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空間簡介 - 法鼓山農禪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
寺院空間簡介
首頁
關於農禪寺寺院空間簡介認識農禪寺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分享:
分享到我的Facebook
分享到我的Twitter
分享到Line
分享到我的Plurk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Telegram
複製
認識農禪寺
寺院介紹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
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即這次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
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竹林,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採收竹筍,除供寺內日常食用,也分送給鄰近居民。
一九七七年,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老人即捨報往生,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並一一加以落實。
另一處歷史建築「入慈悲門」三門,則位於大殿入口處,是師父接任農禪寺住持後所興建。
隨著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一九八三年,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於是,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門」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
而目前寺內許多鐵皮搭蓋的建築,像禪堂、齋堂、僧眾寮房、辦公室,同樣也是在需求空間的情況下,逐步增建出來的。
從面臨拆遷到成為歷史建築由於師父主持禪七、佛七、講座,帶動年輕人學佛修行的風氣,來寺內出家的年輕人,一九八九年已近三十位,農禪寺儼然也成了培養青年弘法人才的搖籃。
不過,一九八九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佈,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
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年三月,師父在寺內的念佛共修會上,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不久後,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
一九九O年八月,師父在寺內宣講「四眾佛子共勉語」,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法鼓山的方向和目標。
隨後,法鼓山各事業體陸續成立,辦公室皆設在寺內;法鼓山舉辦的法會、成長營、讀書會等活動,也都在寺中進行。
在法鼓山的成長過程中,農禪寺肩負起經營、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的重責大任。
因緣總是那麼不可思議,原本隨時可能面臨拆遷的農禪寺,在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將獲得妥善保存,拆遷問題也隨之化為無形。
永遠的弘法道場一九七五年啟用後的農禪寺,在僧俗四眾經營支持下,短短三十年不到,成為漢傳佛教在台灣的弘法重鎮;其後,更成了法鼓山發展的中心樞紐;隨著法鼓山佛教園區逐一完成啟用,未來農禪寺的任務,將有另一階段的轉型。
即使時空環境不停變更,農禪寺角色也跟著不斷轉換,不過,農禪寺一樣都會在每個時期,都承擔著不變的弘法、護法任務。
更新日期:2020-12-03
瀏覽人次:5609
TOP
關鍵字
首頁
創辦人聖嚴法師
關於法鼓山
法鼓新聞
關於農禪寺重要公告
寺院空間簡介
入寺須知
預約參訪
農禪寺社群Facebook
Instagram
Telegram
下半年行事曆
活動預告法會
禪修
課程活動
農禪法青
節慶活動
祈福專區點亮光明
雲端祈福
護持捐款
回顧分享法師開示
活動報導
學員心得
網站導覽
Language简体中文
社群Facebook
Instagram
延伸文章資訊
- 1農禪寺大殿佛像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農禪家風、水月道場,傳薪的心靈家園. 1974年東初老人依百丈禪師的叢林制度,以... 大殿(大殿佛像為白玉釋迦牟尼佛).
- 2一個最接近菩薩的地方 農禪寺水月道場
- 3IG熱點!大量清水模元素「農禪寺」顛覆你對禪寺的印象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是用來弘揚佛法及指導禪修之地。 ... 大殿. 大殿有座白玉雕成的釋迦摩尼坐像. 佛像後方還有小佛像,是光明 ...
- 4寺院空間簡介 - 法鼓山農禪寺
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
- 5在建築裡看見佛法姚仁喜與農禪寺水月道場 - 台灣光華雜誌
位於新北市金山區、2005年落成開山的法鼓山,是台灣佛教禪宗重鎮之一,創建者是2009年圓寂的聖嚴法師。 · 聽法者眾,農禪寺一度成為鐵皮道場 · 台灣建築獎、國家文藝獎得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