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農委會推出農務e把抓App,讓小農一手掌握作物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也因此,在2014年開始,農委會也正式成立了智慧農業產銷行動加值應用服務計畫,與外部廠商協力推出從農人員專用的App農務e把抓。

輸入每塊耕地的地段和地 ... 移至主內容 文/王立恒 | 2017-10-22發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訊中心主任蕭柊瓊認為,在農業生產上應用資訊技術,首先可以改善耕種效率,而利用專家系統,則可提高農民的農耕專業知識。

此外,亦可提升社會大眾對從農人員的形象。

(攝影/洪政偉)「資訊產業在近10年變得非常熱門,我認為利用資訊科技來協助農業生產非常重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蕭柊瓊認為,在農業生產上應用資訊技術,首先可以改善耕種效率,而利用專家系統,則可提高農民的農耕專業知識。

此外,亦可提升社會大眾對從農人員的形象。

也因此,在2014年開始,農委會也正式成立了智慧農業產銷行動加值應用服務計畫,與外部廠商協力推出從農人員專用的App農務e把抓。

輸入每塊耕地的地段和地號,農務e把抓會自動定位該農地的所在位置,之後使用者便可以在地圖上,標示該耕地想要種植的作物。

(圖片來源/農委會) 市面免費農業App想擴充功能得額外加收客製化費用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功能類似農務e把抓的應用程式,像是外部廠商開發的興農農業雲,或是由資策會主導的神農一指收。

而蕭柊瓊表示,這些專門開發給農民使用的App,原則是免費使用,但農民想要針對個人需求發展進階功能,就必須自費,請廠商提供客製化服務。

此外,資策會也非專門農政單位,除非該軟體開發專案每年度都申請到新預算,否則也難確保該單位會長期維護那個計畫。

農務e把抓的構想前身是資訊中心於2011至2012間,農委會希望引進給農民專門使用的ERP系統。

蕭柊瓊表示,當時農委會一開始是以大型農企為輔導對象,像是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按照這樣的規模需求來開發農業ERP。

」 但是,蕭柊瓊表示,以臺灣的情況而言,大型生產規模的農業合作社數量並不多,按照如此規模所設計的應用程式,雖然可以協助這些大型合作社規畫果菜種植的排程,「但是臺灣的農業從業人員,多是以小農為主力的小規模耕種。

」 2013年後,農委會開始推動青年返鄉政策,鼓勵年輕農夫返鄉耕種。

在2013年之前,政府也推出了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輔導無力或無意耕作之農民、地主,將自有土地長租給有意擴大經營農業經營的從農人員,希望藉此可改善臺灣高齡化相當嚴重的農業從業人口年齡結構。

在這兩個政策同步推行之下,的確能協助青農可以取得相當面積的農業耕地。

不過單憑一己之力,坐擁這樣大規模的土地,也讓這些青農帶來許多挑戰。

例如,總共持有3,000坪耕地的農夫,耕地往往不會集中在同塊土地之上,而是散落在各處。

因應大規模耕地,這些在地青農也有規畫自己專屬的農耕團隊,分別負責耕地、採收。

在播種、栽培的時候,農民必須安排派工,前往不同的耕地工作。

但是持有土地散落在各處,也曾發生過該員完成整地後,才發現這非該農民持有的耕地,蕭柊瓊笑著說:「做白工就算了,但是一旦不小心採收到他人的作物,這樣的問題可就嚴重了。

」 因應這些農務工作的疑難雜症,青農紛紛對政府提出建議,希望政府能協助他們進行耕地管理,「將大規模生產農業ERP系統的應用範圍,延伸至這些小農上」,蕭柊瓊表示,許多青農紛紛提出類似的訴求,也因此,農委會開始著手計畫推出符合該需求的農業App。

恰好,當時原本外部廠商正鎖定高雄、臺南的農耕用戶,想向高雄市政府申請計畫,推動農業使用的App,「後來廠商認為,全臺灣農民都有這個農業App的需求,便找上位在中央政府的農委會。

」蕭柊瓊表示,在2014年底起,農委會也正式成立了智慧農業產銷行動加值應用服務計畫,農務e把抓的開發計畫正式啟動。

農務e把抓主打農場管家跟全盤掌控兩大特色 蕭柊瓊表示,農務e把抓這個應用程式最重要的訴求就是「農場管家及全盤掌控」,在政府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下,農民旗下管理的農耕地遍及各處,「10公頃的土地,可能是切成50塊或100塊的零星農地所組成。

」 她舉例,當農民進行播種作業時,利用該App,可以記錄每1塊地各自專屬的地號,輸入系統後,安排每天必須完成的農務工作。

目前該應用程式紀錄耕地地號的方式有2種。

第一種方式是該員親自攜帶手機至該耕地,利用該App的定位功能,進行地號登陸。

第二種方法則是輸入每塊耕地的地段和地號,「農務e把抓會自動定位該農地的所在位置。

」 蕭柊瓊表示,該App之所能夠自動判定地號,背後仰賴的關鍵是農委會資訊中心去年著手開發的全國農業地籍圖供應系統。

現在農委會內部的地理資訊系統,也全面統一使用這套系統作為平臺。

以它為基礎,並且利用GoogleMap提供的標準化API進行串接,「輸入資料後,該App會把小農擁有的耕地全部都標示清楚。

」而完成耕地標示只是第一步,之後使用者便可以在地圖上,標示該耕地想要種植的作物,例如,在A地種植大豆、B地種植紅豆,而C地種植玉米。

當完成採收過程,農民要進行後續整地作業,也可利用App提供的GPS定位功能,標示哪幾塊農耕地需要進行該作業,「系統會自動計算,規畫出最適合的導航路線,方便農民安排路程。

」 而蕭柊瓊表示,除了耕地定位、導航功能外,農務e把抓亦可進行派工管理。

假設某農民想要派工,「要如何查核該員是否有確實完成工作?」這時候農民可要求派工到該耕地後,必須使用系統的打卡功能,確保該人確實有執行工作。

同時,現今社會大眾也對食安議題相當敏感,逐漸重視食品的產銷履歷。

蕭柊瓊表示,只要農民願意記錄耕種的用藥方式、施肥方式、栽種照片,這些就會存在上傳農委會雲端機方,系統還會自行產生QRCode連結,「消費者只要掃描該QRCode,就能看到該產品的生產紀錄。

」 增加App易用度,降低從農人員使用門檻 雖然政府推出小地主大佃農、青年返鄉等政策,鼓勵青年回鄉從事農耕工作,不過根據農委會統計,現今臺灣農業勞動平均年齡為63歲,該行業人員高齡化情況相當嚴重。

想要提高農務e把抓在該農業人口中的使用率,提高App易用度,是提高該App普及率的一個關鍵。

「想要操作這個App,只要會用Line,一般人應該就會使用。

」蕭柊瓊笑著說,在開發系統功能時,系統操作應該要跟過去的模式類似,一旦強調標新立異,就必須讓使用者自行學習它如何使用,「而易於使用的App操作方法都很像。

」 因此,在設計使用介面時,必須採取通用型設計,「只要一隻手指就可以完成操作」,蕭柊瓊表示,無論是選單、照相都是只需要用點選,降低該款應用程式的使用門檻。

她舉例,以老農而言,若想設定既定工作排程,只要點選選單,就可以安排播種、整地等工作選項,當該項作業完成,「只需拍照、打卡,相關資訊就會上傳至農委會雲端機房。

」 開發不是問題,推廣使用農務App才是最困難 從2015至2016年間,全臺灣使用該App進行管理的農地面積超過3,000公頃,但是全臺灣的可用耕地面積有近80萬公頃。

而目前她認為,推廣農務e把抓是當前最具挑戰性的工作。

她表示,當時資訊中心推廣農務e把抓的策略,是尋求有機業者、果菜物流廠商合作,要求旗下合作的農民必須使用該款App,「因為物流廠商希望農民可以按照一定程序栽種作物。

」 但是,利用此推廣方法,當中面臨的問題就是利用有機工法栽種的耕地面積過小,「我很喜歡有機種植的概念,它是農業的終極目標」,但是現階段其生產量太少,在臺灣將近80萬公頃的耕地面積,使用有機手法栽種的耕地面積僅有5,000公頃。

更何況農委業也不可能硬性要求所有機農耕業者都使用農務e把抓。

因此,蕭柊瓊第一個鎖定的對象便是找上農糧署,其單位的業務除了穩定農作物產量,一旦發生等颱風等天然災害,也要因應災害天災造成的農業損失,給予農民相關協助。

「農糧署便問我,協助推動該App有什麼好處?」她向農糧署解釋,如果代耕業者都使用這套系統,一旦發生風災、水災或颱風時,過去政府機關常常不易即時掌握耕地的即時資訊,「得要花上很多行政成本進行現場勘查」,如果代耕業者有使用農務e把抓,都會留下相關耕作紀錄,因此便能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加速補償作業。

例如,代耕業者利用這款App管理水稻、雜糧,對於耕作狀況都能清楚掌握,不需要政府派遣人員現場勘查,可以減少很多管理成本,「而且相關電子紀錄非常正確。

」 此外,由於臺灣風災頻繁,現今農糧署也補助農民建置溫室。

當農民申請補助時,同時該農民也必須承諾使用農務e把抓。

像是每次颱風過後,菜價飆漲幅度都相當可觀。

透過該App所記錄的生產資料,政府可以掌握該溫室中種植了哪些作物,以及大約何時能收穫,「如此一來,政府就可以掌握該溫室有多少作物產量,可以應急颱風後的缺菜窘境」,對於農政單位的行政都有相當幫助。

第二個推廣策略,則是鎖定未來想導入產銷履歷的業者。

蕭柊瓊表示,現在導入產銷履歷的耕地面積約1萬公頃。

由於產銷履歷必須完整記錄整個作物生產過程,再由驗證單位檢驗其作業是否符合標準,由於農務e把抓可以與產銷履歷系統介接,「如果未來業者想加入產銷履歷的行列,農委會也鼓勵它們使用農務e把抓。

」 未來目標要讓全臺10%耕地都導入農務e把抓 現今,臺灣農地有導入農務e把抓的耕地面已經超過8,000公頃,約占全臺耕地面積1%,蕭柊瓊的目標是讓導入該App的比例提升至10%。

面對這樣的成長量,蕭柊瓊表示,農委會的IT架構也已經準備就緒,「資訊技術的問題好解決,推廣使用才是真正困難。

」現今農委會的IT架構,大致都已經導入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利用VM提高基礎架構資源的使用率。

機房則是租用政府GSN服務,並且架設異地備援機制,確保資料及系統可用性。

未來在農務e把抓的功能改進上,蕭柊瓊也構想未來的3大改進空間。

現階段,該App中已經整合了氣象資料、產銷資料,「未來還要導入專家資料。

」她解釋,農委會計畫跟相關試驗改良場所所合作,當農民碰上耕種作業上的難題,像是特定作物,選擇哪種類的肥料較佳、農藥的稀釋比例等,「直接在農務e把抓中就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建議。

」 第二個方向則是讓該App能夠介接偵測土壤pH值、雨量、濕度等數據的物聯網裝置,「方便農民作業,不需要額外從其他平臺匯出IoT裝置蒐集的數據。

」 第三個方向則是推出更多作物的栽培曆,「諮詢農業專家提供該作物的栽培技巧,讓非專業農民參考,藉此提升作物產量。

」現階段農委會已經有7種作物的栽培曆,包含大豆、小白菜、番茄、稻米等作物。

利用栽培曆功能,農務人員可以在App中查詢,該作物所適合的種植季節。

例如鳳梨,現在它是臺灣相當熱門的外銷水果。

蕭柊瓊表示,現在臺灣種植鳳梨的農地面積已經高達2萬公頃,「如果推出鳳梨的栽培曆,有助加強其外銷量。

」她表示,利用栽培曆,當供應商提出作物產量需求時,農民就可以開始安排工作流程,「讓農業跟製造業也一樣可以精準預測產量,同時確保其生產品質。

」蕭柊瓊表示。

農務e把抓App四大特色 特色1 工作項目管理 在工作項目選單中,農民可以看到該耕地所種植的作物、耕地面積以及種植日期。

在該選單中,還整合地理及天氣資訊,使用者可決定今日是否要進行採收、栽培等工作。

(圖片來源/農委會) 特色2 農作栽培記錄 在新增栽培功能中,使用者可以選擇點選未來要種植的作物、品種,並且記錄開始種植的時間。

透過栽培曆,農務e把抓還可以協助使用者安排工作項目。

像圖中所示,農民可以根莖類作物選單中,選擇栽種胡蘿蔔,並記錄於2016年開始進行栽培作業。

(圖片來源/農委會) 特色3 農務工作清單規畫 在工作項目中,使用者可以安排工作排程,像是土壤改良、田間巡查、整地、播種,或是新增田間作業紀錄、巡查紀錄等。

(圖片來源/農委會) 特色4 耕地作業查核 農務e把抓還可用於派工,安排相關人員進行採收、整地等作業,當該員完成工作後,也可以拍攝照片上傳,以證自己已經完成相關作業。

例如,圖中所示,農民可以指定該團隊中的某派工執行採收作業,而其工作所使用的農機器具、資材也能留下紀錄。

當工作完成,還可拍照記錄。

(圖片來源/農委會) 熱門新聞 LinusTorvalds公布Linux5.19,讚Arm-basedMac電腦好用 2022-08-02 今日上午7-11櫃臺後方數位看板螢幕紛紛關閉,小七表示廠商受不明來源干擾播放訊息 2022-08-03 駭客利用Log4j漏洞以MicrosoftDefender工具部署LockBit3.0 2022-08-02 GooglePlayStore新政策將禁止全螢幕廣告、VPN、山寨他人 2022-08-01 【資安日報】2022年8月1日,AtlassianConfluence密碼寫死漏洞已有駭客攻擊鎖定利用,台積電擴大推動營業祕密註冊制度 2022-08-01 【資安月報】2022年7月 2022-08-01 因無法備份,美國特勤局考慮關閉員工iPhone上的iMessage功能 2022-08-01 IPFS成最新產製釣魚信件的新據點 2022-08-01 Advertisement 專題報導 備份應用的資料減量革命 電子病歷上雲開放了 臺灣數位貨幣新進展 千億營收電商的SRE之旅 摩根大通2022科技新戰略 更多專題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