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摘選》台灣主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開端 - 工商時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主權問題」成為小說中第三次世界大戰開端之一。

新書《2034全面開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實戰小說】 》原本設定在2050年,但寫作過程中, ... 首頁工商書房書房嚴選小說摘選》台灣主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開端 小說摘選》台灣主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開端 工商時報書房編輯 2021.11.06 夾處大國權力交鋒之間的台灣。

圖/freepik 編按:「台灣主權問題」成為小說中第三次世界大戰開端之一。

新書《2034全面開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實戰小說】》原本設定在2050年,但寫作過程中,中美關係惡化,因此開戰日期不斷推前到2034年。

作者艾略特‧阿克曼、詹姆斯‧史塔萊迪坦言:「我們認為戰爭可能會在更短時間內爆發,而我們寫作的目的就是要竭盡全力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戰。

」 2034年5月22日,23:47(格林威治時間+8) 南海 半夜三更,有人敲他的門。

林保呻吟著撐起身來。

這個時間會有什麼事?他有些不解。

睡眠被打斷已經成為他的例行公事。

昨天晚上,戰鬥群裡兩艘驅逐艦艦長為了編隊先後的問題爭執不休,得由林保出面才能解決;再前一天,突如其來的天候預警打斷他的好夢,所幸那個颱風後來沒有成形;之後他的一艘潛艇沒有在預定通信時間通信;在那以前,還有一艘艦艇的反應爐水質硬度超標。

他揉著惺忪睡眼,想著想著,一時也記不清這段期間發生的許多大小事故。

對他的國家而言,這應該是歷史性偉大的一刻,他有幸恭逢其盛,但此時的林保卻沒有這樣的感覺。

僅僅是處理戰鬥群內各種瑣事,就已經鬧得他筋疲力盡,他認定自己再也別想一覺到天明了。

由於能妥善運用網路偽裝、匿蹤材料,與衛星幌騙等複雜的科技,他的艦隊行蹤始終保持隱密,這一點也確實為他帶來些許滿足。

老對頭美國人雖說在懷疑他的艦隊正朝中國台北附近水域進逼,但無法取得發動反制所需的確切目標數據。

當然,美國人最後一定能找到他們,但到時為時已晚。

「將軍同志,戰情中心要你去一趟。

」 又是一聲敲門聲,林保徹底醒了。

「將軍同志──」 林保打開艙門。

「你敲一聲我就聽到啦,」他對那名年輕的水兵斥道。

那水兵看起來頂多只有19歲,缺乏睡眠的情況不比他好多少。

「告訴他們」──他咳著嗽說,「告訴他們我就來。

」那水兵點點頭,匆匆順廊道下去。

林保邊穿衣,邊對自己剛才發的脾氣懊惱不已,發了這場脾氣說明他備受壓力。

讓部屬見到自己這樣,就是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在部屬眼前,更何況他們也像自己一樣備感壓力。

自他們隱匿行蹤三周以來,鄭和號航母戰鬥群──連同海軍的另三個打擊群,還有解放軍特種部隊、戰略陸基轟炸機,與空軍的超高音速飛彈──都以一種包圍的態勢逼向中國台北,也就是西方國家堅持認定的台灣。

儘管林保的艦隊一直保持匿蹤,但他幾乎可以感覺到美國人廣被全球的監視網正在摸索他的行蹤。

這項由姜部長設計、經政治局常委通過的作戰計畫分兩階段進行,兩個階段分別以《孫子兵法》兩條古訓為指導原則。

第一條是「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在戲劇性地消失之後,中國艦隊會以同樣戲劇性的方式在台灣周邊海域再度現身,像雷鳴電閃一般出擊。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像這樣隱身暗處集結兵力。

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得花數周、甚或一個月的時間,才能佈署戰鬥資產進行反制。

姜部長的第二階段計畫,同樣以孫子兵法為指導原則:「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作戰的最高藝術就是不需實際動武就讓敵人臣服。

姜部長認為,中國艦隊突然兵臨台灣外海,會讓台灣立法院別無選擇,只能投票通過解散政府,隨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兼併。

中國不需要發射一槍一彈。

在向政治局常委提出他的作戰計畫時,姜部長說,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包圍台灣,能兵不血刃地壓制台灣。

雖說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趙樂際等幾名政治局常委對這項作戰計畫提出異議,但計畫最後經大多數常委通過。

林保進入戰情中心,發現姜部長已經在加密視訊會議網路另一端等著他。

「很高興見到你,部長同志,」林保首先開口。

自鄭和號進入匿蹤模式以來,他與姜部長雖說一直有電郵往來,但基於保密考量,兩人還沒有交談過。

這次面對面又為兩人帶來一陣尷尬的沉寂,好像彼此都在試探對方的緊張程度一樣。

「我也很高興見到你,」姜部長隨即對林保以及他部下官兵的絕佳表現讚譽有加。

他盛讚鄭和號航母戰鬥群透過複雜的戰術運動將兵力投入陣地,還在過程中完成修補,為即將來到的偉大勝利做好準備。

他不斷誇著誇著,但他誇得愈起勁,林保聽著愈是不自在。

一定出了什麼亂子。

「昨天深夜,台灣立法院決定召開緊急會議,」姜部長說。

「看來不出幾天就會投票解散政府……」他愈說愈小聲,甚至有些哽咽。

「我們的計畫似乎逐漸奏效……』他說著說著,捏了捏鼻樑,擠了擠眼睛。

他做了一個長長的深呼吸,然後以一種沮喪的口吻說,「不過,我們很擔憂一件事。

你一定已經知道,美國人揚言發動核子攻擊。

」 林保不知道這件事。

他朝坐在他一手之隔的情報官看了一眼。

過去12小時他們一直保持通信斷網狀態。

那名情報官立即在一個沒有加密的手提電腦上找出《紐約時報》首頁,只見首頁用最大號黑體字寫著一個大標題,底下還畫著紅線:「我們可能使用核子武器,總統說」。

這個新聞刊出不到幾小時。

林保不知道應該怎麼回應姜部長。

他想到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向姜部長報告鄭和號航母戰鬥群的最新動態,於是他開始機械式地說著。

他檢討艦載機官兵的備戰狀況,水面護衛艦艇的位置,潛艇的調度安排。

他喋喋不休地說著,但就在他陳述這些技術性細節的同時,姜部長開始神經質地咬著手指甲。

他凝視自己雙手,似乎根本沒有在聽。

林保終於講完了。

「我們的計劃運作得很好,部長同志。

」 姜部長抬頭看了林保一眼,沒有答腔。

林保繼續說,「如果台灣立法院投票解散政府,美國人就不能對我們發動攻擊。

票又不是我們投的,美國人不會厚顏無恥到因此攻擊我們。

」 姜部長摸了摸他的圓下巴。

「或許吧,」他說。

「就算他們真的發動攻擊,也找不到我們的艦隊。

他們沒有精確座標數據,就算想發動戰術核子攻擊,也找不到目標。

此外,我們的位置距離台灣北部海岸只有幾哩──攻擊我們對台灣港口造成的附加傷害會大到不可收拾。

部長同志,這正是你的計劃的高明之處。

我們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如孫子所說,這是『善之善者』,是用兵最高藝術。

」 姜部長點點頭,重覆了一句「或許吧。

」他的語氣細若遊絲,好像需要喝杯水潤潤喉一樣。

視訊會議隨即結束,台灣立法院即將舉行投票。

美國人已經畫下一條或許會執行的紅線。

除了等待,林保與他手下官兵也沒什麼其他可做的事。

天色及將破曉,在返回船艙途中,林保查看了艦橋值班狀況。

他的部下官兵儘管年輕,缺乏經驗,但任務執行得很認真、到位。

每一名官兵都了解他們肩負的重責大任。

不遠處就是籠罩在黎明前迷霧中的台灣海岸。

旭日就要東升,霧氣即將盡散。

台灣島很快就要完全展現在他們眼前,他們的位置也即將徹底暴露,但林保累了,他需要稍事休息。

他回到自己官艙,想睡,但幾經折騰仍然無法成眠,最後他決定閱讀。

他看到書架上那本英文的《孫子兵法》(TheArtofWar〉。

頗具反諷意味的是,他第一次讀《孫子兵法》,是在新港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

他翻著這本註解詳盡的書,想到新港碼頭深鎖的迷霧,想到霧氣如何滯留海岸,想到船隻如何在其中穿行,想到眼前的霧。

他隨即想到《孫子兵法》上一句他讀過許多遍,但隨著時光消逝,似乎已經逐漸淡忘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怠;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百戰必怠」。

林保閉上眼睛。

他自問:我了解敵人嗎?然後試著想起有關美國的一切。

他想到在美國讀書、生活的歲月,想到他生長在美國的母親。

他閉上眼可以聽見她的聲音,可以聽到她為幼兒時代的他唱著兒歌。

她唱的……是美國歌曲。

他忍不住輕聲吟唱「港灣碼頭」(TheDockoftheBay);那熟悉的旋律令人沉醉。

他終於沉入寧靜夢鄉。

2034年6月18日,10:27(格林威治時間+8) 台灣,台北海岸西方20浬   林保站在飛行甲板上,雨水從他的雨衣褶縫中滲進來。

換成晴朗好天,他可以將台北的天際線一覽無遺,但現在台北籠罩在密層層的烏雲裡,什麼也看不見。

姜部長的座機隨時可能抵達。

他選在這時到訪目的未明,但林保確信,解決他們與美國人與台灣人之間僵局的時機已至,姜部長此行會帶來解決僵局的訊息。

  遠方出現一點閃爍搖擺的微光,姜部長的座機來了。

  它穿破雲層,忽上忽下顛簸著。

不過幾秒鐘,座機已經滑上飛行甲板,飛行員用阻攔索完成一次乾淨俐落的降落,讓林保很滿意。

引擎在低鳴聲中減速。

片刻過後,後艙梯降下,姜部長出現了。

降落在航空母艦上的刺激,令他笑得合不攏嘴。

一名飛行員幫他卸下卡在他一雙大耳上的頭盔。

姜部長這次視察事先未經宣布,但就像政客一樣,他已經開始與地勤人員握手,而那些地勤這時也已經猜出他是何許人也。

為免橫生枝節,林保很快護送他離開飛行甲板。

  進入官艙後,兩人在一張擺著海圖的小長桌旁坐定。

一個台灣島的全息投影地圖投射在桌面上,沿軸線轉著。

一名勤務兵為兩人倒了茶,然後貼著艙壁、抬頭挺胸、立正站好。

姜部長以質疑的眼神看著那勤務兵,林保於是向那兵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現在官艙裡只剩下姜部長與林保兩人。

  姜部長把身子朝椅背靠了靠。

「我們似乎與敵人陷入僵局了⋯⋯」他開口說道。

  林保點點頭。

  「我原本希望立法院會投票決定解散政府,免得我們得發動入侵。

現在看來這情況愈來愈不可能了。

」姜部長抿了一口茶,然後問道,「你認為美國人為什麼用核子攻擊威脅我們?」   林保不解這個問題;這問題的答案似乎太明顯了。

「他們想嚇唬我們,部長同志。

」   「嗯,」姜部長說。

「告訴我,他們能嚇唬你嗎?」   林保沒有答覆,這似乎讓姜部長感到失望。

  「應該嚇唬不了你,」他對林保說。

根據姜部長的說法,美國人發動核子攻擊的威脅不但不能突顯他們的長處,反而將他們的弱點曝露無遺。

美國人如果真的想威脅中國,就應該發動大規模網路攻擊。

唯一問題是美國人辦不到,美國人缺乏駭進中國線上基礎設施的能力。

「去管制化」(deregulation)為美國帶來驚人的創新與經濟實力,但這種作法現在也成為美國的弱點。

美國的線上基礎設施分崩離析,很容易遭到破壞,而中國的線上基礎設施卻沒有這種問題。

「事實證明,美國人沒有能力建構一個集中化的網路防禦平台,」姜部長說。

「而我們只需按一個鈕,就能讓他們大多數的電網當機。

他們發動核子報復的威脅既過時而且荒謬,就像你向對方挑戰、要求決鬥前,還先用手套在對方臉上掃一下。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得讓他們知道,我們對核子威脅的想法了。

」   「我們要怎麼讓他們知道?」林保邊問,邊按下一個遙控鈕,關閉不斷旋轉的全息投影地圖。

他移開擺在桌面上的兩個茶杯,露出海圖,好像要與姜部長討論一場海上作戰一樣。

  「我們在這裡按兵不動,」姜部長對那些海圖擺了擺手說道。

「我們先從北方,在巴倫支海下手。

美國的第三與第六艦隊已經撤出那些海域南下。

美國人一旦離開,我們的俄國盟友可以毫無阻攔,盡情破壞美國的海底10G網際網路電纜。

俄國會協助我們,好言好語地提醒美國人,他們的力量已經過時,炸彈不是癱瘓一個國家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最好的方式。

我要你做的很簡單:做好準備,這將是一場網路戰較勁。

這場行動是有限的,我們只會剪斷一條或兩條電纜,把美國人打進黑暗中,讓他們只能凝望茫茫一片蒼空。

之後,或許台灣立法院會邀我們進入台北,或許我們得自己打進去。

無論怎麼說,你的部隊都必須做好準備。

」   「你那麼老遠飛來,為的就是告訴我這個嗎?」   「我來這裡不是要告訴你任何事,」姜部長說。

「我來只是因為我想站在這艘船上,看看你是否做好準備。

」   林保可以感覺到姜部長盯著自己的炯炯目光。

他已經很了解,在今後幾天,無論是兵不血刃地開進台北,或是不得不發動登陸作戰,鄭和號攻擊群的迅速行動能力攸關成敗至鉅。

姜部長還沒來得及說出他對林保的戰備狀況的看法,就有人敲門,傳來戰情中心快報。

  林保讀著快報。

  「上面寫些什麼?」姜部長問。

  「美國進取號航空母艦開始行動了。

」   「來台北這裡?」   「不是,」林保答道。

「這很沒道理。

他們駛離了。

」 (本文摘自艾略特‧阿克曼、詹姆斯‧史塔萊迪著《2034全面開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實戰小說】:美軍NATO歐盟統帥揭密預警#台灣人必讀!》,野人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 重陽節登高飲酒長壽「九九」 每一天都問自己活得好嗎? 村上春樹用心度日書中主角也很愛洗衣服 2021年度財經好書揭曉!|名人推薦|企業讀書會|讀者分享歡迎訂閱追蹤Instagram、樂讀電子報|回工商書房首頁 文學小說懸疑推理小說野人文化歐美懸疑推理小說 工商時報書房編輯 熱門文章 巴菲特驚洩股市大殺戮:2字警告散戶 2022.01.06 逢低布局22檔法人大掃貨 2022.01.07 外資賣超132億台股破18,200止跌看「它」 2022.01.07 Fed擬加快升息6檔金融股外資買盤湧 2022.01.06 運價漲勢不止外資看好長榮股價再漲30% 2022.01.0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