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種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種族特征
黑人種黑色人種即黑種人,又稱尼格羅人種,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赤道人種,是根據體質上可遺傳的性狀而劃分的人群,人類分類學說裏的一種。
黑種人一般膚色黝黑,頭發黑呈波浪或鬈曲,黑眼睛,鼻子寬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橫徑較大,凸唇,口寬度大,嘴唇厚,胡子和體毛較少。
黑人的種族分類主要有蘇丹尼格羅人、班圖尼格羅人(兩者佔黑色非洲人口的絕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羅人、庫希特尼格羅人(屬于黑白混血種族)、澳大利亞原住民等。
在中世紀時期和中世紀以前,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後來因為歐洲國家的帝國主義和重商主義,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為奴隸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
對黑人的稱呼,英語中以前用Negro,本為西班牙語的"黑",但有強烈的蔑視色彩。
有些歷史悠久的黑人團體,至今還沿用這個單詞,例如:UnitedNegroCollegeFund。
美國媒體通用的名稱是:AfricanAmerican,(非洲裔美國人)。
Black也可以接受,Nigger則完全是貶義詞。
但是,有些黑人之間,也互相用這個單詞稱呼。
四大人種:亞洲人種(黃種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非洲人種(黑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
中文名稱黑人外文名稱blackpeople 族 系蘇丹族系,班圖族系名 人邁克爾·喬丹,邁克爾·傑克遜分 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美洲種族特征最早的人種分類,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墳墓的壁畫,它以不同的顏色區別人類,將人類分為四種。
南方尼格羅人塗以黑色,其它三種分別是埃及人塗以赤色、亞洲人塗以黃色、西方人及北方人塗以白色。
成為後來將人類分成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褐色人的基礎。
根據瑞典傑出的科學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類,非洲黑種人和歐洲白種人,亞洲黃種人、美洲人紅種人四大種族被劃分為理智種。
通常按膚色、鼻形等體質特征來劃分人種,這些特征主要是由于對氣候的適應而產生的。
造成膚色差異的主要因素即是血管的分布和一定皮膚區域中黑色素的數量。
黑色素多的皮膚顯黑色,中等的顯黃色,很少的顯淺色。
黑色素有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的能力。
生活在橫跨赤道的非洲的黑種人和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棕種人具有深色的皮膚,可使皮膚不至因過多的紫外線照射而受損害。
紫外線可以刺激維生素D的產生,因而,深色的皮膚可以防止產生過多的維生素D,而導致維生素D中毒。
相反,白種人原先生活在北歐,那裏陽光不像赤道附近那麽強烈,陽光中的紫外線不會危害身體,而且能刺激必要的維生素D的形成,因而北歐白人皮膚裏的色素極少。
鼻形也是如此。
生活在熱帶森林的人,鼻孔一般是寬闊的。
這裏的氣候溫暖濕潤,鼻子的溫暖濕潤空氣的功能不很重要。
而生活在高緯度的白人有較長而突的鼻子,可以幫助暖化和濕潤進入肺部的空氣。
黃種人的眼褶可能與亞洲中部風沙地帶的氣候有關;扁平的臉型和半滿的脂肪層能夠保護臉部不受凍傷。
這些種族特征大約是在化石智人階段形成的。
由于人類物質文化的進步,多數種族特征早已失去適應上的意義。
一個黑人可以很好地生活在高緯度的北歐,他完全不需要靠陽光中的紫外光去產生維生素D,而可以從食物中獲得必要的維生素D。
種系劃分兩大族系黑種人又包括兩大族系:蘇丹族系和班圖族系。
二者在非洲的分布大致以赤道為界。
蘇族系居赤道以北,特點是膚色純黑;班圖族系居赤道以南,特點是膚色淺黑。
如南非的黑人領袖曼德拉大家比較熟悉,其膚色就不是很黑,因為南非黑人屬班圖族系。
此外還有兩個比較特殊的族群:俾格米人和布須曼人,雖通常歸入班圖族系,但與其它黑人區別較大。
俾格米人(Pygmies):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中的一個類型。
分布在非洲中部,以及亞洲的安達曼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和大洋洲某些島嶼。
非洲大陸的中非共和國、幾內亞、喀麥隆、盧安達、剛果(布)、剛果(金)、蒲隆地、加彭、安哥拉、尚比亞等國家和地區茂密的原始森林裏都有俾格米人居住。
俾格米人的體質特征是身材矮小,頭大腿短,皮膚暗黑,鼻寬唇薄,頭發鬈曲,體毛發達。
依靠狩獵採集為生,處于比較原始的狀態。
非洲俾格米人又稱尼格利羅人,亞洲俾格米人又稱尼格利陀人,兩詞皆出自西班牙文,意為小黑人。
尚未發現兩者之間有遺傳上的聯系。
布須曼人(Bushmen):非洲南部的民族集團。
又稱桑人。
主要分布在納米比亞、波劄那、安哥拉、辛巴威、南非和坦尚尼亞。
一般認為屬尼格羅人種科伊桑類型,但布須曼人在各方面與蒙古人種更為接近。
為南部非洲和東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
操布須曼語諸語言,屬科伊桑語系中部語族布須曼語支,無文字。
社會發展大大受阻,一直過著狩獵和採集生活,大多仍處在原始社會的不同階段。
多信仰萬物有靈,有部落圖騰。
按血緣群居,按雙系續譜。
親屬稱謂多為夏威夷型(見毛利人)。
以鴕鳥蛋殼存貯飲水。
擅長岩壁畫,用各種礦物顏料、石灰、油煙加水和動物油調合塗色,千年不褪。
種族大事記大西洋奴隸貿易15世紀中葉至19世紀葉末,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為了向美洲殖民地種植園和礦山提供勞動力,從黑非洲擄走大批黑人,將其遠程販運到美洲等地,這就是血腥的非洲奴隸貿易。
由于奴隸貿易主要是在大西洋東西兩岸進行,西方國家一般稱為“大西洋奴隸貿易”。
奴隸貿易延續4個世紀之久,使億萬非洲人丟掉生命,給非洲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是非洲歷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時期。
奴隸貿易為西歐資本家帶來了巨額利潤,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
在非洲歷史上,奴隸買賣很早就出現。
公元1世紀的《紅海回航記》一書就有關于來自非洲之角(今索馬利亞)的奴隸的記載。
7世紀末,阿拉伯人進入北非後,也曾把抓來的黑人販運到阿拉伯國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在歐洲,14世紀已經有西班牙人販賣從北非帶來的黑奴,爾後葡萄牙人也開始了這項貿易。
奴隸貿易經歷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5世紀中葉迄17世紀中葉,這一階段的貿易主要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等國壟斷。
1441年,葡萄牙人A·貢薩爾維斯率領一艘船沿非洲西海岸想南繞過布郎角上岸,從那裏帶走了10個黑人回到歐洲。
從此,葡萄牙經常派出一些船隻去西非海岸進行擄掠。
進入16世紀,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大陸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殺害了大批印地安人,迫切需要廉價的勞動力來開發殖民地,于是公開鼓勵從非洲輸入奴隸。
1510年,最早的一批非洲非洲黑人(約250人)被帶到西印度群島的伊斯帕尼奧拉島。
從此,販賣黑奴的規模就越來越大。
16世紀是西班牙、葡萄牙在海上稱霸的時代,奴隸貿易為他們帶來了巨額的財富,因此歐洲其他國家也相競插手。
英國、荷蘭和法國力圖打破西、葡的壟斷。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殲滅,西班牙、葡萄牙的海上優勢一落千丈,荷蘭取而代之。
荷蘭從16世紀以來到17世紀中葉,幾乎壟斷了海上的奴隸貿易。
第二階段: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下半葉,是大西洋奴隸貿易的高潮時期。
奴隸貿易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賺錢最多的行業,成為非洲、歐洲和美洲之間的唯一貿易活動。
參加奴隸販運的國家,除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外,還有英國、法國、普魯士、丹麥、瑞典以及美國、巴西等。
到18世紀80年代中葉,從非洲輸出的黑奴隸平均每年近10萬人。
歐洲殖民者把非洲、歐洲和美洲之間的貿易有機地串聯起來,成為當時盛行的三角貿易。
三角貿易由三個航程組成:第一個航程為從歐洲國家的港口到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
歐洲人以廉價的製成品如酒、軍火、棉織品以及各種裝飾品等換取奴隸,或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奴隸;第二個航程是把奴隸從非洲運到美洲各地,同其交換礦產和農產品;最後一個航程是從美洲回到歐洲,把從美洲帶來的工業原料和種植園農產品在歐洲市場出售。
第三個階段:從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大西洋奴隸貿易逐步走向衰落。
18世紀末,歐洲廢奴運動蓬勃興起。
英國于1807年通過了禁止奴隸貿易的法令,其他國家也相繼宣布禁令,但追求爆利的欲望使奴隸貿易實際上並未終止,走私貿易隨之猖獗。
19世紀上半葉起,美國成為主要販賣黑奴的國家。
大批非洲黑人從那裏被販賣到紅海、波斯灣沿海國家,並長途販運到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大陸。
19世紀50年代,黑非洲每年向古巴、巴西等地輸出的奴隸達5萬以上。
19世紀下半葉,奴隸貿易基本被剎住了,但並沒有最後絕跡,零星的販賣活動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甚至20世紀初。
奴隸貿易年表1619年 首批非洲黑奴抵達英屬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亞州。
1861年美國北方的資本主義僱傭勞動製與南方的種植園奴隸製矛盾日益激化,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4月南北戰爭爆發,其矛盾的焦點便是黑人奴隸製度的存廢。
1863年 為了扭轉南北戰爭聯邦軍的頹勢,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5年 內戰結束。
總統林肯遇弒身亡。
《美國憲法》第13條修正案宣布奴隸製為不合法。
1868年 《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給予所有非洲裔美國黑人公民權。
1870年 男性黑人獲得投票權。
1896年 最高法院判決種族隔離不違憲,為南方各州的種族隔離政策開綠燈。
1955年 黑人婦女帕克斯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一輛巴士上,拒絕讓座給一位白人,結果被捕,事件觸發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帶領進行長達一年的抵製行動,成功要求蒥內所有巴士廢除種族隔離。
1963年 馬丁·路德·金在阿拉巴馬州示威時被捕入獄。
他在華盛頓發表《我有一個夢》的演說。
1964年 總統約翰遜簽署《民權法》,取消公共場所的種族隔離政策。
馬丁.路德.金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1965年 黑人民權領袖馬爾科姆·X被謀殺,終年39歲。
參議院通過《投票權法》,打破束縛黑人投票的枷鎖。
1966年 馬薩諸塞州的布魯克成為首位黑人參議員。
1967年 馬歇爾獲委任為最高法院首位身亡黑人法官。
1968年 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遇刺,終年39歲。
1990年 威爾德當選為首位黑人州長,領導弗吉尼亞州政府。
1991年邁克爾傑克遜的單曲《BlackorWhite》意外的打破了種族歧視。
黑人有了與白人平等的地位。
2008年 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歐巴馬成為美國總統,他將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
2009年美國當地時間6月25日下午二時左右,台北時間6月26日凌晨,美國流行音樂之王邁克爾·傑克遜因心髒停搏去世。
由于關註人數極多,有關他死訊的新聞導致多家網站癱瘓(1958年出生,享年50歲)被掠的奴隸,在販運到美洲以前,大致要經歷三個階段:從內地販運到沿海集中地;在集中地接受奴販挑選;轉運在販奴船上。
奴隸從內地送往沿海的集中地,一般都有一段長距離路程,奴隸販子為了防止奴隸逃跑,給奴隸帶上沉重的腳鐐,有時還有鐵鏈把奴隸雙雙拴在一起,也有的奴隸販子讓奴隸扛上幾十千克重的商品,如象牙、獸皮、高粱、蜂蜜之類,找不到合適的產品時甚至讓他們背上一塊大石頭或一袋沙土。
最後一個階段是裝載販奴船上。
從尼日河三角洲一帶起程到西印度群島,順風時要七、八個星期。
奴隸們擠在悶熱的船艙裏,衛生條件急差,各種傳染病廣為傳播,一旦發現有病,立刻被扔下大海,因而死亡者很多。
隨著奴隸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非洲人的反抗也更加激烈。
16世紀初剛果國王阿方索一世寫信給葡萄牙國王約翰三世,譴責葡萄牙從事奴隸販賣活動。
剛果郡國思辛加女王與其父親曾設法阻止葡萄牙人在當地販賣奴隸。
奴隸在海上反抗最激烈。
在非洲到美洲的販奴船上,為掙脫非人的遭遇,奴隸不斷暴動。
他們寧死不肯當奴隸,在赤手空拳、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往往選擇了跳海自殺的道路,或者展開絕食鬥爭,如1807年美國查爾斯頓港就有兩船奴隸絕食而死。
貿易廢止17、18世紀奴隸貿易即受到歐洲啓蒙運動的思想家J·洛克、C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人的譴責,教友派、福音派等宗教團體也紛紛批判其反宗教的野蠻性質。
18世紀下半葉,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反對奴隸貿易同廢除奴隸製度的呼吁匯合在一起,形成波瀾壯闊的廢奴運動。
參加這個運動的人,有從人道主義出發的,但也有從經濟角度出發的。
後者認為種植園努力頻繁暴動和過高的死亡率,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
為了有效地製止奴隸貿易,英國派遣海軍在海號喪巡邏。
19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又分別同歐洲主要的販奴國家,如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簽署協定,規定對載有奴隸嫌疑船隻可以攔截檢查,以懲罰從事奴隸貿易的商人。
1862年,美國同意簽署這份協定。
19世紀80年代,美洲輸入奴隸最多的古巴、巴西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和解放奴隸的法令。
在1885年柏林會議和1890年布魯塞爾國際會議上,西方國家又通過了反對奴隸貿易的總決議,這樣,長達4個世紀、使非洲遭受無法估量損失的世界性奴隸貿易才逐步被廢止。
南非人民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在二十世紀90年代徹底埋葬了種族隔離製度,這標志著非洲人民長期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在新世紀之初,我們相聚在具有光榮的反對種族主義傳統的南非,探討和製定反對種族主義的戰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和歷史意義。
殖民主義、外國侵略、奴隸貿易和種族隔離製度都是種族主義的典型表現,在歷史上給廣大亞、非、拉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在亞洲,無辜百姓深受殖民主義和外國侵略的蹂躪,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從東南亞到中東,沒有一個人類古代文明的發源地能夠幸免于難。
在非洲,殖民主義的鐵蹄幾乎踐踏了每一寸土地,奴隸貿易以無數非洲兒女的血淚寫下了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在美洲,新大陸的發現打破了土著人純樸平靜的生活,大批印第安人慘遭屠殺,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幾乎被剝奪殆盡。
反對種族主義然而,光明一定會戰勝黑暗,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
經過亞非拉人民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近百個國家掙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
聯合國成立後,連續發動向種族主義作鬥爭的三個十年活動,並于1963年通過了《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重要檔案,極大地推進了全球範圍內反對種族主義的進程。
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Jr.)1956年領導蒙哥馬利城黑人成功抵製了當地公共汽車歧視黑人的行為。
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組織了美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自由進軍”運動,率領20多萬名黑人向首都華盛頓進軍,為全美國的黑人爭取人權。
8月28日,他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發出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的正義呼聲。
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蘭士瓦省沙佩維爾鎮的非洲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南非當局推行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
通行證法是南非當局頒布的幾百項有關種族歧視的法令之一,規定年滿16歲以上的非白人必須隨身攜帶通行證,證件不全者隨時會遭到逮捕。
遊行民眾遭到南非當局的野蠻鎮壓,有70多人被槍殺,240多人被打傷,造成了震驚世界的慘案。
1966年11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這是為了紀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維爾慘案、反對種族歧視而確定的。
1973年11月30日,聯合國通過《禁止並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際公約》,再次明確宣布,凡犯有種族隔離行為的組織、機構或個人,即為犯罪,應負國際罪責。
涌入北美的移民現狀在涌入北美的移民中,非洲人群體是不情願的。
他們當中有50萬人是在1619至1808年間被作為奴隸販運來的。
隨著美國內戰在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奴隸州(其中有11個已脫離聯邦)之間的爆發,結束奴隸製的進程于1861年4月開始。
1863年1月1日,戰爭進行了一半,亞伯拉罕·林肯總統頒布了《解放宣言》,宣布在那些已脫離聯邦的州中取消奴隸製。
隨著1865年《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通過,奴隸製在整個美國被取消。
但是,即使是在奴隸製結束後,美國黑人也仍為種族隔離和低水準教育所阻礙。
為了尋找機會,美籍非洲人掀起了一個國內移民浪潮,即從南方的農村遷移到北方的城市。
但許多城市的黑人卻無法找到工作;根據法律和習俗,他們必須與白人分開居住,生活在被稱為貧民區的破敗街區內。
2002年,白人家庭凈資產是8.8萬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
據統計,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黑人人數是白人的3倍。
黑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比白人少6歲。
美國的少數民族受到就業和職業歧視。
2003年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收到有關工作場所種族偏見方面的指控29000件。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統計數位表明,2004年11月,黑人的失業率為10.8%,白人是4.7%,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
來自于至少38個國家的未成年人從事著奴隸性勞動。
在美國無力負擔醫療保險的4500萬人中,700萬是非洲裔美國人,佔美國非洲裔人口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這個比例比白人高77%。
根據《200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顯示,在美國的司法、醫療、就業和職業等領域,存在著種族歧視現象,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處于美國社會的底層。
2005年1月28日,一群來自亞洲的青年在美國紐約參加反對當地電台播放“海嘯之歌”的抗議活動,數百名亞裔人士、部分紐約州議員、紐約市議員聚集在位于紐約曼哈頓的“狂熱97”廣播電台所在地,強烈抗議該台在前一周連續4天播放侮辱海嘯災難遇難者並帶有種族歧視內容的“海嘯之歌”,要求結束“早晨的瓊斯小姐”廣播節目並呼吁聯邦政府對該電台進行製裁。
美國種族偏見和偏執造成社會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對16%的執法單位有關報告的統計,2003年美國發生的總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件與族裔仇恨有關。
《洛杉磯時報》2004年5月3日報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戰爭影響,2003年,全美共發生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成長69%。
加州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共221起,同比成長近3倍。
美國司法領域種族歧視司空見慣。
2009年0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民主黨人歐巴馬20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西側的露天平台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
《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聯合展開的調查顯示,隻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國人仍然把種族主義視為“大問題”,這比1996年的54%少了一半以上。
同時,有很大部分的受調查者相信,歐巴馬執政期間,美國的種族關系會改善。
2012年11月7日舉行的美國大選中,現任總統、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擊敗共和黨挑戰者羅姆尼,成功連任。
種族文明文明古國尼羅河上遊的努比亞文明是黑人創造的文明中最早的一個,在非洲大陸僅次于埃及文明。
努比亞是地域名詞,包括今阿斯旺以南的埃及尼羅河地區和庫斯提以北的蘇丹尼羅河地區。
最初的阿拉伯人也稱努比亞是“黑人王國”。
公元前4000年末期,努比亞文明已發展到一定程度,半遊牧,會製作陶器,沒有文字。
約公元前3000年後,由于埃及的入侵頻繁而趨于衰落。
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埃及發生動亂,使得努比亞文明有了進一步發展,少部分人開始定居。
後終由于埃及入侵或北方氣候幹燥,努比亞人大約從公元前2100年開始南遷。
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原努比亞南部、今蘇丹北部的尼羅河流域,出現了黑人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庫施王國。
庫施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納帕塔以前的早期階段(公元前2000~前760年),首都在凱爾邁(位于尼羅河第三瀑布南面不遠),又稱“凱爾邁王國”。
該王國控製了尼羅河流域形成的南北交通線,又控製著從非洲大西洋沿岸到紅海和印度洋的東西要道。
製陶技藝有了很大發展,使用轉盤製陶,薄而表面光潔,外表圖案以動物為主。
伴隨著埃及的入侵,庫施文明也打上了埃及文明的烙印。
。
公元前16世紀,埃及法老率兵佔領凱爾邁,任命總督,進入埃及統治時期;納帕塔階段(前760年~530年),庫施政治中心轉移到麥羅埃(尼羅河第三與第四瀑布間),庫施已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國,並對埃及用兵。
國王佩耶在位時,曾攻佔埃及第二十四王朝首都,其本人也被尊為埃及國王,開始衣索比亞王朝時期(前730~656年)。
後庫施強盛時(前700~640年)曾出兵西亞,擊敗強大的亞述軍隊,其國王博哈卡名字也被寫進《聖經》(翻譯為特哈加)。
庫施成為世界一大強國,首都一度遷至埃及的錫布茲(盧克索)。
麥羅埃時期(前530至350年):公元前663年,亞述軍隊入侵埃及,打敗庫施軍隊,黑人王朝結束。
公元前593年,埃及法老遠征庫施,洗劫首都納帕塔,庫施首都被迫南遷至麥羅埃,納帕塔仍是庫施王國的宗教中心。
同時期庫施文明發展主要表現在以鐵器為主的採礦業大發展,鐵器冶煉和製造業規模相當大,冶金業發展很大,黃金總產量約160萬公斤,製陶業也很重要,農業和畜牧業有了較大發展,進入灌溉農業時期,對外貿易興旺。
建立了新的文字型系——麥羅埃文,但該文無人能識。
公元1世紀後,庫施文明開始衰落,主要是氣候幹旱、阿克蘇姆王國的入侵影響。
阿克蘇姆文明是古代東北非興起的又一重要文明,包括今天的衣索比亞北部和厄利垂亞西半部地區。
這片土地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出現了定居農業,約前1000年左右,阿拉伯半島南部人進入厄利垂亞並影響這裏的文明。
從公元1世紀到公元10世紀,該文明存在時間大致為1000年。
該文明融合了南阿拉伯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庫施文明。
公元3世紀,阿克蘇姆國王阿菲拉斯率兵過紅海,征服葉門地區,阿拉伯文明被進一步傳到阿克蘇姆地區,也是從3世紀起,其國王被稱為“萬王之王”。
4世紀中葉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與同時期的中國、羅馬、波斯並列為世界四大強國。
約公元3世紀起,阿克蘇姆開始鑄造金屬貨幣,成為黑非洲第一個鑄造金屬貨幣的國家。
巨型獨塊石碑是阿克蘇姆文明的又一標志性建築,已發現130多座,經過精心加工的一般刻有銘文,記載國王的業績。
阿克蘇姆時期,最早使用薩巴文;約從公元2世紀起,使用蓋埃茲文。
受印度文的影響,並從希臘文引進數位體系和一些主要符號後,經過幾個世紀,形成了現代衣索比亞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
這套文字在5世紀末經敘利亞傳入亞美尼亞,開始影響外高加索的文字。
現代亞美尼亞文字採用的就是加母音的衣索比亞字型。
西非早期鐵器時代文明——諾克(Nok)文化:諾克是今奈及利亞境內的小村庄。
從20世紀30年代起陸續挖出製作精美的赤陶頭像、石器和古代冶鐵遺址。
諾克出土的大量動物或人頭像體現了非洲獨有的雕刻特點:作品一般上部大下部小,中間部分按比例遞縮。
以人頭像為例,額頭部位特別大,幾乎佔臉部一半,眼、鼻和嘴逐步縮小,下額面積已很小。
頭部佔人體總面積的3/4。
諾克文化對非洲乃至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代抽象派藝術就吸收了諾克文化的一些創作和處理手法。
——薩奧文化:薩奧人古城廢墟的發掘引人註目,學術界稱之為薩奧文化。
薩奧文化人體像與諾克文化相反,前額幾乎沒有,嘴、眼等其他部位則被不相稱地擴大。
——其他:西非早期鐵器時代遺址分布面很廣,除諾克河薩奧文化外,主要還有:伊格博烏庫遺址(奈及利亞東南部),奧卡遺址(與伊格博烏庫遺址很近),阿克儒特遺址(今茅利塔尼亞境內),尼日河中遊地區等。
除個別地區(如茅利塔尼亞)發現過青銅器外,西非大多數地區沒有經過青銅器時代,而是由石器時代直接過渡到鐵器時代的。
班圖文明——伊費—貝南文化(今奈及利亞西部和西南部)。
從甘比亞河口沿幾內亞灣至喀麥隆火山的沿海地帶,生活著的約魯巴人創造的。
11世紀初,約魯巴人在伊費建立國家,開國君主是奧杜瓦瓦。
貝南是約魯巴城邦國家之一,建于9世紀至12世紀下半葉。
1170年,貝南人民推翻暴君,要求伊費國王派人治理。
貝南于15世紀中葉達到鼎盛,之後逐步衰落。
伊費文化的作品除赤陶雕塑外,還有銅雕、石雕和木雕。
當時的工匠已經懂得用“失臘法”鑄造青銅器。
伊費文化衰落後,貝南文化迅速崛起。
——剛果文化。
班圖人遷徙後建立的一個強大國家是剛果王國,剛果的班圖人屬于班圖人西支核心集團。
據傳說,14世紀後半葉,剛果王國的開創者尼米·盧克尼是個鐵匠,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剛果王國極盛時期,領土北達剛果河北岸,西抵大西洋,南起洛熱河,東至寬果河。
分為6個省,南部的姆龐巴、索約和姆邦巴(現安哥拉境內)、北部的姆龐古和恩松迪(今剛果金境內)以及東部的姆巴塔(今安哥拉和剛果金境內)。
後因西方殖民勢力滲入和內亂而走向衰落。
——大辛巴威文化。
該文化包容從贊比西河至林波波河,從卡拉哈裏沙漠至印度洋的辛巴威的這一地區,包括辛巴威、莫三比克南部、波劄那東部河南非北部的部分地區。
約公元100年起,班圖人到達這裏。
公元940年前後,班圖人的一支紹納人遷入辛巴威地區。
“辛巴威”一詞源自紹納語,意為石頭建築。
紹納人精于用石頭建築房屋,至今在從安哥拉到莫三比克這一地區發現的石頭建築有500多處,規模最大、氣勢最壯觀的是“大辛巴威”,位于哈拉雷以南300公裏處,緊靠哈拉雷至約翰內斯堡的公路,這裏是紹納人辛巴威國家的首都所在地。
“大辛巴威”用90多萬塊花崗巨石砌成,包括內城和衛城兩個部分,內城是一個石牆圍成的橢圓形建築,東牆高9米,另3面牆高6米,牆底部寬約5米,頂部寬2.5米。
內城佔地寬900米,長700米。
此外還有一個高11米、底部直徑6米、頂部直徑約2米的圓錐形石塔。
衛城建于高約700米的山頂上,全長244米,高達15米,其中一段建于一個岩石嘴上。
城牆上裝飾又雕刻精美的皂石鳥和附有美麗圖案的獨石柱,遺址內還有特別精美的皂石碗。
建城的石板開採是用火燒和冷水潑。
——馬拉維文化。
馬拉維最早的居民是卡富拉人,13~16世紀,班圖人的一支菲裏人遷徙至馬拉維,16世紀後期菲裏人建立馬拉維王國,16世紀末期穆祖拉國王在位時,馬拉維王國國力強盛,南抵贊比西河附近,東至希雷河兩岸,北抵盧安瓜河。
“馬拉維”一詞源于契奇瓦語,意為火焰。
——馬蓬古布韋文化。
這是南部非洲鐵器時代的文化,是班圖人遷入後創造的。
該文化因對馬蓬古布韋山的挖掘而得名,該山位于北德蘭士瓦,在南非與辛巴威交界的林波波河南岸。
公元8世紀初班圖人遷入該地區。
在這裏出土了1100年的紡紗圓盤,這也許標志著手工業專業化的開端。
——恩戈尼人的北遷以及祖魯王國的興起。
班圖人的一支恩戈尼人散居在德拉肯斯山與大海之間的狹長地帶,18世紀末19世紀初,因西方殖民者入侵,白人進入菲什河與桑德河之間德楚爾費爾德地區,發動驅趕當地科薩人德“卡弗爾戰爭”,恩戈尼人把定居點退回到菲什河。
18世紀末,葡萄牙人佔領德拉戈加灣,恩戈尼人直接受到威脅。
在內外因素作用下,恩戈尼人逐漸形成3大部落聯盟:丁吉斯瓦約領導的姆塞恩瓦、茲威德領導的恩德旺德韋河以索布扎為領袖德恩格瓦納。
1817年,因爭奪貿易控製權,恩德旺德韋在擊潰恩格瓦納部落聯盟後,發動對姆塞恩瓦的“姆菲坎”戰爭。
祖魯人原先隻是一個數千人的小部落,被姆塞恩瓦征服後,其首領森桑加科納受到丁吉斯瓦約的保護,其私生子恰卡也投奔丁吉斯瓦約麾下。
“姆菲坎”戰爭爆發後,丁吉斯瓦約遭伏擊後被俘遇害,瓦軍隊處于慌亂之中,恰卡平息了世態,成為姆塞恩瓦的首領。
經過十餘年征戰,恰卡先後兩次擊潰恩德旺德韋人的進攻,版圖擴大到1.15萬平方公裏,北至蓬戈拉河,西抵布法羅河,南達圖蓋拉河,東瀕臨大海,在南部非洲建立了當時最強大的祖魯王國,並在這一地區催生了祖魯民族。
祖魯人的崛起和恩戈尼人的遷徙,導致了南部非洲各族的分化與融合,加速了由部落聯盟向民族的形成。
除形成祖魯民族外,還形成了斯威士、尚加、姆蓬多、恩戈尼、恩德貝萊等民族。
伊斯蘭教在東非的傳播與斯瓦希裏文明在紀元前,東非就有科伊桑人、尼羅特人和庫希特人居住。
班圖人的遷徙,趕走了科伊桑人,通化了尼羅特人和庫希特人。
7世紀後,班圖人遍布東非沿海地區。
今索馬利亞沿海的東非沿海北部地區,是斯瓦希裏人和斯瓦希裏語產生的地方。
斯瓦希裏語最初集中在納塔河以北河索馬利亞沿海地區,後向南擴散。
“斯瓦希裏(Swashili)”一詞按定義解釋為沿岸的語言。
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後不久,阿拉伯人因內部沖突遷居東非沿海地區形成移民浪潮。
至10世紀末,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向東非沿海地區的移民浪潮基本結束,他們的到來也帶來了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傳播。
公元800~1300年,東非沿岸形成許多居民點。
11~15世紀,東非沿海地區最終形成一系列城邦。
15世紀末,沿海城邦多達37個,比較重要的有摩加迪沙、布臘瓦、帕塔、拉木、馬林迪、蒙巴薩、奔巴、桑給巴爾、馬菲亞、基瓦爾、莫三比克和索拉法等。
這些城邦多沿海或沿海島而建,都是伊斯蘭城邦,也是奴隸製商業城邦。
在東非城邦數百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斯瓦希裏文明。
斯瓦希裏文明是一種以本土黑人文明為主體,但又吸收了外來文化影響的非洲文明。
使用斯瓦希裏語的人被稱為斯瓦希裏人,斯瓦希裏人以班圖人為主題,融合了阿拉伯和波斯移民,而斯瓦希裏語同樣以班圖語為基礎,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語辭彙,並採用了阿拉伯字母作為書寫形式。
斯瓦希裏語是斯瓦希裏文明的最重要標志和載體。
斯瓦希裏語的基礎是班圖語。
斯瓦希裏語中,65%的辭彙屬于班圖語,30%左右的辭彙屬于阿拉伯語的外來辭彙,斯瓦希裏語的書寫有過自創文字,但後來採用了阿拉伯文字形式。
肯亞是斯瓦希裏語的發祥地之一。
肯亞、烏幹達都是以斯瓦希裏語為國語的國家,蒲隆地、盧安達也使用斯瓦希裏語。
現代的東非共有約5000餘萬人使用斯瓦希裏語,是非洲三大語言文字之一。
最早的斯瓦希裏語文學大多以宗教內容為主,採用詩歌形式,開始口口相傳,13世紀才出現文字表示的詩歌。
主要作品有長篇史詩《哈姆齊牙史詩》、《阿爾、伊思基夏菲史詩》、《拉斯歐呼裏史詩》(最長的斯瓦希裏語史詩),坦尚尼亞海曼德的《反德戰爭史詩》、阿布杜拉德《基裏恩蒂人軼事》。
20世紀30年代,坦尚尼亞德夏班·羅伯特成為斯瓦希裏語文壇巨星,他一生創作了22部作品,如《獨立戰爭史詩》、《非洲人在歌唱》等,帶有濃鬱德非洲本土色彩,被譽為東非德莎士比亞,其作品被視為斯瓦希裏語文學發展史上德裏程碑。
伊斯蘭教在西非的傳播與豪薩文明撒哈拉地區沙化之前,西非的西蘇丹和中蘇丹與東北非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
伊斯蘭教在西非的傳播與貿易同步進行,最早接受伊斯蘭教的是參與撒哈拉商道貿易的黑人商人和蘇丹地區諸王國的統治者。
11世紀70年代,信奉正統伊斯蘭教的穆拉比德(特)人在今茅利塔尼亞迅速崛起,並同時向南北兩個方向出擊,向北征服北非建立一個龐大帝國的同時,向南于1076年征服迦納王國,伊斯蘭教進入該地區。
繼迦納後,在西蘇丹崛起的馬裏和桑海帝國使伊斯蘭教得到進一步傳播與擴散。
伊斯蘭教進入中西蘇丹地區,逐漸形成混合伊斯蘭教,或稱為土著伊斯蘭教,逐漸成為非洲化的伊斯蘭文明。
——迦納王國。
迦納王國是見于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西非古國,阿拉伯學者穆罕默德·本·易普拉欣·法佐裏是第一個提及迦納的學者,他在著作中稱迦納為黃金之國。
早在公元3世紀,柏柏爾人就建立了迦納王國。
8世紀,從事農耕的索寧凱人奪取了迦納政權。
10~11世紀,迦納進入全盛時期。
迦納首都昆比薩利赫是位于撒哈拉商道中西線的重要貿易點。
11世紀中葉,迦納王國轉衰1076年,穆拉比特人征服迦納,1200年索索國攻佔迦納,1240年馬裏滅迦納,成為西非新的霸主。
——馬裏王國。
馬裏原是尼日河支流桑卡拉尼河地區的一個小酋長國,11世紀初是迦納的藩邦,1054年獨立,1224年被索索國佔領。
馬裏的崛起得益于王子松迪亞塔。
1250年,松迪亞塔辭世,其長子曼薩·葉雷倫庫繼位,保持國家統一,並進一步拓展疆土,並赴麥加朝覲,開始引起阿拉伯世界對馬裏的關註。
1307年,松迪亞塔外甥坎庫·穆薩奪取皇位,稱曼薩·穆薩。
穆薩1324~1326年赴麥加朝覲,震動了伊斯蘭世界和西歐。
據記載,朝覲隊伍至少有8000人,其中奴隸500人,每人手執一根2公斤重的金儀仗。
隨後是100頭駱駝組成的運輸隊,每頭馱130公斤黃金,此外還有上千頭駱駝馱運所需物品。
沿途穆薩揮金如土,僅送給埃及素丹的禮物就有5.5萬第納爾,他的施舍使開羅金價下跌12%,12年後還沒有恢復到當年水準。
這次朝覲讓全世界都知道馬裏之富有,人們稱穆薩為“金礦之王”。
1339年,歐洲人繪製的地圖上,首次標出了馬裏國,穆薩端坐其中。
——桑海帝國。
位于今天貝南、尼日和奈及利亞三國交界處的登迪地區是桑海帝國的發祥地。
當地居民索爾科人以漁業為主,公元7世紀末,撒哈拉的拉姆圖納族進入該地區,趕走索爾科人,並建立了桑海帝國。
1010年,桑海帝國國王迪亞皈依伊斯蘭教,成為桑海歷史上第一個穆斯林國王。
馬裏的崛起使桑海受到威脅,1325年馬裏征服桑海。
1335年,桑海王子趁馬裏國王曼薩·穆薩去世之機回國重建桑海帝國。
15世紀末,桑海成為一個強大帝國,疆土包括了尼日河曲的新月形地區。
桑海帝國軍事力量強大,僅1591年的一次戰爭中就出動了3萬名步兵和1萬騎兵。
——加涅姆—博爾努王國。
位于乍得湖周圍地區。
11世紀時,加涅姆王國的國王“馬伊”接受伊斯蘭教,13世紀該王國進入強盛時期,14~15世紀逐漸衰落,1391~1392年遷都博爾努,16世紀博爾努王國重新崛起。
-——豪薩文明。
對豪薩人起源眾說紛紜,但豪薩城邦起源卻有統一認識。
19世紀上半葉,西非地區爆發了一場規模巨大的“聖戰”,豪薩地區是聖戰的策源地和中心。
聖戰促進了伊斯蘭教的發展和伊斯蘭文化的廣泛傳播。
豪薩語最初作為一種商業用語,在貿易場合被光發使用。
但它隻是一種口語,沒有文字,因此無法書寫和記錄。
13世紀,由于受到阿拉伯語的影響,尤其是伊斯蘭教在豪薩地區的廣泛傳播,阿拉伯語開始滲入豪薩語。
聖戰後,伊斯蘭教確立統治地位,豪薩語的文字形式最終產生和形成。
豪薩語採用阿拉伯字母書寫,結構比較簡單,沒有復雜的文法現象,豪薩語有兩性之分,。
豪薩語易于掌握,被西非不同種族接受,同豪薩族毗鄰的桑海族、傑爾馬族、伊博族、富拉尼族和圖阿格族中不少居民都用豪薩語作為第二語言。
文明載體政治、經濟。
非洲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完成了人類第一次技術革命,從舊石器過渡到新石器時代,這比歐洲早3000年左右。
非洲也是世界農業的發源地之一,現已查明約有250多種農作物,如水稻、高梁、白色玉米、芝麻、可可、扁豆、南瓜、油棕等起源于非洲。
就整體而言,非洲的商業是欠發達的,除了歷史上曾存在的幾個王國,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區幾乎從未被商品經濟所觸及。
直到西方殖民主義入侵前,非洲的經濟活動中還沒有出現固定的一般等價物,這就決定了社會財富還不可能用貨幣形式進行積累。
文學、藝術。
黑人各族在觀念中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一致,但它是通過神的中介來實現的。
鐵匠在非洲社會地位相當高,他被視作“傑出的火之王”,被稱為“大地的長子”。
——口頭文學。
非洲黑人各族有悠久的口述文化傳統。
非洲文化的流傳,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文字寫成的書本,而是仰賴于貯藏在人們腦子裏的語言,世世代代口耳相傳,這是非洲黑人文明區別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征。
口頭文學由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儲存、講述,這些人是非洲“活的記憶”,活的百科全書。
在非洲家庭中,父母或長者是第一任老師,他們傳授知識不僅通過經驗,而是借助故事、童話、傳說、格言、諺語等。
非洲的口頭文學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傳述了黑人各族的文明成果,使害人文明得到繼承和發展,被視為“非洲的社會檔案”。
殖民時期,黑人各族的口頭文學受到極大摧殘。
——諺語。
黑人各族的大量諺語生成于豐富多彩的口述故事中,口述者在故事敘述中情節轉折或發展到高潮時,往往要來一句警句、格言或總結性的諺語。
非洲諺語有閃爍真理光輝的警句,有道德訓誡式的諺語,有關于自省與修養的,有關于勤奮求職的,有關于個人與集體的,如:“踢人的馬,在馬廄就要當心”、“自己的半截斧子也比借來的強”、“狼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遜地把身子留在外面”、“獅子不會出售牙齒”、“露水不能與太陽共事”、“和平即富裕”、“黑夜再長,天總是要亮的”、“不要用腳踢開幫你渡過了河的小船”、“保持你的尊嚴比保護你的財產更重要”、“令人痛苦的老實話,遠遠勝過惡人的甜言蜜語”、“逆風撒灰,灰一定撒入自己的眼中”、“不聽訓誡的孩子要遭殃”、“在哪跌倒就在哪兒爬起來”、“智者的全部錯誤合起來,也會堆成大山的”、“畏懼大海的人不會成為航海家”等。
——雕塑。
一些享譽西方世界的藝術大師畢卡索、馬蒂斯等甚至認為黑人雕刻是現代立體主義之源。
有木雕、石雕、銅雕、泥塑和骨雕。
木雕在非洲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由于熱帶氣候和蟲害的影響,儲存至今的木雕作品據推測最多不超過200年。
最常用的有鐵木、紅木、烏木等硬木,工具主要是寬刀和短柄橫口斧。
石雕是非洲最古老的雕刻藝術。
銅雕的大發展時期是16、17世紀。
骨雕主要指象牙雕刻。
——音樂舞蹈。
非洲各族的音樂有很大的獨特徵,最突出的特征是強烈的節奏感,其次是聲音音色的力度和其社會性、大眾性。
,樂器分打擊樂器(包括體鳴樂器和膜鳴樂器)、吹奏樂器(也稱氣鳴樂器,包括笛、簧管、號角、喇叭等)、彈撥樂器(也稱弦鳴樂器,主要有齊特琴、琉特琴、豎琴和裏拉琴4種)。
非洲各族的音樂和舞蹈是渾然一體的。
南部非洲祖魯族的跺腳舞,就是以強烈的腿部律動來表達熾熱情感的,以腿部動作表現節奏的舞蹈還有“踢躂舞”(茨瓦納族、祖魯族、索托族)、“大跨步舞”等。
黑人各族共有上千種舞蹈,幾乎每一種舞蹈都有強烈的節奏感和律動性。
當舞蹈表達某個主題或一個連貫性故事時,就演變成了戲劇形式。
——人體裝飾藝術。
面具主要流行範圍在西非,東非除個別民族外,大多不熟悉面具。
非洲的文身藝術主要分布在蘇丹南部、剛果、坦尚尼亞等國家。
宗教與倫理習俗。
非洲各族人民信奉的宗教主要有三種:傳統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
其中伊斯蘭教是非洲信封人數最多的宗教,佔40%左右,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有15個左右。
基督教傳入非洲比伊斯蘭教早,早在公元1世紀,基督教興起初期就傳入埃及等地。
思想意識與科學技術。
黑格爾之後,西方學者堆非洲文明的認識深受“含米特理論”影響,認為非洲各族人民從來沒有自己的歷史,一切具有文化成就性質的東西統統是從亞洲來的移民帶給他們的。
1945年,在剛果(金)傳教的比利時牧師唐普爾發表《班圖哲學》一書,對黑人哲學加以肯定。
對于非洲的歷史,直到20世紀還有很多人認為非洲沒有歷史。
但非洲豐富的口頭傳說否認了這一說法,口頭文化也是人類文化遺產寶庫中的重要內容。
農業方面,非洲共培育出200多種農作物,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農作物體系,其中有稻子、高梁、粟、豇豆、大豆、地豆、芝麻、蓖麻、油棕、卡裏特油果、西瓜、柯拉果、胡椒等。
非洲黑人技術的缺陷在于,任何一個黑人傳統社會豆沒有學會使用輪子,都沒有使用梨耕,都不會燒磚製瓦。
飲食。
在非洲受氣候、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習慣。
非洲食物以調味藝術而聞名,將各種各樣的香料及調味料,如肉桂、辣椒、豆蔻、丁香等,運用到淋漓盡致。
從北非到南非,由于種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其飲食的主要風格在于以烤煮燴燉等方式下的各種食物的“雜燴”。
非洲大地原產的香料、蔬菜、水果品種繁多,所以非洲人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將多種食品混在一起烹飪習慣,對肉食大多採用烤製後再用上咖喱、番茄汁、奶昔等淋拌的製作方法,面食則多採用與水果相拌過油微炸的烹飪方法。
相關詞條黃種人黑人紅色人種阿拉伯人非洲奴隸貿易馬爾科姆·利特爾四大人種薩拉森人蒙古人種綠色人美國黑人瀕死體驗混血閃-含語系高級動物地中海人種人屬日耳曼人龍蝦民族人科蝦夷人南京人早期智人黑奴旁遮普人無心人人族肯亞平臉人魯道夫人靈長目相關搜尋黑人重案組其它詞條crushW的悲劇仙劍奇俠傳三傳承天下健康村小孩好黑巧虎上廁所異客搶手貨朱厚熜李明聰火線赤子情登打士街白水晶百度智慧型雲神奇寶貝球第三人稱錦榮鏡花緣防彈少年團黑人種@華人百科黑人種
延伸文章資訊
- 1對一些中國人來說,黑種人確實不太符合審美……
第一,不同種族在各自發展時,都會形成一套以本種族體貌特徵為基礎的審美標準。 比如,在非洲的很多黑種人部落裡,曾長期(現在也有)將白色皮膚和淺 ...
- 2黑種人 - 中文百科知識
體質特徵
- 3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之間有什麼區別 - 極客派
黑種人膚色黝黑,頭髮黑呈波浪或鬈曲,黑眼睛,鼻子寬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橫徑較大,凸脣,口寬度大,脣厚,鬍子和體毛較少。 黑人的 ...
- 4黑種人和白種人的特點是什麼?原來都是自帶天賦啊 - 每日頭條
人種是根據體質上可遺傳的性狀而劃分的人群,通常根據膚色、發形等體質特徵把全世界的人劃分為4個人種。白種人或稱高加索人,皮膚白、鼻子高而狹,眼睛 ...
- 5「黃種人」都有這三大特徵,黑人白人爲什麼沒有? - 人人焦點
「黃種人」都有這三大特徵,黑人白人爲什麼沒有? 2020-08-07 青年文旅. 我們知道,世界人種大致分爲三類,「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當然也有少部分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