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新思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吸引力法则是新思维运动(英语:New Thought)的一种概念,认为人际关系可通过正面或负面想法,从而得到正面或负面的结果。

吸引力法则亦泛指吸引具有类似思想的人, ... 吸引力法则(新思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吸引力法则是新思维运动(英语:NewThought)的一种概念,认为人际关系可通过正面或负面想法,从而得到正面或负面的结果[1][2][3][4]。

吸引力法则亦泛指吸引具有类似思想的人,同时又被对方吸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吸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对另一个思想的影响。

换言之,两个具有相似心态的人会彼此吸引。

从结果上看,思想对事物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做是事物随著人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信念是基于人们的一个想法,他们的想法都从“纯粹的能量”而成,这信念就好像一种力量吸引另一种力量[5]。

支持这说法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人打开信封期待看到的帐单,那“吸引力法则”便会"认同"这想法并且在打开信封后会见到帐单。

当一个人决定了,而不是预期了支票出现的可能,根据相同法则,那个人会发现一张支票而非帐单[6]。

虽然在一些情况下,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主要是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的作用),但这里没有“吸引力法则”的科学实验依据[7],甚至有不少反例[8]。

历史溯源[编辑] 汤玛斯·特洛沃德(英语:ThomasTroward)是新思维运动的重大影响力人物,他声称思想先于物理形态,以及“动作思维是殖根于细胞核,如允许生长不受干扰,最终将会吸引到自己所有必要条件外在的可见形式的表现”[9]。

新思维运动的英文作家詹姆斯·艾伦(英语:JamesAllen)从1901至1912年写下一系列的书籍及文章,之后他的妻子莉莉(Lilly)继续他的工作。

艾伦的著名作品是1902年的《如人类怎样思量(英语:AsaManThinketh)》。

1906年,威廉·沃克·艾金森(英语:WilliamWalkerAtkinson)(1862年-1932年),用他的新思维运动的书中一个词组,在思维世界里的思想震动或吸引力法则,指出“物以类聚”[10]。

随后一年,新思维运动杂志《鹦鹉螺(英语:TheNautilus(magazine))》的主编伊丽莎白·汤(英语:ElizabethTowne),发表了布鲁斯·麦伦(英语:BruceMacLelland)的《成功神学》一书中,成功透过思想力,他总结的原则是“你是你所想,而不是你认为自己是甚么”[11]。

在华莱士·D.·沃特尔斯(英语:WallaceD.Wattles)也奉行类似的原理—简单地相信你的渴望的对象和重点,它会引导到该事物或顺利达至该目标(华莱士在书中的前言和后来的章节中称他的前提主干是从印度教的一元论角度,指上帝提供了一切,我们能专注并传递的东西)。

书中还指负面思想会显示负面的结果[12]。

理查德·魏斯(英语:RichardWeiss)在他的书中指出,“成功的美国神话”指“不抵抗”的原则,是一种流行的新思维运动的概念,并教导如何与吸引力法则的结合[13]。

伊斯瑞·瑞格德(英语:IsraelRegardie)出版了许多以吸引力法则作主题为普遍法律的书籍,他在1937年的作品《真正治疗艺术:祷告机制与吸引力法则的自然操作之专题论文》,教导集中在静心技巧,帮助心灵学习身体及精神层面的自疗。

瑞格德进一步指吸引力法则不仅是吸引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亦能改善个人的任何方面。

参考文献[编辑] ^Whittaker,S.Secretattra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MontrealGazette,May12,2007. ^Redden,Guy,"MagicHappens:ANewAgeMetaphysicalMysteryTour",JournalofAustralianStudies:101 ^TheLawofAttraction:Real-LifeStories-Oprah.com.oprah.com.[November8,2010].(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GoBeyond'TheSecret'-Oprah.com.oprah.com.[November8,2010].(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Mathur,Dr.Vinita.PowerofMankind–Visualization.humanenrich.com.[November24,201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存档副本.[2014-08-06].(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Carroll,RobertTodd.lawofattraction.TheSkeptic'sDictionary.19December2013[17April201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2).  ^解密:吸引力法則的真相.[2017-03-0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TheEdinburghLecturesonMentalScience,JudgeThomasTroward,1904.] ^OutofCopyrightversion.[2014-08-07].(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ProsperityThroughThoughtForce,ElizabethTowne,1907.] ^TheScienceofGettingRich-Wikisource.En.wikisource.org.[2011-12-18].(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TheAmericanMythofSuccess.IlliniBooks.1969:169. Authors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帮助) 参见[编辑] 新纪元运动 心理学 安慰剂效应 反安慰剂效应 正能量 乐观主义 边缘科学 伪科学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吸引力法則_(新思維)&oldid=72097206” 分类:​人际关系心理学伪科学隐藏分类:​引文格式1错误:缺少作者或编者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其他语言 العربيةCatalà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Magyar日本語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PortuguêsРусскийСрпски/srpskiTürkçeTiếngViệt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