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什麼?一次了解骨折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病理性骨折:因疾病引起而非外力所造成的骨折,常見的原因有:癌細胞轉移至骨頭、 ... 身體檢查:醫師可從是否有開放性傷口、腫脹程度、關節可運動範圍的大小等,初步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骨折 首頁 健康百科 骨、關節 骨折 症狀 病程 併發症 成因 種類 危險族群 預防 相關檢驗 治療 照護 就醫準備 部位 分享 收藏 訂閱 點擊可以訂閱電子報喔! ✕ 加入LINE好友 什麼是骨折? 骨頭受到太大的外力,超過自身所能承受時,不管是裂開、斷掉或變形,都可稱為骨折。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成因的骨折非嚴重外力導致,是累積壓力逐漸形成,例如疲勞性骨折,或是骨頭的組成受到改變(最常見的是骨質疏鬆)因而無法受力,也會引起骨折。

一般根據斷骨是否穿透皮膚與外界接觸,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簡單性骨折,或稱為閉鎖性骨折,斷骨並未凸出皮膚表面,所以不會有感染的風險,治療也會較為簡單;其二是複雜性骨折,或稱為開放性骨折,斷骨凸出皮膚表面接觸外界,出現開放性傷口,嚴重時細菌有可能入侵骨髓腔,造成更嚴重的感染。

複雜性骨折的治療較為繁瑣且困難,所以可再進一步細分成不同型別,醫師根據狀況擬定不一樣的治療策略。

骨折也會與骨頭的發育狀況有關,兒童期骨骼尚在發育,軟骨成分較多,彈性會較好;成年期骨骼中的軟骨多數已轉換成硬骨;老年期骨骼則有可能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骨頭就像遭到白蟻蛀蝕的樑柱一般,變得脆弱易碎,也容易有較為嚴重的後遺症。

根據不同時期的骨骼發育狀態,醫師治療策略也需因此做出調整。

骨折症狀 骨頭本身沒有神經,但骨骼外面有骨膜包覆,上面有密集的神經,因此會感到疼痛。

受傷部位會出現局部性的痛感、壓痛及出現瘀青,肢體功能可能暫時喪失;開放性骨折甚至會出現不自然的肢體彎曲及明顯腫脹。

發生骨折後,受傷的肢體盡量減少動作,大多數需要加以固定,避免斷骨扎傷鄰近的神經或血管,造成更為嚴重的後遺症。

此外,開放性骨折需要注意是否有高燒不退的症狀,如果有,很可能傷口已發生感染。

骨折治療中或治療完成後還要進行復健,不然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常見有關節沾黏、腫脹及僵硬的問題。

年老的骨折患者有可能傷癒卻仍無法恢復行走的能力,不少人因此就臥床不起,嚴重影響生活自理功能,對家庭及醫療資源造成很大的負擔。

  骨折進展 骨折癒合的過程可粗略分為3階段,名稱或許會有所差異: 血腫發炎期:骨頭斷裂處會因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淤積,壓迫周圍組織造成發炎,受傷後約6~8小時內,血腫會逐漸凝結成血塊。

嚴重的骨折損傷所形成的血腫會造成周圍組織的壞死。

骨痂形成期:一般需要4~8周,此時要讓新生血管長進來,同時也會刺激成骨細胞增生,分泌骨質逐漸形成新骨,這段時期可透過X光檢查觀察到骨痂的形成。

骨板成形與塑形期:一般約需8~12周。

骨痂中的組織更進一步的細緻化,透過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的協助,一方面清除死骨,一方面形成新骨,並促進新骨與舊骨進行連接。

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 一般而言,骨頭癒合的時間約需6個月,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眾多,導致部分個案甚至要1~2年才癒合,常見影響因子如下: 疾病因素:病人如果本來骨質就有問題,或者影響到正常骨頭的代謝功能,就會讓痊癒更慢,常見因素有骨質疏鬆、糖尿病、腎臟病等。

骨折的複雜度:粉碎性骨折或開放性骨折,這兩類的骨折痊癒速度較慢。

個人差異:部分患者的天生癒合能力較差,或骨折併發感染,皆會影響骨折的發展。

治療的差異:骨折後如果復位或固定較好,也會影響到骨頭癒合速度。

不當的復健活動:骨折時也需要做適當的復健,如果復健方式不正確也會影響癒合的速度。

骨折併發症 感染:尤其在開放性骨折中,因為傷口面積較大,容易引發感染,導致更嚴重的傷害。

出血、截肢:很多骨折都是重大外傷所引起,往往會造成病人的大量出血。

同時因為失血過多,動脈與靜脈的缺血會更容易導致出現組織缺氧壞死或壞疽,嚴重時需要截肢。

肺栓塞:好發於老年人發生骨折時。

因為身體缺血導致血液流速減慢,容易凝結形成小血塊,一旦這些血塊沖進小的血管就容易堵塞,造成下游組織壞死,尤其容易發生在肺部,因此稱為肺栓塞。

腔室症候群:血管和神經包埋在肌肉中,肌肉群外包裹著筋膜,不同肌肉群之間存在稱為腔室的空隙。

如果骨折出血導致腔室內壓力增加,應立即以手術切開皮膚或筋膜,釋放腔室內的壓力,避免傷害肌肉、血管或神經。

   褥瘡:好發於老人家,長時間固定躺著壓迫特定區域的皮膚組織,而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而引起褥瘡。

骨化性肌炎:骨折後骨頭沒有完全復位,導致骨折處的肌肉出現發炎問題,有可能是太早和過度活動關節導致。

骨折常見致病原因 骨折多是與所受的外力密切關聯,常見的成因可分類如下: 直接外力施壓:骨折處就是直接受力處。

間接外力施壓:骨折處遠離外力接觸處,例如:從高處墜下,兩腳著地接觸地面,卻在脊椎處產生壓迫性骨折。

肌肉收縮:肌肉強力收縮牽引骨頭所導致的骨折,例如:猛烈咳嗽造成肋骨骨折。

骨疲乏:骨頭受到長期、連續的創傷,逐漸累積成骨折。

又可分為以下兩類 疲勞性骨折: 反復累積性的壓迫所引起的骨折,類似彈簧的彈性疲乏,常發生在長程健行、馬拉松、行軍中的腳掌(蹠骨)骨折。

病理性骨折:因疾病引起而非外力所造成的骨折,常見的原因有:癌細胞轉移至骨頭、骨頭出現嚴重鈣質流失、骨膿瘍、骨先天形成不全等病因。

骨折種類 依照骨頭斷裂的方向與形態,又可再區分成以下類別:  橫向骨折(Transversefracture):骨折線與骨頭長軸呈垂直方向。

  縱向骨折(Fissurefracture):骨折線與骨頭長軸呈平行方向。

斜向骨折(Obliquefracture):骨折線與骨頭長軸呈一斜角。

  螺旋骨折(Spiralfracture):骨頭受到扭轉力量,出現螺旋形的骨折線。

  壓迫性骨折(Impactedfracture):骨頭因受到垂直壓力而出現骨折現象,常發現在脊椎骨。

  節斷性骨折(Segmentalfracture):至少有兩條骨折線的骨折。

粉碎性骨折(Comminuatedfracture):骨頭破裂至少三塊以上。

扯裂性骨折(Avulsionfracture):斷骨處仍連著肌肉或肌腱,常發生在運動員。

不完全骨折(Greenstickfracture):骨頭出現裂縫或形變,並未完全斷裂。

脱臼骨折(Dislocationfracture):伴隨脫臼現象的骨折,常發生在關節處。

  骨折好發族群 老年人 停經後女性 慢性病患者 運動員 骨折預防重點 重視自己的風險因子 藉由骨質密度檢測來判斷骨骼強健與否,如果檢測出來T值≦-2.5,則診斷為骨質疏鬆症,需要接受治療。

然而,有些人不曾接受過骨質密度檢查,一直到發生骨折就醫了,才發現原來自己骨質疏鬆很嚴重。

臨床上發現,如果只看骨質密度,有時候並不能精確地判斷病人未來發生骨折的風險。

為了積極預防發生骨折,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設立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提出12個骨折風險因子,利用評估工具可算出未來十年因骨鬆導致骨折的風險,可上網計算。

飲食平衡攝取下列營養素,同時控制糖份: 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每日建議成人鈣質攝取量為1000毫克,可以補充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優酪乳、小魚乾、豆腐、豆乾、黑芝麻、深綠色青菜等 鎂:鈣的吸收、留存和分布都需要鎂的幫助。

建議多攝取鈣鎂均富的食物,如大豆製品、海藻、高麗菜與綠色花椰菜。

維生素D:維生素D有利骨質生成,可維持血液中的鈣濃度,有「造骨維生素」的美名。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高脂肪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沙丁魚等)、牛奶、乳製品、蛋黃和蕈菇類食材等。

另外,適度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有助活化體內維生素D。

維生素K:維生素K可以活化骨鈣蛋白,與鈣結合後能促進骨骼生成。

生菜、納豆、綠色蔬菜、海苔與韭菜都是很好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提高骨質密度,有助膠原蛋白的合成,若要改善骨骼的質量,維生素C不可或缺。

減少攝取糖份:過多的糖份會與人體蛋白質產生糖化反應,產生的最終糖化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簡稱AGEs)日積月累,引起氧化作用及發炎反應,導致動脈硬化、糖尿病、老化、慢性腎臟病及影響骨骼健康。

  走路固然對骨骼有一定幫助,走路時適時刺激對骨頭更有益。

每週走5次,每次約30分鐘,前4天加入以下4個簡單做法,最後一天照平時的步伐即可;無法抽空認真散步也無妨,將下列方法加入路程中,對鍛鍊骨骼、提升骨密度一樣有好效果。

提起腳步快步走:研究指出每週至少快走4次的婦女,髖部骨折機率遠低於其他婦女。

可以利用步行,嘗試一下「間歇走」。

也就是在平常的走路速度中,加入3~5次各2分鐘的快走,速度要快得讓你呼吸急促,無法與他人對話。

每次快走中間,再穿插較慢的散步喘口氣,約1〜2分鐘,如此循環。

幾個星期後,慢慢延長快走的時間。

對於有背痛或關節問題的人,這是很好的鍛鍊骨骼的方式,而且能避免高強度運動造成的運動傷害。

倒退走、橫著走要為你的骨頭施加壓力,還有一個安全且簡單的方法:改變走路的方向。

平時行走3〜5分鐘,再花30秒橫著走或「倒退嚕」,重複這個模式,是個趣味又方便的健骨方式。

連續跳躍20下:特定的跳躍方法對停經前婦女來說,可說是骨頭的一大福音。

散步5~10分鐘後,跳30秒、休息30秒,繼續散步、再跳躍,如此重複。

跳躍之前,記得彎曲一下膝蓋、轉轉雙臂和肩膀,活動關節和肌肉,以免受傷。

添加樓梯或斜坡進入路程:除了前面提到的快走,還可以透過快步走高低、爬坡來鍛鍊骨骼。

正常的生活習慣: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也都可能造成骨質流失,導致骨折的發生。

骨折診斷方式 詳細的病史詢問:醫師可能透過詢問患者的年紀、曾發生過的外傷事件、骨科相關遺傳疾病等,釐清部分病情,並擬定合適的治療方式。

身體檢查:醫師可從是否有開放性傷口、腫脹程度、關節可運動範圍的大小等,初步判斷傷勢的嚴重程度。

影像檢查: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CT)是主要確診的診斷工具。

預防性檢查(檢查骨鬆狀況):要確定是否罹患骨質疏鬆,骨密度檢測是最直接、精準的方法。

目前的檢測方法有定量超音波(QUS)及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

市面上常見的免費骨鬆測試通常是測量足跟骨與脛骨的QUS。

而DXA則是檢測腰椎與髖骨,醫界普遍認定DXA的準確度高,是診斷骨鬆症的黃金標準。

骨密度檢測報告的T值可以幫你了解骨鬆嚴重程度。

自我檢測的工具:可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8年設立的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可上網檢測,計算未來十年發生骨鬆導致骨折的機率。

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 臨床統計發現,一半以上的骨折病患骨密度沒有低到骨鬆的程度,可見骨折同時還受到其他風險因子,如:抽菸、飲酒、藥物(類固醇)、疾病、年齡等因素影響。

計算完會得出兩個數字,當十年內主要骨鬆性骨折(包括髖骨、脊椎、肱骨及橈骨)的機率大於20%,或髖骨骨折機率大於3%時,就被視為高骨折風險病人,應考慮積極治療。

骨折治療 骨折的緊急處理原則: 一般骨折緊急處理的原則:如果只是手指、前臂、腳趾或小腿的骨折,可做簡易固定後送醫急救。

如果是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等處嚴重骨折,原則上暫時不要移動患者,等待119受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做適當固定後,再進行搬運。

開放性骨折的處理原則:如果出現大出血時要先止血,再固定患肢,使用乾淨的布片或紗布覆蓋傷口,然後速送醫院救治,千萬不要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

如果在包紮傷口時骨折斷端已自行滑回傷口內,到醫院時記得跟醫生說。

懷疑是頸椎損傷的處理原則:應讓病患平躺之後,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在頭部兩側使頸部固定不動,不要隨意移動病人,以免產生脊椎神經損傷的後遺症。

懷疑是腰椎骨折的處理原則:應讓病患平躺在硬木板(或門板)上,並將軀幹及兩下肢固定以免產生神經損傷,避免癱瘓。

搬動時應多人一起合作,保持平穩,不能扭曲肢體。

骨折一般治療方式 治療骨折的目的,希望把斷掉的骨頭儘可能恢復到原來的位置,至少是要可接受的位置上。

固定的方式目前有很多種,傳統使用石膏,或者開刀後以骨釘或骨鋼板作固定。

至於以何種方式治療,就要看骨折的型態、位置、以及病人的需求等來決定。

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 壓迫性骨折常發生在脊椎處,骨折癒合需要二到三個月,此時會因為疼痛而造成生活許多不便,當骨折癒合後疼痛就會漸漸改善。

其治療可以分為保守治療與開刀治療兩大類: 保守治療:外科醫師建議的保守治療,包含臥床休息,減輕因骨折帶來的背痛,減少受傷骨折處的活動,增進骨頭癒合機會。

活動時穿戴脊椎背架,背架可以提供脊椎支撐、限制脊椎的活動,改善疼痛、增進骨頭癒合的機會。

藥物治療。

藥物以止痛藥物為主,主要是改善疼痛。

一旦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會檢查病人是否有骨質疏鬆症。

若有骨質疏鬆,建議同步開始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以減少未來再次發生骨鬆性骨折的機會。

 開刀治療: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後如果疼痛沒有改善(一般是6到8週),就會考慮開刀治療。

手術治療分為脊椎成型術與開刀手術。

脊椎成型術,也就是俗稱的灌骨水泥。

有別於傳統開刀手術方式,脊椎成型術是現在較常使用的治療。

以微創無傷口、經皮注射的方式,將骨水泥(bonecement)注射到脊椎骨折處。

骨水泥會填入骨折後造成的脊椎空洞,提供部分支撐、改善疼痛。

可以局部麻醉完成治療,患者恢復較傳統開刀手術快許多,也較為安全。

脊椎成型術仍有一定風險,像是骨水泥滲漏等,患者是否合適接受脊椎成型術,請與您的脊椎外科醫師討論。

開刀手術是以鋼釘固定骨折處上下方的脊椎,直接提供脊椎支撐力,並且改善變形。

適用在患者在脊椎成型術後仍然疼痛沒有改善、或受傷後合併有神經症狀、或是脊椎嚴重變形的患者。

開刀治療的選擇,請多與醫師充分討論得失。

  骨折照護重點 營養均衡:骨折病人應先以均衡營養為基礎,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低脂乳品、全穀根莖類、蔬菜類、豆魚肉蛋類、水果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依照個人身高體重攝取所需份數。

衛生署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為1000毫克。

其他可以補充的營養素來源: 維生素C:是形成膠原蛋白的主要物質,有助於關節之間軟骨的生成,食物來源:柑橘、柳橙、芭樂、草莓、奇異果、葡萄柚、深色蔬菜。

蛋白質:形成結締組織的主要物質,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豆腐、豆漿、豆乾等黃豆製品,雞蛋、牛奶。

鈣質:形成骨骼的主要物質,食物來源:豆腐、莧菜、芥藍、蕃薯菜、海藻,牛奶、優格、乳酪。

維生素D:鈣的吸收率與維生素D含量有關,維生素D可透過皮膚照射陽光獲得,食物來源:牛奶、乳製品、高脂肪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沙丁魚)、蛋黃和蕈菇類等。

戒菸:因為抽菸會影響鈣質流失。

遵守醫囑:在骨頭接合的一段時間內,要遵守醫囑,才能幫助骨頭生長,至於每個人長骨頭速度並不相同,要看年齡、體質,生活習慣,以及斷在哪裡,有很多變因。

骨折就醫提醒 初期就醫階段,病人和家屬應該知道: 對於病人的症狀,醫師認為的診斷是? 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骨折是怎麼得到的? 治療方法有哪些可選擇?不治療會怎麼樣? 骨折還會繼續惡化?會對身體造成那些問題? 生活需要注意那些事情?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何時要複診或進一步檢查?   已經確診骨折,照顧者應該知道: 有那些症狀平常要注意? 需要長期服藥?未來有機會減少藥量或停藥? 藥物副作用是什麼?服藥要注意哪些事? 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下一次複診或追蹤是什麼時候? 疾病發生部位 全身各處骨頭都有機會發生骨折。

看診科別 骨科 找醫院 參考資料 高醫醫訊:骨折與肌內傷害的處理 醫學影像學習園地:手部骨折(handfracture) 萬芳醫院衛教資料:髖部骨折:常見的老人意外傷害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 訂閱電子報 請勾選您想訂閱得電子報,並填寫Email。

康健知識庫電子報 康健好生活週報 康健5分鐘健康報 《大人社團》美好生活報 訂閱 × 我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