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訂閱 - Zinio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NO.1141(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閱讀更多. 購買期刊. $99.
首頁/企業&財經/BusinessWeekly商業周刊BusinessWeekly商業周刊No.1821_Oct-10-22加入最愛《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今年邁入35年的里程碑,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
經發行公信會(ABC)的稽核,發行量為全台第一。
每期平均有費發行量為147,339本(2009/1-2009/6)。
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除了關注台灣的新聞,《商業周刊》同時以強化全球的觀點、整合專業的分析與增進多元化的內容為目標,連結當地企業與世紀潮流。
*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NO.1141(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閱讀更多購買期刊$99訂閱$2,95052期號本期總編輯的話小群的力量週末與朋友相聚,她一身裝備讓我大為驚豔。
獨特的行動電源、包包、帽子⋯⋯,均非知名品牌,卻極具質感。
原來,都來自團購。
身邊越來越多人喜歡跟團下單,甚過逛電商平台。
重點不在價格,而是價值,是團主的品味與分享;而且參與一個有個性與溫度的團,遠比被大企業App無差別資訊轟炸,有意思得多。
這期我們探討小群的力量。
主筆何佩珊與資深記者蔡茹涵提出兩個關鍵問題:
為什麼很多KOL,高人氣卻未必能轉單,導致「萬人響應,無人埋單」;但更多的素人團媽,卻能一呼百諾,創造高業績?
為什麼連Line、全聯也加入團購?他們已在實體與雲端通路,鋪下天羅地網,難道未觸及的角落,藏有無盡寶藏?
原來,人性有一種傾向:想加入大群,卻更愛跟小群互動。
追蹤網紅、加入大群、成為會員,背後是怕漏失資訊、跟不上話題、沒得到優惠。
這從眾心理,成就了海量粉絲與用戶。
但人們也追求獨特性、隱密感,願意為「信任」而付費。
何佩珊提出一個觀念:只懂KOL已經不夠,現在更需要認識的關鍵詞是KOC。
…1分鐘商周專欄顧好核心團隊,就不怕安靜離職這幾個月來,網路上一直在討論安靜離職,安靜離職已經變成現代職場的熱門話題,所有主管都在擔心,如果團隊中有許多人都在力行安靜離職,那整個組織要如何有效運作呢?
根據我自己的經營管理經驗,安靜離職只是個新名詞、新說法,事實上組織中長期以來就存在了安靜離職的現象,只是並沒有人把此一現象凸顯出來而已。
一般而言,組織中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努力工作,奮勇爭先,如果三成到一半的人積極努力工作,這個組織就是個好組織;而另外三成到五成的人,只要做好分內工作,不用太積極進取,這就已經可以交代了。
而剩下的一○%到二○%,可能是或大或小的問題人物,需要主管嚴密管理,才能確保工作的品質。
根據這樣的分析,奉行做好自己分內工作的人,其實是組織中的常態,也就是大多數的工作者皆如此。
他們的工作表現,也是組織中所需要的,他們也為組織貢獻了具體的績效。
因此做好自己分內工作的人並無可厚非。
問題是安靜離職的人,其特質並不只於此,還包括:一、在工作上拒絕成為更卓越的自己,凡事只要勉強過關即可;二、在工作態度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三、工作中不多做、不加班、不求做到最好。
…1分鐘商周專欄山海天地不久前去參加華山共伴計畫的農創力發表會活動,這個發表會,就是介紹台灣中南東,國姓、花壇、佳冬、富里四個鄉農會成功以設計力創造農創魅力的真實故事!
國姓鄉是九二一地震的重災區,震後重建,國姓鄉的農民種起了咖啡,近兩百公頃的面積居全台之冠,而且還發展出了精品咖啡莊園的聚落,這是低海拔鄉鎮,挑戰種植高海拔咖啡的硬頸精神,用咖啡翻轉了地方的未來!
花壇鄉的無毒茉莉花,是全台灣最會得獎的花,用五公頃的土地創造了千萬產值,並衍生出近五十項無毒的茉莉花產品,產銷一條龍,外銷日本、瑞士、美國、大陸等地。
佳冬鄉農會用「透紅佳人」建立了蓮霧品牌,種植面積達六百多公頃,並拓展了精品超市、樂雅樂、雄獅旅遊等通路,不只是農產品銷售,更帶動了地方觀光創生,目標是打造台灣的「蓮霧大學」。
人稱後花園,台灣東部的花蓮富里鄉農會,是台灣第一個無毒產業聚落,他們推動的「里山倡議」打響了名聲,同時也吸引了近兩百位青農返鄉,並透過金針花季、稻草藝術季,創造了年三十萬人次的觀光人潮。
…1分鐘商周專欄台股反彈動力在哪?等科技需求增、中國溫和成長西方認為,台灣正在遭受來自中國的雙重威脅。
除了武力威脅長久不散,中國經濟受挫於房市動盪和清零政策,也拖累了台灣出口和台股表現。
但現實並非如此。
中國的高速成長本來就不會持久,對台股的加持更是有限。
反倒是中國經濟的溫和成長和全球科技高於預期的需求,將成為台股反彈的動力。
有人認為台灣出口額有三七%銷往中國和香港,因此中國的「硬著陸」徵兆值得警惕。
今年上半年,中國前幾大房地產開發商的利潤較去年同期衰退近九成,商業地產、住宅銷售雙雙下降約三成。
今年夏季,預售屋主拒繳房貸,也導致數兆人民幣的抵押貸款岌岌可危。
再加上零星的疫情封城,分析師預期中國二○二二年經濟成長率為三・九%。
除了二○二○年適逢疫情衝擊外,將創下中國一九九○年來最緩慢的成長。
但時至今日,雖然中國經濟成長一年比一年趨緩,但硬著陸從未發生。
約一○%的經濟成長率一直維持到二○一一年,到二○一五年為止低於八%,到二○一八年為止跌破七%,直到疫情爆發前的二○一九年僅六%。
基期高,中國經濟減速是必然
儘管疫情導致多處封城,同時房地產疲軟也帶來不利,但真正的衝擊卻從未引發。
…1分鐘商周專欄義大利變天為何恐動搖歐盟?重點摘要:
義大利將出現史上首位女總理
梅洛尼政治生涯始於新法西斯政黨,強烈反對移民,支持保守的「家庭價值觀」。
梅洛尼承諾續挺烏、制裁俄
義仰賴歐盟2千億歐元振興資金,或將使新政府與法、德等國保持合作。
新聯合政府挑戰在於權力平衡
梅洛尼主張強硬國家安全政策,薩爾維尼支持者中卻有與俄羅斯關係緊密的企業。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義大利國會大選已於九月二十五日落幕。
將由擊敗中左派對手的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FdI)黨魁梅洛尼(GiorgiaMeloni),以及聯盟黨(League)黨魁薩爾維尼(MatteoSalvini)攜手組成右派新政府。
四十五歲的梅洛尼,將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
二戰以來,該國重組政府共六十九次,而當下是繼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BenitoMussolini)之後,首次由極右派領導統治。
準總理宣稱挺烏,夥伴卻親俄
歐盟、美國、俄羅斯都正密切關注義大利新政府,是否繼續支持烏克蘭?會否與歐洲的關係帶來新的摩擦?…1分鐘投資焦點大減稅引發股匯債三殺新首相正在害英國經濟跳崖!英國五十年來最激進的財政政策,為何引發全球地震?
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LizTruss)在九月二十三日端出了該國近五十年來,減稅規模最大的財政政策案。
結果政策發布當日,英鎊兌美元重摔逾三%,匯價來到三十七年來的低點。
不但如此,英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一週內攀升三○%,這代表債券價格暴跌,該國經濟體短期風險升高。
甚至,英國三十年期的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更超越義大利,比起負債累累的義大利,市場更看空英國未來經濟發展。
英鎊崩跌的衝擊,不只影響英國本地市場,全球股、匯、債都受到震波衝擊。
以股市來看,該政策公布後,美道瓊指數盤中一度大跌六百點不說,連千里之外的台灣,加權指數在隔一個交易日也跟著下跌三百多點。
「英國政府表現的像是一個正準備讓自己向下沉淪的新興市場國家!」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Summers)毫不留情面的批評英國的新財政政策。
英國指標媒體《經濟學人》同樣出言批判,認為特拉斯這一出手,就讓整個英國政府「死在水中」。
導火線從脫歐開始
財政、經常帳赤字削弱經濟
英國走入這般境地,導火線不是現在,而是早在二○一六年選擇脫離歐盟就已點燃。
…1分鐘你或許也會喜歡最近期號檢視全部No.1820_Oct-3-22No.1819_Sep-26-22No.1818_Sep-19-22No.1817_Sep-12-22No.1816_Sep-5-22No.1815_Aug-29-22No.1814_Aug-22-22No.1813_Aug-15-22No.1812_Aug-8-22No.1811_Aug-1-22
延伸文章資訊
- 1商業周刊/商周最新期數1821期(二手/近全新/無筆記 ... - 蝦皮購物
二手商業週刊 :皆為賣家長期訂閱,閱讀後賣出,故庫存只有一本,請各位買家見諒。 ❤️2021-2022 新刊1779、1780、1781(含最新期數) 三本特賣,展望2022的投資規劃 ...
- 2歷年出刊- 2021年《第1730 期到第1781 》 - 商周知識庫
商周知識庫,收錄台灣《商業周刊》雜誌歷年報導文章,包括第一桶金、金磚四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成功者的筆記本、台灣哥倫布、新零售、新製造、新物種等領先觀念, ...
- 3雜誌>中文雜誌索引>商業周刊 - 博客來
商業周刊2022/10/6 第1821期 · 優惠價:95折 94元 · 放入購物車 ...
- 4我在辦公,也在旅行 - 商業周刊
- 5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訂閱 - Zinio
*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NO.1141(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閱讀更多. 購買期刊.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