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歷史沿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正公園最初由石阪莊作開發,但規模不大,後來於1933年捐給基隆市役所,而劃歸為公園預定地。

此外礦業鉅子顏雲年、顏國年兄弟收購日本人木村久太郎的私人園邸「木村御殿」 ... 網站地圖-點我開啟快速網頁導覽 基隆舊夢.綠都心-中正公園 首頁 源遠流長 基隆故事 生活休閒 專題簡報  -都市、現代與公園  -主普壇  -兒童樂園、籃球場  -專題計畫總覽  -歷史沿革  -基隆史蹟館  -役政公園  -專題計畫要素  -基隆地標  -二二八紀念碑  -旅客服務中心、活水會館  -貢獻表 歷史風華 宗教名勝 發現未來 文學步道  -海門天險  -佛門聖地  -問卷分析 文獻資源  -忠烈祠  -紫氣東來  -人物訪談 心路歷程  -顏氏宗祠  -民間信仰  -觀光路線     歷史沿革   基隆第一座公園是「高砂公園」,是為慶賀當時日本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即日後的大正天皇)結婚而建,位於現今基隆市公園街、孝四路、孝二路、忠二路、忠三路一帶,當地後來也稱「高砂町」。

而中正公園原本為基隆神社,位於「壽山」之麓,規畫為公園之後,有些老一輩的基隆人都稱它為「新公園」,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籌建為中正公園,但是「新公園」的名號仍然留在許多長輩的心中。

  中正公園最初由石阪莊作開發,但規模不大,後來於1933年捐給基隆市役所,而劃歸為公園預定地。

此外礦業鉅子顏雲年、顏國年兄弟收購日本人木村久太郎的私人園邸「木村御殿」,改建為「陋園」,也是今日中正公園最主要的用地來源。

中正公園初闢建時,由神社鳥居改建成的大門。

翻拍自《基隆市市志》 日治時期顏家陋園一景。

翻拍自《基隆顏家發展史》 陋園   日治時期,基隆「顏家陋園」與板橋「林家花園」、霧峰「林家花園」名列台灣三大名園,「顏家陋園」舊址位於基隆市中心的信二路與義六路口,佔地六萬多坪,當時的史料記載陋園:「園樓閣亭榭,揉合和洋設計,典雅精緻,佈局自然,堪稱名園之一」,可見規模之龐大!   1918年顏家向木村久太郎買下別墅庭園,整修後將家族成員及宗祠搬遷至此,取名為「陋園」。

西半邊是西式建築,供顏家人居住;東半邊是和式,做為招待所,園內還有一個大水池;當時「陋園」聲名遠播,就連日本皇室成員來台,也指定要下榻。

  「顏家陋園」曾為文人雅士雲集的知名據點,也是日本官方與台灣民間菁英的交流場所。

後來日本徵收部分陋園土地為軍營,國民政府來台後,又視為日產接收,於1950年代開闢為公園。

歷經歲月的變遷,多數的歷史建築物早已不在,餘留的陋園部分,顏家將其充作光隆商職校地。

目前僅剩位在基隆成功國中後方的「顏家祠堂」,成為現今陋園存在的唯一證明。

日治時期顏家陋園一景。

引自台灣建築雜誌No.120 日治時期顏家陋園一景。

引自台灣建築雜誌No.120 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舊名為旭丘、旭岡,其正式開闢,是在謝貫一擔任市長任內。

謝市長開始整理今日忠烈祠至主普壇一帶山坡地,將這一帶開闢為公園,定名為中正公園,於1950年10月10日開園,另外興築貫穿公園的馬路,命名為「壽山路」,無論中正公園與壽山路的名號,都具有極強烈的黨國意涵。

正式闢建中正公園的謝貫一市長翻拍自《崁仔頂文化》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常至此地觀賞基隆港景緻,所以稱為觀瀾山,台灣人則慣稱為獅頭山。

壽山路開通後,開始沿著半山腰,興建基隆市議會及市長官邸紫薇山莊,。

當時忠烈祠也成了中正公園遊客最多地方。

而原本基隆神社表參道起點,便成為今日所見中正公園的入口。

神社鳥居改建為中正公園牌樓。

  1969大佛禪寺興建,而最有名的地標建築便是高達22.5公尺的觀世音菩薩像,由建築眺望基隆港市,一覽無遺。

另外新建主普壇於1974年在獅頭山頂落成,觀音像與主普壇則計而成為中正公園更顯要的標的建物。

石坂莊作(1870年-1940年)   出身於日本群馬縣出身。

曾任台北州會議員、基隆商業專修學校校長。

其一生致力於社會事業、社會教育。

1896年以隨軍記者身分來台,1899年遷居基隆。

曾設立「基隆夜學會」(今為光隆家商),又創「石阪文庫」,為台灣第一間私人圖書館。

基隆市文化中心石阪莊作專題展導覽摺頁 小組翻拍 都市、現代與公園 歷史沿革 基隆地標 回頂端 | 回首頁 KeelungMunicipalAnleSeniorHighSchool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