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時的這10個習慣,保證讓你很難走出陰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 因外在環境而不開心 · 原生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影響。

· 周圍有幾個難搞的人。

· 工作量太大或任務太多。

· 重要人士的傷病。

· 被欺負/誤解/傷害等。

· 間接 ... 首頁 資源與分享 壓力/情緒 不開心時的這10個習慣,保證讓你很難走出陰霾 不開心時的這10個習慣,保證讓你很難走出陰霾 2021-05-03 胡君梅執行長 分享文章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CopyLink 你上次感到開心快樂是什麼時候呢?  今天稍早?昨天?上周?去年?前年?十年前?……希望沒這麼慘! 那麼,想一想,什麼會讓你感到開心咧? 吃到美食?成績不錯?老闆加薪?和伴侶感情好?小孩做功課?有人會主動打掃家裡?去按摩?吃大餐?跟朋友聊天?……不知道? 哎呀、如果有「不知道」這個選項就不太妙了。

也許,你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不開心太久,以致於對開心....好像有些陌生了。

  不快樂三大面向 認真來看,生活中不快樂好像比快樂多,俗話這麼說:「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

如意之事竟然只剩一二! 為了這一二,從古至今,好多好多有智慧的人,投身進行深入研究。

他們保留在心理諮商各學派、部分的心理學、各宗教或哲學體系等。

大家從各種角度探究人為什麼不快樂,也提出相對應的方法。

   為了方便自我檢測,我將各學派提出不快樂的成因簡化為三大面向:   一、對狀態不滿意而不快樂 例如: 面對喜愛人事物,卻需要分開,沒辦法在一起。

面對討厭或不喜歡的人事物,卻一直黏著,分不開。

渴望的或想要的,得不到。

整個人莫名其妙就覺得渾身焦躁。

  二、因外在環境而不開心 例如: 原生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影響。

周圍有幾個難搞的人。

工作量太大或任務太多。

重要人士的傷病。

被欺負/誤解/傷害等。

間接被波及到。

大環境不穩定或不安全。

  三、因自己的因素而不快樂 例如: 生理或心理生病。

能力不足或限制。

脾氣/個性/價值觀。

多慮、煩躁。

生活沒目標、沒行動力、沒意義感。

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如果你生活不開心,可以試著圈出來主要原因,學習誠實面對,至少先看清楚整體脈絡。

暫時不急著做什麼,因為看不清楚所做的決定,通常也不太會是什麼好決定。

標示出來後,再從比較容易著手的部分,開始慢慢調整。

  不開心時常見的10個慣性 不論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以下這10個在不開心時常見的慣性,一定會讓不開心再度擴大,不可不慎。

而每個慣性的背後都有內在渴望,以下也羅列出各項慣性的內在渴望,以及該慣性常見的影響。

  1.找人責怪。

這是人類在面對不開心最迅速的方式。

內在渴望:免去自己的責任。

影響:在親近關係上,這樣的慣性恐怕弊大於利。

  2.快速切割。

常見的語句:「好阿,這部分以後我就不管了」,太快速且單方地切出範圍與界限。

內在渴望: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再受傷。

影響:這動作經常很傷人而不自覺。

  3.壓制攻擊。

言語或行為上強力壓制對方。

內在渴望:讓自己有勝利的感覺。

影響:對方如果不服氣,剛好埋下未來不爽的種子。

  4.過度攬在自己身上。

即便跟自己無關的事情,也把自己大量扯進去,讓自己跟著淪陷。

內在渴望: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懷。

影響:內在不平衡,在哀怨中繼續等待被看到。

  5.內心小劇場擴大。

超越時空專家,把所有記憶中過去的蛛絲馬跡,串聯起一個完整故事或理論;也許還會延伸到無邊無際的未來。

內在渴望:證明自己是對的。

影響: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永遠看不清楚真實的樣貌。

  6.在網路世界中擴大事端。

在網路上對著不相干者,攻擊他人或尋求慰藉。

內在渴望:渴望被同情與被認同。

影響:小事搞大。

  7.遷怒。

任意牽拖到其他無關的人。

內在渴望:渴望被看到與被支持。

影響:生氣誘發生氣,製造負面的情緒與環境。

  8.偽裝。

裡外嚴重不一致。

內在渴望:害怕被看見真實的自己。

影響:活得很辛苦。

  9.躲開。

心情上或身體上,迅速閃開,不去面對,希望時間沖淡一切。

內在渴望:讓自己不要有被傷害的可能。

影響:越來越疏離或消極。

  10.冷漠。

事不關己,疏離或抽離,可能是不想涉入是非,也可能是心很累。

內在渴望:保留自己不受侵犯的小天地。

影響:很難建立真誠的連結。

  稍做停歇。

看見,才有選擇 我們如何面對不開心,幾乎都是出於慣性。

但既然是慣性,就會很迅速,跳過思考,不容易被意識到。

因此很少人會在這裡停歇,仔細瞧瞧自己是如何面對不舒服或不開心的狀況。

這些大多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慣性,正在傷害自己或他人。

正念減壓的訓練,讓我們有機會在不開心的狀態下,可以先照顧好自己,然後試著讓速度慢一點。

或者即便已經衝到前端了,還願意回頭重新再看看,好奇端詳自己是如何面對的。

然後學習發展不同但更合宜的對應方式。

這麼一來,每一個不快樂的經驗,就會變成是通往快樂的重要學習,而非無窮無盡的障礙。

建構起有意識地走上快樂之道,而非無意識地邁向痛苦之路。

這不是轉念,而是覺察,而且是深層覺察,是可以練習、也需要練習的能力。

  延伸閱讀:〈三大層面,解析正念為什麼可以減壓〉 延伸閱讀:〈睡不好,三個深層的正念探問〉 延伸閱讀:〈學習正念的三大好處〉 (本文為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所有,讓我們一起尊重智慧產出,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喔)   分享文章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CopyLink 回上一頁 文章分類 正念(減壓) 壓力/情緒 睡眠/健康 病症 專注/人際 教學故事/花絮 學員分享 練習影音 好書推薦 最新文章 五日止語營,千金不換的生命禮物 正念運用於毒癮受刑人之行動研究 線上止語營,讓我更能活出正念 在止語營,學會與「過度換氣」和平共處 ​正念進入國小班級,數據顯示有效幫助孩子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 關鍵字 正念 情緒 快樂 開心 慣性 文章搜尋 搜尋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