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ˈlʌndən/),是英國首都,也是英國最大都市、以及其構成國英格蘭的首府。
位於泰晤士河流域,於公元50年由羅馬人建立,取名為倫蒂尼恩,在此後兩個世紀內為這 ...
倫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與「倫敦」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倫敦(消歧義)」。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倫教街道。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敦倫。
倫敦London首都從上方順時針依序為:倫敦市中心天際線、倫敦眼、白金漢宮、西敏宮、聖保羅大教堂大倫敦於英格蘭的位置坐標:51°30′26″N0°07′39″W/51.5072°N0.1275°W/51.5072;-0.1275主權國家 英國構成國 英格蘭大區倫敦行政區大倫敦羅馬人定居公元43年(名倫蒂尼恩)名譽郡倫敦城及大倫敦區倫敦城及32個自治市政府 • 行政機構大倫敦政府 • 立法機構倫敦議會 • 市長薩迪克·汗 • 倫敦議會14個選區(英語:ListofLondonAssemblyconstituencies) • 英國國會74個選區(英語:ListofParliamentaryconstituenciesinLondon) • 歐洲議會倫敦選區(英語:London(EuropeanParliamentconstituency))面積 •大倫敦1,572.00平方公里(606.95平方英哩)
• 城區1,737.9 平方公里(671.0 平方英哩) • 都會區8,382.00 平方公里(3,236.31 平方英哩)海拔[1]35 公尺(115 英呎)人口(2018)[3]
•大倫敦8,908,081
• 密度5,666人/平方公里(14,670人/平方英哩) • 城區9,787,426 • 都會區14,257,962[2]時區GMT(UTC) • 夏時制BST(UTC+1)郵區
22個郵區號
E、EC、N、NW、SE、SW、W、WC、BR、CM、CR、DA、EN、HA、IG、KT、RM、SM、TN、TW、UB、WD
電話區號
9個區號
020、01322、01689、01708、01737、01895、01923、01959、01992
GeoTLD(英語:GeoTLD).london(英語:.london)網站www.london.gov.uk
倫敦(英語:London;i/ˈlʌndən/)[4],是英國首都,也是英國最大都市[5]、以及其構成國英格蘭的首府。
位於泰晤士河流域,於公元50年由羅馬人建立,取名為倫蒂尼恩,在此後兩個世紀內為這一地區最重要的定居點之一[6]。
倫敦的歷史核心區——倫敦市仍舊維持其中世紀的界限,面積1.12平方英哩(2.9平方公里),2019年人口為898.2萬,為全英格蘭最大的城市。
自19世紀起,「倫敦」一稱亦用於指稱圍繞這一核心區開發的周圍地帶[7]。
這一城區集合自1965年起構成大倫敦行政區,由32個倫敦自治市加上倫敦市組成[8][9],由倫敦市長及倫敦議會管轄。
[10][注1]
倫敦亦是一個全球城市[11][12],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
[13]在文藝、商業、教育、娛樂、時尚、金融、健康、媒體、專業服務、研究與發展、旅遊和交通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地位[14][15][16][17],同時還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18][19][20],根據計算,為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第六大的都市區[注2][21][22]。
倫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23][24][25][26],還是全球國際訪客數量最多的城市[27],根據客流量計算則擁有全球最為繁忙的城市機場系統[28]。
倫敦是全球領先投資地[29],吸引很多國際零售商來投資[30],個人凈資產值高於其它城市[31]。
倫敦擁有43所大學,其高等教育機構密集度在全歐洲最高[32]。
2012年,倫敦成為史上首座三次舉辦現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
[33]
倫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樣,在大倫敦地區內使用的語言就超過300種[34]。
這一區域2015年的官方統計人口為8,673,713[35],人口占全英國的12.5%[36]。
倫敦的城市區為歐盟第二大,根據2011年普查其人口達到9,787,426,僅次於巴黎[37]。
其都市區為歐洲最大,人口達13,614,409[注3][38],而大倫敦政府則稱倫敦都市區的總人口為2,100萬[39]。
1831年—1925年間,倫敦為世界最大的城市。
[40]
有四項世界遺產位於倫敦,分別為:倫敦塔;邱園;西敏宮、西敏寺和聖瑪格麗特教堂;以及格林威治歷史區(其中的皇家天文台為本初子午線、0°經線和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所經之地)[41]。
其他著名景點包括白金漢宮、倫敦眼、皮卡迪利圓環、聖保羅座堂、倫敦塔橋、特拉法加廣場和碎片大廈。
倫敦亦是諸多博物館、畫廊、圖書館、體育運動及其他文化機構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泰特現代藝術館、大英圖書館以及40家西區劇院[42]。
倫敦地鐵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鐵路網絡。
[43][44]
目次
1歷史
1.1名稱
1.2史前
1.3羅馬倫敦
1.4盎格魯-撒克遜倫敦(及維京時期)
1.5中世紀
1.616世紀至18世紀
1.7近代至今
2政府
2.1地方政府
2.2國家政府
3地理
3.1範圍
3.2地位
3.3地形
3.4氣候
3.5區域
3.6建築
3.7自然歷史
4人口
4.1族群
4.2宗教信仰
4.3口音
5經濟
5.1旅遊
6交通
6.1空運
6.2鐵路
6.2.1地鐵和碼頭區輕軌
6.2.2市郊
6.2.3城際和國際
6.2.4貨運
6.3公共汽車和電車
6.4纜車
6.5自行車
6.6港口和河船
6.7公路
7教育
7.1高等教育
7.2初等和中等教育
8文化
8.1休閒和娛樂
8.2文學、電影和電視
8.3博物館和美術館
8.4音樂
9娛樂
9.1公園及露天場所
9.2步行
9.3體育
10參見
11注釋
12參考文獻
12.1引用
12.2來源
13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倫敦歷史
名稱[編輯]
主條目:倫敦名稱由來
「倫敦」一名可能來源於泰晤士河
倫敦名稱的由來(英語:EtymologyofLondon)不詳[45]。
這一名稱在2世紀即已存在,在公元約121年記載為倫蒂尼恩(Londinium),證明其來源有羅馬-不列顛(英語:Romano-Britishculture)背景[45]。
蒙茅斯的傑弗里在其作品《不列顛諸王史》中最先試圖闡釋這一名稱,但這一解釋如今已被否定[45]。
他稱該名稱來源於一位「勒德王(英語:LudsonofHeli)」(KingLud),此人據傳占領了這一城市,並將其命名為「凱爾勒德」(Kaerlud)[46]。
自1898年起,人們普遍認為該名稱來源於凱爾特人,意為「名為倫蒂諾斯(Londinos)者所有之地」;但這一解釋此後亦被推翻[45]。
理察·科特斯(英語:RichardCoates)於1998年提出該名稱來源於前凱爾特古歐洲語言名稱「(p)lowonida」,意為「河流過寬無法涉足」,代指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的一部分;由此這一定居點獲得其凱爾特名稱「Lowonidonjon」[47],但距離「倫敦」仍有一定差距。
其最大的問題在於拉丁名稱「Londinium」和現代威爾斯語「Llundain」之間的不同;後者照理應為「(h)lōndinion」(非「londīnion」),來源於先前的「loundiniom」。
當然,亦有可能是威爾斯名稱本身來源於日後的英語名稱,因此便無法由這一形式得出其原名。
1889年之前,「倫敦」一名僅為官方用於稱呼倫敦城,但此後亦用於稱呼倫敦郡及今日的大倫敦[7]。
史前[編輯]
倫敦附近的斯旺斯孔布(Swanscombe)曾經發現四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人類化石。
考古界稱為斯旺斯孔布人(SwanscombeMan)。
最近的兩項發現表明在泰晤士河倫敦地區非常早便有人定居。
1999年,一座青銅時代橋梁的遺蹟在沃克斯霍爾橋北部河灘上被發現[48]。
這一橋梁可能跨越泰晤士河,亦可能連接一座至今已不存在的河中島嶼。
樹木學研究可將其木料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48]。
2010年,一座大型木質結構的地基在沃克斯霍爾橋南部的泰晤士河河灘上被發現,可追溯至公元前4500年[49]。
這一中石器時代結構的功能至今尚不明確。
兩個建築都位於南岸的一個天然跨河點,在此埃夫拉河(英語:RiverEffra)注入泰晤士河[49]。
羅馬倫敦[編輯]
1300年,倫敦的範圍仍然局限於其羅馬城牆之內。
雖然這一區域內仍然有布立吞人定居的痕跡,最初的主要定居點仍然是由羅馬人在公元43年入侵之後建立的[50]。
這一定居點只維持到公元61年,布狄卡率領愛西尼部落將之攻陷並焚毀[51]。
此後精心規劃並得到重建的倫蒂尼恩獲得了繁榮,並於100年取代科赤斯特成為羅馬行省不列顛尼亞的首府。
在2世紀這一城市發展達到頂峰,人口達近60,000人。
盎格魯-撒克遜倫敦(及維京時期)[編輯]
5世紀初羅馬統治崩潰,倫敦不再為首府,倫蒂尼恩城也幾乎被遺棄,雖然羅馬文明在今聖馬田教堂附近地區持續存在直至約450年[52]。
自約500起,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定居點倫敦維克(英語:Anglo-SaxonLondon)(Lundenwic)在古羅馬城市西側發展起來[53]。
至680年,該城已復甦至成為一個主要港口,但仍然沒有大規模生產產品的證據存在。
自820年代起,由於維京人頻繁入侵,該城開始衰退。
歷史上總共記載了三次維京人對倫敦的入侵;851年和886年他們兩次成功,而在994年則失敗[54]。
維京人在英格蘭東部和北部大片地區建立起丹麥律法統治的丹麥區(Danelaw),統治範圍由倫敦一直持續至切斯特。
這一地區在政治和地理上的維京統治由丹麥國王古瑟倫(英語:Guthrum)和西撒克遜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於886年協定認可。
丹麥律法統治在此後數個世紀內繼續延續。
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的記載,阿爾弗雷德大帝於886年「重建」倫敦。
考古研究表明倫敦維克在此時廢棄,社會生活和貿易在古羅馬城牆內重新發展起來。
此後倫敦緩慢發展,而在950年之後則得到巨大的發展[55]。
至11世紀,倫敦已是全英格蘭最大的城鎮。
國王懺悔者愛德華以羅曼式風格重建西敏寺,這亦是全歐洲最為宏偉的教堂之一。
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先前的首都為溫徹斯特,而此時倫敦則成為外國貿易者的主要活動地點以及戰爭期間的主要據點。
在弗蘭克·斯坦頓看來,倫敦「有其資源,並在其尊嚴和政治自我覺悟方面快速發展,作為首都十分恰當[56][57]。
」
中世紀[編輯]
畫作中描繪的西敏寺(加納萊托,1749年作)為世界遺產,亦是倫敦最古老和最為重要的建築之一。
諾曼第公爵威廉在黑斯廷斯戰役中獲勝,並於1066年聖誕節於落成的西敏寺加冕為英格蘭國王[58]。
威廉於城東南角建造倫敦塔,用于震懾當地居民,這也是第一座在英格蘭以石料重建的諾曼城堡[59]。
1097年,威廉二世開始在西敏寺附近興建西敏廳。
這一建築成為之後西敏宮的基礎[60][61]。
英格蘭的中央政府機構此前一直伴隨宮廷在全國活動,而到了12世紀這些機構逐漸發展龐大並變得複雜,由此開始固定於一地進行運作。
多數時候這一地點為西敏,而由溫徹斯特遷來的國庫則位於倫敦塔。
西敏市在行政層面成為一個真正的首都,而臨近的倫敦城則仍舊是英國最大城市及商業中心,並在其倫敦市法團體系管理之下得到繁榮。
1100年,此地人口大約為18,000;至1300年人口則增長到近100,000[62]。
14世紀中葉黑死病入侵,倫敦失去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63]。
1381年,倫敦成為瓦特·泰勒農民起義的中心[64]。
16世紀至18世紀[編輯]
1593年的倫敦地圖。
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梁只有一座,但南岸南華克的一些地區已經得到開發。
1666年的倫敦大火摧毀該城的許多地區。
都鐸時期宗教改革逐漸推動向新教的過渡,倫敦的許多區域也由教會所有轉向私人所有[65]。
未染色和未修整的羊毛製品由倫敦出口至低地國家沿岸;這些產品在這一地區被認為不可或缺[66]。
但此時英國的海上貿易基本難出歐洲西北部海域。
通往義大利及地中海的商路通常經過安特衛普並跨越阿爾卑斯山,而任何經由直布羅陀海峽前往或發自英格蘭的船隻一般都屬義大利或拉古薩。
1565年1月尼德蘭重新對英格蘭船運開放,商業立刻得到重大的發展[67]。
皇家交易所在這一時期建立起來[68]。
重商主義得到發展,諸如東印度公司這樣的壟斷貿易企業也建立起來,將貿易範圍擴展至新大陸。
倫敦成為北海的首要港口,大量移民從英格蘭和海外遷入,其人口由1530年的約50,000增長至1605年的約225,000[65]。
16世紀時,威廉·莎士比亞和其他劇作家生活在倫敦。
至1603年都鐸時期結束,倫敦仍是一座頗為緊密簡潔的城市。
1605年11月5日,火藥陰謀策劃者試圖在西敏刺殺詹姆斯一世[69]。
17世紀初,倫敦開始受到鼠疫的侵襲[70],1665年至1666年的大瘟疫導致近100,000人死亡,占到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71]。
1666年倫敦大火由布丁巷發起,並迅速橫掃全城的木質建築[72]。
重建工作耗時超過十年,由羅伯特·胡克主導[73][74][75]。
1708年克里斯多佛·雷恩設計的聖保羅座堂竣工。
喬治王時代,新的區域諸如梅費爾在西部建立起來,而新的泰晤士河橋梁則推動南倫敦的發展。
在東部,倫敦港向下游擴張。
1762年,喬治三世購得白金漢宮,並在此後75年內對其擴建。
18世紀時,倫敦飽受犯罪困擾,1750年鮑街警探(英語:BowStreetRunners)(BowStreetRunners)作為一支專業警察隊伍成立[76]。
超過200項罪名可宣判死刑[77],包括偷盜[78]。
多數城內出生的兒童在三歲前即死亡[79]。
咖啡店成為討論觀點的熱門場所,識字率逐漸增長,印刷技術的發展使新聞廣為傳播。
弗利特街成為英國媒體的中心。
塞繆爾·詹森說:
任何有文化的人都不會願意離開倫敦。
不,先生,當一個人厭煩倫敦,他便厭煩人生;在倫敦,一切人生所需均應有盡有。
——塞繆爾·詹森,1777年[80]
近代至今[編輯]
由維多利亞塔俯瞰倫敦,1920年代末。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轟炸的倫敦街道
1831年至1925年間,倫敦是全球最大的城市[81]。
過於密集的人口導致霍亂時常發生[82],1848年的霍亂導致14,000人喪生,而1866年的霍亂則導致6,000人喪生[83]。
日漸擁堵的交通最終使世界上首個地方城市鐵道系統建立起來。
大都會工務委員會(英語:MetropolitanBoardofWorks)(首長稱主席)負責監督首都及鄰近地區的基礎設施擴張;1889年該委員會撤廢,倫敦郡委員會(英語:LondonCountyCouncil)(LondonCountyCouncil)由首都周圍的郡組織成立,作為行政機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受到德國轟炸,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的一系列轟炸導致超過30,000名倫敦人死亡,大量房屋和其他建築被摧毀。
戰爭結束之後,英國尚未從戰爭中恢復過來,便於舊溫布利球場舉辦194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51年,不列顛節(英語:FestivalofBritain)於南岸舉辦。
1952年的大霧霾最終引致《1956年空氣清淨法案》的通過,從而終結臭名昭著的倫敦「豆羹霧」(peasoupfogs)狀況的發生。
1940年代起,倫敦成為大量移民的目的地,他們大多來自其他大英國協國家,例如牙買加、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倫敦也成為全歐洲最為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自1960年代中期起,倫敦成為世界青年文化的中心,例如與國王路、切爾西和卡納比街相關的「搖擺倫敦(英語:SwingingLondon)」(SwingingLondon)亞文化。
其開創性的地位在朋克搖滾年代得到復興。
1965年倫敦的行政邊界向外擴張以納入逐漸發展的城市區域,新的行政機構——大倫敦委員會(英語:GreaterLondonCouncil)成立。
在北愛爾蘭問題年代,倫敦多次受到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的炸彈攻擊。
種族不平等問題在1981年布里克斯頓騷亂(英語:1981Brixtonriot)中得到突出的體現。
大倫敦的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數十年內逐漸下跌,由1939年的近860萬下跌至1980年代的680萬。
倫敦的主要港區向下游的費利克斯托和蒂爾伯里(英語:PortofTilbury)遷移,而倫敦碼頭區則作為金絲雀碼頭得到重新的開發。
這一切都起源於1980年代倫敦逐漸向全球金融中心角色的轉變。
1980年代泰晤士河防洪閘落成,以保護倫敦免受北海大潮的侵襲。
1986年大倫敦委員會(英語:GreaterLondonCouncil)廢除,倫敦也成為全球唯一沒有中央行政機構的大都市。
2000年,大倫敦政府建立,倫敦重新得到全城範圍的行政管理。
為慶祝21世紀的到來,千禧巨蛋、倫敦眼和千禧橋興建起來。
2005年7月6日,倫敦獲得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由此也成為首座三次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84]。
2015年2月,大倫敦的總人口估計為860萬,達到自1939年來的最高點[85]。
政府[編輯]
地方政府[編輯]
主條目:倫敦地方政府、倫敦地方政府歷史和倫敦政府首長列表
倫敦的行政管理分為兩個級別——全市範圍的戰略性級別和地方級別。
全市範圍的行政由大倫敦政府進行協調,而地方行政則由33個較小的政府執行[86]。
大倫敦政府包括兩個選舉產生的機構:倫敦市長,擁有行政權力;倫敦議會(LondonAssembly),負責監督市長的決策並有權批准或否決每年市長的預算提案。
大倫敦政府的總部位於南華克的市政廳,倫敦市長為薩迪克·汗。
市長的法定規劃方案稱《倫敦規劃》(LondonPlan),最新的一份倫敦計劃於2016年3月制定,2017年1月出版[87]。
倫敦的地方政府為32個倫敦自治市的議會以及倫敦市法團(CityofLondonCorporation)[88],負責大多數地方服務機構,例如地方規劃、學校、社會服務、地方道路和垃圾收集。
諸如廢品處理(英語:WastedisposalauthoritiesinLondon)這類的功能則時常聯合執行。
2009年–2010年,倫敦各地方政府及大倫敦政府的總支出略多於£220億(地方政府:£147億;大倫敦政府:£74億)[89]。
大倫敦的執法機構(除倫敦城外)為倫敦警察廳,由市長通過市長警務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英語:Mayor'sOfficeforPolicingandCrime)(Mayor'sOfficeforPolicingandCrime;MOPAC)進行監督[90][91]。
倫敦城擁有自己的警隊,即倫敦市警察[92]。
英國交通警察(英語:BritishTransportPolice)(BritishTransportPolice)負責為全國鐵路和倫敦地鐵提供警務[93]。
大倫敦的法定消防和救援機構由倫敦消防隊(英語:LondonFireBrigade)(LondonFireBrigade)提供。
倫敦消防隊由倫敦消防和應急計劃局(英語:LondonFireandEmergencyPlanningAuthority)(LondonFireandEmergencyPlanningAuthority)組織,是世界上第三大消防部門[94]。
國民保健署的救護服務由國民保健署信託倫敦救護站(英語:LondonAmbulanceService)(LondonAmbulanceServiceNHSTrust)提供,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免費緊急救護服務機構[95]。
倫敦空中救護(英語:LondonAirAmbulance)(LondonAirAmbulance)在需要時會與倫敦救護站協同行動。
女王陛下海岸警衛隊(英語:HerMajesty'sCoastguard)(HerMajesty'sCoastguard)和皇家全國救生艇協會在泰晤士河上營運[96][97],由倫敦港務局(英語:PortofLondonAuthority)(PortofLondonAuthority)管轄,覆蓋範圍由特丁頓船閘(英語:TeddingtonLock)一直延續至北海[98]。
國家政府[編輯]
倫敦為英國政府所在地。
許多政府機構都臨近西敏宮,尤其是白廳一帶,包括英國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99]。
英國國會常稱「國會之母」(這一名稱原先由約翰·布萊特(英語:JohnBright)用於稱呼英格蘭)[100],為其他國家的議會制度提供借鑑[100]。
倫敦的國會議員共有73人,由各自的選區(英語:ListofParliamentaryconstituenciesinLondon)選出,在英國下議院任職。
截至2015年5月,45名議員來自工黨,27名議員來自保守黨,1名議員來自自由民主黨[101]。
地理[編輯]
主條目:倫敦地理
範圍[編輯]
內倫敦衛星圖片
大倫敦為覆蓋倫敦全區的頂級行政單位[注4]。
規模較小的倫敦城為倫敦的核心,歷史悠久,曾經囊括整個倫敦,但此後市區開始擴張,倫敦市法團拒絕與郊區合併,導致「倫敦」一詞有許多不同的定義[102]。
大倫敦近百分之四十的地區屬於倫敦郵區(英語:Londonpostaldistrict),「LONDON」一詞為其郵鎮名[103][104]。
倫敦電話區號(020)覆蓋地區廣大,面積大致與大倫敦相近,但有一些較遠的大倫敦區域在其範圍之外,而有一些大倫敦之外的區域則在其範圍之內。
大倫敦的邊界在一些地區與M25高速公路相符(英語:ListofGreaterLondonboundarychanges)[105]。
市區的進一步擴張如今已經受到倫敦綠帶圈的限制[106],但其都會區有時可以延伸至其界限之外,由此便有大倫敦都會區這一概念。
在這一區域之外則是寬廣的倫敦通勤帶[107]。
大倫敦有時劃分為內倫敦和外倫敦[108]。
泰晤士河將倫敦分隔為北倫敦和南倫敦,而在其中心則是非正式的中倫敦。
傳統上認為倫敦的名義中心是位於原埃莉諾十字(英語:EleanorCross)的所在地,位於特拉法加廣場與白廳交匯處附近的查令十字,經緯度大致為51°30′26″N00°07′39″W/51.50722°N0.12750°W/51.50722;-0.12750.[109]。
地位[編輯]
在倫敦內,倫敦城和西敏市具有城市地位,同時倫敦城和大倫敦的剩餘地區都為名譽郡[110]。
大倫敦如今囊括過去屬於米德塞克斯、肯特、薩里、艾塞克斯及赫特福德歷史郡(英語:HistoriccountiesofEngland)的一些地區[111]。
倫敦作為英格蘭及後來英國首都的地位從未得到法令或其他書面形式上的正式確認[注5]
倫敦的地位是根據憲法慣例(英語:Constitutionalconvention(politicalcustom))形成的,由此使其成為不成文英國憲法之下的實際首都。
英格蘭的首都原位於溫徹斯特,而在12世紀和13世紀西敏宮逐漸發展成為宮廷的永久所在地,由此首都也遷移至倫敦,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首都[115]。
近年大倫敦亦定義為一個英格蘭大區,在這一語境之下亦可直稱為「倫敦」[8]。
地形[編輯]
由櫻草花山眺望倫敦
2009年雪中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
大倫敦位於倫敦盆地中,總面積為1,583平方公里(611平方英哩),2001年的人口為7,172,036,人口密度為4,542名居民每平方公里(11,760名居民每平方英哩)。
倫敦都會區的總面積為8,382平方公里(3,236平方英哩),人口為13,709,000,人口密度為1,510名居民每平方公里(3,900名居民每平方英哩)[116]。
現代的倫敦位於其最主要地理景觀——泰晤士河兩側,該河流適航度高,由西南至東橫貫全城。
泰晤士河河谷(英語:ThamesValley)為河漫灘平原,為國會山(英語:ParliamentHill,London)、阿丁頓山(英語:AddingtonHills)和櫻草花山等一系列山丘所環繞。
泰晤士河過去更為寬廣且水淺,河流濕地遍布期間,高潮期間河岸寬度比今日高出近四倍[117]。
自維多利亞時代起泰晤士河河岸便開始興建河岸堤壩(英語:ThamesEmbankment),許多位於倫敦的支流(英語:TributariesoftheRiverThames)今日已流往地下(英語:SubterraneanriversofLondon)。
泰晤士河為潮汐河,導致倫敦易受洪水侵襲[118]。
由於後冰期回彈(英語:Post-glacialrebound)效應,英國開始緩慢「傾斜」(北高南低),導致最高水位緩慢但持續上升,洪災威脅逐漸變大[119]。
1974年,為抵禦這一威脅,耗時近十年的泰晤士河防洪閘工程開始興建,於伍利奇橫跨泰晤士河。
該防洪閘預計能夠持續使用至2070年,但未來的擴建或重建工程現已在討論之中[120]。
氣候[編輯]
主條目:倫敦氣候
與全英國南部相似,倫敦為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Cfb)。
雖有多雨之名,倫敦本身的年降雨量(601 mm(24英吋))卻要小於羅馬、波爾多、土魯斯、那不勒斯甚至雪梨[121][122][123][124][125][126]。
全倫敦的極端氣溫高至2003年8月邱園的38.1°C(100.6°F)[127],低至1962年1月諾索爾特的−16.1°C(3.0°F)[128]。
夏季平均日間氣溫在22°C至26°C之間。
高達38°C的氣溫歷史上曾有記載,但不常見
倫敦夏季通常溫暖,時而炎熱,七月平均最高溫度為24°C(75.2°F)。
每年平均有31日最高氣溫高於25°C(77.0°F),4.2日最高氣溫高於30.0°C(86.0°F)。
2003年歐洲熱浪期間有連續14日最高氣溫高於30°C(86.0°F),連續兩日氣溫達38°C(100.4°F),導致數百人因相關原因喪生[129]。
冬季通常濕冷,氣溫變化較小。
降雪時有發生,對交通會產生一定影響。
春季和夏季氣候相近,較為怡人。
作為大城市,倫敦受熱島效應影響顯著[130],市中心氣溫有時比郊區要高出5°C變化(9°F變化)。
在下表中,這一效應可由倫敦希斯洛機場(倫敦以西15英哩)同倫敦氣候中心(倫敦中部)的比較中看出[131]。
倫敦希斯洛機場,1981年-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C(°F)
17.2(63.0)
19.6(67.3)
24.2(75.6)
29.2(84.6)
32.8(91.0)
35.6(96.1)
36.5(97.7)
38.1(100.6)
35.2(95.4)
29.6(85.3)
20.8(69.4)
17.2(63.0)
38.1(100.6)
平均高溫°C(°F)
8.1(46.6)
8.4(47.1)
11.3(52.3)
14.2(57.6)
17.9(64.2)
21.0(69.8)
23.5(74.3)
23.2(73.8)
19.9(67.8)
15.5(59.9)
11.1(52.0)
8.3(46.9)
15.2(59.4)
平均低溫°C(°F)
2.3(36.1)
2.1(35.8)
3.9(39.0)
5.5(41.9)
8.7(47.7)
11.7(53.1)
13.9(57.0)
13.7(56.7)
11.4(52.5)
8.4(47.1)
4.9(40.8)
2.7(36.9)
7.5(45.5)
歷史最低溫°C(°F)
−13.6(7.5)
−9.5(14.9)
−7.2(19.0)
−3.8(25.2)
−0.4(31.3)
2.8(37.0)
6.5(43.7)
6.7(44.1)
2.8(37.0)
−4.6(23.7)
−6.3(20.7)
−12.0(10.4)
−13.6(7.5)
平均降水量mm(英吋)
55.2(2.17)
40.9(1.61)
41.6(1.64)
43.7(1.72)
49.4(1.94)
45.1(1.78)
44.5(1.75)
49.5(1.95)
49.1(1.93)
68.5(2.70)
59.0(2.32)
55.2(2.17)
601.7(23.69)
月均日照時數
61.5
77.9
114.6
168.7
198.5
204.3
212.0
204.7
149.3
116.5
72.6
52.0
1,632.6
數據來源1:[132]
數據來源2:[133]
倫敦氣候中心(UHI)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C(°F)
8.5(47.3)
8.9(48.0)
11.7(53.1)
15.7(60.3)
18.6(65.5)
22.4(72.3)
23.6(74.5)
23.2(73.8)
20.8(69.4)
16.1(61.0)
11.9(53.4)
8.6(47.5)
15.8(60.4)
日均氣溫°C(°F)
6.8(44.2)
6.8(44.2)
8.8(47.8)
12.0(53.6)
14.8(58.6)
18.3(64.9)
19.6(67.3)
19.4(66.9)
17.3(63.1)
13.5(56.3)
10.0(50.0)
7.0(44.6)
12.8(55.0)
平均低溫°C(°F)
5.0(41.0)
4.7(40.5)
5.8(42.4)
8.2(46.8)
10.9(51.6)
14.1(57.4)
15.5(59.9)
15.5(59.9)
13.7(56.7)
10.9(51.6)
8.0(46.4)
5.4(41.7)
9.8(49.6)
數據來源1:[134]
數據來源2:[135]
區域[編輯]
主條目:倫敦區域列表
倫敦廣大的市區時常需以一系列區域名稱來指代,例如布魯姆斯伯里、梅費爾、溫布利和白教堂。
這些稱謂亦為非官方稱呼,僅反映為城區所併入的村落名稱,或是已不再使用的教區或前自治市(英語:MetropolitanboroughsoftheCountyofLondon)的名稱。
有一些名稱在傳統上一直使用,以指代一個有其特徵的區域,但並無官方界限。
自1965年起,大倫敦劃分為32個倫敦自治市以及倫敦城[136][137]。
倫敦城是其主要金融區[138],而位於東部倫敦碼頭區的金絲雀碼頭則在近年發展為一個新的金融和商業中心。
西區是倫敦的主要娛樂和購物區,招納大量遊客[139]。
西倫敦(英語:ListofsubregionsusedintheLondonPlan)則包括地價高昂的居民區,地產價格可高達數百萬至上千萬英鎊[140]。
肯辛頓-切爾西區的平均地價超過£2百萬,與倫敦市中心大部分地區相近[141][142]。
倫敦東區靠近原倫敦港,移民比重高,亦是全倫敦最貧窮的地區之一[143]。
其所在的東倫敦(英語:ListofsubregionsusedintheLondonPlan)地區見證倫敦早期的工業發展,而今這一區域的棕土地帶正在重新開發為泰晤士河口工程項目,包括倫敦河畔(英語:LondonRiverside)及下利河河谷(英語:LowerLeaValley),後者則開發為2012年奧運會及帕運會(英語:London2012Olympicbid)興建的奧林匹克公園[143]。
建築[編輯]
主條目:倫敦建築和倫敦最高建築和結構列表
倫敦塔與800年後在泰晤士河上興建的倫敦塔橋
倫敦的建築風格過於多樣化,因此無法歸類為任何單一的建築風格,這與建築的年代有一定的關係。
許多宮殿居所及公用建築取材於波特蘭石,例如國家美術館。
城內的一些地區,尤其是市中心偏西地區則多為灰泥或白色粉刷建築。
1666年大火前存留下來的倫敦建築極少;這些建築多為羅馬遺蹟、倫敦塔以及一些散落的都鐸(英語:Tudorarchitecture)建築。
再往城外一些則是都鐸時期的漢普頓宮,於約1515年由樞機托馬斯·沃爾西興建,是英格蘭現存最古老的都鐸建築[144]。
雷恩於17世紀晚期設計的教堂,18世紀及19世紀的金融機構諸如皇家交易所和英格蘭銀行,20世紀初的老貝利以及1960年代的巴比肯屋村共同構成倫敦多元的建築遺產。
聖瑪莉艾克斯30號大樓(亦稱「小黃瓜」)與聖安德魯井下教堂(英語:StAndrewUndershaft))
1939年建造的巴特西發電站位於西南河岸,為當地地標,一度荒廢但現已得到修繕。
一些鐵路終點站則是維多利亞建築(英語:Victorianarchitecture)的典型範例,最著名的有聖潘克拉斯和派丁頓[145]。
倫敦的密度根據不同地區亦有所不同,中部的就業密度高,內倫敦的住宅密度高,而外倫敦總體密度較低。
倫敦大火紀念碑位於倫敦城,紀念發源於其附近的倫敦大火,同時還為周圍的區域提供一個眺望點。
分別位於公園徑北端和南端的大理石拱門和威靈頓拱門,以及位於肯辛頓的阿爾伯特紀念亭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均有王室背景。
著名的納爾遜紀念柱位於特拉法加廣場,為市中心的焦點之一。
舊建築多為磚制,最常見的是黃色的倫敦普通磚(英語:Londonstockbrick)或橙紅色的同類磚塊,時常伴有雕刻以及白色灰泥裝飾線條[146]。
在較為密集的地帶,大多數建築都為中高層建築。
倫敦的摩天大樓多位於其金融區倫敦城和金絲雀碼頭,例如聖瑪莉艾克斯30號大樓、42塔、布羅德蓋特塔和加拿大廣場一號大樓。
在可能阻礙聖保羅座堂等歷史建築視野的區域,禁止開發高層建築。
即便如此,倫敦市中心仍然有一些摩天大樓(見倫敦最高建築列表),例如72層高的碎片大廈。
其他重要的現代建築包括位於南華克的市政廳(其球型結構十分獨特)[147]以及位於蘇默斯鎮(英語:SomersTown,London)/國王十字的大英圖書館。
位於泰晤士河岸金絲雀碼頭東側的建築原名千禧巨蛋,現今為一大型娛樂場所,稱O2體育館(英語:TheO2(London))。
2013年7月由森林山遠眺碎片大廈及倫敦城天際線
自然歷史[編輯]
倫敦自然歷史學會稱倫敦是世界上「最綠城市」之一,其綠地和露天水面面積占到40%,2000種顯花植物生長於期間,泰晤士河潮區(英語:Tideway)則哺育了120種魚類[148]。
超過60種鳥類在倫敦市中心築巢,此外學會成員還記錄了47種蝴蝶。
倫敦有38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兩個國家自然保護區(NationalNatureReserves)和76個本地自然保護區(英語:Localnaturereserve)(LocalNatureReserves)[149]。
兩棲動物在倫敦時常可見,例如居於泰特現代藝術館旁的普通歐螈(英語:smoothnewt)、普通蛙、普通蟾蜍、掌歐螈(英語:palmatenewt)及冠歐螈(英語:greatcrestednewt);而原生的爬行動物諸如蛇蜥、普通蜥蜴、水游蛇和極北蝰只有在外倫敦才能見到[150]。
南倫敦南華克埃爾斯街的狐狸
倫敦亦有10,000隻狐狸,即每平方英哩(2.6平方公里)便有16隻狐狸。
城中的狐狸要比鄉村的狐狸更加大膽,同行人並行於人行道上,並在人們的後院哺育幼崽。
有狐狸還曾經潛入國會大廈,安寢於一個櫥櫃之上。
還有一隻狐狸曾闖入白金漢宮,據稱殺死幾隻女王飼養的珍貴火烈鳥。
多數時候狐狸和市民相處較為融洽。
2001年哺乳動物學會(英語:MammalSociety)(MammalSociety)的一項調查表明80%的倫敦人喜歡與狐狸們生活在一起[151]。
在大倫敦地區還能見到的其他哺乳動物包括刺蝟、大家鼠、小鼠、兔、鼩鼱、田鼠和松鼠[152]。
在外倫敦的野地如艾坪森林則能見到野兔、獾、黑田鼠、堤岸田鼠和水田鼠、小林姬鼠、黃喉姬鼠、鼴鼠、鼩鼱、鼬、狐狸、松鼠和刺蝟。
在距離倫敦塔橋近1英哩的沃平發現了一隻死水獺,可能意味著在從城中消失近百年之後水獺已開始回歸倫敦[153]。
英格蘭的十八種蝙蝠有十種能在艾坪森林找到[154]。
此外倫敦還能見到一些奇景,例如泰晤士河上的一隻鯨魚[155],而BBC二台的節目《自然世界:倫敦非自然史》則展示能夠搭乘倫敦地鐵的鴿子、從比林斯蓋特海鮮市場(英語:BillingsgateFishMarket)的漁人處偷取魚類的海豹以及一隻給了香腸便會「坐下」的狐狸[156]。
大群的紅鹿和黇鹿在里奇蒙公園和灌木公園中自由遊走。
每年11月和2月對鹿的捕殺將保證鹿群能夠保持其數目[157]。
艾坪森林亦以其黇鹿聞名,在森林北部時常能見到鹿群。
數目稀少的黑化黇鹿則在塞登博伊斯(英語:TheydonBois)附近的野鹿保護區生活。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鹿公園中逃脫的麂亦可在此森林中找到。
倫敦市民對於鳥類和狐狸的出沒習以為常,但市區中的野鹿則成為近來常見的景觀,成群的黇鹿和白尾鹿曾在晚間進入居民區以充分利用倫敦的綠地[158]。
麂亦有出沒,但由於其本性較為害羞,因此不常見到[159]。
人口[編輯]
主條目:倫敦人口
2011年英國人口普查(英語:UnitedKingdomCensus2011)[160]
出生國
人口
英國
5,175,677
印度
262,247
波蘭
158,300
愛爾蘭
129,807
奈及利亞
114,718
巴基斯坦
112,457
孟加拉
109,948
牙買加
87,467
斯里蘭卡
84,542
法國
66,654
南非
66,654
肯亞
66,311
索馬利(英語:SomaliBritons)
65,333
美國
63,920
義大利
62,050
加納
62,896
土耳其
59,596
德國
55,476
澳大利亞
53,959
羅馬尼亞
44,848
菲律賓
44,199
葡萄牙
41,041
立陶宛
39,817
中國
39,452
伊朗
37,339
西班牙
35,880
香港
26,435
辛巴威
21,039
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倫敦的人口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迅速增長;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倫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直至1925年被紐約超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倫敦的人口為8,615,245,而到2001年人口普查時則下跌至7,192,091。
然而在此後倫敦人口再次增長,至2011年人口普查時這一數字為8,173,941。
若將大倫敦邊界外的市區計算在內,倫敦的人口在2011年則為9,787,426[37],而都會區的人口根據計算方式不同則在1200萬至1400萬之間[161][162]。
根據歐洲統計局數據,倫敦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城市和都會區,在全歐洲則排名第二(若將伊斯坦堡計算在內則為第三)。
1991年至2001年間,倫敦的淨移民數量為726,000[163]。
這一區域的總面積為1,579平方公里(610平方英哩),人口密度為5,177名居民每平方公里(13,410名居民每平方英哩)[164],是任何英國大區的至少十倍[165]。
從人口總量來看,倫敦是世界第19大城市和第18大都會區。
截至2014年,居住於倫敦的億萬富翁(英鎊為單位)的數量為世界第一,共72人[166]。
倫敦亦同東京和莫斯科並列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之一[167]。
族群[編輯]
主條目:倫敦族群
2011年人口普查時的族群[168]
白人(59.8%) 亞裔(18.4%) 黑人(13.3%) 混血(5%) 阿拉伯裔(1.3%) 其他(2.1%)
歷史人口年份人口±%p.a.18011,011,157— 18111,197,673+1.71%18211,450,122+1.93%18311,729,949+1.78%18411,917,013+1.03%18512,286,609+1.78%18613,094,391+3.07%18713,902,178+2.35%18814,709,960+1.90%18915,565,856+1.68%19016,226,494+1.13%19117,157,875+1.40%19217,553,526+0.54%19318,098,942+0.70%19417,987,936−0.14%19518,164,416+0.22%19617,781,342−0.48%19717,449,184−0.44%19816,608,513−1.19%19916,887,280+0.41%20017,172,036+0.41%20118,173,941+1.32%20168,787,892+1.46%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署基於201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估計,倫敦8,173,941名居民中由59.8%為白人,其中44.9%為白種英國人,2.2%為白種愛爾蘭人(英語:IrishmigrationtoGreatBritain),0.1%為吉普賽人/愛爾蘭游居者(英語:IrishTravellers),12.1%則歸類為其他白種人(英語:OtherWhite(classificationofethnicityintheUK))。
20.9%的倫敦人為亞裔(英語:BritishAsian)或混血亞裔的後代。
19.7%為純亞裔,而混血亞裔則占1.2%。
印度裔占總人口的6.6%,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則各占2.7%。
華裔占1.5%,阿拉伯裔則占1.3%。
其餘的4.9%則歸類為「其他亞裔」。
倫敦15.6%的人口為黑人和混血黑人後代。
13.3%為純黑人血統,2.3%則有混血黑人血統。
非裔黑人占倫敦人口的7.0%,而加勒比黑人(英語:BritishAfrican-Caribbeanpeople)則占4.2%,2.1%則為「其他黑人」。
5.0%的人為混血族裔(英語:Mixed(UnitedKingdomethnicitycategory))。
在倫敦的公立學校中,黑人和亞裔的兒童數量同白人兒童的數量比大致是六比四[169]。
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倫敦0至15歲人口為1,624,768,其中46.4%為白人,19.8為亞裔,19%為黑人,10.8%為混血,4%則為其他族群[170]。
2005年1月,一項對倫敦種族和宗教信仰多樣性的調查表明在倫敦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人口超過10,000的非本地族群達到50個[171]。
英國國家統計署的數據表明,在2010年倫敦出生於國外的人口為2,650,000(33%),相較1997年的1,630,000有顯著提升。
2011年人口普查表明大倫敦36.7%的人口生於英國之外[172]。
右表列出2011年普查時倫敦居民最常見的出生國[160]。
一部分出生於德國的人口可能為在該國服役的英國軍隊人員的子女[173]。
英國國家統計署估計,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間出生於國外而居住於倫敦的最大五個族群分別生於印度、波蘭、愛爾蘭、孟加拉國和奈及利亞[174]。
宗教信仰[編輯]
主條目:倫敦宗教
倫敦宗教信仰狀況(2011年普查)[175]
宗教信仰
百分比(%)
基督教
48.4%
無宗教信仰
20.7%
伊斯蘭教
12.4%
未聲明
8.5%
印度教
5.0%
猶太教
1.8%
錫克教
1.5%
佛教
1.0%
其他
0.6%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倫敦最大的宗教群體信仰基督教(48.4%),此後則為無宗教(20.7%)、伊斯蘭教(12.4%)、不明(8.5%)、印度教(5.0%)、猶太教(1.8%)、錫克教(1.5%)、佛教(1.0%)以及其他(0.6%)。
倫敦傳統上是一個基督教城市,教堂為數眾多,尤其是在倫敦城內。
位於倫敦城的聖保羅座堂和泰晤士河南側的南華克座堂為聖公宗的行政中心[176],而英國國教會和普世聖公宗首席主教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主要居所則是位於蘭貝斯區的蘭柏宮[177]。
重要的全國性和皇家典禮在聖保羅座堂和西敏寺兩處舉行[178]。
西敏寺與鄰近的西敏主教座堂不應混淆;後者是全英格蘭和威爾斯最大的羅馬天主教主教座堂[179]。
雖然聖公宗教堂眾多,但參與其宗教活動的卻非常少。
根據英國國教會統計,教堂活動參與率長期持續保持緩慢下跌的趨勢[180]。
聖保羅座堂
倫敦亦有顯著的穆斯林、印度教信徒(英語:Hindu)、錫克教信徒和猶太族群。
著名的清真寺包括哈姆雷特塔區的東倫敦清真寺、攝政公園邊的倫敦中央清真寺[181]及阿赫邁底亞穆斯林群體的勝利清真寺(英語:BaitulFutuh)。
伴隨著石油業的繁榮,大量富裕的印度教徒和中東的穆斯林開始遷入西倫敦的梅費爾和騎士橋等地[182][183][184]。
即使在東部的哈姆雷特塔區和紐漢區都有為數眾多的穆斯林居住[185]。
印度教人群多居住於西北的哈洛區和布倫特區,其中後者是歐洲最大的印度教寺廟尼斯登神廟(英語:BAPSShriSwaminarayanMandirLondon)的所在地[186]。
在倫敦還有其他42個印度教寺廟。
在東倫敦和西倫敦都有錫克教信徒居住,紹索爾是印度之外最大的錫克教人群所居地之一及最大的錫克教寺廟所在地[187]。
大多數英國猶太人都居住於倫敦,主要位於北倫敦的斯坦福山、斯坦莫爾、戈爾德斯格林、芬奇利、漢普斯特得、亨頓和埃奇威爾。
倫敦城的貝維斯馬克斯猶太會堂屬於倫敦歷史悠久的塞法迪猶太人群體,也是全歐洲唯一持續運作超過300年的猶太會堂。
斯坦莫爾和教士公園猶太會堂(英語:StanmoreandCanonsParkSynagogue)的會員數量在全歐洲的正統猶太會堂中名列第一,於1998年從同在倫敦的伊爾福德會堂手中奪過這一頭銜[188]。
2006年,為應對倫敦政府日益放權的狀況,猶太族群建立倫敦猶太論壇(英語:LondonJewishForum)[189]。
口音[編輯]
傳統上認為是倫敦口音的有數種。
最為著名者稱為考克尼,在倫敦和東南英格蘭都可聽見[190]。
21世紀的「倫敦口音」非常多樣;在30歲以下人群中考克尼和其他「外族」口音的融合愈發普遍,形成的口音稱為多文化倫敦英語(英語:MulticulturalLondonEnglish)(MulticulturalLondonEnglish;MLE)[191]。
另一種廣為聽聞和使用的口音為不同形式的公認發音,在媒體和其他傳統職業中能夠時常聽到,但這一口音並不僅限於倫敦和東南英格蘭,在整個英國的一些特定社會群體中都能夠聽到。
經濟[編輯]
主條目:倫敦經濟和倫敦媒體
倫敦城是全球最大金融中心之一[18][20]。
倫敦貢獻了英國大約20%的GDP[192](2005年合$4460億);而倫敦都會區(歐洲最大)則貢獻了英國大約30%的GDP(2005年約合$6690億)[193]。
倫敦是全球最為顯赫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並列為國際金融最為重要之地[194][195]。
倫敦最大的產業為金融業,其金融出口對於英國的國際收支有很多影響。
在2007年年中之前,有325,000人從業於金融服務業。
倫敦有超過480家海外銀行,為世界上最多。
大倫敦超過85%(320萬)的受僱傭人口在服務業中工作。
由於其國際地位,2000年代末的金融危機對倫敦經濟影響頗大,但至2010年其已恢復,新的監管措施開始實施,倫敦也收復了其經濟上的失地,重新與紐約並駕齊驅[196]。
倫敦城亦是英格蘭銀行、倫敦證券交易所和勞合社的所在地。
超過一半的英國百強公司(富時100指數)和超過100家歐洲五百強企業均在倫敦市中心設有總部。
超過70%的富時100指數公司位於倫敦都會區內,75%的財富美國500強則在倫敦設有分部[197]。
金絲雀碼頭是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亦是一些英國最高的建築(英語:ListoftallestbuildingsintheUnitedKingdom)的所在地。
媒體企業多集中於倫敦,媒體發行行業則是倫敦第二具競爭力的產業[198]。
英國廣播公司提供大量就業,而其他廣播公司亦在倫敦設有總部。
許多全國性報紙在倫敦進行編輯。
倫敦還是重要的零售業中心,2010年其非食品零售量在全球居首,總支出近£642億[199]。
倫敦港為全英國第二大港,年吞吐量達4500萬噸[200]。
倫敦有五個主要商業區:倫敦城、西敏、金絲雀碼頭、康登-伊斯林頓和蘭貝斯-南華克。
其重要性可由辦公面積反映出來:2001年大倫敦的總辦公面積為2700萬平方公尺,而倫敦城的辦公面積即達到800萬平方公尺。
倫敦一些地區的地價亦為世界最高[201][202]。
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將總部設在倫敦,尤其是在東倫敦科技城(英語:EastLondonTechCity)(EastLondonTechCity),又稱迷你矽谷(SiliconRoundabout)。
2014年4月,倫敦成為全球第一批獲得GeoTLD(英語:GeoTLD)的城市之一[203]。
2014年2月,在《fDi雜誌(英語:FDimagazine)》2014/15年的排行榜中[204],將倫敦列為歐洲未來城市[205]。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署和歐洲統計署的數據,倫敦的地價為全歐洲最高[206]。
倫敦市中心每平方公尺的均價為€24,252(2014年4月),高於任何其他G8國家的首都:柏林為€3,306,羅馬€6,188,巴黎€11,229[207]。
國家電氣網(英語:NationalGridplc)、SGN(英語:SGN(company))[208]和英國能源網絡(英語:UKPowerNetworks)[209]三家公司負責營運煤氣和電力分配網絡,管理電塔、電線和壓力系統,將能源輸送給全市的消費者。
旅遊[編輯]
主條目:倫敦旅遊
自然史博物館
倫敦是一個頗受歡迎的旅遊中心,旅遊業是倫敦的首要產業之一,在2003年提供了近350,000個全職就業崗位[210],旅客每年開銷接近£150億[211]。
每年倫敦吸納超過1400萬的國際旅客,使之成為歐洲受訪量最高的城市[212]。
每年在倫敦過夜的旅客達到2700萬[213]。
2010年,倫敦訪客量最高的十個景點分別是:[214]
大英博物館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國家美術館
自然史博物館
帝國戰爭博物館
科學博物館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杜莎夫人蠟像館
國家航海博物館
倫敦塔
交通[編輯]
主條目:倫敦交通和倫敦基礎設施
倫敦黑色計程車,又名哈克尼車。
交通是倫敦市長負責的四項主要政策範圍之一[215],但其財政管理權限不包括進入倫敦的長途鐵路網絡。
2007年市長開始負責管理一些本地路線,這些路線現今共同組成倫敦地上鐵網絡;此外市長還負責管理倫敦地鐵、電車及公車。
倫敦的公共運輸系統由倫敦交通局管理,為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交通網絡之一。
1933年,倫敦乘客運輸委員會(英語:LondonPassengerTransportBoard)(LondonPassengerTransportBoard)/倫敦運輸(英語:LondonTransport(brand))(LondonTransport)成立,倫敦地鐵、電車及公車路線整合為統一的交通系統。
倫敦交通局現今已為負責管理大倫敦交通系統的法定機構,由其董事會掌控,其專員由倫敦市長任命[216]。
空運[編輯]
主條目:倫敦的機場
倫敦希斯洛機場是全英國乃至全歐洲最為繁忙的機場,亦是全世界國際客流量第二高的機場(圖為5號航廈(英語:LondonHeathrowTerminal5))
倫敦是重要的國際空中轉運站,亦擁有全世界範圍最大的城市領空[來源請求]。
八座機場在其名稱中使用「倫敦」一詞,但大多數交通量都經由其中六座。
位於西倫敦希靈登區的倫敦希斯洛機場是全球國際交通量最高的機場,亦是英國國家航空公司英國航空的重要樞紐機場[217]。
2008年3月其第五個航廈正式投入使用[218]。
原先有計劃建造第三條跑道及第六座航廈,但2010年5月12日這一計劃為聯合政府所取消[219]。
一些廉價短程航班亦在倫敦南部西薩塞克斯郡的蓋威克機場起降[220]。
位於倫敦東北方艾塞克斯郡的斯坦斯特德機場是地方性的樞紐,倫敦北方貝德福郡的盧頓機場則多數負責廉價短程航班[221][222]。
位於東倫敦紐漢區的倫敦城市機場是倫敦最小及最靠近市中心的機場,主要服務商務旅客,負責短程航班及一定數量的商務專機[223]。
位於倫敦以東艾塞克斯郡的倫敦紹森德機場則是一個較小的區域性機場,主要負責廉價短程航班。
2015年夏天機場委員會(英語:AirportsCommission)(AirportsCommission)將就未來機場的擴建問題出台報告。
鐵路[編輯]
地鐵和碼頭區輕軌[編輯]
主條目:倫敦地鐵和碼頭區輕便鐵路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老及第二長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
倫敦地鐵是全球最古老[224]及第二長的[44]地鐵系統。
這一網絡中共有270個站點[225],由數家私人企業組織而成,其中包括世界上首條地下電氣鐵路線城市及南倫敦鐵路[226]。
第一條路線大都會鐵路在1863年開始運作。
每日有超過三百萬人次搭乘倫敦地鐵,每年則超過十億人次[227]。
目前一項投資工程正視圖改善擁擠狀況並提升可靠度,其中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前的投入已達£65億(€77億)[228]。
地方性的碼頭區輕軌(DocklandsLightRailway)於1987年投入營運,使用較小較輕的電車式車輛,為倫敦碼頭區及格林威治提供服務。
市郊[編輯]
國王十字火車站西大廳
倫敦交通卡區為一大規模的陸上近郊鐵路網,其中共有366個車站。
南倫敦的地鐵路線較少,由此其陸上鐵路相對較為密集。
大多數路線在倫敦中部抵達其18個終點站(英語:Londonstationgroup);除泰晤士線(Thameslink)連結北部的貝德福和南部的布萊頓並途徑盧頓和蓋威克兩個機場[229]。
倫敦的一些車站為全英國最為繁忙,例如滑鐵盧車站,每年使用其轉乘交通系統(包括滑鐵盧東站)的人數超過1.84億[230][231]。
克拉珀姆交匯站是全歐洲火車經過數量最多的車站。
由於倫敦的鐵路需求持續增長,橫貫鐵路將於2018年開始營運。
這一新路線將由東至西橫貫倫敦直至倫敦周圍各郡(英語:Homecounties),並將由一條支線轉往希斯洛機場[232]。
它是全歐洲最大的基建工程,耗資預計達£150億[233][234]。
城際和國際[編輯]
聖潘克拉斯火車站是歐洲之星和1號高速兩條高速鐵路以及市郊的泰晤士線和東中部列車的主要終點站。
倫敦是英國全國鐵路(NationalRail)系統的中心,有70%的鐵路始發或終抵於倫敦[235]。
與市郊鐵路相似,區域和城際鐵路由市中心終點站出發,將倫敦同英國其他區域連接起來,通向劍橋、布里斯托、卡地夫、艾希特、伯明罕、霍利希德、雪菲爾、南安普敦、里茲、曼徹斯特、泰恩河畔新堡、愛丁堡和格拉斯哥等。
一些通往歐洲大陸的國際鐵路路線在20世紀時為船聯運列車(英語:Boattrain),例如通往阿姆斯特丹的魯伊特上將號(英語:AdmiraaldeRuijter(train))(AdmiraaldeRuijter)和通往巴黎及布魯塞爾的夜渡號(英語:NightFerry)(NightFerry)。
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的啟用將倫敦同歐洲大陸鐵路網絡直接聯繫起來,由此歐洲之星(Eurostar)開始運作。
自2007年起,1號高速鐵路(HighSpeed1)與英法海底隧道將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同里爾、巴黎、布魯塞爾和其他歐洲旅遊目的地連接起來[236]。
第一條高速國內鐵路於2009年6月開始營運,連接肯特郡與倫敦[237]。
計劃中的第二條高速鐵路將把倫敦同英格蘭中部、英格蘭西北部及約克郡聯繫起來。
貨運[編輯]
倫敦的鐵路貨運量已經不如從前,但仍然有大量的貨物由鐵路進出,主要為建築材料和堆填廢物[238]。
作為英國鐵路網的重要樞紐之一,倫敦鐵路亦為其他區域運輸大量貨物,例如來自海底隧道和英吉利海峽諸港口的貨櫃,以及送往塞拉菲爾德(英語:Sellafield)進行再處理的核廢料[238]。
公共汽車和電車[編輯]
紅色雙層公車是倫敦的象徵之一
倫敦的公共汽車網絡(英語:LondonBuses)為全球最大之一,每日24小時營運,約有8,500輛公車,超過700條公車路線和近19,500個公車車站[239]。
2013年,這一網絡的年客運量超過20億,高於倫敦地鐵[239],其年收入達近£8.5億。
倫敦亦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輪椅便利交通網[240],自2007年第三季度起視聽廣播開始運作,為視力和聽力障礙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紅色雙層公車、黑色計程車與倫敦地鐵均舉世聞名[241][242]。
倫敦具有現代的電車網絡,名為電車連線,以南倫敦的克羅伊登為中心,共有39個車站和四條路線,2013年客運量達2800萬人次[243]。
2008年6月起電車連線已完全為倫敦交通局所有,後者計劃在2015年前投資£5400萬以進行維護、革新、升級和提升運量[244]。
纜車[編輯]
主條目:阿聯航空空中纜車
倫敦的首條和唯一一條纜車路線為阿聯航空空中纜車(,於2012年6月投入營運,橫跨泰晤士河將格林威治半島同城東的皇家碼頭(英語:RoyalDocks)連接起來,並已與倫敦的Oyster卡收費系統整合。
自行車[編輯]
南華克街(英語:SouthwarkStreet)的公共自行車停車點
自行車在倫敦日漸成為頗受歡迎的一種交通方式。
2010年7月起開始營運的公共自行車項目獲得成功並廣受好評。
倫敦自行車運動協會(英語:LondonCyclingCampaign)(LondonCyclingCampaign)為更好的自行車服務進行遊說活動[245]。
港口和河船[編輯]
倫敦港曾為世界第一大港,但如今已僅為英國第二大港,年吞吐量4500萬噸[200]。
多數吞吐量事實上經由位於大倫敦界限之外的蒂爾伯里港(英語:PortofTilbury)。
倫敦在泰晤士上的河船服務發達,稱泰晤士河快艇(英語:ThamesClippers)(ThamesClippers),每20分鐘由河岸碼頭(英語:EmbankmentPier)與北格林威治碼頭(英語:NorthGreenwichPier)出發往來。
伍利奇渡船(英語:WoolwichFerry)(WoolwichFerry)連接北環路和南環路(英語:SouthCircularRoad),年客運量達250萬人次[246]。
通勤和旅遊船運在倫敦亦有提供。
公路[編輯]
格林威治附近的A102公路(英語:A102road)。
這是少數幾條在內倫敦得以修建的環路(英語:LondonRingways)。
大部分倫敦市中心的行程都由公共運輸承擔,在市郊自駕車則更為普遍。
市中心的內環路(英語:LondonInnerRingRoad)(InnerRingRoad)、市郊的北環路和南環路(英語:SouthCircularRoad)(SouthCircularRoad)和外沿的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環繞全城,並同一系列其他向外輻射的路線交匯,但直接進入內倫敦的高速公路非常少。
1960年代曾有計劃在城中建設一套完整的高速公路體系,即環路計劃(英語:LondonRingways)(RingwaysPlan),但在1970年代初已基本取消。
M25高速公路是全世界最長的環狀道路,長121.5英哩(195.5公里)[247][248]。
A1公路與M1高速公路將倫敦同里茲、新堡和愛丁堡連接起來。
倫敦的交通擁堵狀況十分嚴重,M25高速公路是全國最為繁忙的路段。
高峰時期平均的車速僅為10.6 mph(17.1 km/h)[249]。
2003年,倫敦開始徵收交通擁擠稅以緩解市中心的交通量。
在多數時候車主每日需上繳10英鎊以在倫敦市中心的指定區域駕駛車輛[250][251]。
居住於這一區域內的車主可以較低價格購買季票[252]。
倫敦政府最初預計這一舉措將使每日高峰期的地鐵和公車客運量增加20,000人次,降低道路交通量10%至15%,增加行車速度10%至15%,減少擁堵20%至30%[253]。
在此後數年內,周中進入倫敦市中心的平均車輛數量由195,000輛下降至125,000輛,每日車流量降低35%[254]。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發生事故最頻繁的地段在西敏寺特區,共有1597起。
而出交通事故最少的地方在倫敦市中心的金融城地段。
」。
[255]
教育[編輯]
主條目:倫敦教育
高等教育[編輯]
倫敦大學學院的威爾金斯樓
倫敦國王學院於1829年由喬治四世和威靈頓公爵特許創立,為倫敦大學的建校學院之一。
倫敦是高等教育教學和研究的一大中心,共有大學43所,為全歐洲最多[32]。
2008/09學年其學生數量近412,000名(占全英國的近17%),其中287,000人為本科生,118,000人則為研究生[256]。
同一學年倫敦有近97,150名國際學生,占到全英國國際學生數量的近25%[256]。
許多全球領先的教育機構都位於倫敦。
2014/15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倫敦帝國學院排名並列第二(同劍橋大學並列),倫敦大學學院排列第五,倫敦國王學院排列第十六[257]。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被譽為世界領先的社會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258]。
倫敦商學院被認為是世界領先的商學院之一,2015年其MBA項目在《金融時報》排名中位居第二[259]。
聯邦制的倫敦大學共有120,000名學生[260],是全英國規模最大的面授大學[261]。
它包括5個大型複合型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城市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此外還有一系列較小並較為專門性的教育機構,包括伯貝克學院、科陶德藝術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金匠學院、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教育研究院、倫敦商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皇家音樂學院、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皇家獸醫學院以及亞非學院[262]。
倫敦大學的成員亦有其各自的錄取方式,有一些還頒發自己的學位。
還有一些位於倫敦的大學不屬於倫敦大學體系,例如布魯內爾大學、倫敦帝國學院、金士頓大學、倫敦都會大學、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東倫敦大學、西倫敦大學、西敏大學(有學生34,000名,為全倫敦最大的單一制大學)[263]、倫敦南岸大學及倫敦藝術大學(全歐洲最大的藝術、設計、時尚、通訊和表演大學)[264]。
此外倫敦還有三所國際大學:攝政大學、里奇蒙大學(英語:Richmond,TheAmericanInternationalUniversityinLondon)和席勒國際大學(英語:SchillerInternationalUniversity)。
皇家音樂學院主建築
倫敦亦有五所主要的醫學院(英語:UnitedHospitals):巴茨和倫敦醫學及牙科學院(英語:BartsandTheLondonSchoolofMedicineandDentistry)(隸屬於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倫敦國王學院醫學院(英語:King'sCollegeLondonSchoolofMedicine)(歐洲最大醫學院)、帝國學院醫學院(英語:ImperialCollegeSchoolofMedicine)、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英語:UCLMedicalSchool)和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此外還有許多附屬的教學醫院。
倫敦還是生物醫學研究的中心,英國的五個醫療科學學術中心有三個位於倫敦:帝國學院保健(英語:ImperialCollegeHealthcareNHSTrust)、國王保健合作夥伴(英語:King'sHealthPartners)和倫敦大學學院合作夥伴(英語:UCLPartners)(全歐洲最大的此類機構)[265]。
倫敦還有一定數量的商學院,包括倫敦商業金融學院(英語:LondonSchoolofBusinessandFinance)、卡斯商學院(隸屬倫敦城市大學)、霍特國際商學院、ESCP歐洲商學院、倫敦歐洲商學院(英語:EuropeanBusinessSchoolLondon)、帝國學院商學院(英語:ImperialCollegeBusinessSchool)和倫敦商學院。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倫敦的商學院佔了全英頭五位排名的兩位。
2019年金融時報的英國商學院排名頭五位分別是倫敦商學院,牛津大學商學院,劍橋大學商學院,卡斯商學院和華威商學院。
倫敦亦有多家專門性藝術教育機構,包括倫敦當代藝術學院(英語:LondonCollegeofContemporaryArts(LCCA))、現場及紀錄藝術學院(英語:AcademyofLiveandRecordedArts)、倫敦當代舞蹈學院(英語:LondonContemporaryDanceSchool)、皇家戲劇藝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音樂學院和三一拉邦學院(英語:TrinityLabanConservatoireofMusicandDance)。
初等和中等教育[編輯]
大多數倫敦的初等、中等和繼續教育學院都由倫敦各自治市所控制或由國家資助,例如城市和伊斯林頓學院(英語:CityandIslingtonCollege)、伊令、漢默史密斯和西倫敦學院(英語:Ealing,HammersmithandWestLondonCollege)、萊頓預科學院(英語:LeytonSixthFormCollege)、哈姆雷特塔學院(英語:TowerHamletsCollege)和貝思納爾綠地學院(英語:BethnalGreenAcademy)。
倫敦還有一些私立學校,其中有一些歷史悠久且頗具名望,例如倫敦城市公學(英語:CityofLondonSchool)、哈洛公學、聖保羅公學(英語:StPaul'sSchool(London))、大學學院公學(英語:UniversityCollegeSchool)、海格特公學(英語:HighgateSchool)和西敏公學。
文化[編輯]
主條目:倫敦文化
休閒和娛樂[編輯]
參見:倫敦每年主要活動列表和西區劇院
皮卡迪利圓環
位於騎士橋的哈洛德百貨公司
西區是倫敦的娛樂中心,位於西敏市內。
其中心之一是萊斯特廣場,倫敦及全球電影首映時常在此舉行,而另一中心則為皮卡迪利圓環,大型電子廣告牌遍布其中[266]。
倫敦的許多劇院、電影院、酒吧、俱樂部和餐館都在此處,其中西區劇院更與美國紐約百老匯戲院區齊名。
此外此區還有唐人街(位於蘇活區)以及東側遍布特色商店的科文特花園。
倫敦亦是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故鄉,他的作品自20世紀末以來基本統治西區劇院的劇目[267]。
英國的皇家芭蕾舞團、英格蘭國家芭蕾舞團(英語:EnglishNationalBallet)、皇家歌劇團(英語:TheRoyalOpera)和英格蘭國家歌劇團(英語:EnglishNationalOpera)都位於倫敦,在皇家歌劇院、倫敦大劇院、沙德勒之井劇院(英語:沙德勒之井剧院)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進行演出,並在全國巡演[268]。
伊斯林頓長1英哩(1.6公里)的上街由天使區向北延伸,其中的酒吧和餐館數量比英國任何一條街道都多[269]。
牛津街是全歐洲最繁忙的購物區,全長1英哩(1.6公里),是全英國最長的購物街,街中有諸多零售和百貨商店,包括世界聞名的Selfridges旗艦店[270]。
騎士橋位於西南部,其中的哈洛德百貨公司亦舉世聞名。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仿造原先的環球劇場,位於泰晤士河南岸
倫敦亦是薇薇安·魏斯伍德、約翰·加利亞諾、斯特拉·麥卡特尼、莫羅·伯拉尼克(英語:ManoloBlahnik)和周仰傑等設計師的根據地;其著名的藝術和時尚學院使之與巴黎、米蘭、紐約一併成為國際時尚中心。
倫敦多元的人口使其食物亦相當多樣。
紅磚巷(英語:BrickLane)(孟加拉餐館)和唐人街(中國餐館)均是重要的美食去處[271]。
倫敦每年有一系列的重要活動(英語:ListofannualeventsinLondon),最先是新年遊行(英語:NewYear'sDayParade)(NewYear'sDayParade)和倫敦眼的煙火表演,此後還有世界第二大花街聯歡活動,於每年八月銀行假日舉行的諾丁山嘉年華會。
傳統遊行包括十一月的市長巡遊(英語:LordMayor'sShow)(LordMayor'sShow),這一活動有數世紀歷史,慶祝每年新任命的倫敦市市長,巡遊經由倫敦城的街道;還有六月的皇家軍隊閱兵式(TroopingtheColour),由大英國協及英國陸軍參演以慶祝英女王壽辰[272]。
文學、電影和電視[編輯]
主條目:虛構作品的倫敦、電影中的倫敦、電視中的倫敦和倫敦電視檔案
貝克街的福爾摩斯紀念館,路牌號為221B
濟慈故居,濟慈在此地寫下了《夜鶯頌》。
漢普斯特得村在歷史上一直是倫敦的文學中心之一。
倫敦是許多文學作品的故事背景地。
歷史上倫敦的文學中心為漢普斯特得和(自20世紀初起)布魯姆斯伯里。
與倫敦緊密相關的作家有塞繆爾·皮普斯(日記作家,以其對倫敦大火的目擊記載聞名)、查爾斯·狄更斯(筆下的倫敦多霧多雪,時常灰暗,多掃街人和扒手,塑造維多利亞時代早期倫敦的形象並影響重大)和維吉尼亞·伍爾夫(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先鋒)[273]。
傑弗里·喬叟14世紀末作品《坎特伯里故事集》中的朝聖者由倫敦出發前往坎特伯里,具體出發點為南華克的塔巴德(英語:TheTabard)客店。
威廉·莎士比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於倫敦生活和工作;本·瓊森亦居於此,他的一些作品(如《鍊金士(英語:TheAlchemist(play))》)以倫敦為背景[273]。
丹尼爾·笛福1722年的作品《大疫年日記》虛構記載了1665年倫敦大瘟疫期間的事件[273]。
19世紀和20世紀初,倫敦還出現在狄更斯的小說和阿瑟·柯南·道爾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故事集中[273]。
受到倫敦重大影響的現代作家包括彼得·阿克羅伊德(英語:PeterAckroyd)(著有倫敦的「自傳」)以及伊恩·辛克萊爾(英語:IainSinclair)(心理地理作品)。
倫敦在電影業中亦有重要地位,許多大製作公司位於伊令(英語:EalingStudios),而特效和後期製作公司則集群於蘇活區。
WorkingTitleFilms的總部位於倫敦[274]。
倫敦為許多電影提供背景,包括《霧都孤兒(英語:OliverTwist(1948film))》(1948)、《聖誕快樂頌(英語:Scrooge(1951film))》(1951)、《小飛俠》(1953)、《101忠狗》(1961)、《窈窕淑女》(1964)、《歡樂滿人間》(1964)、《春光乍現》(1966)、《漫長美好的星期五(英語:TheLongGoodFriday)》(1980)、《諾丁山》(1999)、《真愛至上》(2003)、《V字仇殺隊》(2005)、《理髮師陶德》(2008)和《國王的演講》(2010)等。
來自倫敦的著名演員和影人有查理·卓別林、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麥可·凱恩、海倫·米倫、加里·奧德曼、克里斯多福·諾蘭、裘德·洛、湯姆·哈迪、凱拉·奈特利和丹尼爾·戴-劉易斯等。
自2008年起,英國電影學院獎典禮都於皇家歌劇院舉行。
倫敦還是電視製作的中心,製作公司包括BBC電視中心、噴泉製作室(英語:FountainStudios)和倫敦製作室。
諸多電視節目亦以倫敦為背景,於1985年起由BBC播出的肥皂劇《東區人》廣受歡迎。
博物館和美術館[編輯]
大英博物館
倫敦的博物館(英語:ListofmuseumsinLondon)、美術館和其他藝術機構數量諸多,許多可免費進入,為重要的旅遊景點,亦從事研究工作。
最先成立的是位於布魯姆斯伯里的大英博物館,於1753年建館,最初收藏文物、自然史標本和國家圖書館,現今已有來自全球各地的700萬件館藏物。
1824年國家美術館建立以收藏英國國有的西方繪畫作品,該館現位於特拉法加廣場。
19世紀下半葉南肯辛頓經開發後成為文化和科學區「阿爾伯特堡」(Albertopolis)。
三個重要的國家博物館位於此處,分別為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應用藝術)、自然史博物館和科學博物館。
國家肖像館建立於1856年,收藏英國歷史人物的畫像,如今館藏人像量居世界之首[275]。
英國國家藝術館為泰特不列顛,1897年建立時為國家美術館的一個分支。
泰特藝術館亦成為了現代藝術的一大中心;2000年其收藏遷至泰特現代藝術館,位於前班克塞德發電廠(英語:BanksidePowerStation)。
音樂[編輯]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和其他音樂活動
倫敦是世界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中心之一,亦是許多音樂企業的總部所在地,如百代唱片和華納音樂集團,還是無數樂團、音樂家和音樂行業人士的根據地。
倫敦有許多管弦樂團和音樂廳,如巴比肯藝術中心(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合唱團(英語:LondonSymphonyChorus)的所在地)、卡杜甘音樂廳(英語:CadoganHall)(皇家愛樂樂團)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逍遙音樂會)[268]。
倫敦的兩大歌劇院分別為皇家歌劇院和倫敦大劇院[268]。
英國最大的管風琴便位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而其他重要的樂器則位於主教座堂和其他教堂鍾。
倫敦還有多家音樂學院,包括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皇家音樂學院、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和三一音樂學院(英語:TrinityLabanConservatoireofMusicandDance)。
西敏市聖約翰伍德艾比路(英語:AbbeyRoad(street))3號艾比路錄音室
倫敦亦有許多搖滾或流行音樂會的會場,包括伯爵宮、溫布利體育館和O2體育館這樣的大型場館,以及布里克斯頓學院(英語:BrixtonAcademy)、漢默史密斯阿波羅劇場(英語:HammersmithApollo)和牧人布希帝國劇場(英語:Shepherd'sBushEmpire)這樣的中型場地[268]。
包括無線音樂節(英語:WirelessFestival)在內的多個音樂節於倫敦舉辦。
倫敦還是首家硬石餐廳的所在地,披頭四樂隊在艾比路錄音室錄製許多其經典作品。
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包括艾爾頓·約翰、平克·弗洛伊德、大衛·鮑伊、皇后樂隊、奇想樂團、滾石樂隊、誰人樂隊、埃里克·克萊普頓、齊柏林飛船、小臉樂隊、鐵娘子樂隊、佛利伍麥克、艾維斯·卡斯提洛、凱特·斯蒂文斯(英語:CatStevens)、警察樂隊、治療樂隊、瘋狂樂隊(英語:Madness(band))、TheJam、達斯蒂·斯普林菲爾德、菲爾·柯林斯、羅德·斯圖爾特和莎黛樂隊(英語:Sade(band))由倫敦獲取其音樂創作的靈感[276]。
倫敦在朋克搖滾的發展史上地位極其重要[277],性手槍、衝撞樂隊[276]和薇薇安·魏斯伍德都出道於此。
近幾十年由倫敦發跡的音樂人還有喬治·麥可、凱特·布希、席爾、蘇克西女妖(英語:SiouxsieandtheBanshees)、Bush(英語:Bush(band))、辣妹合唱團、傑米羅奎爾、布勒、超凡樂團、街頭霸王、蒙福之子樂隊、酷玩樂隊、艾米·懷恩豪斯和阿黛爾等[278][279][280]。
倫敦還是城市音樂的中心之一。
英國車庫(英語:UKgarage)、鼓打貝斯、迴響貝斯和污垢音樂在嘻哈和雷鬼音樂等外來風格及本地鼓打貝斯的影響之下在倫敦產生。
黑人音樂台BBC廣播1Xtra(英語:BBCRadio1Xtra)建立起來以支持本地和本國的城市音樂。
娛樂[編輯]
公園及露天場所[編輯]
主條目:倫敦公園及露天場所和倫敦御苑
參見:大倫敦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列表和大倫敦地方自然保護區列表
鳥瞰海德公園聖詹姆士公園湖景,遠處為倫敦眼
倫敦中部地區最大的公園為八個皇家公園之三,分別為海德公園,其西側的肯辛頓花園和北部的攝政公園[281]。
海德公園的體育活動頗受歡迎,並時常舉辦露天音樂會。
攝政公園中有世界最古老的科研動物園倫敦動物園,鄰近杜莎夫人蠟像館[282][283]。
櫻草花山位於攝政公園北部,高256英呎(78公尺)[284],是遠眺倫敦天際線的好去處。
海德公園附近還有兩個較小的皇家公園:綠園和聖詹姆士公園[285]。
市中心之外則是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園,包括其他幾個皇家公園:東南的格林威治公園[286]和西南的灌木公園及里奇蒙公園(規模最大)[287][288]。
漢普敦宮公園(英語:HamptonCourtPark)亦為皇家公園,但因其中有一宮殿,因此歸歷史皇家宮殿組織(英語:HistoricRoyalPalaces)管理,其他八個皇家公園則非如此[289]。
里奇蒙公園附近的邱園所收藏的植物數目居世界之首。
2003年,邱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290]。
倫敦還有一些公園由各自治市管轄,如東區的維多利亞公園和中部的巴特錫公園。
此外還有一些非官方、半自然的露天場所,如北倫敦占地面積達320公頃(790英畝)的漢普斯特德荒野[291]和東部占地面積達2,476公頃(6,120英畝)的艾坪森林[292]。
這兩個區域都由倫敦市法團負責管轄[293][294]。
漢普斯特德荒野中包括肯伍德府,曾為鄉村別墅,今為頗受歡迎的夏季去處,湖邊時常舉辦古典音樂會,每個周末吸引大量喜愛音樂、風景和煙火的人前來駐足[295]。
艾坪森林為山地自行車、徒步、騎馬、高爾夫、垂釣及定向越野等戶外活動的理想去處[296]。
步行[編輯]
索頓區旺德爾徑(英語:WandleTrail)途中的卡肖爾頓池
步行是一項在倫敦頗受歡迎的娛樂活動(英語:WalkinginLondon)。
適宜步行的區域包括溫布頓公地、艾坪森林、漢普敦宮公園、漢普斯特德荒野、八個皇家公園、運河河畔及已廢棄的鐵軌[297]。
近年運河和河流邊的步行條件得到一定的改善,這包括28英哩(45公里)位於大倫敦內的泰晤士步道(英語:ThamesPath),以及位於南倫敦泰晤士河支流旺德爾河(英語:RiverWandle)河畔,全長12英哩(19公里)的旺德爾徑(英語:WandleTrail)[298]。
其他長途徒步路線將不同的綠地聯繫到一起,例如首都環步道(英語:CapitalRing)、綠鏈步道(英語:SouthEastLondonGreenChain)、外倫敦環市步道(英語:LondonOuterOrbitalPath)、禧年步道(英語:JubileeWalkway)、利河河谷步道(英語:LeaValleyWalk)和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紀念步道(英語:Diana,PrincessofWalesMemorialWalk)[299]。
體育[編輯]
主條目:倫敦體育
倫敦曾三次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1948年和2012年[300][301]。
2005年7月,在當選2012年奧運會和帕運會舉辦地之後,倫敦成為史上第一個三度主辦現代奧運會的城市[33]。
此外,倫敦還曾於1934年舉辦大英帝國運動會[302]。
2017年倫敦將舉辦世界田徑錦標賽[303]。
倫敦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為足球,在英格蘭足球聯賽中共有十四家俱樂部,而在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中有五家俱樂部:阿仙奴、切爾西、水晶宮、熱刺和西漢姆[304]。
2012年5月,切爾西成為首家奪得歐洲冠軍聯賽錦標的倫敦俱樂部。
自1924年起,原先的溫布利球場便是英格蘭國家足球隊的主場。
這一球場舉辦1966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在這場比賽中英格蘭擊敗西德;還曾舉辦英格蘭足總杯決賽(英語:FACupFinal)及聯盟式橄欖球的挑戰杯(英語:ChallengeCup)決賽[305]。
新溫布利球場的職能與其前身相同,可容納90,000名觀眾[306]。
有五支英格蘭橄欖球超級聯賽(英語:EnglishPremiership(rugbyunion))球隊位於倫敦,分別為倫敦愛爾蘭人(英語:LondonIrish)、薩拉森人(英語:SaracensF.C.)、黃蜂(英語:WaspsRFC)、倫敦威爾斯人(英語:LondonWelshRFC)及小丑(英語:HarlequinF.C.),雖然目前只有薩拉森人和小丑在大倫敦地區進行主場比賽[307]。
倫敦蘇格蘭人(英語:LondonScottishF.C.)參加英格蘭橄欖球冠軍聯賽(英語:RFUChampionship)。
其他橄欖球俱樂部還有里奇蒙橄欖球俱樂部(英語:RichmondF.C.)、羅斯林公園橄欖球俱樂部(英語:RosslynParkF.C.)、西科姆公園橄欖球俱樂部(英語:WestcombeParkRugbyFootballClub)和布萊克希斯橄欖球俱樂部(英語:BlackheathF.C.)。
特維克納姆體育場位於西南倫敦,是英格蘭國家橄欖球隊的主場,在新南看台完工後目前可容納82,000名觀眾[308]。
聯盟式橄欖球在英格蘭北部更受歡迎,但在倫敦亦有兩家俱樂部:第二級聯盟式橄欖球冠軍聯賽(英語:League1(rugbyleague))的倫敦野馬(英語:LondonBroncos),於埃奇威爾的蜂巢體育場(英語:TheHiveStadium)進行主場比賽;第三級聯盟式橄欖球一級聯賽(英語:League1(rugbyleague))的倫敦獅威(英語:LondonSkolars),在哈林蓋區的伍德格林進行主場比賽。
此外位於倫敦以北赫默爾亨普斯特德的赫默爾雄鹿(英語:HemelStags)亦參加一級聯賽的比賽。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是倫敦最著名的年度體育賽事之一,於西南市郊溫布頓的全英俱樂部舉辦[309]。
這一賽事於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舉行,是全世界最為古老的網球錦標賽,亦被認為是最具名望的網球賽事[310][311][312]。
倫敦的板球運動在兩塊板球對抗賽場地上舉行:聖約翰伍德的羅德板球場(米德爾塞克斯郡板球俱樂部(英語:MiddlesexCountyCricketClub)的主場)[313]和肯寧頓的橢圓體育場(薩里郡板球俱樂部(英語:SurreyCountyCricketClub)的主場)[314]。
羅德板球場曾四次舉辦板球世界盃決賽。
其他重要體育活動還包括一年一度的倫敦馬拉松,參賽者近35,000人,市內賽道全長26.2英哩(42.2公里)[315];此外還有於泰晤士河帕特尼至摩特雷克河段上舉行的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316]。
溫布利球場為英格蘭國家足球隊主場,可容納90,000名觀眾,是英國最大的體育場
特維克納姆體育場是英格蘭國家橄欖球隊的主場,可容納82,000名觀眾,是全球最大的聯合式橄欖球體育場
溫布頓的中央球場。
該賽事初辦於187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網球賽事[317]
羅德板球場常稱「板球聖地」[318]
參見[編輯]
英國行政區劃
倫敦行政區劃
倫敦綠帶圈
倫敦警察廳
注釋[編輯]
^倫敦市長與倫敦市市長非同一概念;後者為倫敦市法團領導者,即倫敦城的管轄者。
^由於對城市界限的定義、人口的規模、匯率的變化及產出的計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區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別。
倫敦和巴黎在總經濟產出方面大致規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計對於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報告估計倫敦全市2010年的GDP為US$7,518億,巴黎則為$7,642億,由此兩市分別為第六和第五。
普華永道2009年11月發布的報告稱,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2008年倫敦的GDP為US$5,650億,巴黎則為US$5,640億,分別為第五和第六。
麥肯錫的研究中倫敦人口為1,490萬,巴黎則為1,180萬,而普華永道的研究中倫敦人口為859萬,巴黎992萬
^根據歐洲統計局數據,倫敦的大城市區(組合城市及高人口區域)為歐洲最大。
基於城區行政界限內的人口排名將倫敦排在第一位。
然而法國阿維尼翁大學則稱,當整個都市區及其內陸地區計算在內時,巴黎為最大城市。
^大倫敦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即由君主授予其城市地位。
^根據《柯林斯英語詞典》對「政府所在地」(theseatofgovernment)的定義[112],由於英格蘭沒有自己的政府,因此倫敦不是英格蘭的首都。
根據《牛津英文參考詞典》對「最重要城鎮」(themostimportanttown)的定義[113]和其他機構的定義[114]則是如此。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London,UnitedKingdomForecast :WeatherUnderground(weatherandelevationatBloomsbury)(online).TheWeatherUnderground,Inc.[2014-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6).
^"MetropolitanAreaPopulations".[2020-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EstimatesofthepopulationfortheUK,EnglandandWales,ScotlandandNorthernIreland-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www.ons.gov.uk.[2020-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5).
^London.CollinsDictionary.n.d.[2014-09-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TheWorldFactbook.CentralIntelligenceAgency.2014-02-01[2014-02-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RomanLondon.MuseumofLondon.n.d.[2009-06-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2).
^7.07.1Mills2001,第140頁
^8.08.1GovernmentOfficesfortheEnglishRegions,FactFiles:London.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2008-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4).
^Elcock,Howard.LocalGovernment:PolicyandManagementinLocalAuthorities.London:Routledge.1994:368.ISBN 978-0-415-10167-7.
^Jones,Bill;Kavanagh,Dennis;Moran,Michael;Norton,Philip.PoliticsUK.Harlow:PearsonEducation.2007:868.ISBN 978-1-4058-2411-8.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Adewunmi,Bim.London:theeverythingcapitaloftheworld.TheGuardian(London).2013-03-10[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3).
^What'sTheCapitalOfTheWorld?.MoreIntelligentLife.[2013-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ATaleOfThreeCi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時代雜誌》,2008年1月17日
^TheWorld'sMostInfluentialCities2014.Forbes.[2015-03-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GlobalPowerCityIndex2014.InstituteforUrbanStrategies –TheMoriMemorialFoundation.[2015-03-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Londonis'themostdesirablecityintheworldtoworkin',studyfinds.TheIndependent.[2015-03-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LondonleadstheUKforworld-classresearch.London&Partners.[2015-03-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18.018.1WorldwideCentresofCommerceIndex2008(PDF).Mastercard.[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8-06-24).
^GlobalFinancialCentres9(PDF).Z/Yen.2011[2015-05-21].(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10-08).
^20.020.1World'sMostEconomicallyPowerfulCities.Forbes(NewYork).2008-07-15[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heMostDynamicCitiesof2025.ForeignPolicy.September–October2012[2012-09-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9).
^GlobalcityGDPrankings2008–2025.PricewaterhouseCoopers.[2010-11-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Calder,Simon.London,capitaloftheworld.TheIndependent(London).2007-12-22[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Teodorczuk,Tom.Londonistheworldcapitalofthe21stcentury ...saysNewYork.LondonEveningStandard.2007-03-20[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5).
^LondonisworldcapitalofculturesaysLSEexpert(新聞稿).LondonSchoolofEconomics.2008-03-11[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8).
^CulturalStrategy.GreaterLondonAuthority.2010-09-06[2012-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9).
^Londontopsrankingofdestinationcities.TheIndependent(London).2011-06-01[2012-06-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3).
^Beijingtoovertakelondonasworld'slargestaviationhub.CentreforAviation.[2012-06-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7).
^GlobalCitiesInvestmentMonitor2016(PDF).www.agefi.fr.[2019-04-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6-10-20).
^Bourke,Joanna.Londonretainstitleasworld'smostinternationalshoppingdestination.standard.co.uk.LondonEveningStandard.[2019-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TheWealthReport2015.KnightFrank.[2019-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7).
^32.032.1NumberofinternationalstudentsinLondoncontinuestogrow(新聞稿).GreaterLondonAuthority.2008-08-20[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33.033.1IOCelectsLondonastheHostCityoftheGamesoftheXXXOlympiadin2012.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2005-07-06[2006-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7).
^LanguagesspokenintheUKpopulation.NationalCentreforLanguage.[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ons-pop-estimate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FocusonLondon –PopulationandMigration|LondonDataStore.GreaterLondonAuthority.[2012-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6).
^37.037.12011Census–Built-upareas.ONS.[2013-06-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MetropolitanAreaPopulations.Eurostat.2012-08-30[2013-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TheLondonPlan–Introduction–PositioningLond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GreaterLondonAuthority.Retrieved12July2013.
^London:Thegreatestcity.Channel4.[2008-1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ists: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UNESCO.[2008-11-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7).
^WestEndMustInnovatetoRenovate,SaysReport.What'sOnStage(London).2008-01-25[2010-11-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Oystercardcelebrates150thTubeanniversary.BBCNews.2012-12-10[2013-01-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44.044.1Shanghainowtheworld'slongestmetro.RailwayGazetteInternational(London).2010-05-04[2010-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45.045.145.245.3Mills2001,第139頁
^Ackroyd,Peter.London.TheNewYorkTimes.2001-12-02[2008-10-28].ISBN 978-0-7011-7279-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30).
^Coates,Richard.AnewexplanationofthenameofLondon.TransactionsofthePhilologicalSociety.1998,96(2):203–229[2015-05-21].doi:10.1111/1467-968X.000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48.048.1Denison,Simon.First'LondonBridge'inRiverThamesatVauxhall.BritishArchaeology.July1999,(46)[2011-04-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49.049.1Milne,Gustav.London'sOldestForeshoreStructure!.FrogBlog.ThamesDiscoveryProgramme.[2011-04-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Perring,Dominic.RomanLondon.London:Routledge.1991:1.ISBN 978-0-203-23133-3.
^BritishHistoryTimeline —RomanBritain.BBC.[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helastdaysofLondinium.MuseumofLondon.[2013-03-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8).
^TheearlyyearsofLundenwic.TheMuseumofLondon.[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0).
^VikingAttacks.https://web.cn.edu/kwheeler/.[2014-08-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1). 外部連結存在於|publisher=(幫助)
^Vince,Alan.London.Lapidge,Michael;Blair,John;Keynes,Simon;Scragg,Donald(編).TheBlackwellEncyclopediaofAnglo-SaxonEngland.Blackwell.2001.ISBN 978-0-631-22492-1.
^Stenton,Frank.Anglo-SaxonEngland3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538–539.ISBN 978-0-19-280139-5.
^Blair,John.Westminster.Lapidge,Michael;Blair,John;Keynes,Simon;Scragg,Donald(編).TheBlackwellEncyclopediaofAnglo-SaxonEngland.Blackwell.2001.ISBN 978-0-631-22492-1.
^History –1066 –KingWilliam.BBC.[2008-05-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inniswood,Adrian.AHistoryofBritishArchitecture —WhiteTower.BBC.[2008-05-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UKParliament —Parliament:Thebuilding.UKParliament.2007-11-09[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1).
^PalaceofWestminster.UKParliament.[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4).
^Schofield,John;Vince,Alan.MedievalTowns:TheArchaeologyofBritishTownsinTheirEuropeanSetting.ContinuumInternationalPublishingGroup.2003:26.ISBN 978-0-8264-6002-8.
^BlackDeath.BBCHistory.[2008-1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RichardII(1367–1400).BBC.[2008-1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65.065.1Pevsner,Nikolaus.LondonI:TheCitiesofLondonandWestminsterrev.edition,1962.Introductionp.48.
^J.G.Pounds(1976)."AnHistoricalGeographyofEurope450B.C.-A.D.1330,Part1330".p.430.CUPArchive,
^Ramsay,GeorgeDaniel(1986).TheQueen'sMerchantsandtheRevoltoftheNetherlands:TheEndoftheAntwerpMart.Volume2,pp.1and62–63.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ISBN978-0-7190-1849-7
^ThelifeandtimesofSirThomasGresham,founderoftheRoyalExchange:includingnoticesofmanyofhiscontemporaries.Withillustrations,Volume2,pages 80–81,JohnWilliamBurgon,E.Wilson,1839.
^Durston,Christopher.JamesI.London:Routledge.1993:59.ISBN 978-0-415-07779-8.
^AListofNationalEpidemicsofPlagueinEngland1348–1665.UrbanRim.2009-12-04[2010-05-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Storyoftheplague.Channel4.[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Pepys,Samuel.MynorsBright(decipherer);HenryB.Wheatley,編.TheDiaryofSamuelPepys.45:August/September1666.1666-09-02[1893][2015-05-21].ISBN 978-0-520-22167-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Schofield,John.LondonAftertheGreatFire:CivilWarandRevolution.BBCHistory.2011-02-17[2013-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Rebuildingafterthefire.MuseumofLondon.[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1).
^TheRebuildingofLondonAftertheGreatFire.ThomasFiddian.1940[2008-04-27].
^"ThiefTaker,Constable,Poli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PBS).
^Jackson,Peter.Roughjustice –Victorianstyle.BBCNews.2009-08-03[2011-1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5).
^NationalAffairs:Capitalpunishment:afadingpractice.Time(NewYork).1960-03-21[2011-1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1).
^TheFoundlingHospital.BBCHistory.2011-02-17[2011-1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3).
^WhenamanistiredofLondon,heistiredoflife:SamuelJohnson.[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don:Thegreatestcity.Channel4.[2008-1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Hiddenextras:choleracomestoVictorianLondon.London:TheScienceMuseum.[2011-1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3).
^Brown,RobertW.LondonintheNineteenthCentury.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Pembroke.[2011-1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0).
^LondonbeatsParisto2012Games.BBCSport.2005-07-06[2012-09-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3).
^London'spopulationhits8.6mrecordhigh.BBCNews.[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AbouttheGreaterLondonAuthority.LondonGovernment.[2008-09-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MayorofLondon.ThecurrentLondonPlan.LondonAssembly.January2017[2017-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nkstootherwebsites —Londonboroughs.LondonGovernment.[2008-09-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9).
^存档副本(PDF).[2015-05-21].(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11-14).
^AboutMOPAC.GreaterLondonAuthority.[2013-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1).
^MPA:MetropolitanPoliceAuthority.MetropolitanPoliceAuthority.2012-05-22[2013-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Policing.GreaterLondonAuthority.[2009-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Areas.BritishTransportPolice.[2009-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Whoweare.LondonFireBrigade.[2009-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Aboutus.LondonAmbulanceServiceNHSTrust.[2009-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Stationlist.MaritimeandCoastguardAgency.2007[2009-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hameslifeboatservicelaunched.BBCNews.2002-01-02[2009-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PortofLondonAct1968(PDF).[2013-11-30].(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12-03).
^10DowningStreet —OfficialWebsite.[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0).
^100.0100.1UKPolitics:TalkingPolitics —The'MotherofParliaments'.BBC.1998-06-03[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GeneralElectionResults2015.LondonDataStore.GreaterLondonAuthority.2015-05-08[2015-05-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4).
^Beavan,Charles;Bickersteth,Harry.ReportsofCasesinChancery,ArguedandDeterminedintheRollsCourt.SaundersandBenning.1865.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StationeryOffice.TheInnerLondonLetterPost.H.M.S.O.1980:128.ISBN 978-0-10-251580-0.
^Geographers'A-ZMapCompany.LondonPostcodeandAdministrativeBoundaries6.Geographers'A-ZMapCompany.2008.ISBN 978-1-84348-592-6.
^TheEssex,GreaterLondonandHertfordshire(CountyandLondonBoroughBoundaries)Order.OfficeofPublicSectorInformation.1993[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Dilys,MHill.UrbanPolicyandPoliticsinBritain.St.Martin'sPress.2000:268.ISBN 978-0-312-22745-6.
^LondoninitsRegionalSetting(PDF).LondonAssembly.[2008-06-0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5-27).
^LondonGovernmentAct1963.OfficeofPublicSectorInformation.[2008-05-06].ISBN 978-0-16-053895-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don —Features —WhereistheCentreofLondon?.BBC.[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LieutenanciesAct1997.OPSI.[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Barlow,I.M.MetropolitanGovernment.Routledge.1991:346.
^(1994)CollinsEnglishDictionary,CollinsEducationplc.
^OxfordEnglishReferenceDictionary,OxfordEnglish.
^"HC5010304.PDF"(PDF).ParliamentPublications
^Schofield,John.BritishArchaeology(45).BritishArchaeology.June1999[2008-05-06].ISSN 1357-444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Metropolis:027London,WorldAssociationoftheMajorMetropolises(PDF).[2010-05-0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04-27).
^Sheppard,Francis.London:AHistor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10[2008-06-06].ISBN 978-0-19-285369-1.
^Flooding.UKEnvironmentAgency.[2006-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5).
^"SeaLevels" –UKEnvironmentAgency.EnvironmentAgency.[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3).
^Adam,David.ThamesBarriergetsextratimeasLondon'smainflooddefence.TheGuardian(UK).2009-03-31[2009-11-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ClimatestatisticsforAustralianlocations.bom.gov.au.[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5).
^WeatherInformationforNaples.Worldweather.org.2006-10-05[2013-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5).
^tabellaCLINOdellastazione/CLINOAveragesListedforthestationNapoliCapodichino[失效連結]
^TheWeatherNetwor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November2011
^PrévisionsmétéodeMétéo-France–ClimatenFrancePortugueseWebArchive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5-1718November2011
^WorldWeatherInformationService–Toulou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November2011
^August2003weather.[2012-09-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
^January1962weather.[2012-09-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3).
^Johnson,H;Kovats,RS;McGregor,G;Stedman,J;Gibbs,M;Walton6,H.Theimpactofthe2003heatwaveondailymortalityinEnglandandWalesandtheuseofrapidweeklymortalityestimates.Eurosurveillance.2005-07-01,10(7)[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London'sUrbanHeatIsland:ASummaryforDecisionMakers(PDF).GreaterLondonAuthority.October2006[2015-04-2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2-08-16).
^EverwarmerastemperaturesrivalFrance.Telegraph.2015-05-16[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LondonHeathrowAirport.MetOffice.[2014-09-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BritishWeatherExtremes:DailyMaximumTemperatures.Torro.[2014-09-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4).
^LondonWeatherCentreanalysis.weatheronline.co.uk.[2014-1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climate:ClimateLondonWeatherCentre.Tutiempo.[2014-1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Londonboroughs —LondonLife,GLA.LondonGovernment.[2008-1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3).
^Dogan,Mattei;Kasarda,JohnD.TheMetropolisEra.Sage.1988:99.ISBN 978-0-8039-2603-5.
^Londonasafinancialcentre.MayorofLondon.[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6).
^WestEndstilldrawingcrowds.BBCNews.2001-10-22[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Meek,James.SuperRich.TheGuardian(London).2006-04-17[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InformationonlatesthousepricesintheRoyalBorough.RoyalBoroughofKensingtonandChelsea.[2017-09-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RupertJones.AveragehousepricesinLondonjump19percentinayear.TheGuardian(London).2014-08-08[2014-09-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143.0143.1Flynn,Emily.Tomorrow'sEastEnd.Newsweek(NewYork).2005-07-06[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29).
^Foyle,Jonathan.HamptonCourt:TheLostPalace.BBCHistory.2011-03-29[2013-06-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PaddingtonStation.GreatBuildings.[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sdale,Sarah.Ecohomes:Woodenitbelovely... ?.TheDailyTelegraph(London).2008-03-27[2008-1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InsideLondon'snew'glassegg'.BBCNews.2002-07-16[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WildlifeinLondon,England:LNHSHomepage.lnhs.org.uk.[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2).
^LondonNaturalHistorySociety.
^"London'samphibiansandreptilepopulationsmapped".LaurieTuffrey,TheGuardian,Friday27July2012.[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10,000FoxesRoamLondon".JamesOweninLondonforNationalGeographicNews,May15,2006.[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Mammals.TheRoyalParks.[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PeterLaw.London'sfirstwildotterfound.ThisIsLocalLondon.[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1).
^Mammals.cityoflondon.gov.uk.[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LiamO'Brien,(24March2013)."DeadwhalefoundfloatingintheThamesEstuary'willbeexamin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IndependentonSunday(London).
^BBCNature-AQuestionofNature:HowhiddenistheUK'swildside?.BBCNature.[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6).
^RachelBishop.RichmondParkdeercullbegins.WandsworthGuardian(London).2012-11-05[2012-1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Inpictures:London'surbandeer.TheEveningStandard.[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EmmaInnes.PhotographersnapsMuntjacdeerinMillHillgarden.TimesSeries.[2015-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160.0160.1AsummaryofcountriesofbirthinLondon.CensusUpdate(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11December2012,2011:1[12December2011].
^ThePrincipalAgglomerationsoftheWorld.CityPopulation.[2009-03-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Britishurbanpattern:populationdata(PDF).ESPONproject1.4.3StudyonUrbanFunctions.EuropeanSpatialPlanningObservationNetwork:119.March2007[2010-02-22].(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5-09-24).
^Leppard,David.ImmigrationriseincreasessegregationinBritishcities.TheTimes(London).2005-04-10[2009-08-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MetropolisWorldAssociationoftheMajorMetropolises(PDF).[2010-05-03].ISBN 978-0-7306-2020-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04-27).
^PopulationdensityofLondon:byLondonborough,2006(PDF).UKStatisticsAuthority.[2015-05-2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6-24).
^'RichList'countsmorethan100UKbillionaires.BBCNewsOnline.2014-05-11[2014-05-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World'sMostExpensiveCities2004.CNN.2004-06-11[2007-08-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2011Census:KeyStatisticsforLocalAuthoritiesinEnglandandWa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S.Retrieved3July2014
^Paton,Graeme.Onefifthofchildrenfromethnicminorities.TheDailyTelegraph(London).2007-10-01[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5).
^ONS.LC2109EWls-Ethnicgroupbyage.www.nomisweb.co.uk.[2015-03-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Benedictus,Leo.Everyrace,colour,nationandreligiononearth.TheGuardian(London).2005-01-21[2008-05-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Census2001:London.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2006-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Kyambi,Sarah.BeyondBlackandWhite:Mappingnewimmigrantcommunities.InstituteforPublicPolicyResearch.2005-09-07[2007-01-20].ISBN 978-1-86030-284-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able1.4:EstimatedpopulationresidentintheUnitedKingdom,byforeigncountryofbirth,July2009toJune2010.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2011-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Figuregivenisthecentralestimate.Seethesourcefor95percentconfidenceintervals.
^2011Census,KeyStatisticsforLocalAuthoritiesinEnglandandWales.Ons.gov.uk.2012-12-11[2013-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AboutSaintPaul'sCathedral.DeanandChapterStPaul's.[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7).
^LambethPalaceLibrary.LambethPalaceLibrary.[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WestminsterAbbey.DeanandChapterofWestminster.[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WestMinsterCathedral.WestminsterCathedral.[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7).
^ChurchofEnglandStatistics.ChurchofEngland.[2008-06-0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4-07-09).
^LondonCentralMosqueTrustLtd.LondonCentralMosqueTrustLtd.&TheIslamicCulturalCentre.[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sikhchic.com-TheArtandCultureoftheDiaspora-Sikh-BritonsSecondWealthiest:GovernmentReport.sikhchic.com.[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1).
^Comment:BritishSikhsarethebestexampleofculturalintegration.politics.co.uk.[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Bill,Peter.The$300 billionArabsarecoming.LondonEveningStandard.2008-05-29[2013-07-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Census2001KeyStatistics,LocalAuthoritiesinEnglandandWa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
^HinduLondon.BBCLondon.2005-06-06[2006-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8).
^£17 mSikhtempleopens.BBCNews.2003-03-30[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Stanmore.TheJewishAgencyforIsrael.[2008-1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Paul,Jonny.LivingstoneapologizestoUK'sJews.TheJerusalemPost.2006-12-10[2011-02-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CrackingUp!".p.178.Lulu.com
^Brown,Jonathan.JafaicanandTikkinydrownouttheEastEnd'sCockneytwang.TheIndependent(London).2006-04-11[2008-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London'splaceintheUKeconomy,2005–06(PDF).CityofLondon.[2008-03-11].(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5-25).
^TheEconomicPositioningofMetropolitanAreasinNorthWesternEurope(PDF).TheInstituteforUrbanPlanningandDevelopmentoftheParisÎle-de-FranceRegion.December2002[2008-08-27].(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6-24).
^Afterthefall.TheEconomist(London).2007-11-29[2009-05-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FinancialCentres —Magnetsformoney.TheEconomist(London).2007-09-13[2009-05-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存档副本.[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LondonStockExchange.LondonStockExchangeplc.2008[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don'sPlaceintheUKEconomy,2005–6(PDF).OxfordEconomicForecastingonbehalfoftheCorporationofLondon:19.November2005[2006-06-1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5-25).
^Potter,Mark.Londontopsworldcitiesspendingleague.Reuters.2011-02-17[2011-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200.0200.1ARCHIVEDCONTENT]ProvisionalPortStatistics2009.DepartmentforTransport –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1-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Lowe,Felix.HighgatetrumpsChelseaaspriciestpostcode.TheDailyTelegraph(London).2008-02-19[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U.K.'sMostExpensivePostcodes.Forbes.2007-12-12[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Availability.mydotlondon.com.[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EuropeanCitiesandRegionsoftheFuture2014/15.fDiIntelligence.com(London).2014-02-17[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LondonnamedasEuropeanCityoftheFuture.London&Partners(London).2014-02-17[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CityMayors:UKandEuropeancitiescompared.citymayors.com.[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GlobalPropertyGuide.PriceperSquareMeterUnitedKingdom-BritishCostperSquareMeter.GlobalPropertyGuide.[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Gasdistributors.https://www.ofgem.gov.uk/.[2014-09-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Electricitydistributor.http://www2.nationalgrid.com/.[2014-09-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LondonistheHRcentreofopportunityintheUK.PersonnelToday.com.2005-02-15[2006-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heImportanceofTourisminLondon(PDF).[2015-05-2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06-28). ",VisitLondon.Retrieved3June2006.
^EuromonitorInternational'sTop100CityDestinationsRanking.EuromonitorInternational.2012-01-10[2012-02-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London101:OneHundredandOneAmazingFactsAboutLondon(PDF).VisitLondon.[2015-05-2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06-28).
^Top10LondonAttractions.VisitLondon.2011-04-01[2011-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ransportforLondon.TransportforLondon.[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HowdoIfindoutabouttransportinLondon?.GreaterLondonAuthority.[2008-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9).
^BAAHeathrow:OfficialWebsite.BAA.[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1).
^HeathrowAirportTerminal5.TMCLtd.[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Heathrowrunwayplansscrappedbynewgovernment.BBCNews.2010-05-12[2011-01-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BAAGatwick:GatwickAirport.BAA.[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BAAStansted :StanstedAirport.BAA.2008[2008-04-27].ISBN 978-0-86039-476-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donLutonAirport.LondonLutonAirport.[2008-04-27].ISBN 978-0-11-510256-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donCityAirport —CorporateInformation.LondonCityAirportLtd.[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ransportforLondon.LondonUnderground:History.[2012-12-30].ISBN 978-0-904711-3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2).
^Keyfacts.TransportforLondon.[2009-1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9).
^Schwandl,Robert.LondonUnderground.UrbanRail.net.2001[2006-09-24].ISBN 978-3-936573-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6).
^Tubebreaksrecordforpassengernumbers(新聞稿).TransportforLondon.2007-12-27[2011-02-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TheLondon2012legacy.TransportforLondon.[2013-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FirstCapitalConnect.FirstCapitalConnect.[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RailStationUsage.OfficeofRailRegulation.[2009-10-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7).
^Tubeexits.TransportforLondon.[2009-10-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22).
^CrossrailRegionalMap.Crossrail.[2013-09-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Crossrail'sgianttunnellingmachinesunveiled.BBCNews.2012-01-02[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0).
^Leftly,Mark.Crossraildelayedtosave£1bn.TheIndependentonSunday(London).2010-08-29[2015-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Rail.LondonFirst.LondonFirst.[2014-04-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Eurostar.Eurostar.[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Highspeed.Southeastern.[2011-02-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238.0238.1August2007,RailFreightStrate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ondonRail
^239.0239.1Whatwedo–Buses.TransportforLondon.TransportforLondon.[2014-04-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7).
^London'sbusimprovementsgetParliamentarysealofapproval.TransportForLondon.2006-05-23[2011-02-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LondonBlackCabs.LondonBlackCabs.[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ube.TransportforLondon.[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Whatwedo–Trams.TransportforLondon.TransportforLondon.[2014-04-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TramlinkFactsheet(PDF).TransportforLondon.Summer2009[2010-02-1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0-03-11).
^LondonCyclingCampaign.RosannaDownes.2006-11-20[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TransportforLondon:WoolwichFerry,50years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trieved8September2013
^Campbell,Ken(2000)."GuinnessWorldRecords2001".p.150.
^Beds,HertsandBucksTravel —AllyouneedtoknowabouttheM25.BBC.1988-08-17[2010-02-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Mulholland,Hélène.BorisJohnsonmulls'intelligent'congestionchargesystemforLondon.TheGuardian(London).2009-03-16[2009-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ChargingZone.TransportforLondon.[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Whopayswhat.TransportforLondon.[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8).
^Residents.TransportforLondon.[2008-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Santos,Georgina;Button,Kenneth;Noll,RogerG."LondonCongestionCharging/Comments."Brookings-WhartonPapersonUrbanAffairs.15287084(2008):177,177–234.
^Table3inSantos,Georgina;Button,Kenneth;Noll,RogerG."LondonCongestionCharging/Comments."Brookings-WhartonPapersonUrbanAffairs.15287084(2008):177,177–234.
^漫话英伦:伦敦哪条街交通事故最多?.[2015-1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256.0256.1NumbersofstudentsinLondon.LondonHigher.[2010-08-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Overallfor2014.[2014-11-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6).
^Hipwell,Deirdre.TheSundayTimesGoodUniversityGuide2007 –ProfileforLondonSchoolofEconomics.TheSundayTimes(London).2007-09-23[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FTGlobalMBARankings.FinancialTimes(London).[2010-01-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Aboutus.UniversityofLondon.[2014-12-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5).
^HESAStatistics:UnitedKingd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ESA.Retrieved6April2015
^CollegesandInstitutes.UniversityofLondon.[2010-09-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AboutLondonM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ondonMetropolitanUniversity,August2008
^UniversityoftheArtsLondon.TheGuardian(London).2008-05-01[2010-08-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Carvel,John.NHShospitalstoforge£2bnresearchlink-upwithuniversity.TheGuardian(London).2008-08-07[2010-09-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PiccadillyLights.LandSecurities.[2008-1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SondheimandLloyd-Webber:thenewmusic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NewYorkTimes..referredtoAndrewLloydWebberas"themostcommerciallysuccessfulcomposerinhistory"
^268.0268.1268.2268.3Theatresandconcerthalls..YourLondon.[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4).
^2001:Publichouses.BBC.[2008-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OxfordStreetgetsitsowndedicatedlocalpoliceteam.TheLondoner.September2006[2007-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Chinatown —Officialwebsite.ChinatownLondon.[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OneQueen,TwoBirthdays.RoyalGovernment.[2008-09-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0).
^273.0273.1273.2273.3LondoninLiterature,.BrynMawrCollege.[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WorkingTitleFilms.UniversalStudios.[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Organisation.NationalPortraitGallery.[2013-1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276.0276.1London'stop40artists.BBC.2006-04-06[2008-09-09].ISBN 978-0-89820-135-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Punk.Allmusic.[2010-02-19].
^HistoryofmusicinLondon.TheLondonMusicScene.[2009-08-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Walker,Tim(28July2008)."Mumford&Sons,TheLuminaire,Lond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Independent(London).Retrieved13October2012.
^Warren,Emma.FromtheDugOutanddreadstoDMZanddubstep:10classicclubnights.GuardianMusicBlog(London).2011-12-09[2012-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KensingtonGardens.TheRoyalParks.2008[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MadameTussauds —Officialwebsite.MadameTussauds.[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MadameTussauds —TouristInformation.TouristInformationUK.[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Mills,A.,DictionaryofLondonPlaceNames,(2001)
^GreenPark.TheRoyalParks.2008[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GreenwichPark.TheRoyalParks.2008[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BushyPark.TheRoyalParks.2008[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RichmondPark.TheRoyalParks.2008[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RichmondBoroughCouncil.[2015-05-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6).
^Kew,History&Heritage(PDF).RoyalBotanicGardens,Kew.[2013-01-2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8-29).
^CityofLondonCorporationHampsteadHeath.CityofLondonCorporation.[2010-02-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EppingForestYou&YourDog(PDF).brochure.CityofLondon.[2010-03-1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07-04).
^Ramblers.CorporationofLondonOpenSpaces.Ramblers.org.uk.[2011-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9).
^Greenspaces.CityofLondon.[2012-07-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9).
^KenwoodHouse.EnglishHeritage.[2008-04-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EppingForest.cityoflondon.gov.uk.[2015-05-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PhilMarson.InnerLondonRamblers-WalkIdeas.innerlondonramblers.org.uk.[2015-05-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WandleTrail-Map.Sustrans.[2015-05-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IdeasforLondonwalksfromtheInnerLondonWalkingGroup
^London1908.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2011-02-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London1948.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2011-02-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England —Introduction.CommonwealthGamesFederation.[2008-1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LondonDefeatsDohatohost2017InternationalAthleticsChampionships.Gamesbids.com.[2011-1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3).
^TheFA.com —PremierLeague.TheFA.com.TheFootballAssociation.2004-01-17[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27).
^WembleyStadiumHistory —OfficialWebsite.WembleyNationalStadiumLimited.[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3).
^WembleyStadium —Presspack —FactsandFigures.WembleyNationalStadiumLimited.[2008-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PremiershipRugby:Clubs.PremierRugby.[2010-08-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RFUapplyfortwoadditionalconcertsatTwickenhamStadiumin2007(新聞稿).TwickenhamRugbyStadium.2006-10-03[2015-05-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5).
^Wimbledon —officialwebsite.TheAllEnglandTennisandCroquetClub(AELTC).[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3).
^Clarey,Christopher.TraditionalFinal:It'sNadalandFederer.TheNewYorkTimes.2008-05-07[2008-07-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6).Federersaid[:]'Iloveplayingwithhim,especiallyhereatWimbledon,themostprestigioustournamentwehave.'
^WillKaufman&HeidiSlettedahlMacpherson(編).Tennis.BritainandtheAmericas.1 :Culture,Politics,andHistory.ABC-CLIO:958.2005.ISBN 1-85109-431-8.thisfirsttennischampionship,whichlaterevolvedintotheWimbledonTournament...continuesastheworld'smostprestigiousevent.
^Burke,Monte.WhatIsTheMostPrestigiousGrandSlamTennisTournament?.Forbes(NewYork).2012-05-30[2013-06-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AboutLord's—thehomeofcricket —officialwebsite.MCC.2008[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TheBritOval —OfficialWebsite.SurreyCCC.2008[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FloraLondonMarathon2008.LondonMarathonLtd.[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6).
^TheOxfordandCambridgeBoatRace —OfficialWebsite.TheOxfordandCambridgeBoatRace.[2008-04-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125yearsofWimbledon:Frombirthoflawntennistomodernmarve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NN.Retrieved28September2011
^Lord's.Cricinfo.[2009-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1).
來源[編輯]
書籍
Ackroyd,Peter.London:TheBiography.London,England:Vintage.2001:880.ISBN 978-0-09-942258-7.
Mills,David.DictionaryofLondonPlaceNames.OxfordPaperbacks.2001.ISBN 978-0-19-280106-7.OCLC 45406491.
外部連結[編輯]
從維基百科的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London」的內容
維基詞典上的字詞解釋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新聞上的新聞
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維基文庫上的原始文獻
維基教科書上的教科書和手冊
維基學院上的學習資源
(英文)維基導遊上有關倫敦的旅行指南
(英文)倫敦市政府-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倫敦交通(TfL)-城市的交通部門
(英文)Archived2010-01-18atWebCite
(英文)倫敦倫敦.Tv
(英文)2012年倫敦奧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官方國家數據:2003年關注倫敦-關於倫敦的官方調查數據
(英文)倫敦Tv
閱論編 英國行政區劃首都:倫敦構成國大區郡級行政區 英格蘭大倫敦倫敦市*·大倫敦東南西伯克*·雷丁*·沃金厄*·布拉克內爾森林*·溫莎-梅登黑德*·斯勞*·白金漢·米爾頓凱恩斯*·東薩塞克斯·布萊頓-霍夫*·漢普·南安普敦*·樸茨茅斯*·懷特島*·肯特·梅德韋*·牛津·薩里·西薩塞克斯西南巴斯和東北索美塞特*·北索美塞特*·索美塞特·布里斯托*·南格洛斯特*·格洛斯特·斯溫頓*·威爾特*·多塞特*·伯恩茅斯-克賴斯特徹奇-普爾*·德文·托貝*·順風*·錫利群島*s·康瓦爾*西密德蘭茲赫里福德*·施洛普*·特爾福德和雷金*·史丹佛·特倫特河畔斯托克*·華威*·西密德蘭茲*·伍斯特*西北東柴*·西柴和切斯特·哈爾頓*·沃靈頓*·坎布里亞·大曼徹斯特·蘭開夏·黑潭*·布拉克本-達文*·默西賽德東北諾森伯蘭*·泰恩-威爾·達拉謨*·達靈頓*·哈特爾浦*·蒂斯河畔斯托克頓*·雷德卡-克利夫蘭*·米德爾斯堡*約克郡-亨伯東約克·南約克·西約克·北約克·約克*··京斯敦*·北林肯*·東北林肯*東密德蘭茲德貝·德貝城*·諾丁罕·諾丁罕城*·林肯·萊斯特·萊斯特城*·拉特蘭*·北安普敦東英格蘭瑟羅克*·濱海紹森德*·艾塞克斯·赫特福德·盧頓*·貝德福*·中央貝德福*·劍橋·彼得伯勒*·諾福克·沙福 威爾斯(單一制大區)布萊耐格溫特·布里真德·卡菲利·卡地夫·卡馬森·錫爾迪金·康維·登比·弗林特·格溫內斯·安格爾西島·梅瑟蒂德菲爾·蒙茅斯·下塔爾波特港·紐波特·彭布羅克·波伊斯·朗達卡嫩塔夫·斯旺西·托法恩·格拉摩根谷·雷克斯漢姆北愛爾蘭(單一制大區)安特里姆-紐頓阿比·阿茲-北唐·阿馬城-班布里奇-克雷加文·貝爾法斯特·堤道海岸-峽谷·德里城-斯特拉班·弗馬納-奧馬·利斯本-卡斯爾雷·中和東安特里姆·中阿爾斯特·紐里-莫恩-唐 蘇格蘭(單一制大區)亞伯丁城·亞伯丁·安格斯·阿蓋爾-比特·克拉克曼南·鄧弗里斯-加洛韋·丹地·東艾爾·東敦巴頓·東洛錫安·東倫弗魯·愛丁堡·外赫布里底群島·福爾柯克·法夫·格拉斯哥·高地·因弗克萊德·中洛錫安·莫里·北艾爾·北拉納克·奧克尼·伯斯-金羅斯·倫弗魯·蘇格蘭博德斯·昔得蘭·南艾爾·南拉納克·史特靈·西敦巴頓·西洛錫安參見:英國行政區劃——註:「*」英格蘭的單一管理區、「s」獨特的管理區
閱論編大英國協運動會舉辦城市
1930:哈密爾頓
1934:倫敦
1938:雪梨
1950:奧克蘭
1954:溫哥華
1958:卡地夫
1962:伯斯
1966:金斯敦
1970:愛丁堡
1974:基督城
1978:艾德蒙頓
1982:布里斯班
1986:愛丁堡
1990:奧克蘭
1994:維多利亞
1998:吉隆坡
2002:曼徹斯特
2006:墨爾本
2010:德里
2014:格拉斯哥
2018:黃金海岸
2022:伯明罕
閱論編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
1896:雅典
1900:巴黎
1904:聖路易斯
1908:倫敦
1912:斯德哥爾摩
1916:柏林(注1)
1920:安特衛普
1924:巴黎
1928:阿姆斯特丹
1932:洛杉磯
1936:柏林
1940:東京/赫爾辛基(注2)
1944:倫敦(注2)
1948:倫敦
1952:赫爾辛基
1956:墨爾本
1960:羅馬
1964:東京
1968:墨西哥城
1972:慕尼黑
1976:蒙特婁
1980:莫斯科
1984:洛杉磯
1988:漢城
1992:巴塞隆納
1996:亞特蘭大
2000:雪梨
2004:雅典
2008:北京
2012:倫敦
2016:里約熱內盧
2020:東京(注3)
2024:巴黎
2028:洛杉磯
2032:布里斯班
(注1)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取消;(注2)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取消;(注3)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推遲,但仍保留原定名稱
閱論編歐洲歌唱大賽
歷史(英語:HistoryoftheEurovisionSongContest)
規則(英語:RulesoftheEurovisionSongContest)
演唱語言
投票方式(英語:VotingattheEurovisionSongContest)
歷屆冠軍
奪冠曲目(英語:EurovisionSongContestwinnersdiscography)
主持人(英語:ListofEurovisionSongContestpresenters)
OGAE
馬塞爾·貝桑松獎
歷屆賽事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歷屆舉辦城市(英語:ListofhostcitiesoftheEurovisionSongContest)1950年代
盧加諾
法蘭克福
希爾弗瑟姆
坎城
1960年代
倫敦
坎城
盧森堡市
倫敦
哥本哈根
拿坡里
盧森堡市
維也納
倫敦
馬德里
1970年代
阿姆斯特丹
都柏林
愛丁堡
盧森堡市
布萊頓
斯德哥爾摩
海牙
倫敦
巴黎
耶路撒冷
1980年代
海牙
都柏林
哈洛格特
慕尼黑
盧森堡市
哥德堡
卑爾根
布魯塞爾
都柏林
洛桑
1990年代
札格瑞布
羅馬
馬爾默
磨坊街鎮
都柏林
都柏林
奧斯陸
都柏林
伯明罕
耶路撒冷
2000年代
斯德哥爾摩
哥本哈根
塔林
里加
伊斯坦堡
基輔
雅典
赫爾辛基
貝爾格勒
莫斯科
2010年代
奧斯陸
杜塞道夫
巴庫
馬爾默
哥本哈根
維也納
斯德哥爾摩
基輔
里斯本
特拉維夫
2020年代
鹿特丹
鹿特丹
都靈
參賽國現在的參賽國※為五大國
阿爾巴尼亞
亞美尼亞
澳大利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比利時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冰島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
拉脫維亞
立陶宛
馬爾他
摩爾多瓦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烏克蘭
英國※
已退賽參賽國
安道爾
白俄羅斯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匈牙利
盧森堡
摩納哥
摩洛哥
斯洛伐克
土耳其
已消失參賽國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南斯拉夫
無法參賽的國家
法羅群島
哈薩克斯坦
科索沃
黎巴嫩
列支敦斯登
卡達
蘇格蘭
蘇聯
突尼西亞
特別活動(英語:ListofspecialshowsoftheEurovisionSongContest)
歐洲歌唱大賽50周年慶典
歐洲歌唱大賽:名曲大賞(英語:EurovisionSongContest'sGreatestHits)
歐洲歌唱大賽:閃耀歐洲(英語:Eurovision:EuropeShineaLight)
閱論編歐洲各國及其首都西歐北歐南歐中歐東歐東南歐
法國-巴黎
英國-倫敦
德國-柏林
荷蘭-阿姆斯特丹
比利時-布魯塞爾
盧森堡-盧森堡市
愛爾蘭-都柏林
摩納哥(城邦國)
丹麥-哥本哈根
挪威-奧斯陸
瑞典-斯德哥爾摩
芬蘭-赫爾辛基
冰島-雷克雅維克
西班牙-馬德里
葡萄牙-里斯本
義大利-羅馬
希臘-雅典
土耳其-安卡拉
賽普勒斯-尼科西亞
梵蒂岡(城邦國)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市
馬爾他-法勒他
安道爾-安道爾城
德國-柏林
奧地利-維也納
瑞士-伯恩
列支敦斯登-瓦都茲
波蘭-華沙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
匈牙利-布達佩斯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
愛沙尼亞-塔林
拉脫維亞-里加
立陶宛-維爾紐斯
烏克蘭-基輔
白俄羅斯-明斯克
摩爾多瓦-奇西瑙
俄羅斯-莫斯科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保加利亞-索菲亞
蒙特內哥羅-波德戈里察
科索沃-普里什蒂納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塞拉耶佛
北馬其頓-斯科普里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伦敦&oldid=68793374」
分類:大英國協運動會主辦城市倫敦歐洲首都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世界運動會主辦城市1世紀建立的聚居地聯合王國構成國首都聯合國會員國首都大英國協會員國首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會員國首都七大工業國組織會員國首都隱藏分類:含有非數字formatnum參數的頁面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引文格式1錯誤:外部連結自2013年5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Webarchive模板其他存檔站點含有連結內容需訂閱查看的頁面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頁面同時使用了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使用未知infoboxsettlement參數的頁面有音頻讀音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使用人口模板的頁面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導遊
其他語言
Аҧ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AsturianuАварKotavaअवधी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ᏣᎳᎩکوردیCorsu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Eʋegbe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Fulfulde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Avañe'ẽगोंयचीकोंकणी/GõychiKonknni𐌲𐌿𐍄𐌹𐍃𐌺ગુજરાતી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АдыгэбзэKabɩyɛ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коми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RipoarischKurdîКоми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मैथिलीBasaBanyumasanMalagasyОлыкмарийMāori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Кырыкмары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DorerinNaoero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Nouormand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piamentuPicardDeitschNorfuk/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PinayuananRunaSimiRumantschRomaničhib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Gagana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ranantongo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Leafaka-TongaTokPisin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ChiTumbukaTwi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Zeêuws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倫敦_百度百科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歐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經濟中心。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城市。幾百年來,倫敦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巨大的影響力 ...
- 2霧都[英國首都]:倫敦(London) - 中文百科知識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 ...
- 3英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 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城市和国际金...
- 4英國的首都是什麼? - 雅瑪知識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美國首都是什麼?英國首都是啥? 美國的首都是 ...
- 5倫敦10 大一日遊
您可以透過這種結合經典景點的行程,遊覽一些英國最負盛名的景點。 ... 倫敦和西歐宏偉的歷史首都之間由快速的歐洲之星相連,讓巴黎一日遊成為其中一種欣賞每座城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