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案例不只肉圓爸和17歲小媽媽! 3分鐘看台灣兒虐問題有多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事實上,台灣虐待兒童的可怕,遠超過外界想像,已足以讓台灣被視為不文明 ... 邱姓女童案、雲林殺子案,一樁樁兒虐案件都讓台灣社會心碎,更令人心寒 ...
在今天看見明天
×
虐童案例不只肉圓爸和17歲小媽媽!3分鐘看台灣兒虐問題有多嚴重?
蔡依庭、萬年生
政治社會
2018-05-2409:31
+A
-A
加入收藏
兒虐悲歌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
近日新北市一位爸爸因孩子買肉圓忘記加辣,將兒子打趴在地;台南也有一名17歲小媽媽,因1歲7個月大的女兒哭鬧不喝奶,用不求人「教訓」....虐童事件頻傳,去年彰化縣1名未滿5歲女童生前疑遭姨丈長期凌虐、深夜被毒打,頭部遭重擊造成命危送醫急救,經過2天1夜與死神拔河,後在彰基醫院拔管後宣告不治,令社會譁然。
台灣兒虐問題破洞大到難以想像
事實上,台灣虐待兒童的可怕,遠超過外界想像,已足以讓台灣被視為不文明的國家。
根據衛福部統計,兒童、青少年因遭受虐待而通報後的死亡人數,屢創歷年新高,2016年,平均每周有2.4名兒少死亡,是台灣20歲以下死亡率的近64倍!在已開發國家簡直匪夷所思。
林口長庚近十年執行死亡病例複審,對18歲以下到院前死亡個案查明原因,調查結果也發現,有兩成是受虐死亡。
兒虐的形態多樣,除了看得見傷的身體虐待、沒有傷口的精神虐待、性虐待等,更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輩子揮不去的陰影,甚至複製暴力。
不習慣與人接觸,想說話時不會開口叫人,只會點點別人的肩膀,來表達「我想和你說話」...受過不少人際挫折,內心對施暴父母又愛又恨,這是許多受虐孩子的際遇寫照。
父母當年的暴行,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
華人根深文化觀念父母打最兇
邱姓女童案、雲林殺子案,一樁樁兒虐案件都讓台灣社會心碎,更令人心寒的是,多數的施虐者不是外人,有6成以上都是親生爸媽。
為何爸媽會成為這些孩子的噩夢?
華人社會的父母習慣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去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血觀音》裡的一句名言「我是為你好」,更點出父母暴力被整個社會氛圍漠視與包容的其中一個原因。
國外專家觀察台灣受虐兒困境後,曾給出如此評語:「台灣好奇怪,父母對孩子的自主權,竟然可以凌駕於孩子的生命權,縱容孩子輕易死去。
」
另一嚴重的問題是,有時連社工訪視、司法判案,都會對父母抱持同情,但誰來可憐孩子?顯見台灣層出不窮的兒虐案件背後,實隱含著根深柢固的文化問題。
兒虐案件舉證不易 仰賴各界多方協力
光是2017年,全國兒少虐待案件的開案率只有7%,能提起獨立告訴的只有2.8%。
很多時候,社工、醫師心裡都很清楚這就是虐待,但卻還是沒辦法起訴。
在警界赫赫有名、被外界譽為「神探」的李昌鈺指出,要能順利破案,需要有「人證、物證、現場、運氣」等相關證據。
但在兒虐案件中,許多受虐兒通常年紀還小、心智尚未成熟,因此也欠缺陳述能力,因此常常陷入舉證不易的困境。
以人證而言,在兒虐案件中,由於施暴者多數是身邊親人,除可能遇到相對人否認的情況,更可能因為其他親屬隱諱不報而失去人證。
就物證而言,目前許多第一線醫護人員並未接受刑事司法教育,不一定能馬上辨認是否是兒虐傷勢。
需仰賴警、社、法、醫等多方面共同協力,才能網住兒童的安全。
兒虐保護網怎麼補 三大方針著手
台灣兒少保護的現況,似有惡化趨勢。
近五年來,中央重大兒虐案件中,每三件就有一件是兒童保護或家庭暴力系統已知個案,也就是進入到保護網中的小孩,未必都能來得及長大。
改變的方法在哪裡?
解方一 提高兒少保社工人數
提高兒少保社工人數,從現行的平均1比35,減少到每人1比20或1比25的個案量,增加社工服務的密度。
解方二 增加社工的配備與資源
目前,社工用安全評估表判斷要不要安置,卻沒有風險評估表協助預測再次受虐的可能性,在國外,是同時採用這兩個工具做精準決策,台灣應盡快投注資源研發風險評估表。
解方三 公權力強制介入
「今天把整個兒虐防治,放在社政肩上是沒有辦法承受的,」長期觀察美國加州洛杉磯郡兒少保工作的劉淑瓊說,美國社工跟警察搭配非常好,甚至有直接在警察局走動式上班的兒少保社工,彼此支援。
保護兒少免於受虐,社會需要一張綿密的防護網,社工、醫護、司法警察人員甚至每位大人,你我都可扮演重要角色。
從今開始!持續閱讀,掌握財經脈動、解構產業趨勢!
虐童
兒虐問題
兒虐問題
虐童
延伸閱讀
肛裂、顱內出血...女童被虐死姨丈:孩子不乖才輕打
2018-05-24
多少受虐兒童消失在官方數字間?兒虐難題看看香港怎麼做
2018-05-24
安養機構的黑暗》欺瞞、粗口、虐待都可能發生…
2017-11-24
孩子都被通報受虐N次了還是照樣被打到快死掉
2017-07-20
北市府設「藍黃加油看板」聲援烏克蘭!柯文哲允諾將捐10萬元
2022-03-03
台股大盤概況走勢
熱門:
熱門話題
/HOTARTICLES/
最新文章
/HOTNEWS/
熱門推薦
/HOTRECOMMEND/
x
不只南山!壽險業淨值大縮水危機4年內難解?金管會:過渡期間,盼各界了解實際代表意義
台股大盤走勢
熱門:
延伸文章資訊
- 1淺談兒童社會心理發展與性虐待~一歲至五歲
- 2給孩子一個長大的機會-兒童虐待相關概念、困境與建議
此外,施虐者是否缺乏社會支持、是否缺乏社會資源亦可能影響施虐者的施虐行為。如宋宥賢(2016)與沈瓊桃(2010)便指出,保護專責單位或外力資源的介入、 ...
- 3發現兒童少年有疑似遭受虐待或不當對待 - 衛生福利部
孩子不僅是父母的寶貝,更是國家社會的資產,值得每個人用心呵護,關懷守護。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平安地長大,不受暴力、色情資訊的威脅及汙染,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 4消失在暗處的孩子—「居所不明的兒童」與兒童虐待問題
在少子化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的日本,孩子的「成長」正受到威脅,尤其是兒童虐待的事件明顯增加。全國的兒童相談所在2…
- 5遠在身邊,近在眼前—兒童、少年與家庭之社會工作 - Medium
有別於其他族群,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福利問題長期以來都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但對於基本經濟、政治能力薄弱的兒少族群來說,有時連一個能表達自身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