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制度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名詞解釋: 學校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或社會之中,各級各類學校的組合。
... 等需求的特殊教育,以及比照正規學制,照顧失學民眾的補習教育;從國小、國中、高中等 ...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單筆輸出
學校制度
蘇永明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學校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或社會之中,各級各類學校的組合。
其所以成為制度,是因各級學校有逐級而上的關係,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而各類學校也有互相連繫之處,如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交流。
學校制度是社會制度的一種,也是該社會之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
近代學校制度的形成,蓋與國家或民族主義的興起,具有密切的關係。
就學制演變的趨勢而言,世界各國大都是從原先多軌分化、不相溝通的情況,逐漸走向「一本多枝」的發展。
如義務教育的實施與延長,初等教育與中等以上教育的銜接,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延後分化,綜合中學的設立等等,都是在單軌的精神下,要求奠定共同的基礎教育之後,一方面可循級而上,另方面能左右互換。
我國近代的學校制度,濫觴於清朝末年的「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定型於民國十一年(1922)的「六-三-三-四」的「新學制」。
臺灣地區現行的正規學制,分為國民教育、高級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三個階段。
國民教育九年,自六歲起入學,前六年為國民小學,後三年為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教育至高等教育分為兩個系統,一是普通教育體系,教育目標在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包括三年制的普通高級中學、四年以上的一般大學及研究所教育;另一是技術職業教育體系,教育目標在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養成實用專業人才,包括高級職業學校、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及研究所。
此外,尚有融入正規學制,以滿足盲、聾、學習障礙、語言障礙、身體病弱、肢體障礙、資優、特殊才能等需求的特殊教育,以及比照正規學制,照顧失學民眾的補習教育;從國小、國中、高中等普通補校,到高職補校、專科補校等,性質分別相當於各級中、小學校及二專。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設立之空中大學,提供大學程度之進修機會,得授予學位。
學校制度影響教育甚鉅,如國內正規學制較缺乏彈性而失之僵硬。
國民教得學生來源駁雜,非自願性強,異質性也高。
一元化的課程與教學,固然有利於基本學力的培養,卻無法觀察輔導學生的個別差異,助其適性發展。
中等以上教育階段,普通教育與技職教育雙軌分化,界限森嚴。
國中畢業之後一旦進入某個體系,一輩子就如走向一條不歸路,難以回頭。
過早的分流,構成兩條鮮有交集的平行線,「兩個文化」的殊途陌路,約限了青少年統觀世界的視野,而尊崇普通教育、輕卑技職教育的不正確觀念,更導致激烈的升學競爭,進一步窄化了青少年領略人生的範疇。
凡此,在在反映現行學制有待改進。
學校制度應隨外在環境的變動,做適度的調整。
今後個人的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社會的變遷時距將不斷縮短,個人一生當中可能遭遇多次的時代變遷,資訊與科技的衝擊加劇,經濟與產業的轉型加快,如何增進民眾的適應能力,殆為學制調適的一項重大課題。
人所周知,臺灣這幾十年的學校教育內容,深受升學競爭及文憑主義的影響,學科本位一枝獨秀,課程與教學重視精粹化的分科知識,忽略普遍性的日常生活,造成孤立和枝節的社會化過程。
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教育,必須講求統整的通識陶冶及連續的生涯發展,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徹底融貫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力量,打破普通教育與專門教育的壁壘,培養社會大眾觸類旁通的自我學習能力,因應詭譎多變的社會環境。
學校制度
以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以學校制度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中文詞彙
英文詞彙
引用網址:
推文
評分
評分
相關詞彙
詞彙建議
暫無建議訊息
延伸文章資訊
- 1關於(學制)* @ *舞蝶 - 痞客邦
高中的就是所謂的指考(大學聯考) 錄取的學校俗稱一般大學高職就必須考所謂的四技二專錄取的學校俗稱技院/科大兩種學制有少量名額可以互換(通常都是個 ...
- 2三三四學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三四學制是指香港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的教育制度,為全球多數國家所採用。與此相對的是「三二二三學制」,主要由英國、英聯邦國家、英國前殖民地採用。
- 3高中學制填什麼? - 雅瑪知識
我國教育規定學制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教育三年。 ... 問題一:學歷學位是什麼意思本科怎麼填呢我來總結下吧(這裡指既獲得學歷也獲得學位的情況,如果其中某項 ...
- 4簡歷裡面的學制是什麼意思? - 小鹿問答
分支型學制以蘇聯為代表。在初等教育階段和中等教育階段由單一的學校系統構成,此後(初中或高中)開始分化,形成多種學校系統(普通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與之銜接。
- 5我國教育制度簡介 - 系統未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