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棉花 - A+醫學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

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 ... 棉花 跳轉到: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藥品百科>>中藥百科>>棉花|中藥圖典 棉花 MiánHuā 別名 棉花 功效作用 止血。

主吐血;便血;血崩;金瘡出血 英文名 Cotton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肝經 藥性 溫 藥味 甘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

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

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

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

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棉花    目錄 1簡述 1.1歷史 2棉花在中國 2.1中國五大商品棉基地 3生長環境 4種植技術和管理 5病害 6棉花期貨市場 簡述 名字 拉丁語學名:Gossypiumspp. 英語名字:cottonplant 科屬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錦葵目Malvales 科:錦葵科Malvaceae 屬:棉屬Gossypium   歷史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時代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

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

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

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

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

現在佔世界棉花總產90%以上的棉種都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

中世紀棉花是歐州北部重要的進口物資,那裡人自古以來習慣從羊身上獲取羊毛,所以當聽說棉花是種植出來的,還以為棉花來自一種特別的羊,這種羊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德語裡面的棉花一詞直譯是「樹羊毛」。

簡述 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的種籽纖維,絕大多數亞熱帶國家都有生產。

在熱帶地區可長到6公尺(20呎)高,一般為1~2公尺(4~6呎)。

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後凋謝,留下綠色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

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

纖維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帶黃的,長約2~4公分(0.75~1.5吋),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

在棉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

宋以前,我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

「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

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

關於棉花傳入我國的記載是這麼說的:「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

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棉花(Gossypiumhirsutum)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6.5公分〔1~2.5吋〕範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比馬棉等。

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紗布和針織品。

第二類包括一般的中等長度的棉花,例如美國陸地棉,長度約1.3~3.3公分(0.5~1.3吋)。

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2.5公分(0.375~1吋),用來製造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

棉花在棉鈴裂開後採摘。

若用機器摘棉,通常先用化學方法去掉葉子,並促使棉鈴同時開裂。

軋棉機將纖維從棉籽上剝下,經過清棉和梳棉工序纖維集結成鬆軟繩狀,在牽伸作用下逐漸拉長、伸直、直徑變細。

紡制高品質細紗,纖維需經過精梳,除去短纖維並且使纖維進一步排列整齊。

精紡工序使纖維捻合成細紗,並把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多、生產成本低,使棉製品價格比較低廉。

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巴里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適於製作各類衣服、傢具布和工業用布。

棉織物堅牢耐磨,能夠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

棉布由於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服。

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過拉絨整理使織物表面起絨。

通過其他整理工序,還能使棉織物防污、防水、防黴;提高織物抗皺性能,使棉織物少燙甚至不需要熨燙;降低織物洗滌時的縮水,使縮水率不超過1%。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並不是花,棉花植物開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紅色花卉。

平常說的棉花是開花後長出的果子成熟時裂開翻出的果子內部的纖維。

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

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

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

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

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種類 棉花花卉 粗絨棉--也叫亞洲棉,原產印度。

由於產量低、纖維粗短,不適合機器紡織,目前已被汰。

長絨棉--也叫海島棉,原產南美洲。

纖維長、強度高是其特點,適合於紡高支紗。

目前我國只有新疆生產。

細絨棉--也叫陸地棉,原產中美洲,所以又稱美棉。

適應性廣、產量高、纖維較長、品質較好是其特點,可紡中支紗。

用途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至6.5厘米範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皮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布料、棉紗和針織品。

第二類包括一般中等長度的棉花(長度約1.3至3.3厘米);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至2.5厘米)用來製造地毯、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高,生產成本低。

棉花能製成各種規格的織物。

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

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

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

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

因此,必須努力使棉花增產,搞好綜合利用,增產增值,以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另一個性的用途是用於護膚抗皺的美容產品。

棉花還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棉花共分葉脈、苞葉和花內3種蜜腺,往往開花前葉脈蜜腺先泌蜜。

長江中下游省區棉花的花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黃河中下游各省為7月初至8月初,新疆吐魯番為7月中旬至9月初。

大流蜜期約40天,泌蜜適溫35℃。

新疆棉區一般群產蜜10~30kg,最高達150kg。

其他棉區因花期頻繁施用農藥,傷蜂過重,蜜源利用價值大大降低,群產一般在10~20kg。

80年代以來,全國棉花面積增長較快,部分省區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它已成為當地夏秋主要蜜源。

世界主要棉花產區 中國、美國、印度、烏茲別克、埃及等。

其中中國的單產量最大,烏茲別克有「白金之國」之稱。

   棉花在中國 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遊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裡被作為「花」來觀賞的。

《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

」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

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達10萬匹,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

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

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清末,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

現在中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中國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   生長環境 1、棉花生長的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

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

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

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1000lx,光飽和點為7~8萬lx。

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範圍為8000~70000lx,此範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2、棉花生育的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

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2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苗期,0~4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宜;初蕾期,0~6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5~75%為宜;盛蕾期後,0~8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70%為宜。

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3、土壤條件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

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種植技術和管理 抓好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是確保高產的第一個環節。

播種保苗環節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實現「五苗」,即「早、全、齊、勻、壯」。

「早」就是適期播種、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斷壟、保證計劃密度;「齊」就是棉籽萌發出苗整齊一致;「勻」就是棉苗分布均勻一致;「壯」就是棉苗生長穩健、根系生長迅速、最終實現棉花早現蕾開花、早結鈴吐絮。

播種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選用優良品種的基礎上,抓好種子處理、足墒播種、適期播種、適量播種、適深播種、抗旱播種,同時大力推廣脫絨包衣種子技術和地膜覆蓋技術。

一、施肥整地造墒 農諺說「土是本、肥是勁、水是命」,這說明棉花播種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

一般要求棉花播種前15天左右及時進行整地施肥造墒。

每畝施有機肥6-8斤,三元複合肥100斤,鋅肥2-4斤,硼肥2斤,黃萎病發生地塊要增施鉀肥每畝硫酸鉀20—30斤。

生產實踐證明,增施鉀肥,黃萎病發病株率明顯低於不施鉀肥的。

施肥後,及時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無明暗坷垃上暄下實、平整無窪地,能在大雨後及時排水。

一般低洼地塊形成積水,容易引發黃萎病發生,嚴重時,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塊發病較輕。

整地後,有水澆條件的,要及時澆水造墒,為播種打好基礎。

二、選用優良品種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種子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棉花增產增收的第一要素。

選用優良品種,主要抓好三點:一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種植的好品種,根據近幾年我縣種植品種的考察,比較適合我縣種植的品種有新豐66、魯棉研28、魯棉研21、魯棉研22、中抗12等。

另外,有水澆條件的地塊,提倡推廣種植抗蟲雜交棉,我縣地處魯西南地區,光熱資源能夠滿足雜交棉的生長需要,種植雜交棉可以實現更高的產量,適合我縣種植的雜交棉有魯棉研15、魯棉研30等。

二是選擇健子率高的棉種,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脫絨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

另外,提倡種植脫絨包衣光籽。

種子脫絨包衣,就是給棉種脫去短絨包上一層種衣劑,種衣劑中含有殺蟲劑、殺菌劑、生長調節劑等成分,包衣棉種播到土壤中後,就可以在種子周圍(3厘米)形成保護屏障,直接殺死地下害蟲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時被根系吸收,將藥劑傳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殺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蟲害,對苗期病害蟲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長達45—55天,同時可以促進早出苗,促進增產,一般可以早出苗2天左右,有利於實現一播全苗、壯苗早發,棉苗整齊度高,霜前花率高,單產平均增加7—10%,同時脫絨包衣使棉種丸粒化,可以進行機械化播種,使用播種摟播種,能加快播種進度,提高播種質量。

但是包衣種子播種時絕對不能進行浸種,同時播種剩餘的種子要深埋地下,防止人畜中毒。

三是購買種子時,到正規種子門市部購買,要看好說明,所要購種發票,以便出現問題時進行索賠。

三、種子處理 1、晒種。

一般在播種前15天進行晒種。

晒種,可以打破棉種的休眠狀態,有效殺滅棉種表皮病菌,減輕苗期病害,促進種子後熟,增強種子吸水力和種皮透氣性,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促進種子萌發出苗。

毛籽種子要在強光天氣條件下曝晒3-5天,每天曬5-6個小時,一般攤曬厚度不超過10厘米,每天翻動3-4次,以保證曬勻曬透。

脫絨包衣種子,要在弱光天氣條件下晾曬1天左右。

晒種時,特別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晒種,以避免高溫灼傷棉種,影響種子發芽率。

2、浸種。

溫湯浸種是我國一直沿用至今的傳統毛籽處理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種子萌發出苗,特別是在土壤墒情較差的條件下,有利於實現一播全苗。

脫絨包衣種子不能進行浸種。

經山東農業大學試驗證明,溫湯浸種一般不具備減輕苗期病害的作用,反而如果浸種時間太長,造成種子內養分外流太多,可能加重苗期病害的發生。

所以,浸種的關鍵是掌握種子吸水不宜太多,一般以達種子本身風乾重量的60%—70%、種皮發軟、子葉分層為宜。

浸種時間長短,以水溫而定,18-20℃條件下,浸種12—16小時,撈出控干進行藥劑拌種。

不必強調溫湯浸種。

不提倡催芽。

3、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可以殺死種子攜帶的病菌和播種後周圍土壤中的病菌,以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期病害,配合使用殺蟲劑拌種,也可以減輕苗期蟲害的危害。

拌種藥劑,含有一定數量的殺菌劑、殺蟲劑及適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常用的藥劑和處理方法是:按20斤干棉種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克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0克拌種;或用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125克拌種。

四、足墒播種 由於棉種萌發出苗對水分、溫度和氧氣條件要求嚴格,尤其是水分。

我縣棉區冬季雨雪稀少,土壤墒情是常年影響出苗的限制因素。

因此,有水澆條件的,播種前必須適時造墒,一般要求不遲於播前15天左右進行澆灌,以確保地溫及時回升,不影響播種。

無水澆條件的,要採用水種包包抗旱播種方式或地膜覆蓋。

五、適期播種 溫度是決定播期的重要依據。

一般在5厘米地溫5天穩定通過14℃時,就是棉花的播種時期。

根據我國的氣候條件,棉花適宜播種期是4月中旬。

但是近幾年由於受倒春寒影響,這個時期常有陰雨天氣,氣溫低土壤濕,常造成棉花苗病發生重,死苗嚴重,不利於保全苗。

一般從終霜期考慮,掌握「冷尾暖頭」搶時播種。

近幾年隨著溫室效應加劇,無霜期加長,一般霜降期推遲到11月上旬,因此可以適當晚播幾天,以有利於保全苗。

六、適量播種 應根據播種方式、發芽率高低、留苗密度及土壤墒情狀況而定。

條播,每畝需毛籽種子10-12斤。

點播或穴播,毛籽每穴3-5粒,每畝需種子5-7斤;脫絨包衣種子每穴2-3粒,每畝需要種子3-4斤。

播種量不能過大,否則,既浪費種子,出苗後又易形成高腳弱苗,病害發生重。

七、適宜播深 一般播深以3-4厘米為宜。

播後及時覆土並適當鎮壓。

八、抗旱播種 東平縣春季一般經常乾旱,無造墒條件的棉田要實行抗旱播種,一般採用「水種包包」的方法。

技術要點是:按行距要求開淺溝,溝深2.5—3厘米;勻溜水,水量以接到底墒為宜;水下滲後,按株距要求播種;然後覆土起脊,要濕土在下、干土在上,並適度鎮壓,脊高3-5厘米,脊寬10-13厘米;待70%棉籽紮根時,及時破脊去覆土,一次扒平放完。

九、地膜覆蓋 春季溫度回升慢、溫度不穩定是限制棉花一播全苗、促壯苗早發的重要因素。

地膜覆蓋具有保溫增溫作用,同時具有保墒提墒作用,可以確保棉花一播全苗、壯苗早發。

地膜覆蓋棉花根據播種和覆蓋的程序,可以分為先播種後覆蓋和先覆蓋後播種。

一般採用先播種後覆蓋,覆蓋地膜時,地膜要與地面緊密接觸,地膜邊緣要盡量垂直壓入溝內,入土深度不少於5厘米,同時覆膜後在膜上壓土,一般每隔3-5米壓一堆濕土,以防大風吹揭地膜,或地膜上下煽動傷害棉苗。

   病害 棉花紅腐病 症狀: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

幼芽變棕褐色腐爛死亡;幼苗受害,幼莖基部和幼根肥腫變粗,最初呈黃褐色,後產生短條棕褐色病斑,或全根變褐腐爛。

防治方法: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洒,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棉花黃萎病 症状:現蕾期病株症状是葉片皺縮,葉色暗綠,葉片變厚發脆,節間縮短,莖稈彎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葉片呈現黃色網紋狀,有的病株葉片全部脫落變成光稈。

防治方法:在輕病田和零星病田,採用12.5%治萎靈液劑200-250倍液,於初病後和發病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紅粉病 症状:整個鈴殼表生鬆散的桔紅色絨狀,比紅腐病的霉層厚,病鈴不能開裂,僵瓣上也長有紅色霉粉。

防治方法:可噴用50%多菌靈、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

棉花炭疽病 症狀:棉籽和幼芽受害,變褐腐爛;棉苗受害,幼莖基部初呈紅褐色斑,漸呈紅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時斑包圍莖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濕腐狀,棉苗枯萎而死。

子葉受害,葉緣產生褐色半圓形病斑,病斑邊緣紫紅色。

防治方法: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洒,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棉花枯萎病 症状:病株一般不矮縮,多由下部葉片先出現病狀,向上部發展,病葉葉緣和葉脈間的葉肉發生不規則的淡黃色或紫紅色的斑塊。

發生規律:發病與溫濕度,枯萎病一般土溫在20℃左右時開始顯症,土溫上升到25℃-28℃時形成發病高峰,當土溫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現暫時性隱症,入秋後待土溫下降到25℃左右,又出現第二次發病高峰。

防治方法在輕病田和零星病田,採用12.5%治萎靈液劑200-250倍液,於初發病後和發現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立枯病 症状:棉籽受害,造成料籽和爛芽;幼苗莖基部受害,出現黃褐色。

水漬狀病斑,並漸擴展圍繞嫩莖,病部縊縮變細,黑褐色、濕腐狀,病苗倒伏枯死。

子葉受害,多在中部發生不規則形黃褐色病斑,易破裂脫落成穿孔。

防治方法: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洒,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棉花麴黴病 症狀在鈴殼裂縫處和蟲孔處產生黃綠色或黃褐色的粉狀霉層,高濕時呈絨毛狀褐色霉層,棉絮也霉變,鈴不開裂。

發生規律:在高溫多濕條件下發生,8、9月份的雨量將成為鈴病發生輕重的關鍵因素。

防治方法:可噴用50%多菌靈、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

棉花角斑病 症状:真葉發病,初為褐色小點,漸擴大成油漬狀透明病斑,後變為黑褐色病斑擴展時因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

發生規律:苗期土壤含水量較高,7、8月份的鈴期雨量較大,尤遭暴風雨侵襲時,角五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噴洒1:1:120-220波爾多液、25%葉枯唑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

棉花黑星病 症状:全鈴受害,鈴殼變黑、僵硬,不開裂。

鈴殼上密生小黑點。

高濕下全鈴滿布煙煤狀粉末。

病鈴棉絮烴黑色僵瓣。

防治方法:在爛鈴病原較複雜的棉區,可噴洒50%多菌靈、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爾多液或銅皂液加入上述藥劑混合施用。

   棉花期貨市場 (一)棉花的生長特性棉花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一種多年生、短日照作物。

經長期人工選擇和培育,逐漸北移到溫帶,演變為一年生作物。

春季(或初夏)播種,當年現蕾、開花、結實,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嚴寒來臨時,生命終止。

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溫度、光照、水肥條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樣,可不斷地長枝、長葉、現蕾、開花、結鈴,持續生長發育,具有無限生長性和較強的再生能力。

在棉花的一生中,溫度對它的生長發育、產量及產品質量的形成影響很大。

除溫度外,棉花對光照非常敏感,比較耐乾旱,怕水澇。

棉花生長曆經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到立冬16個節氣(從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劃分為播種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和吐絮期5個階段。

相對於其他農產品來講,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二)棉花的分類棉花為錦葵目棉屬,棉屬有四個栽培棉種組成,即亞洲棉、非洲棉、陸地棉(又叫細絨棉)、海島棉(又叫長絨棉),我國不是棉花原產地,棉種是由國外引進的。

我國植棉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

但到20世紀50年代末,陸地棉成為我國的主要品種。

其次是長絨棉,長絨棉纖維較長,在我國新疆地區有一定產量。

(三)棉纖維品質構成棉纖維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細胞經伸長、加厚而成的種子纖維,不同於一般的韌皮纖維。

棉纖維以纖維素為主,占乾重的93-95%,其餘為纖維的伴生物。

由於棉纖維具有許多優良經濟性狀,使之成為最主要的紡織工業原料。

?1、長度。

目前國內主要棉區生產的陸地棉及海島棉品種的纖維長度,分別以25-31毫米及33-39毫米居多。

棉纖維的長度是指纖維伸直後兩端間的長度,以毫米表示。

棉纖維的長度有很大差異,最長的纖維可達75毫米,最短的僅1毫米,一般細絨棉的纖維長度在25-33毫米,長絨棉多在33毫米以上。

不同品種、不同棉株、不同棉鈴上的棉纖維長度有很大差別,即使同一棉鈴不同瓣位的棉子間,甚至同一棉子的不同子位上,其纖維長度也有差異。

一般來說,棉株下部棉鈴的纖維較短,中部棉鈴的纖維較長,上部棉鈴的纖維長度介乎二者之間;同一棉鈴中,以每瓣子棉的中部棉子上著生的纖維較長。

棉纖維長度是纖維品質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與紡紗質量關係十分密切,當其他品質相同時,纖維愈長,其紡紗支數愈高。

支數的計算,是在公定回潮率條件下(8.5%),每一公斤棉紗的長度為若干米時,即為若干公支,紗越細,支數越高。

紡紗支數愈高,可紡號數愈小,強度愈大。

2、長度整齊度。

纖維長度對成紗品質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齊度的影響,一般纖維愈整齊,短纖維含量愈低,成紗表面越光潔,紗的強度提高。

3、纖維細度。

纖維細度與成紗的強度密切相關,紡同樣粗細的紗,用細度較細的成熟纖維時,因紗內所含的纖維根數多,纖維間接觸面較大,抱合較緊,其成紗強度較高。

同時細纖維還適於紡較細的紗支。

但細度也不是越細越好,太細的纖維,在加工過程中較易折斷,也容易產生棉結。

4、纖維強度。

指拉伸一根或一束纖維在即將斷裂時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一般以克或克/毫克或磅/毫克表示,單纖維強度因種或品種不同而異,一般細絨棉多在3.5-5.0克間,長絨棉纖維結構緻密,強度可達4.5-6.0克。

5、纖維成熟度。

棉纖維成熟度是指纖維細胞壁加厚的程度,細胞壁愈厚,其成熟度愈高,纖維轉曲多,強度高,彈性強,色澤好,相對的成紗質量也高;成熟度低的纖維,各項經濟性狀均差,但過熟纖維也不理想,纖維太粗,轉曲也少,成紗強度反而不高。

(四)棉花的分類、加工與檢驗1、分類。

根據棉花物理形態的不同,分為籽棉和皮棉。

棉農從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經過去籽加工後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說的棉花產量,一般指的是皮棉產量。

根據加工用機械的不同,棉花分為鋸齒棉和皮輥棉。

鋸齒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叫鋸齒棉;皮輥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叫皮輥棉。

皮輥棉生產效率低,加工出的棉花雜質含量高,但對棉纖維無損傷,纖維相對較長;鋸齒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雜質含量低,工作效率高,但對棉花纖維有一定的損傷。

目前細絨棉基本上都是鋸齒棉,長絨棉一般為皮輥棉。

?2、加工。

一般用衣分來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為36-40,也就是100斤籽棉能夠加工出36-40斤皮棉。

皮棉不能散放,必須經打包機打成符合國家標準的棉包。

我國標準皮棉包裝有二種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但以85公斤居多。

3、檢驗。

我國棉花的質量檢驗是按照國家標準GB1103-1999進行的。

根據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澤特徵、軋工質量這三個條件把棉花劃分為1至7級及等外棉。

根據棉纖維的長度劃分有長度級,以1毫米為級距,把棉花纖維分成25-31毫米七個長度級。

棉花檢驗分感官檢驗和儀器檢驗。

由於目前我國的棉檢儀器主要是測試棉花的一些物理指標,如棉纖維的強度、馬克隆值等,還沒有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棉花定級儀器,因此國標規定,棉花定級以感官檢驗為主、儀器檢驗為輔。

棉花檢驗和仲裁單位是國家各級纖維檢驗局(所),棉花的進出口檢驗由各省(市)商品檢驗局負責。

(五)棉花的分級:棉花分級是為了在棉花收購、加工、儲存、銷售環節中確定棉花質量,衡量棉花使用價值和市場價格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夠充分合理利用資源,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要。

棉花等級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品級分級,二是長度分級。

1、品級分級。

一般來說,棉花品級分級是對照實物標準(標樣)進行的,這是分級的基礎,同時輔助於其它一些措施,如用手扯、手感來體驗棉花的成熟度和強度,看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依據上述各項指標的綜合情況為棉花定級,國標規定,三級為品級標準級。

2、長度分級。

長度分級用手扯尺量法進行,手扯纖維得到棉花的主體長度(一束纖維中含量最多的一組纖維的長度),用專用標尺測量棉束,得出棉花纖維的長度。

各長度值均為保證長度,也就是說,25毫米表示棉花纖維長度為25.0-25.9毫米,26毫米表示棉花纖維長度為26.0-26.9毫米,以此類推。

同時國標還規定,28毫米為長度標準級;五級棉花長度大於27毫米,按27毫米計;六、七級棉花長度均按25毫米計。

品級分級與長度分級組合,可將棉花分為33個等級,構成棉花的等級序列。

如國標規定的標準品是328,即表示品級為3級,長度為28.0-28.9毫米的棉花。

一號棉花合約 交易單位5噸/手(公定重量) 報價單位元(人民幣)/噸 最小變動價位5元/噸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幅度限制不超過上一交易日結算價±4% 合約交割月份1、3、5、7、9、11月 交易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1:30(法定節假日除外)下午:1:30-3:00 最後交易日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0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2個交易日 交割品級基準交割品:328B級國產鋸齒細絨白棉(符合GB1103-2007)替代品及其升貼水,詳見交易所交割細則 交割地點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最低交易保證金合約價值的5% 交割方式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CF 上市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按歸經查藥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按藥性查藥 溫性中藥列表 平性中藥列表 寒性中藥列表 涼性中藥列表 熱性中藥列表 按藥味查藥 甘味中藥列表 苦味中藥列表 辛味中藥列表 酸味中藥列表 鹹味中藥列表 澀味中藥列表 淡味中藥列表 按名稱查藥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方劑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電子書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學》 中藥相關 中醫百科 中藥圖典 有毒中藥列表 藥品百科 歸經 四氣 五味 中成藥百科 出自A+醫學百科「棉花」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6%A3%89%E8%8A%B1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棉花」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2個分類:錦葵科|中藥材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此頁由A+醫學百科用戶行医於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09:52的最後更改。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