文/王美珍今年32歲的台大一般外科總醫師洪浩雲,日前宣布即將轉往醫美發展,引起輿論譁然。

有不認識的民眾直接寫信批評:「得知你想轉往醫美,其實是想多賺點錢吧……好的外科醫師可以救很多人,絕非錢可以衡量。

」確實,與洪浩雲簽約的醫美診所薪水是現在三倍多,且一週只要工作45個小時,週日不用上班。

薪資和工時相差懸殊。

然封面故事連台大醫院都撐不住,台灣病人怎麼辦?2012-06-28文/范榮靖台灣醫療環境惡化,速度超乎想像,就連醫界龍頭台大醫院,也難倖免。

初夏,走進巴洛克建築風格,台大醫院常德街西址院區,彷佛置身時光隧道。

挑高大廳、木桁架架起的天花板,典雅大方,完全維持91年前樣式。

台大醫院已經117歲了。

1895年由日本人創立;1898年,從大稻埕遷至現址;1921年,改建完工。

這裡,封面故事怕醫療糾紛,他們還沒畢業就不想穿白袍2012-06-28文/王美珍「台大學生如同校園的椰子樹,只顧自己往上長,連一點樹蔭都不給,」今年6月,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受邀在台大畢業典禮上演講時的一席重話,引發社會關注。

劉兆玄表示,醫學美容不是不重要,問題不在行業本身,而是在於這些工作未必需要大量頂尖的人才,「我們最有創造力的人才是否應該選擇更具挑戰性、創造性的工作?」封面故事美名白衣天使,卻是低薪的受氣包2012-06-28文/王美珍全台護士荒,連台大醫院也不例外。

「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外面的人不進來,裡面的人留不住!」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黃璉華說。

根據台大醫院護理部民國100年的結算資料,全院護士約2000多人,該年內離職者就有184人。

另外,又有53名請育嬰假。

加起來等於缺了200多名,近1∕10。

「當找不到人的時候,只好封面故事要退讓到什麼程度才算好的護理人員?2012-06-28文/王美珍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護士這個工作?她笑說,因為媽媽在醫院做行政,覺得在醫院工作很不錯,於是說服她念護校。

可是,「每當受了委屈、因為病人的態度差而哭,我回家都不敢講,我怕媽媽會自責。

」如果問起工作,她也只會說「我照顧過哪些名人」這種好玩的事。

葉芷馨笑容甜美,高中到研究所就讀的都是護理科系,七、八年來被灌輸封面故事外科和皮膚科複雜度不同,健保給付竟一樣2012-06-28文/黃漢華說到台灣醫療環境惡化,幾乎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把矛頭指向健保。

「全民健保給付不公平,皮膚科和外科複雜度不同,門診給付卻一樣」「攸關性命的插管急救,給付只有464點,相當一場電影加爆米花的錢」「心臟按摩給付比不上腳底按摩的費用」。

醫師談起健保,總是這樣抱怨連連,直呼「血汗健保」,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在6月底封面故事台灣的病人誰來醫2012-06-28文/遠見編輯部什麼樣的關頭,讓醫生們紛紛出走?什麼樣的未來,讓醫學生們不再以「醫生」當做唯一的選擇?為什麼病人眼中的好醫生們,認為醫療糾紛和健保給付,會是台灣醫療惡化的二大元兇。

台灣的醫療系統,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從台大醫院的現況,見微知著。

《遠見》深入醫療第一線,剖析台灣醫療環境的困境與希望。

封面故事醫療糾紛多全台每天至少一名醫師被告2012-06-28文/范榮靖近年來,醫師被病患告上法院的事件頻傳,讓昔日受人尊敬的醫師,成為驚弓之鳥。

「樹上有十隻小鳥,開槍打下一隻小鳥,還剩下幾隻?答案是,零隻,」台灣醫社社長郭正典比喻,樹上小鳥的處境,就是現在醫師的寫照,打下一隻,其他也跟著跑了。

無奈,這種情況愈演愈烈,沒有好轉跡象。

「台大名醫開錯刀;好冤,鐵面法官沒了膽封面故事看病低成本民眾「吃到飽」吃垮健保與醫師2012-06-28文/范榮靖健保財務吃緊、醫護人力過勞,病患浪費醫療資源,其實難辭其洽。

浪費的第一大原因是,台灣人超級愛看病。

自從1996年健保實施以來,台灣每人平均門診次數一年增加兩次,達到15.77次,堪稱世界第一,更是歐、美人的三倍以上。

只要看看台大醫院急診部與門診的忙碌就可知一般。

凌晨2點,台大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林封面故事謎!健保年付3555億肥了醫院,瘦了醫生?2012-06-28文/黃漢華過去10年來,台灣健保總支出幾乎每年成長3%到4%,2002年總支出是3602億元,到2012年成長到5296億元,因此有人形容,「在台灣,有哪一個行業保證年年成長?只有健保。

」健保總額給付醫院的金額也是年年成長,過去十年甚至成長總幅度,經常超過4%,比健保總額的成長幅度還要高。

2002年健保局給醫封面故事改革!更重要的是有一群醫生堅持不放棄2012-06-28文/范榮靖走過117年歷史的台大醫院,近年似乎狀況不少,總醫師洪浩雲出走,僅是其一。

2011年8月,台大醫院移植手術因搞錯捐贈者體檢報告,使愛滋病患者的器官,被移植至其他五名病患身上。

但仍有一批醫師堅持不放棄。

早上7點多,現年40多歲,戴著眼鏡的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蔡孟昆右肩背著托特包,一如往常抵達他在東址院封面故事以臉書串聯醫護人員籌組工會加入勞基法2012-06-28文/黃漢華、范榮靖醫師,該不該納入勞基法,至今衛生署始終含糊其詞,不願正面面對。

爭議在於,衛生署及醫院擔心,如果醫師納入勞基法,工時不能再採取責任制,勢必增加醫院與健保成本,造成醫院倒閉。

對此,醫改會提出,希望醫院能夠拿出實際的財務數據,公開討論會提高多少成本?困難點在哪?經費用到哪裡?「提出多年,但總被斷然拒絕,」封面故事遠見觀點:落實分配正義、杜絕浪費、加強溝通2012-06-28文/范榮靖1 改進分配不公、給付只增不減現況健保給付分配不公問題,存在已久,始終沒解決。

按理說,4000多項給付項目中,難度高、風險高的醫療,應該加重給付;而難度低、風險低的醫療,則應減少給付。

當然沒人願意成為被刪減的對象,而公權力竟然也無能為力。

從2004年至2006年,健保局第一次調高200封面故事施景中:台灣的未來不是健保垮,就是醫生跑2012-06-28文/王美珍原來,從今(2012)年7月起,台大醫院產科將面臨史無前例的人力荒。

原本產科有六名預定升主治醫師的醫師可負責處理高危險妊娠,7月將有三人出走,包括基因醫學部的主治醫封面故事靠商店街賺錢,台大醫院怎麼了?2012-06-28文/范榮靖沒錯,貴為醫界龍頭,即使每日門診量高達8000多人次,「仍得靠業外收入,才能有更多可運用資金發展醫療本業,」一位台大醫院行政主管坦言。

2011年,台大醫院總計營收247億,營利19億。

其中,業外收入9.68億,占比不到4%,卻貢獻全院獲利近四成;從2007至2010年,業外收入占比更低,約在3~4特別企畫北市獨大勝出,竹市、嘉市實力驚人2012-06-28文/彭杏珠全球化趨勢下,競爭角色已從國家轉為城市,如何提升城市競爭力早成為台灣22縣市長最重要的課題。

2012年,《遠見》評比地方政府競爭力的指標,共有九大面向,細項指標共達102項。

包括經濟與就業、教育、環保與環境品質、治安、公共安全與消防、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地方財政以及社會福利。

金門縣、連江縣、特別企畫人均消費全國第2,勞動參與率全國第12012-06-28文/柯曉翔開幕2天,就創下營業額1.67億元,入館人數超過8萬人次,甚至因為人潮過多,造成周邊交通大亂。

除了創造6000多個就業機會,更帶動了周邊商機。

「我們新竹市有大遠百、愛買、SOGO、巨城、新光三越、Costco……」,新竹市市長許明財扳起手指數道,小小新竹市、104平方公里,就有八家大型購物中心。

顯示特別企畫外人投資380億,增1萬3600個就業機會2012-06-28文/彭杏珠九項指標中,桃園表現突出的是經濟與就業、地方財政與生活品質與現代化三項。

桃園縣為重要工商大縣,經濟與就業在非五都中僅小輸新竹市,摘下后冠。

有200多家500大製造業在此設廠,工業產值為2.32兆元,更連續九年拿下全國第1。

吳志揚就任後,每月帶領局處首長到24個工業區拜會,簡易問題當場解決,較為複雜案特別企畫金門、連江零負債,高雄市舉債破2000億2012-06-28文/彭杏珠截至4月底,22縣市一年以上累計公債達6480億,一年內為1993億,加上特別統籌稅款墊借款,總計地方債務高達8573億元。

而最近的歐債危機則為各國政府上了寶貴一課。

財政部為避免台灣淪為希臘第二,已加強監督,逐月公布即時縣市債務資訊,並祭出獎懲手段,期使地方健全財政,避免債留子孫。

為進一步瞭解地方財編者的話為何醫生們說:台灣人,不值得好醫生?2012-06-28文/楊瑪利我衷心盼望本期封面專題「當醫生喊救命——台灣的病人誰來醫」,動用多位優秀的記者,用淺顯易懂、故事性的報導,能讓醫護界、社會大眾與政府,把問題看清楚,在改善台灣醫療環境的迫切議題上,扮演正面積極的角色,一起來問題解決。

終究還有什麼問題比生老病死更根本、更關係到每一個人民呢?在本次採訪專題進行中,我們聽全球焦點左派大勝,法國富人改用腳投票?2012-06-28文/林蕙瑤歐債危機爆發兩年來,法國雖幸運地走出其他地中海沿岸難兄難弟債務國的窘境。

但是這個優雅、浪漫、創意、愛情、佳餚、美酒形象的國家,也終於要向現實低頭了。

經過九個月的漫長總統及國會選舉,先由左派社會黨的歐蘭德贏得52%選票,當選新總統,之後又由左派的社會黨領先,贏得國會577席次中的302席,正式結束了連財經綜合廣納民意,台灣環境對策共識新起點2012-06-28文/高宜凡6月上旬的盛夏烈日,把台灣大學附近的街道烤得暖烘烘。

今年,正好是「世界環境日」(每年6月5日)40週年,在此應景時分,這個第一學府也正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台灣首次「全國氣候變遷會議」。

活動起源,得從前年的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說起。

當時,環保團體會見馬英九總統,提出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財經綜合氣候會議建立了全民的環保對話2012-06-28文/高宜凡、柯曉翔歷任學術界與公部門的他,勇於替政策辯護,多次對企業罰款也創下天價,而許多官員避之唯恐不及的環保團體與抗議人士,他也敢於挺身而出發言,用他的科學證據反擊。

有時還半夜自己書寫政策辯護說帖,回應民間。

剛結束的「全國氣候變遷會議」,舉辦成效頗受各方好評,沈世宏不僅讓平日針鋒相對的環保團體,感受到政府溝通的誠財經綜合換掉舊腦袋,永續環境才有望2012-06-28文/呂愛麗減碳成績差中央還要砍預算今年成立逾10年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第二度進行政府的環境政績體檢。

與首次評比的方式一樣,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自2003年開始,每年公布的永續發展指標年度評量結果為依據,透過內部討論評分。

永續發展指標有12個面向、41項議題及90餘項指標,環資會優先選擇與環境有關的指標財經綜合培養下一個郭台銘,為台灣產業再創優勢2012-06-28文/張德齡5月30日,台灣之光、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特別回到台灣,現身信義區的WHotel。

現場包括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知名創投教父、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及作家兼夢想學校執行長王文華等人,齊聚一堂,為如何培育台灣創新企業提出建言。

陳士駿指出:「台灣有很多博士,很多優秀的工程師及人才,可是新創公司卻很財經綜合生技業頭重、身瘦、腳輕怎麼跟陸、韓比?2012-06-28文/黃漢華今年6月16日,這一天讓推動生技產業的行政院吃了一記悶棍。

行政院帶頭組成的第一檔生技基金「台灣生技創投基金」(以下簡稱TMF)原本在當天要完成募集50億元,可是,沒有達成預期目標,讓行政院策畫的「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成效跟著打折。

還記得去年6月,現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當時擔任政務委員,從美國請時事熱線跨入下半年,全球景氣進入防颱準備?2012-06-28文/鄭婷方歐洲好久沒有好消息了!6月17日希臘大選結果出爐,由支持撙節的保守新民主黨險勝,退出歐元區危機暫解,讓全世界都大大鬆了一口氣,全球股市大漲慶祝,但是這樣的歡欣,竟只維持一天。

因為同在地中海岸,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雖然在歐洲盃足球賽挺進四強,穿著火紅隊服的明星球員,仍有兩年前奪下世界盃冠軍的「超時事熱線房市、股市雙低迷,內需光環漸趨黯淡2012-06-28文/邱莉燕跟隨著出口銳減、投資疲軟,支撐中國GDP的另一根大柱子──消費,也在2012年上半年驚現成長趨緩,引發大陸內需光環褪色的疑慮。

從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率為13.8%,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二次下滑,意味著內需雖仍是成長,但火力已變弱。

相較於2011年,增時事熱線金門大橋動工,下一步會是金廈大橋?2012-06-28文/柯曉翔今年6月2日,連接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新建工程正式動工。

這座歷經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再到馬英九總統第二任內,被譏為「選舉時浮出來、選後又沉下去」的「選舉浮橋」,終於浮上海平面,預定2016年8月完工。

時間再倒回一點。

去年1月9日,動土典禮上,第一抔土隨著鏟子落下,許多小金門的鄉親在現場看得熱淚盈眶時事熱線用「小城故事」打造台灣觀光新版圖2012-06-28文/王美珍今年3月,台灣十大觀光小城選拔活動,風光落幕。

活動結束後,推動這些小城觀光的下一步是什麼?如何避免觀光熱潮只是曇花一現?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表示,舉辦十大觀光小城選拔的目的,是希望縣市政府對既有的觀光資源作盤整,包括整理環境、有效規劃、加強友善服務等,都是地方政府可以努力的方向。

這次時事熱線用Win8當戰場,MIT復仇者聯盟成軍2012-06-28文/林士蕙奠基台灣科技業的Wintel聯盟(Windows微軟加Intel),近三年來因為蘋果推出iPhone、iPad,引領行動變革,氣勢已大不如前。

但在今年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已可看出台廠反攻的契機。

據彭博社報導,微軟Win8要到10月中才正式問世。

但在6月初的台北國際電腦展,滿場的PC時事熱線五人組研發Cubie,更新速度竟超越LINE2012-06-28文/林士蕙擁有9億用戶的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5月18日風光上市,成為全球焦點。

當日曾因交易量爆衝,導致那斯達克系統當機。

然而,截至6月中旬已從掛牌價38美元掉至26美元左右,一個月不到就慘跌1∕3。

臉書股價表現差,除了因上市剛好碰上美股跌跌不休,投資人對於本益比81倍的臉書,已不再像如2000年時本益比動時事熱線宸鴻求生,籌資百億賭Win82012-06-29文/林士蕙曾被譽為發展潛力超越面板雙雄的宸鴻,竟也遭遇轉單危機,是否說明了台灣科技業競爭力的確在流失?宸鴻又該如何突圍?「今年很多台灣廠商動作變保守了,只想打順水球。

我的看法剛好相反,台灣現在不是打防守戰的時候!」宸鴻科技集團總裁暨執行長孫大明說。

孫大明曾是摩托羅拉中國區總裁,2005年即將從摩托羅拉退休人文生活舊眼科等到了新眼光!台中文創新亮點2012-06-28文/楊泰興經典好萊塢電影《夢幻成真》(Fieldsofdream)裡有一則動人故事:巨星凱文科斯納在片中所演的愛荷華州農夫,不斷憑空聽到一句神奇的話:「如果建好了,他就會出現!」於是不顧眾人的訕笑,他奮不顧身推倒了玉米田,蓋了一座夢想棒球場,沒想到夢想中偉大已故球星,竟然真的一一現身這個球場。

近期,在台人文生活蜂農丟棄的雄蜂蛹,卻成了他的藍海事業2012-06-28文/彭杏珠歷史達62年的蜜鄉養蜂園,1973年時就是台灣第三大蜂王乳出口商。

「前兩大都是台北貿易商,我們是唯一生產者,」今年38歲的張至程難掩興奮地說。

而張家養蜂的全盛時期剛好是他呱呱落地到小學的階段。

未料十餘年前,家族事業日漸沒落,業績衰退到只剩全盛時期的三成,母親只好轉型,開起金蜜蜂烘焙店,吸引人潮以推銷人文生活地名當菜名,品嚐義大利12個地區菜2012-06-28文/王思涵SoloPasta是在台中經營有J-Ping、小蝸牛與K2冰淇淋知名義大利餐廳的主廚王嘉平,北上所開的新餐廳。

由於王嘉平本人念柏克萊建築系卻自學義大利菜的習廚之路充滿故事性,料理又有堅持,已累積不少名氣,一開店,就有許多粉絲朝聖。

本期《遠見》美食評鑑團找來曾赴義大利攻讀慢食的食材達人徐仲、鈞霈公人文生活諾蘭版《蝙蝠俠》最終章找尋重生契機2012-06-28文/陳宜平為諾蘭版《蝙蝠俠》最終章近年來,由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現身大螢幕,《蜘蛛人》《鋼鐵人》《雷神索爾》《驚奇四超人》等,幾乎部部開出破億美元的票房,漫迷埋單,也讓電影公司樂於繼續投資。

科技進步讓飛天遁地的英雄更顯真實,許多本來看似不可能的奇想,也透過這些嶄新的技術在大螢幕上實現。

《蝙蝠俠:人文生活5個演員以電影手法創造漫畫感2012-06-28文/王思涵從製作面來看,《金龍》確實是今年台北藝術節一檔很不一樣的節目。

台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表示,原來的構想是籌製一檔藝術節獨有的演出,而不只是跟別人買節目,而且,必得要是跨國合作,才能持續激盪藝術創作的生命力。

因此,決定選用當代歐洲大受推薦的德語劇本《金龍》後,他透過台北歌德學院媒合,邀請德國最受矚目的新人文生活閱讀林懷民的4種閱讀2012-06-28文/王思涵6月初,《遠見》記者來到林懷民位於八里淡水河岸的家,四個36長格的大型書櫃,簡單區隔出客廳、臥室與書房。

每層書櫃外緣,閒放些明信片、藥罐與手電筒,最下層堆疊雜誌與DVD。

或許是木色的關係,也或許是間層偶爾出現的佛像,站在林懷民的書櫃前,沒有求知深沉的壓力,反而非常平靜。

書櫃裡有老書如深紅皮,標楷體名家專欄「四步」一「沒有」2012-06-28文/高希均(一)共同驕傲變成誇大的痛苦今年1月總統大選前夕,執政黨知道與其他重要國家比較,台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通貨膨脹率)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低(愈低愈好),但不敢大聲地說,因為怕被指責「自我感覺良好」。

鎖國心態的後遺症在馬政府四年調整過程中,也不夠快速與果斷,因為怕受到「不愛台灣」的指控。

《遠見》民調指出名家專欄旁觀傅高義2012-06-28文/王力行為什麼選擇鄧小平?他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不僅中國改變了,世界也因此改變。

要了解中國,「中國本質」很重要;站在制高點上,引領變革的鄧小平就是關鍵人物。

從2000年開始,退休後的傅高義就啟動這個寫作大工程。

鄧小平年輕時代從事地下工作,他從來不留筆記。

傅高義只有從搜集浩瀚書籍中著手,最基礎的一本是名家專欄冷眼不如熱心2012-06-28文/張作錦今天,台灣急需提升競爭力,需要的是決策明快,行動迅速,上下一心,堅忍求成。

但是看看今天台灣各方面的表現,誰會對我們的前途有信心?民主國家的正常發展,主要靠兩股力量,一是媒體,一是公共知識分子。

媒體一方面可制衡政府使它不做錯事,一方面也要具有使社會不致浮躁、衝動和過熱的功能,使國家能在穩健中前進。

公名家專欄不必漏夜替孩子排不必要的隊2012-06-28文/洪蘭傷心之餘我不禁想到,為什麼我們的學生這麼被動,連志工都要父母安排?他們的熱忱呢?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汀生在《精算人生三題》(HowWillYouMeasureYourLife)一書中說,學生對上學沒有興趣,主要是學校沒有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大部分學校不知道學生要什麼,學生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名家專欄華陀迷思,肥料效果和管理顧問業2012-06-28文/許士軍然而令人不解或憂心的,乃是我們在國內所觀察到的現實狀況,如在這短文中所稱的「華陀迷思」或「肥料效果」以及有關「管理顧問業」的發展,卻在在顯示在這種「知識經濟」下所出現的扭曲或困境。

首先,所謂「華陀迷思」,乃指人們心目中往往視知識為一種與任何問題相對應的──且可立即生效的──萬靈丹。

舉例來說,在許多名家專欄我戒掉批評2012-06-28文/姚仁祿那麼,我要寫些什麼?我的想法是寫些「還沒因緣完成的夢想」,寫些「美麗的記憶」……。

以免,年紀再大,失去做夢能力,也失去記憶興趣。

這些未來的文章,將會環繞著我的「信仰」,因為,我一直信仰著:(1)人,因追求「夢想」,而活得精采;(2)人,因追求「美麗」,而活得開懷。

我把,追求「夢想」,當做修行名家專欄從美、中高教趨勢的變化看美、中、台在全球人才培育的角色2012-06-28文/李誠一、美國全球傑出人才培育重鎮功能的下滑美國自二次大戰後,由於學術自由,教研經費充裕,移民政策開放,吸引了大批歐洲傑出的學者移民美國,協助美國很多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大戰後的「大兵法」與其他眾多的高等教育獎助學金與貸款,使美國大學畢業數人數遽增,在1944年勝利的前夕,他們該年的大學畢業生只有12名家專欄再論證所稅的必要性2012-06-28文/林祖嘉證所稅是在補證交稅缺乏公平的部分首先我們必須先說明行政院版的幾個重要而簡單的原則,然後我們再分別對目前國內的相關爭議加以說明。

在行政院版的證所稅中,有幾個重要的規定:(1)證交稅不動,(2)證所稅稅率15~20%,(3)每年股票交易獲利有400萬的免稅額(也就是說,每年在股市獲利400萬以上的人才名家專欄蘇貞昌:做第五年了,不要老把錯推給前朝2012-06-28文/楊泰興,楊瑪利、楊泰興、鄭婷方採訪如果要問主席現在跟過去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我想應該是主席現在比較懂得『放慢腳步』了,」民進黨新任主席蘇貞昌的辦公室發言人王閔生想了想,如此地說。

他舉例:「過去主席在趕場的中間交通間隙,總是抓住每一個空檔,不是打電話聯絡,便是看公文、資料,總是衝、衝、衝,車上就是他的行動辦公室。

那天居然在南下一個半小時名家專欄蘇貞昌進入3.0版迎戰三大挑戰、三大困境2012-06-28文/楊泰興2005年他曾第一次擔任主席,上面還有一個太上皇陳水扁;之後與謝長廷角逐2008年總統候選人,與蔡英文角逐2012總統候選人,最後都成為幫襯的綠葉。

穿越了天下圍攻的黨主席選舉,挨了無數同志的猛烈砲火,一度苦無戰場的他終於等到獨當一面、展布大局的綠營共主位置。

這個位子得來不易,但要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之名家專欄全球變化劇烈不能憑舊經驗展望未來2012-06-28文/楊瑪利、彭漣漪、張德齡採訪,張德齡整理桑默斯也與哈佛校友馬英九總統相談甚歡,原本預計30分鐘,還因此延長時間。

桑默斯對於2009年台灣為刺激經濟而推行的消費券很感興趣,當時美國也曾經提出類似方案,不過歐巴馬認為施行上有困難而作罷。

因此他很驚訝台灣竟然做到了。

桑默斯行程滿檔,直到私人晚宴才稍事放鬆,對各議題侃侃而談。

出席晚宴包括《遠見》雜名家專欄歐債難解,下半年景氣詭譎多變2012-06-28文/洪綾襄5月30日《遠見》雜誌主辦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H.Summers)旋風訪台論壇,以布局國際為核心業務的兆豐金控董事長蔡友才,即便6月馬上有股東年會和蘇州分行開幕等大事,還是撥冗到現場聆聽,並參與晚宴。

原來他們兩位早就認識。

在1995年,時任財政部金融局副局長的蔡友才隨同當名家專欄只為了測量震動,他搭了202趟高鐵2012-06-28文/柯曉翔為了一件事、一個好奇、或一個夢想,持續每天清晨5點起床──你做得到嗎?新北市南山中學國中部學生吳承儒今年15歲,6月剛考完基測,也參加完學校的畢業典禮,正式和國中生活告別。

去年10月,當他的同學們正在為基測苦讀時,吳承儒心中卻有個更大的目標:台灣國際科展。

為了測量高鐵的差異沉陷,他利用每週假日、學名家專欄我願意用民進黨主席身分訪問中國2012-06-29文/楊泰興、鄭婷方談黨主席。

沒有逢國民黨必反,如何做得更好、符合人民期待是最重要的《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剛就任民進黨黨主席,剛找到「頭路」,心情如何?蘇貞昌答(以下簡稱答):老實說我剛才講的(找到頭路),不是開玩笑。

我從2007年5月21日辭掉行政院長後,到今年5月30日就職,不是同一年喔,這中間相隔五年名家專欄解決經濟問題,不可只顧政治上的方便2012-06-29文/楊瑪利、彭漣漪、張德齡採訪,張德齡整理《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撙節支出,還是擴張支出以刺激景氣,是目前歐元區的兩難抉擇,你覺得可以兼顧嗎?桑默斯答(以下簡稱答):兩者並不衝突,要緊縮預算,但同時須考量短期與長期的經濟成長。

我比較擔憂的是,現在歐元區的策略著重撙節,而忽視短期經濟成長,現在需要的是完整的計畫。

不只針對負債國,同時兼顧盈餘威脅統一「霸主」地位的,不是全聯而是統一超自家人?兩岸資安戰!駭客頻入侵,中國製品禁令擴大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