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四):成長背後的心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些尷尬,心酸,甚至自我懷疑的時刻,是我在史丹佛大學擔任課程助教面對 ... 第一堂是我在這裡第一個心理系的課,必須要大量的閱讀心理系論文,並在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CrossingCampus 留學 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四):成長背後的心酸 許恬寧/闖進矽谷 2020/08/05 7240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我從美國Stanford電機工程所(ElectricalEngineering)畢業,現在於矽谷Adobe公司擔任工程師。

自畢業以來,一直覺得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事想要分享。

但緊湊的日子一直走,總覺得有很多理由,可以讓自己再拖延一下。

直到最近,深深覺得再不寫記憶都快要變得模糊了,決定要一鼓作氣,把自己在美國求學期間的種種經驗與想法一吐為快、分享給大家。

我不確定這個系列能不能對他人有所幫助(希望有),但至少要留給未來的自己,一個值得記住的故事。

前篇: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三):不再怕犯錯,是我最大的成就 種種成長的背後,當然也有很多心酸。

在打這篇文章時,發現心酸有兩種選字:「心酸」或「辛酸」。

我查了教育部國語辭典,辛酸為「悲傷痛苦」、心酸為「心裡悲傷」,好像還是看不出什麼差別。

但因為「心」酸好像更強調內心層面一點,所以就這麼用了。

剛開始當助教時,對學生會問什麼樣的問題還不是很清楚,當面對回答不出學生問題的情況時,更沒有辦法自信地應對。

印象中有一次OH(OfficeHour),我竟無法在現場回覆連續兩位學生的問題。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大可以先對學生說:「抱歉我不是很清楚,但這是很好的問題,你可以把問題先PO上Piazza嗎?我再來找找資源後回覆你。

」 但因為才剛開始上任,我自己把氣氛弄得很僵很尷尬,心裡更是滿滿的愧疚、自責和自我懷疑。

就在OH結束後,我跑到學校學生餐廳大哭了一番。

沒想到第二次當助教時,還有更慘的。

被學生「無視」的經驗 第二學期的我,因為已經有了當助教的經驗,希望可以多幫忙分擔工作,於是選擇在每個禮拜三舉辦我的OH:每個禮拜三晚上24點是繳作業的死線,因此這天的OH總會人滿為患。

這堂課OH的排隊方式,是每個人都可以先上網預約排隊。

也就是說我會看到像毛毛蟲般一個接一個的漫長排隊名單。

接著我要在類似大型「系K」(系上所屬的溫書中心)的地方四處走動,按照名單順序喊著下一位學生的名字。

直到定位出學生坐在哪裡後,再坐到他們旁邊開始解題。

圖/Shutterstock 多數時候這項作業其實都進行得很順利,因為我第一年就已經寫過作業,加上OH前我會再溫習一次,因此基本上都能幫助到學生。

但真正困難的,是當課程進行到期末project時,就沒有一個限定範圍了:學生可以問任何關於CNN(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的問題,可以和你討論各種複雜的結構。

而我對CNN的所有認識,都是來自這堂課,沒有額外去做過相關研究──因此當學生要和我討論課外東西時,總是讓我緊張不已。

有一次,來了一位男同學和女同學,他們是期末project的組員。

當他們和我分享研究點子後,我找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給他們參考,但表示我對他們提到的領域並不熟悉。

結果他們馬上開始自顧自地用電腦查各種資訊,開始熱烈地和彼此對話──而我就這樣被直接晾在旁邊,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他們並沒有打算和我討論。

那時候的我極其尷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但看著後面很長的排隊名單,覺得我實在不能在這裡虛度時間,最後只好臉皮一厚地站起來走掉。

好在有過以前失敗的經驗,這次相對比較坦然。

只是事後回想一路以來當助教的種種,那個尷尬的瞬間總是會浮現。

成長背後的心酸,與心酸之中的成長 這些尷尬,心酸,甚至自我懷疑的時刻,是我在史丹佛大學擔任課程助教面對學生時,外人所難以看見的「成長代價」。

但也正如同上一篇文章所說,在這些挫折的過程中,我學到最珍貴的一課,就是「不再這麼害怕犯錯」:知識無邊無際,我想人生中總是會有很多不能做到盡善盡美的時候。

只要盡量坦然地,繼續從錯誤中學習就好了。

碩士第二年第一學期,除了當助教之外,那個學期我修了很多很有趣的課:我修了心理系的 "CultureandEmotion"、電機系的"ProductManagement",以及航空系的"DecisionMakingunderUncertainty"。

第一堂是我在這裡第一個心理系的課,必須要大量的閱讀心理系論文,並在課堂討論;第二堂課非常特別,每一組會和不同公司「配對」,幫這個公司設計產品,我們組因而也有了出差到華盛頓州,報告給公司CEO等高層的機會──而且還是由學校出資贊助所有行程費用。

圖/Shutterstock 因為這些很特別的課,加上第一次當助教,這個學期好像每一刻都在忙碌。

白天可能要改作業、辦OH、上課、討論論文、求職面試、跟組員一起設計產品⋯⋯,晚上則要在家讀論文、讀PM課要看的HarvardBusinessReview、準備OH、寫作業⋯⋯。

在這些日子裡,我一天之中少數放鬆的時光,就是從學校開回住所那20分鐘左右的車程:Stanford算是位在郊區,這段車程路面很暗,幾乎只有交通號誌及自己的車頭燈。

當時我總是會放著KKBOX的熱門英文歌曲排行榜,催眠自己這樣可以幫助我「融入美國文化」。

我不知道最後自己到底有沒有因此「融入美國」,但專注忙完每一天後,在路上聽著歌的片刻,那種種不適應的心情好似也被遮掩掉了。

在黑暗中獨自開著車前進,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滿足於現狀,但知道自己正認真地活著。

下篇: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結語):「不在意別人」的美國學生 ▍換日線Podcast許恬寧現聲分享:為了留學預算她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點此收聽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張翔一 留學 美國 海外工作 史丹佛 助教 關聯閱讀 別讓規則限制了你的視野:25歲時,我離開UCLA研究所的原因 女神是什麼?──我在美國做回自己 作品推薦 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一):為了65萬留學預算,一定要當上CA的決心 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當助教的日子(二):當機會來臨時 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三):不再怕犯錯,是我最大的成就 參考資料 TOP 許恬寧/闖進矽谷 臺大電機雙心理學士。

史丹佛電機工程碩士。

現為舊金山Adobe軟體工程師,同時自勉文化觀察家。

23歲第一次離家闖進矽谷打滾,有歡笑有成長也滾得遍體鱗傷, 視訊中朋友卻笑著說妳好像在那邊過得很好。

或許在社群媒體中我們總習慣報喜不報憂,我卻想把我眼裡長長的真相寫下來── 承認脆弱,因為想對自己實話實說。

Medium:闖進矽谷 Instagram:tienning29   看更多 上一篇 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三):不再怕犯錯,是我最大的成就 下一篇 我在史丹佛「半工半讀」的日子(結語):「不在意別人」的美國學生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職涯Career 別讓規則限制了你的視野:25歲時,我離開UCLA研究所的原因 專訪Feature Google設計師現身說法:什麼是UX/UIDesigner?沒有電腦工程背景,他如何贏得年薪4百萬的熱門職缺? 留學StudyAbroad 在「電腦科學」美國排名第一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如何藉課程設計培養一流人才?台灣又能從何借鏡? 管理Management 企業大趨勢富邦金控與「永續ESG人才」共創未來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海產流言終結者】龍蝦篇:「非洲人再窮也不吃、台灣買爆南非近9成龍蝦」是真是假? 2 「旅英18年,你的英文一定很好吧?」──回答前,請先聽聽我「從挫敗到頓悟」的英文學習之旅 3 戰勝瘟疫的代價,是百萬美元的帳單──美國趁火打劫的醫療系統vs.台灣全民健保的震撼 4 去美國讀書就能留下來工作嗎?數據帶你看「鉅額學費」之後的「殘酷簽證窄門」 5 在面試中如何談錢(上):面試第一關就被問到「期望薪水」?你該這樣接招 6 從洗碗機看文化差異:在紐約公寓,它比洗衣機更常見!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