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來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時代的觀點中呈現出許多的多樣性,有些觀點將其視為一種牴觸,另外一些觀點則將其描述為一種和諧,還有觀點提出它們相互影響甚微。
科學與宗教 ...
宗教與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宗教與科學的關係是從古典時期以來就是哲學家、神學家、科學家和其他人士一直研究的課題。
來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時代的觀點中呈現出許多的多樣性,有些觀點將其視為一種牴觸,另外一些觀點則將其描述為一種和諧,還有觀點提出它們相互影響甚微。
科學與宗教追求宇宙中的知識的方法一般不同。
科學講究理智、經驗和證據,而宗教講究啟示、信仰和神聖,這些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它們截然相反。
理智、經驗和證據從根本上不承認啟示、信仰和神聖是有效的知識來源。
此外,啟示、信仰和神聖(作為宗教教條的範例),在大眾普遍接受的證據下,也只會接受相衝突的科學觀點。
儘管存在這些差異,科學革命之前的大多數科技創新的是由宗教組織的協會完成的。
科學方法的許多特點是由古希臘、埃及、印度和蘇美爾文明開創的。
後來在中世紀時期,許多來自這些文明科學知識由天主教會負責保管,從而使科學研究的方法在文藝復興到啟蒙時期的歐洲得到發展。
伊斯蘭教也對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上許多最著名的科學家,如帕斯卡、哥白尼和現代遺傳學的創始人孟德爾是虔誠的基督徒。
大爆炸理論最初是由一位名叫喬治·勒梅特的神父提出的。
印度教歷史上擁抱理性與經驗主義,認為科學是合理的,但對世界的了解不全面。
儒家在不同時期對於科學持不同觀點。
今天大多數佛教徒認為科學與他們的信仰可以互相補充。
在歐洲與科學革命和啟蒙時代有關聯的事件(如伽利略事件(英語:Galileoaffair)),導致約翰·威廉·德雷珀(英語:JohnWilliamDraper)等學者提出了衝突學說,認為宗教與科學在方法上、事實上和政治上有衝突。
該學說由當代科學家理察·道金斯、史蒂文·溫伯格和卡爾·薩根以及許多創造論者提出。
雖然衝突學說在大眾中仍然很受歡迎,但大多數當代科學史學家已對其失去興趣。
[1][2][3][4]
歷史上的許多神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發現自己的信仰和科學之間沒有衝突。
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其他的科學家和一些當代神學家認為宗教和科學是不相重疊的權威(英語:Non-overlappingmagisteria),兩者能夠分別的在根本上解決在生活中不同方面的問題。
科學家弗朗西斯科·阿亞拉,肯尼斯·R·米勒,約翰·波金霍爾,丹尼斯·亞力山大和法蘭西斯·柯林斯沒有發現宗教與科學之間有必然的衝突。
一些神學家或科學史家,包括約翰·倫諾克斯,托馬斯·貝里,布瑞恩·斯溫和肯恩·威爾柏提出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繫的。
科學的事實和觀點的公眾接受程度可能會受到宗教的影響;在美國有許多反對進化論(特別是關於人類)的人。
一項2009年由皮尤研究中心做的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科學家(97%)都認為,人類和其他的動物是透過演化而變成現在的樣子的,87%的科學家認為,這過程是自然發生的,包含了諸如天擇等的過程;然而科學界的主流觀點,也就是生物是透過天擇等過程演化來的這點,並非一般大眾普遍的看法,只有大約三分之一(32%)的民眾相信演化論。
」[5]然而美國國家科學院寫了這麼一句話:"theevidenceforevolutioncanbefullycompatiblewithreligiousfaith,(進化的證據可以與宗教信仰完全相容)"這個觀點得到全球許多宗教教派的正式認可。
[6]
目錄
1歷史
1.1科學和宗教的概念
2觀點
2.1互補論
2.1.1巴哈伊觀點
2.1.2佛教觀點
2.2衝突論
2.3獨立論
2.3.1方法的平行
2.4對話
3宗教與科學的分離史
4爭論的焦點
5注釋
6參考來源
7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科學和宗教的概念[編輯]
「科學」和「宗教」這兩個概念本身是很晚近的發明。
「宗教」一詞最早出現在十七世紀的殖民活動、全球化與宗教改革中。
[7][8][9][10]「科學」一詞則出現在十九世紀。
它被用來嚴格定義那些研究自然的學者。
[11][12]在此之前「科學」一般被稱為「自然哲學」。
在十九世紀,「佛教」、「印度教」、「道教」、「儒教」以及「世界宗教」等詞彙第一次出現。
[8][13][14]在古代和中世紀,「科學」和「宗教」的拉丁詞源(scientia,religio)用來形容個人的內在特點或是美德,而與教條、儀式或是知識的源頭無關。
十九世紀中,隨著生物學、物理學等技術領域詞彙的出現,「科學」獲得了其現代意義的雛形。
與此同時,學院和學會的建立加強了科學與社會文化其他方面的交流和互動[11]「科學家(scientist)」一詞在1834年為自然神學家威廉·惠威爾所創造。
它用來描述那些探求知識、理解自然的學者[8][15]從古代亞里斯多德開始,到十九世紀,對自然的研究一般被稱作「自然哲學」。
[16]牛頓的著作《自然哲學原理》反映了當時對「自然哲學」含義接近「系統性的對自然的研究」。
甚至在19世紀,開爾文勳爵和彼得·格思里·泰特(PeterGuthrieTait)撰寫的一篇論文,仍然以《論自然哲學》為題。
哲學之「哲」,較早源自《黃帝陰符經》「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虞愚,我以不愚聖。
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
」
直到十七世紀,「宗教」一詞才有了現代概念的雛形。
在此之前,不論是聖經、古蘭經和其它古代文獻的原始文本,還是書寫這些文獻的人和文化,都不存在宗教的概念。
[9][14]十九世紀,馬克斯·繆勒指出現在稱作「古代宗教」的東西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應該叫做「法律」。
例如,在希伯來語沒有「宗教」一詞的等價詞彙,猶太教並不清晰的區分宗教、國家、種族、或民族的概念。
梵語中的「法」一詞有時會被翻譯成「宗教」,它有著法律和義務的含義。
在印度經典中,「法學」有通過虔誠和儀式懺悔的含義。
日本同樣沒有宗教的概念,也沒有對應的詞彙。
直到1853年黑船來航,美國強迫日本政府簽訂一系列條約,要求宗教自由,日本才開始接觸西方的宗教概念。
[10]
觀點[編輯]
互補論[編輯]
宗教與科學互補論者嘗試調和信仰與理性,試圖論證信仰與理性是趨向相同真理的不同路徑,殊途而同歸。
伊斯蘭教權威教義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教育家,正統蘇菲主義的集大成者,安薩里(1058~1111)就是信仰與理性互補論者之一。
[17]
巴哈伊觀點[編輯]
主條目:巴哈伊信仰與科學
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義之一就是科學與宗教的和諧。
巴哈伊文本堅信,真正的宗教和科學是不相衝突的。
阿博都巴哈(巴哈伊信仰創立者的繼承人和兒子)說過,脫離了科學的宗教是迷信,脫離了宗教的科學是物質主義。
他還告誡說,真正的宗教應和科學結論是一致的。
[18][19][20]
佛教觀點[編輯]
越來越多的討論認為佛教與科學是相容的[21]。
一些佛教的哲學和心理學教義與啟蒙運動以來現代西方的科學和哲學思想有相似之處。
例如佛教鼓勵無偏見地探索自然世界。
基於隨機和經驗的哲學原則在佛家和科學中是共通的。
但是,佛教並不關注物質主義[22][23]。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曾花很多時間與科學家共處。
在他的書《相對美麗的世界》中說:「我遨遊於科學世界中的自信來源於我基本的信念,即在科學和佛學中一樣,對現實本質的了解,是通過批判性探索的方式獲得的。
」「如果科學分析給出了肯定的結果,顯示了某些佛教的主張是錯誤的,」他說,「我們應該接受科學結果,放棄那些主張。
」[24][25]
衝突論[編輯]
另一個陣營是衝突論者。
他們中的典型代表有教父德爾圖良,有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伯特蘭·羅素。
德爾圖良曾斷言「雅典與耶路撒冷,學園與教會有何相干?」羅素則撰寫《科學與宗教》、《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等著述解釋基督教信仰的虛假性。
兩人構成了兩個極端。
德爾圖良代表信仰至上的信徒的立場,羅素代表理性至上的一派科學家的態度。
而二者都認同信仰與理性水火不容。
獨立論[編輯]
關於宗教與科學的關係,一種現代的觀點認為二者探討的人類生活領域是截然分開的,各司其職的話,就可以和平共處。
[26]
史蒂芬·傑伊·古爾德稱之為「互不重疊的領域」。
古爾德是從科學的角度,談二者的相互獨立。
而W.T.斯塔斯從宗教哲學的角度談論獨立。
斯塔斯認為宗教與科學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是自洽、完整的。
[27]
科學與宗教趨近經驗的方式不同,它們的不同之處就造成了很多爭論。
[28]科學與數學——一種非常抽象的經驗——緊密地綁在一起。
而宗教與生活中的日常經驗更為密切相關。
[28]關於對經驗的解釋,科學是描述性的,宗教是規範性的。
[28]
如果科學和數學像宗教那樣規範世界,就是不當作為,將會像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的門徒那樣將一些屬性強加於自然界。
[28]與此相反,規範性的倫理科學的支持者對科學不能引領"應然"的論點持有異議。
反之亦然,如果宗教嘗試描述性的方式,亦會強加不當屬性給自然界。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已過時的關於托勒密的地心說的信條。
它一直被尊奉到伽利略及其支持者引發了科學和宗教思想的變化才被放棄。
[28]
方法的平行[編輯]
托馬斯·庫恩認為,科學是由範式構成的,而範式根植於文化傳統,這和世俗視角的宗教觀很相似。
[29]
麥可·波蘭伊宣稱對於普遍性的承諾有助於防範主觀性,而不是科學領域裡很多關於個人超脫的概念。
波蘭伊進一步宣稱到,所有的知識都是個人的,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的角色雖然不一定是主觀的,卻一定是很個人的。
[29]他補充說,科學家遵循的常常只是「理智之美、對稱和『經驗性的共識』。
」[29]
他認為從事科學需要道德約束。
[29]
科學家查爾斯A.庫爾森和哈羅德·Schilling都聲稱「科學和宗教的方法有很多共同之處。
」[29]
後者稱科學與宗教都有三重結構——經驗、理論解釋和實際應用。
[29]庫爾森認為「科學像宗教一樣受到創造性想像的推動」,「科學不是僅僅收集事實」。
他認為宗教應該而且確實「包含了類似於科學中的批判性反思。
」[29]宗教語言與科學語言之間也表現有相似性(參見《科學的修辭》)。
對話[編輯]
宗教信條與經驗科學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
上帝創世、造人的信條,可以引向一個觀點——上帝安排人以認識世界。
這一觀點隱含在關於上帝形象的教義中。
托馬斯·阿奎那說:「由於人具有理智,人被認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
理智這一天賦使人可以模仿上帝,因此也是最像上帝形象的地方。
」[30]
西方科學界許多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自認是基督徒,其中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和波義耳。
PewForum有對於宗教與科學態度的數據參考。
[31]
宗教與科學的分離史[編輯]
弗朗西斯·培根
哥白尼
人類學家弗雷澤認為人類認識自然的漫長曆程依次經過了巫術、宗教與科學的階段。
巫術是基於想像的對於大自然的一種因果解釋,因此無法掌控自然規律。
宗教是通過對自然的膜拜和擬人化的供奉來取悅自然。
而科學是對自然的基於觀察試驗的因果解釋,藉此,人類終於可以有效地駕馭自然。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宗教扮演著自然的解釋者和知識權威的角色。
人們滿足於用宗教傳說解釋自然起源和自然現象,以及社會的律法和秩序。
十六、十七世紀,宗教對知識的壟斷被以培根、笛卡爾等近代科學的開創者們所倡導的觀察、試驗、歸納、以及演繹、預測等科學方法所打破,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撼動了教會的宇宙觀。
現代意義上的物理學、數學蓬勃發展起來。
而神學逐漸退出對自然的研究領域。
在稍後的世紀中,人文科學開始效法自然科學的實證之風,努力建立獨立、嚴謹的經濟、社會、心理、政治學等學科。
宗教對於自然和社會的解釋力和對於一般知識分子的公信力進一步被削弱。
在科學方興未艾的潮流之下,宗教確實經歷一段落莫的被放逐的時期。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科學的思想已成為人類所接受的最為廣泛的思想,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獲取知識變得十分容易,那些宗教故事能夠解釋的東西越來越少,信教人口逐年下降。
宗教對許多信徒,實際上只是一種文化習俗而已。
爭論的焦點[編輯]
在宗教與科學、信仰與理性的辯論中,爭論的焦點是宗教或信仰能否為人們提供可靠的知識。
宗教理解的對象是不可見的精神實在,而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可觀察的物質實在。
宗教描述其對象的語言是詩化的、模糊的;科學描述其對象的語言是力求簡明、準確的。
站在二元論的非此即彼的立場上,人們容易被誤導以為必須在科學與宗教之間進行正誤的選擇。
在這種二元論主導的判斷下,有些人拿著科學的標準衡量宗教,認為神靈、天國、死後生命等觀念不具有可驗證性,不能夠證實也不能夠證偽,所以,將它們當作無效的概念擱置起來,進而對整個的宗教傳統的豐富遺產敬而遠之。
注釋[編輯]
^Russel,C.A.Ferngren,G.B.,編.Science&Religion:AHistoricalIntroduction.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2002:7.ISBN 0-8018-7038-0.Theconflictthesis,atleastinitssimpleform,isnowwidelyperceivedasawhollyinadequateintellectualframeworkwithinwhichtoconstructasensibleandrealistichistoriographyofWesternscience
^Shapin,S.TheScientificRevoluti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6:195.InthelateVictorianperioditwascommontowriteaboutthe'warfarebetweenscienceandreligion'andtopresumethatthetwobodiesofculturemustalwayshavebeeninconflict.However,itisaverylongtimesincetheseattitudeshavebeenheldbyhistoriansofscience.
^Brooke,J.H.ScienceandReligion:SomeHistoricalPerspectiv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42.Initstraditionalforms,theconflictthesishasbeenlargelydiscredited.
^Ferngren,G.B.Ferngren,G.B.,編.Science&Religion:AHistoricalIntroduction.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2002:x.ISBN 0-8018-7038-0....while[JohnHedley]Brooke'sview[ofacomplexitythesisratherthananhistoricalconflictthesis]hasgainedwidespreadacceptanceamongprofessionalhistoriansofscience,thetraditionalviewremainsstrongelsewhere,notleastinthepopularmind.
^PewResearchCenter:"PublicPraisesScience;ScientistsFaultPublic,M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uly9,2009.
^CommitteeonRevisingScienceandCreationism:Aviewfrom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andInstituteofMedicineoftheNationalAcademies.Science,EvolutionandCreationism.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008[2015-05-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7).
^Roberts,Jon.Shank,MIchael;Numbers,Ronald;Harrison,Peter,編.10.ScienceandRelig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11:254,258,259,260.ISBN 978-0226317830.Indeed,priortoaboutthemiddleofthenineteenthcentury,thetrope"scienceandreligion"wasvirtuallynonexistent.".."Infact,thelatenineteenthandearlytwentiethcenturieswitnessedthecreationofwhatonecommentatorcalled"wholelibraries"devotedtoreconcilingreligionandscience.Thatestimateisconfirmedbythedatacontainedinfigures10.1and10.2,whichrevealthatwhatstartedasatrickleofbooksandarticlesaddressing"scienceandreligion"before1850becameatorrentinthe1870s."(seeFig.10.1and10.2)
^8.08.18.2Harrison,Peter.TheTerritoriesofScienceandReligi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15.ISBN 978-0-226-18448-7.
^9.09.1Nongbri,Brent.BeforeReligion:AHistoryofaModernConcept.YaleUniversityPress.2013.ISBN 978-0-300-15416-0.
^10.010.1Josephson,JasonAnanda.TheInventionofReligioninJapa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12.ISBN 978-0-226-41234-4.
^11.011.1Cahan,David(編).FromNaturalPhilosophytotheSciences:WritingtheHistoryofNineteenth-CenturyScience.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3.ISBN 978-0-226-08928-7.
^Numbers,Ronald;Lindberg,David(編).WhenScienceandChristianityMeet.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3:3–4.ISBN 978-0-226-48214-9.
^Josephson,JasonAnanda.TheInventionofReligioninJapa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12:1,11–12.ISBN 978-0-226-41234-4.
^14.014.1Morreall,John;Sonn,Tamara.50GreatMythsaboutReligions.Wiley-Blackwell.2013:12–17.ISBN 9780470673508.
^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datestheoriginoftheword"scientist"to1834.
^Grant,Edward.AHistoryofNaturalPhilosophy:FromtheAncientWorldtotheNineteenthCentur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ISBN 978-0-521-68957-1.
^安薩里,薩里赫·艾哈邁德·沙米.圣学复苏精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ISBN9787100031974.
^Hatcher,William.ScienceandtheBahá'íFaith.Zygon:JournalofReligion&Science.September1979,14(3):229–253.
^Smith,P.AConciseEncyclopediaoftheBahá'íFaith.Oxford,UK:OneworldPublications.1999:306–307.ISBN 1-85168-184-1.
^Mehanian,Courosh;Friberg,StephenR.ReligionandEvolutionReconciled:'Abdu'l-Bahá'sCommentsonEvolution.TheJournalofBahá'ístudies.2003,13(1–4):55–93.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Yong,Amos.(2005)BuddhismandScience:BreakingNewGround(review)Buddhist-ChristianStudies-Volume25,2005,pp.176-180
^Kalupahana,DavidJ.(1975)"Causality—thecentralphilosophyofBuddhism"UniversityPressofHawaii.
^Wallace,B.Alan.(2003)"Buddhism&science:breakingnewground"ColumbiaUniversityPress,pp328
^Hamilton,Jon.(2005)"TheLinksBetweentheDalaiLamaandNeuroscience"www.NPR.org,November11,2005[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liaLama.(2005)"TheUniverseinaSingleAtom:TheConvergenceofScienceandSpirituality"Broadway.
^StephenJayGould.RocksofAges:ScienceandReligioninthefullnessoflife.BallantineBooks,1999.
^W.T.Stace,TimeandEternity:anEssayinthePhilosophyofReligi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52.
^28.028.128.228.328.4ReligionandScience,JohnHabgood,Mills&Brown,1964,pp.,11,14-16,48-55,68-69,90-91,87
^29.029.129.229.329.429.529.6Barbour,IanG.ScienceandReligionToday.IanG.Barbour(ed.)(編).ScienceandReligion:NewPerspectivesontheDialogue1st.NewYork,EvanstonandLondon:Harper&Row.1968:3–29.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arbour1968」的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arbour1968」的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arbour1968」的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arbour1968」的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arbour1968」的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arbour1968」的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ReligionandScienc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2012-04-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6).
^ScienceinAmerica:ReligiousBeliefandPublicAttitudes.(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2).
參考來源[編輯]
沙倫·M·P·哈珀(編).实验室、庙宇、市场——对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交互作用的反思.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ISBN7218052193.
邁爾威利·斯圖沃德(編).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偉馳,胡自信,吳增定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ISBN9787301047316. .
安薩里、薩里赫·艾哈邁德·沙米.圣学复苏精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ISBN9787100031974.
彼得·亞當森.阿拉伯哲学.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ISBN9787108024824.
弗雷澤.金枝.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ISBN9787800941818.
全球繁榮研究所.科学、宗教与发展——若干初步思考.澳門:新紀元國際出版社.2009.ISBN978-99937-20-72-0.
外部連結[編輯]
http://www.srdchina.o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科學哲學概念
分析
分析-綜合區別
先驗
因果
可公度性
構想(英語:Construct(philosophy))
劃界問題
經驗證據
解釋力(英語:Explanatorypower)
事實
可否證性
我們現在不知道,將來也不知道
歸納推理
智巧(英語:Ingenuity)
探究(英語:Inquiry)
科學探究模型(英語:Modelsofscientificinquiry)
本性(英語:Nature(philosophy))
客觀性
觀察
範式
歸納問題(英語:Problemofinduction)
科學解釋(英語:Modelsofscientificinquiry)
定律
科學方法
科學革命
科學理論
可測試性
選擇理論
科學元理論
驗證整體論(英語:Confirmationholism)
真理融貫論
語境主義(英語:Contextualism)
傳統主義(英語:Conventionalism)
演繹的法則的(英語:Deductive-nomologicalmodel)
實證主義-還原論-決定論
可謬論
基礎主義(英語:Foundationalism)
假設-演繹模型(英語:Hypothetico-deductivemodel)
無限主義(英語:Infinitism)
工具主義
實用主義
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
科學理論的接受觀(英語:Receivedviewoftheories) /語義觀(英語:Semanticviewoftheories)
科學實在論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科學主義
自然主義
懷疑論
均變論
活力論
科學哲學相關條目
知識論
科學哲學史(英語: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ence)
科學史
物理哲學
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哲學(英語:Philosophyofthermalandstatisticalphysics)
化學哲學
生物學哲學
演化思想史
環境哲學
時間和空間哲學(英語:Philosophyofspaceandtime)
神經科學哲學(英語:Neurophilosophy)
精神哲學
心理學哲學
感知哲學(英語:Philosophyofperception)
人工智慧哲學
計算機科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ofcomputerscience)
信息哲學
技術哲學(英語:Philosophyoftechnology)
社會科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
偽科學
宗教與科學
科學修辭學(英語:Rhetoricofscience)
科學知識社會學(英語: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
更多...(英語:Indexofphilosophyofsciencearticles)
科學哲學家古典時期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伊壁鳩魯
斯多葛主義
中世紀
聖維克托的休格
羅吉爾·培根
伊本·魯世德
多明尼庫斯·貢狄薩利奴斯(英語:DominicusGundissalinus)
羅伯特·基爾沃比(英語:RobertKilwardby)
奧卡姆的威廉
近代
弗蘭西斯·培根
皮埃爾·伽桑狄
勒内·笛卡兒
伽利略·伽利萊
托馬斯·霍布斯
艾薩克·牛頓
18~19世紀
伊曼努爾·康德
弗里德里希·謝林
威廉·維赫維爾
奧古斯特·孔德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赫伯特·斯賓塞
威廉·馮特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威廉·文德爾班
儒勒·昂利·龐加萊
皮埃爾·迪昂
魯道夫·斯坦納
卡爾·皮爾遜
科學哲學創立
卡爾·波普爾
查理·鄧巴·博爾德(英語:C.D.Broad)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托馬斯·庫恩
拉卡托什·伊姆雷
其他現代哲學家
分析哲學: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伯特蘭·羅素
卡爾·亨普爾
南希·卡特萊特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
精神哲學:奧圖·紐拉特
魯道夫·卡爾納普
尤爾根·哈貝馬斯
其他:保羅·費耶阿本德
丹尼爾·丹尼特
路德維克·弗萊克
主題
分類
規範控制
BNE:XX526691
BNF:cb119497928(data)
FAST:1093848
LCCN:sh85112579
NDL:00572419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宗教与科学&oldid=67588749」
分類:宗教學科學哲學宗教與科學隱藏分類: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Català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Македонски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vensk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宗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影响
- 2信仰為何會害人變得喪心病狂?科學家一席話,解開宗教吞噬 ...
是否有一些基因會影響人類的神經和生物化學機制,讓我們天生就有追求宗教信仰的傾向,就像我們天生愛好音樂一般?根據宗教神經科學(這是一門相對較新 ...
- 3投稿類別:文學類標題: 宗教對人生的影響作者
- 4【中台世界】 宗教與社會發展之展望
所以,我們更要從正面來看待宗教教育的重要性,從正面來肯定正確信仰的影響性。 現代的社會,物質生活豐富,同時也刺激了人們的生理及心理──眼、耳、鼻、舌、身 ...
- 5宗教與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來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時代的觀點中呈現出許多的多樣性,有些觀點將其視為一種牴觸,另外一些觀點則將其描述為一種和諧,還有觀點提出它們相互影響甚微。 科學與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