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佳能株式會社(日语:キヤノン株式会社,英語:Canon),是一家生产影像、光學儀器、医疗设备、半导体工业设备和办公自动化产品的日本企業製造商,产品包括照相机、 ... 佳能 語言 監視 編輯 關於與「佳能」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佳能(消歧義)」。

  「Canon」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Canon(消歧義)」。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1月15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佳能"—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和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5月26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佳能株式會社(日語:キヤノン株式会社,英語:Canon),是一家生產影像、光學儀器、醫療設備、半導體工業設備和辦公自動化產品的日本企業製造商,產品包括照相機、攝影機、影印機、傳真機、影像掃描器、印表機、眼科及X光成像設備、電影攝影機和鏡頭、半導體曝光機等。

佳能株式會社キヤノン株式会社CanonInc.公司類型上市公司股票代號東證1部:7751(1949年5月16日上市)原大證1部:7751(1953年12月8日上市)名證1部:7751NYSE:CAJ(2000年上市)ISINJP3242800005成立1937年8月10日,​84年前​(1937-08-10)創辦人TakeshiMitarai[*]代表人物御手洗富士夫(代表取締役會長兼社長)總部 日本東京都大田區下丸子三丁目30-2標語口號makeitpossiblewithCANON(日本)SeeImpossible(美國)DelightingYouAlways(亞洲)感動常在(中國)產業精密儀器產品電子機器光學儀器醫療系統OA半導體照相機營業額▲¥3兆8002億日圓(2015) 員工人數189,571(2015)實收資本額1747.62億日圓(2009)結算期12月31日主要子公司佳能電子株式會社佳能機械株式會社佳能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網站(英文)www.canon.com佳能總部位於東京大田區 佳能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的印表機生產基地 佳能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三星、尼康、索尼、奧林巴斯、柯尼卡美能達、富士軟片、徠卡、賓得士、愛普生、柯達、惠普、施樂等。

目次 1名稱 2歷史 3EOS系列 4參見 5外部連結 6參考資料 名稱編輯 根據佳能的官方網站指出,在1934年夏天,該公司開發了他們的第一台相機「Kwanon」。

該名稱來自日語「觀音」的傳統讀法「くゎんおん」(Kwan-on)。

Kwanon之所以採用與「觀音」相同的發音,是因公司創辦人吉田五郎(日語:吉田五郎)(1900-1993年)篤信佛教,他期許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加持,能創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相機。

相機的LOGO,採用了千手觀音坐姿的畫像,相機的鏡頭則以佛陀的阿羅漢弟子「迦葉波」命名,叫Kasyapa。

在吉田五郎因故離開「精機光學研究所」後,內田三郎、前田武男及其他人士共同決定以發音相近的「Canon」取代「Kwanon」,一則可以減除宗教意味,另外,「Canon」比「Kwanon」更像英文,易於將產品推入世界市場。

1935年6月,精機光學申請以「Canon」作為商標。

Canon中文名為「佳能」,香港曾用「錦囊」為名,現在全球統一中文譯名為「佳能」。

歷史編輯 二十世紀初,全世界的相機市場主要是由德國的廠商萊卡及Contax領風騷,而日本的相機產業只在十分初級的階段。

1920年代末,20多歲的吉田五郎(日語:吉田五郎)從事電影攝影機修理的工作,經常到中國上海採購零件。

有一次,吉田遇到一位美國商人RoyE.Delay,問他說:「日本人已經可以造出飛機戰艦,為何不可以造出好的相機零件?」這一句話啟發了吉田。

後來,當吉田看到被他拆開的萊卡相機構造,他即認為他也可以造出同樣好的相機。

吉田向他的妹夫內田三郎(1899-1982年)提議合開公司生產相機。

1933年11月,吉田和內田在東京六本木創辦了「精機光學研究所」(日語「精機光学研究所」,せいきこうがくけんきゅうじょ)[1]。

不久,內田的同窗好友前田武男(1909-1977年)加入,成為Canon第一個廠長、總工程師。

該公司最初的相機都是仿製萊卡螺旋口照相機的。

他們模仿得最好的一部是配合萊卡螺旋口鏡頭規格(L39)的機身,但添加了取景器和測距儀。

佳能最初也沒有自己的光學製造廠,所以早期佳能鏡頭都是由尼康製造。

但佳能很快便開始自行製造鏡頭,並使用「Serenar」的品牌。

這種鏡頭直到現在仍受到大量萊卡旁軸相機使用者的喜愛。

2009年11月17日Canon以7.3億歐元(折合11億美元)現金價收購荷蘭專業輸出設備商Oce,以擴張其印表機業務版圖,並協助強化該公司在全球辦公室設備市場的領先地位[2]。

2015年2月10日佳能以近28億美元(折合3300億日圓)236億瑞典克朗,收購瑞典網路監控攝影設備製造商「安迅士網路通訊公司」(AxisCommunicationsAB)[3]。

2016年3月17日佳能以6655億日圓(近60億美元)收購日本最大的醫療裝置供應商東芝醫療系統公司(ToshibaMedicalSystems)[4]。

EOS系列編輯 主條目:佳能EOS系列 EOS代表電子光學系統(ElectroOpticalSystem)的意思,同時亦蘊含希臘神話中黎明女神的意思正代表創新科技邁向高峰的光明時期。

1987年日本褔島工廠開始生產EOS相機,首部推出的EOS相機系列為1987年3月出產的EOS650自動對焦單鏡反光相機;EOS650為當年全球首部配備全電子鏡頭接環系統的相機。

2000年推出配備自行研發的CMOS影像感應器的EOSD30正式步入單鏡反光相機數位化年代。

由EOS系列相機於1987年推出至2019年9月總生產量已超過1億台。

而EOS專用全系列鏡頭則在2021年1月達到1.5億支的總生產量。

參見編輯 佳能EOS系列 佳能FD接環鏡頭 佳能EF接環鏡頭 佳能EF-S接環鏡頭 CanonPowerShot CanonDigitalIXUS 佳能產品列表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佳能全球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佳能日本官方網站(日語) 佳能中國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佳能香港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佳能台灣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參考資料編輯 ^伍振榮:CanonCameraStory佳能相機故事. ^Techweb.佳能斥资7.3亿欧元收购Oce.www.techweb.com.cn.[2020-11-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中文(中國大陸)).  ^佳能28亿美元收购瑞典网络视频监控厂商Axis.tech.sina.com.cn.[2020-11-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  ^尘埃落定!佳能395亿收购东芝医疗交易完成.www.sohu.com.[2020-11-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英語).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佳能&oldid=7188847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