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壓力,做不出好節目!| 《台通》李毅誠、張家倫| 104掌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家倫(家倫),《台通》共同主持人,台大戲劇系畢業。
何勁旻(何ㄟ)是第三位主持人。
他們從2020年投入podcast節目製作,陪伴通勤族,20集之後 ...
Skiptocontent
Podcaster的故事李毅誠、張家倫
沒有壓力,
做不出好節目!
戴上耳機「鮮蝦挺」,這是《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以下簡稱《台通》)粉絲口頭禪。
搭上聲音經濟的《台通》製作人李毅誠,起心動念是2020年疫情自己的便當店難經營,看上用麥克風就能表達意見,和夥伴張家倫共同主持Podcast,是Spotify2021台灣最受歡迎Podcast第四名,也是Apple排行榜的常勝軍。
「沒有壓力,做不出好節目!」
李毅誠(逞誠),《台通》創辦人及主持人,中央中文系畢業。
張家倫(家倫),《台通》共同主持人,台大戲劇系畢業。
何勁旻(何ㄟ)是第三位主持人。
他們從2020年投入podcast節目製作,陪伴通勤族,20集之後,第一筆業配金進帳,內容變現,聊天生財!儘管2022年各家podcast爭鳴,國際新聞、股市、繪本、親子各類議題,知名藝人吳淡如、唐綺陽等大咖也加入藍海戰,《台通》在上萬個中文節目中,節目至今已超過200集,排名依然遙遙領先。
用壓力 逗聽粉笑
「現在你叫得出名號的各種創作者,壓力都很大。
」李毅誠一語道出製作內容的真實。
《台通》內容從社會、文化、政治、生活、到教育議題,訪談過外交部長吳釗燮、名歌手陳珊妮、非營利組織紅鼻子醫師等;閒聊笑看人生百態,一個議題,由三位主持人各自分享,讓節目生活化。
聽粉說,李毅誠、張家倫什麼都能聊,也能跟上時事話題,口吻白話、紓壓又有梗,尤其是李毅誠的誇張笑聲,戴著耳機也會跟著大笑。
超過200集,每周更新兩集,壓力不小!曾經一集一錄9小時,輪廓有了、卻結不了尾,無法成為上架節目,最終fail,過程一樣要榨出汁。
李毅誠說:「不覺得做白工,只要還有對話的熱情,就能逼出各自的回應。
」(推薦閱讀:他搶攻「圖文經濟」,谷底翻身)
「第1集的李毅誠,看到第157集的李毅誠應該會怕!」李毅誠respect笑說,這樣的議題竟然也能聊!李毅誠從日常生活中補經驗,剛有新生兒的他,孩子也是一種生活經驗的補給。
戲劇系畢業的張家倫,從各種作品中擷取靈感。
超出觀眾預期就是好節目
《台通》不過就是尬聊,為什麼能攻佔耳朵經濟?李毅誠發想議題,也和張家倫、何勁旻接球對答,聊的過程中,難免三人意見相左,各抒己見,這也帶領聽眾思考議題或對話的可能。
(推薦閱讀:「不務正業」的律師斜槓Youtuber?!)
Podcast紅海廝殺,李毅誠不想讓鮮蝦挺聽粉被訕笑「唉唷!你還在聽《台通》喔,笑死人!」他們把業配商品包裝成故事,讓主持人用自己的口吻接球對答,把內容變有趣,反而讓聽眾乖乖買單聽完。
題材或許是重點,但不是唯一!節目超過200集了,李毅誠覺得主持人善聊、輕鬆、搞笑的特質,更能吸粉。
節目紅了!責任多了!
「以前可以很自然地拿理工男當話題、開玩笑,現在要多想一下,這話題會不會傷害人?若是,還要講嗎?」李毅誠還在拿捏趣味圓滑和社會責任。
「曾有聽眾來信,喜歡《台通》,但不喜歡李毅誠一直提張家倫是外省人。
」on麥前,朋友什麼都能聊;on麥後,節目必須更小心。
也因此,《台通》從Podcast節目的單向輸出,聽眾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延伸到FB、IG的社群雙向互動,三位主持人搞笑拍照,和聽粉互動,再從聽粉的回饋中,優化節目製作。
曾有聽粉聽了《台通》訪問導演黃信堯之後留言,「堯哥,一開始這麼ㄍㄧㄥ喔。
」李毅誠覺得自責,「如果要做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訪談,事前準備不能少。
」
文科不廢!廢在有沒有好好讀
李毅誠和張家倫都是文科生。
兩人一路以來,各自打工、開便當店、或當戶外服飾用品店員等。
兩人覺得低薪和大學念什麼沒關,但和有沒有認真念有關! 「大家可能都同意,如果只是渾渾噩噩,人文科的教育訓練就會不嚴謹,畢業工作很可能低薪。
但是,難道賞析不需要邏輯嗎?如果大學還以為中文就是高中的考試和背誦,那你當然不會邏輯思考。
」李毅誠把中文系教的賞析作品,運用在節目製作上;也擅用文學訓練的融會貫通、提升理解、增強同理心與溝通能力。
李毅誠笑說,搞不好未來就有「網紅溝通師」的需求,跟「人」相關的工作,成為文科生發揮的場域。
(推薦閱讀:聯考國文44分,寫書竟狂賣29刷)
李毅誠認為,產業向科技業傾斜,跟文科生能力無關。
「100個文科生到台積電,跟100個理科生到奧美,結果應該會不一樣!」重點是多快進入狀況,多快成為公司戰力;是性向決定人們對科系和工作的選擇,不是科系決定工作造成的低薪。
大學念戲劇的張家倫,同學大概1/3留在劇場或表演領域,半數做著跟科系無關的工作,四年白念了嗎?「學非所用很正常,重點是,有沒有學到某個技能,應用在某個工作上。
像戲劇系的實作,讓我有機會到建築公司工作。
」戲劇和建築看似不相關,但是舞台劇動線規劃,就是建築場館設計的核心,已經無所謂「學以致用」或「學非所用」。
當紅Podcaster曾是創業小白
李毅誠的家鄉彰化到處都是鐵工廠和家庭代工,「呷頭路的很少。
」從小耳濡目染,開店成了他的理所當然。
第一次創業開便當店,以為很簡單,沒想到從做菜到外送全都難,賺不了什麼錢,為了對便當店的5人負責,他還跟媽媽的朋友借錢度過。
張家倫大學一畢業就創立網路行銷公司,原以為學生時代辦活動豐富,卻不知社會歷練不夠,不知「錢的重量有多重!」缺少經驗評斷資金投入的效益,不到2年就熄燈。
「真是小朋友的愚蠢自信。
」 兩位曾是沒有經驗的創業小白,如今,李毅誠《台通》第二次創業,張家倫共持主持棒,用腦袋把生活體驗變現,已交出podcast的漂亮成績。
他們用壓力,鞭策前行。
再多看幾篇吧!
克服倒數十秒的懦弱,四年後摘下世界冠軍窮到剩一千元,也要用影片影響偏鄉學童高中老師教的不是國文,而是犯錯學分?!
NGO工作者的故事
陳凱翔
熱血九零後創One-Forty助移工圓夢
音樂治療師的故事
邱雯琪
學音樂的人,給這世界的溫柔|邱雯琪|104掌聲
手譯員的故事
李振輝
用學霸的優越感,幫聾朋友搭橋
紀錄人們逆境中拼搏的身影風雨淬鍊的成功秘訣動人而堅定
社群媒體
CloseMenu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不只是一個節目,也是一家公司 - INSIDE
評論,媒體,自媒體,podcast,台通,台灣通勤第一品牌(commuteforme) ... 節目的主體就是三位主持人:李毅誠(逞誠)、張家倫(家倫)、何勁旻(何ㄟ)。
- 2沒有壓力,做不出好節目!| 《台通》李毅誠、張家倫| 104掌聲
張家倫(家倫),《台通》共同主持人,台大戲劇系畢業。何勁旻(何ㄟ)是第三位主持人。 他們從2020年投入podcast節目製作,陪伴通勤族,20集之後 ...
- 3#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 Explore | Facebook
台通老闆通勤來到嘉義啦,完全是live podcast般一百分精彩的內容,沒能親自來現場 挺的大家,我們也為你準備好重點整理了! 你的職涯也非典型嗎?但什麼是典型?
- 4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EP133] 總投資金額高達二十七億本集節目 ...
Dear 台通老闆何勁旻&李特助李毅誠: 您仁愛路的企劃案的概念圖已完成,若日後何老闆中獎我100萬賣您就好,順便節目感謝我一下就好。謝瞜Dude~.
- 5commute_for_me -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 Instagram
在錄音室不小心睡著的誠#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今天有穿褲子,僅以此圖為證#台灣通勤第一. 用笑聲入侵立法院的時刻到了! #林昶佐#台通一品#.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