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的迷思與哀愁 - INSID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評論,SEO,新媒體,流量(myths-and-sorrows-in-the-era-of-new-media) ... 而是當「新媒體」的年代開始,這個新媒體的「定義」也一直在轉型,從傳統媒體 ...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little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商益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士奇傳播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評論
新媒體時代的迷思與哀愁
2021/03/18
精選轉貼
SEO
、新媒體
、流量
2010媒體最常問:報紙、雜誌、電視這麼好賺,為甚麼要把內容放在網路上,不是讓內容沒有價值嗎?雖然現在這問題已經也不用回答了,但現在的媒體轉型可能更嚴竣,也更必須再次反思媒體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評論
PhotoCredit:食夢黑貘
評論
原文刊載於還是黑貘的Medium,INSIDE獲授權轉載。
作者食夢黑貘是個工程師。
水源地、生活情報網、蛋捲個人站、網路世代、人民公社/地下社會、捷運日記、MyZilla、部落格觀察、黑貘來說、部觀門、林克傳說、新文易數、未來國會……持續中。
那些媒體觀察家、SEO顧問、ITConsultant、CIO……都只是副業或頭銜。
在2010年代那時當網路顧問時,最常被問到媒體轉型的問題是:報紙雜誌或電視這麼好賺,為甚麼要把內容放在網路上,這樣不是讓內容沒有價值嗎?
雖然現在這問題已經不會遇到,也不用回答了,但反倒是面臨到一個很重要的轉型問題,若是「媒體即馬殺雞(theMediaistheMassage)」的話,當新的媒介改變之後,內容(訊息/Message)的格式與閱讀行為還會是一樣嗎?當然這邊不是在說「標題黨」的問題,而是當「新媒體」的年代開始,這個新媒體的「定義」也一直在轉型,從傳統媒體到網路媒體,從Web2.0或UGC(UserGeneratedContent)到社群互動,這個新媒體時代雖然已經開始,只是太多的趨動力都是被利潤帶著走,但事實上沒有人去反思媒體到底要傳達甚麼訊息給讀者。
不否認前面那一段話應該沒有那麼絕對,因為從「解釋性新聞(解讀或帶風向)」到資料新聞學的階段性發展,媒體也不是那樣的故步自封。
但事實上大部份卻又是想重現傳統媒體那種「無冕王」的榮耀,只是當媒質改變了,不只連帶讓呈現的形式與風格改變,事實上許多思維都會跟著轉變,只是大部份新媒體主管都不是原生網路媒體人,多是傳統媒體轉戰,或許技術造成的方法論容易改變與學習調整,但思維是沒辦法的。
但也不能責怪這些媒體人,尤其是本科生,當時所學都是這些概念,用的都是這些技術所衍生的思維,許多變化都不大,雖然還是有幾個斷代,例如最有名的「TVKilledtheRadioStar」,只是這變化是幾十年一次,但網路這20年的變化,不是一個聲音廣播走到影像電視那麼簡單,從一開始的視聽「動機」就不知道轉了幾手。
歷史的沿革例如最早從「目錄(如LDAP)」像傳統圖書館的導引檢索方式,這雖然是網路(HTML/HyperLinkMarkupLanguage)的本質,但搜尋時代(Google)很快的就改變這樣的行為,只是這樣的變化導致「連結」變成一種水能載舟的事,連結變成是黑帽的攻擊對像,甚至在2005之後的那五年,又有書籤(Bookmark)網站風啟雲湧的年代,書籤網站的導流是在Referral佔大宗,更不要說2004年Web2.0宣告時代的開始,內容與連結的產生來源又開始改變。
大概也是那時,傳統媒體還輕視著新媒體,覺得這種「輕薄」的內容與瀏灠是比不上傳媒的大成本、大製作,尤其那時也對「部落格/Blog」這種形式還不夠了。
但到2010年社群媒體又改變了所有流量生態,不只社群媒體就自己洗了很多次牌,現在各種社群網站/App還在風起雲湧。
但2003年6月18號出現的GoogleAdsense、2007年6月29號發表的iPhone可謂真正大幅改變了媒體生態,讓媒體的「載體」、廣告的形式與技術發生巨大變化,但在如此快與巨大的變化時,媒體又做了甚麼?在這邊提出幾個在這樣轉變的過程中,比較大問題的迷思:
1.網頁是最適合串接資訊的,但最後每次到訪觀看次數只有1.2~1.5:傳統媒體在內容製作時,還停留在「版面」的迷思,認為讀者會像翻報翻雜誌一樣,找到自己想要的版面與專題一直看下去。
但事實上一個網頁的連結跟本不夠讓讀者有繼續閱讀類似事件、類似議題的內容,也不願意把連結做給別人。
現在早就沒有人說,來看一下「政治版」、「國際版」來看現在發生甚麼大事,因為網頁的豐富度與多樣性可以讓人有超過上百個選擇,不要說新聞沒有將類似的新聞去做展開收合,更不要說有已讀標記等等讓讀者知道自己的閱讀狀態,每一個老闆就只希望讀者閱讀更多,最後可能就是推薦熱門文章或是業配,最後讀者寧願在社群網站做「索引(Indexing)」,但事實上這種閱讀導引是蠻糟糕的。
我們媒體經營者,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對個人化、內容導讀性、互動回饋性做了多少事,還停留在搶頭條,搶即時、搶流量的這種思維。
讀者淺薄可謂是我們一手造成的。
2.真正的社群意思應該是互相導流,但事實上大家的眼光就是放在從社群導流過來,然後就想辦法不讓讀者出去:從FB或Line的社群發展的十幾年來,對媒體而言這些社群最多只停留在導流的目地。
這本身也沒甚麼錯,因為社群是最容易獲得讀者回饋的資訊,甚至最後是依賴Facebook別人的社群,自己的社群因為初期經營成本太高,大部份都砍光光了。
甚至現在社群編輯的導讀大概就是決定文章的初步觀點,但事實上,媒體本身沒有真正正視這件事情,所謂小編大概就是實習生工讀生等級,不要說有真正有寫導言,連導圖都沒換就往往不及格,因為文章的首圖跟社群導圖的動機不一樣,觀看方式不一樣,若還是用一樣的圖就代表沒有對社群經營有足夠專業。
3.網路代表的是沒有實體的限制,連結只是資訊的一種,但要連出去的不只是延伸閱讀,而更包含引用、原始資料等等。
許多老一輩傳統媒體的記者編輯往往有無冕王情結,認為自己是最對的,也就是隱含的我是中立、理性、客觀,誰敢挑戰我代表那個人是錯的,雖然他也會努力的達成自己想要的「中立、理性、客觀」,事實上這三件事情是很難助益我們看事情的方法而促成討論。
的確任何事情要評論報導都會有立場與角度,不然就無法動筆,無法發言,而記者編輯能夠看到更多的原始資料,有時或許可以比讀者更多觀點。
但傳統媒體內容與資訊的傳遞成本相當高,要把這資訊傳給讀者是不符合價值的;不過到了網路時代,媒體基本上傳遞成本是「FlatRate/無邊際效應」的,這個資訊守門員的價值最後只是想保留自己的「權威度/Authority」,對於資訊的傳遞並沒有更進一步的延伸。
當然真正要連結的不只是不同觀點,更是把資料串接與再利用,雖然資訊圖表有幫助理解,但事實上再利用相當麻煩,而最後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內容不是最好或最對,認為應該是一擲定音的權威,但事實上這才是資訊威權的假像。
4.媒體只是報導而已,當社群「委外」後,連使用者在尋找資訊也直接「委外」嗎?扣掉APP與訂閱外,現在最主要的導流除了社群外就是搜尋,搜尋是一種連結讀者對問題尋找答案的媒合機制,而在報導越來越快、短、薄之後,要讓讀者有脈落的閱讀已經很難見到,更不要說對網站有足夠的機制去串接議題與事件,或是有對問題的解答。
雖然一定會有人說,現在有專題、策展等等的列表,難道不是嗎?這是對的,但這只是個開始,因為現在像這樣的列表頁,只是種按時間序的排列,不要說沒有對於時間去分群,知道那個時間點發展到那邊,去聚焦,找出因子與熱度,更不要說去切分因子找出內觀(Insight),讓讀者輕易的找到答案。
這問題還包含更前面的問題,所謂的媒體經營只是流量嗎?不須要幫讀者找到更完整可用的解答嗎?最後也知道不可能靠自己的媒體寫出足夠完整的資訊,也不願意讓使用者去其他媒體找答案。
Google雖然扛下了這樣的責任,但事實上很多事情的觀點不可能完全靠關鍵字的搜尋獲得解答,更何況對特定問題的了解要有脈絡的展開不是只靠SearchEngine搜尋引擎,這就又回來我之前常說的話,所謂的SEO要做好很簡單,只要比Google更有效率的提供讀者解答,許多網站連特化的「標籤頁」都沒做好,更不要說可以成為問題解答的入口(Portal)。
5.消失的直接流量與推薦流量:在2005年時我們看網站的流量,可以說是直接流量、搜尋流量與推薦流量這三大類,這三類可以說有一定多元性平均分布,當然後來搜尋流量區分出關鍵字廣告,推薦流量也有廣告流量以及社群流量的切割,但到現在許多網站不是過份依賴社群流量,不然就是過份依賴搜尋流量,導流的多元化最後變成口號,許多媒體受不了FB與Google演算法的改變,才會有這樣的問題。
在這三種流量的觀點就是「OwnMedia、EarnMedia、BuyMedia/擁有流量、賺取流量、購買流量」的三個思維,只是OwnMedia在某方面或許只剩下App或email及其他的Notification,即使是InstantMessage看似是Direct,但事實上是社群的Earn/BuyTraffic,反倒是搜尋的品牌字才是OwnTraffic。
但到底品牌認知在媒體的價值多高,這又是另一個問題,而訂閱服務(包含App)是讓「擁有流量/Own(Direct)Traffic)」的主要來源,但品牌與訂閱是一個比EarnTraffic更難走的路,最後許多媒體都是走短線的只想從社群與搜尋來賺流量,最後不是高達80%的社群流量來源,就是過份依賴搜尋流量來源。
比連結稅LinkTax更好的方式是媒體也該扛下連結與索引的責任半年多前,我嘗試著跟別人講「WebRing」的觀念,但才發現這種連結與推薦流量的機制早就被忘記,更不要說已經快死的RSS(還是已死?),而最近FB與Google在澳洲所發生的事,更可以證明當流量沒有多元化經營的結果是很危險的。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傳統媒體轉型到新媒體的新聞與內容網站忽視了對使用者體驗(UX,UserExperience)的目錄、導讀、延伸閱讀、入口、進階搜尋這些基本工,沒有多少媒體真的下手去做,倒是很多人做了不少半調子的社群經營(不是地圖砲吧?)以及以為SEO是做表面功夫就好。
甚至更不用說連結與導流,一個好的索引(Indexing)的列表最後都是被「敝藪自珍」鎖死,我也一直嘗試在我顧問的媒體網站推動讓讀者看到更多元角度觀點的「延伸閱讀」或是「資訊入口」,經過了快10年,進展的相當「緩慢」,因此當我看到澳洲案例時,我並沒有那麼Anti-Trust的反對Google或Facebook,並不是說這幾間科技巨頭沒問題,而是我們媒體工作者又做了多少?就像是我之前常說的SEO精義是,幫讀者找到最有價值的內容給與對的說明來連結點擊,這跟本不須要是為了SEO去考量,甚至可以用在許多廣告層面,但真正的精神:這才是新媒體為讀者想而表現在經營與導流時的價值。
責任編輯:Chris核稿編輯:Anny延伸閱讀:淺談Podcast的發展:從社交和新媒體兩面向觀察2021年7大數位行銷趨勢:直播與Podcast影響力大、語音搜尋成SEO新戰場澳洲媒體議價法終於通過!為他國樹立政府監管數位巨頭的標竿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精選轉貼
品牌
pCloud終身雲端方案中秋節大特價!10TB個人終身價990歐元
2022/09/09
廣編企劃
雲端服務
、2TB
、pCloud
、10TB
、500G
、家庭方案
、終身方案
瑞士雲端儲存品牌pCloud推出少見的「終身」雲端空間方案,能夠一勞永逸買下雲端空間,沒有額外設定費。
趁著中秋促銷活動,還能享有最低2折的超優惠價格!
評論
SPONSORED
PhotoCredit:pCloud
評論
選擇你想要的pCloud終身版容量:pCloud官網 雲端空間已經是現代人必備的訂閱服務,不過每個月或是每年都要繳納訂閱費用,會不會讓你覺得「訂越久虧越多?」。
其實雲端空間不只有訂閱制服務,來自瑞士的雲端儲存品牌pCloud就有推出少見的「終身」雲端空間方案,能夠一勞永逸買下雲端空間,而且沒有額外設定費。
趁著最近中秋節的促銷活動,還能享有最低2折的超優惠價格,10TB個人終身雲端空間只要990歐元,另外對於低用量的個人用戶,也有很划算的500GB、2TB終身方案只要122.5歐元與245歐元,趁著優惠一次購入,用越久越划算!
來自瑞士、重視安全的雲端服務:pCloud市面上不少便宜的雲端服務,但雲端服務跟個人資料保護密切相關,但在訂閱前,建議使用者還是要了解一下提供服務的公司會比較安心。
pCloud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品牌,它在2013年創立已經有9年的歷史,並且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全球已經有1600萬用戶使用其雲端服務,是老牌的雲端服務。
當你註冊時可以選擇資料存放於美國或是歐盟,會受到當地法律的保護之外,pCloud也會將資料分散成5個副本存放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
另一方面檔案傳輸時都採用TLS/SSL加密增加安全,所有檔案也都享有256位元AES加密防護。
對於資料特別重視的用戶,也可以額外選配pCloudCrypto加密服務。
pCloud跟多數雲端服務一樣有免費容量可以使用,只要申請就有10GB容量能試用看看,覺得好用再訂閱也不吃虧。
訂閱方式則有月繳、年繳、終身這幾種方式,終身制是pCloud比較特別的制度,只要繳納一次費用就能終身使用,沒有額外的設定費或是其他支出。
除此之外,pCloud也有5人共用的家庭版本,而且也有家庭的終身方案,價格只比個人方案貴一點點,對於用量大的用戶來說,我認為是個很超值的選擇。
PhotoCredit:pCloudpCloud來自瑞士,資料可選擇保存在美國或是歐盟,會受當地法律所保護外,pCloud也會將資料儲存成5份副本放置於不同伺服器上分散風險。
PhotoCredit:pCloud註冊後就能立即使用體驗版,傳輸速度非常快十多張照片一下就上傳完畢。
PhotoCredit:pCloudpCloud不只是只有雲端空間功能,也具備協作、檔案管理、同步、備份等功能。
3種超值個人終身方案買這次用一輩子這次pCloud中秋優惠方案中,最超值的是個人終身方案,共有500GB、2TB、10TB方案可供選擇,終身使用的價格分別是122.5歐元(2.4折)、245歐元(2.5折)、990歐元(2折)。
前述價格都是最終價格,沒有額外的設定費等不透明費用,非常適合做為長期使用的雲端儲存空間。
當然在購買前你也可以先使用它的10GB免費方案,試試看它在手機與電腦的同步功能,先體驗再買也不遲。
PhotoCredit:pCloudpCloud最棒的就是有多種付費方式,月繳、年繳或是終身都能自由選擇。
此為年繳方案的費用,共有500GB與2TB版本可選。
PhotoCredit:pCloud不少人都是衝著pCloud的終身方案而來,趁著打折一次買好非常划算。
目前共有500GB、2TB、10TB方案可供選擇,另外家庭方案也有終身方案可選擇。
PhotoCredit:pCloud家庭方案可供5人使用,2TB終身版本為500歐元。
PhotoCredit:pCloud如果家庭成員每個人都想要比較大的容量,那麼也可以選擇10TB終身方案。
PhotoCredit:pCloudpCloud家用版最好的就是讓你分擔費用,而且能更有效地運用容量。
PhotoCredit:pCloud從幾個常見的雲端服務不難看出年繳不如終身版買斷,只要用個3年以上就能回本。
現在就選擇你想要的pCloud終身版容量!跨平台5大系統都能用網頁版也沒問題使用雲端服務最擔心支援性不足,pCloud針對這點提供了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最常見的5大平台應用程式或App,讓你不論用什麼方式都能跨平台方便地使用pCloud做為溝通的媒介。
當然,如果要使用瀏覽器來開啟網頁版pCloud也沒問題,端看你的使用環境而定。
除了支援的作業系統,有人可能會問說,那pCloud是否有支援其他服務的備份呢?這點pCloud也有想到,它可支援Dropbox、GoogleDrive、GooglePhotos、OneDrive,甚至是Facebook也有支援,不論在支援度或是實用性方面都能滿足個人需求。
PhotoCredit:pCloud網頁版應該是大家最常用的版本,操作十分簡單而且介面簡潔易懂。
PhotoCredit:pCloud手機也能安裝pCloudApp,並且能同步手機內的相片與資料。
PhotoCredit:pCloud電腦也能安裝pCloud且不論是Windows、macOS、Linux都沒問題,只可惜介面是英文沒有中文。
pCloud優缺點分析整理說了這麼多整理一下pCloud的優缺點給大家參考一下,首先pCloud的優點在於提供豐富且超值的月繳、年繳、終身方案,尤其是終身方案是多數雲端空間所沒有的選擇,同時也有家庭方案、商用方案十分全面。
其次pCloud支援跨平台使用,不論手機或電腦都能使用,且檔案大小沒有限制。
最後是pCloud重視安全性,不僅能讓你選擇資料位置另外也有分散儲存降低風險,傳輸過程也有加密保護料不外流。
至於在缺點方面,如果要使用更高階的pCloudCrypto加密服務,得要加價選配才行。
另外就是Windows版本介面為英文,沒有中文介面稍嫌可惜。
整體而言,pCloud具備安全性與可靠性,並且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還有能一勞永逸的終身方案。
趁著特價優惠時段購買終身制是較為划算的選擇,如果還是覺得負擔有點大,那麼你也可以考慮跟家人一起選擇家庭方案,價格只比個人方案貴一點,但是可以5個人分攤減輕負擔。
最後記住,pCloud中秋節優惠時間為2022年9月9日至2022年9月13日,要買趁現在,錯過還要等一年!
現在就選擇你想要的pCloud終身版容量!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延伸文章資訊
- 1新媒體時代的迷思與哀愁 - INSIDE
評論,SEO,新媒體,流量(myths-and-sorrows-in-the-era-of-new-media) ... 而是當「新媒體」的年代開始,這個新媒體的「定義」也一直在轉型,從傳統媒體...
- 2新媒體[媒體形態的一種] - 中文百科知識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誌、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位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手機網路等。相對於 ...
- 3新媒體是什麼--期刊選粹-人民網
新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視、電腦和手機為主要輸出終端,向用戶提供視頻 ...
- 4新媒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新媒體是基於數碼技術、網絡技術及其他現代資訊科技或通訊技術的, 具有互動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態和平台。在現階段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及其兩者融合形成 ...
- 5新媒體_百度百科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衞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