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孩子必須培養的能力~挫折容忍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挫折容忍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足以解釋為何有些孩子能夠克服困難,即使一路跌跌撞撞也能順利成長,而有些孩子卻無法承受環境挑戰。

許多人愈來愈覺得這個 ... 現代孩子必須培養的能力~挫折容忍力 廖純雅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 壹、前言 現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顯示現代人的生存壓力比過去的社會大得多,但是新世代的草莓族、水蜜桃族的抗壓能力卻越來越低,實在令人感到十分憂心。

自殺率在台灣十年成長一倍,並且已經攀升到死亡率的第九名,以九十二年自殺人數來說,台灣每天約有八點七五人自殺死亡,也就是平均約每三小時有一人自殺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從九十年開始,青少年自殺率年年攀升,增加的比例達到四十二%,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中時電子報,2004)。

王鍾和(2001)指出現代孩子的挫折容忍力不足,缺乏自我支持的能力,往往在遇到挫折時,就自亂陣腳,自怨自艾,以情緒來回應壓力,卻不知以積極的行為扭轉乾坤,使危機化為成長的轉機。

王鍾和(2001)亦認為青少年在學業、家庭及人際關係中受到不少的挫折與壓力,在無法承受這些接踵而來的困境情況下,很多青少年會產生沮喪憂鬱、情緒失控、或攻擊等偏差行為,甚至喪失自信及自我價值感,長期下來,還可能產生習得無助的情形。

挫折容忍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足以解釋為何有些孩子能夠克服困難,即使一路跌跌撞撞也能順利成長,而有些孩子卻無法承受環境挑戰。

許多人愈來愈覺得這個世界不適合生養小孩,為避免孩子受到傷害,拼命隔絕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文化影響,為孩子築高牆、加門鎖,然而,這不切實際的做法並無助於抵擋孩子未來可能遭遇的困境;要培養愈挫愈勇的孩子,就不該將所有的精力花費在如何去改變周遭世界,而是應從改變和小孩相處的方式著手(引自馮克芸、陳世欽,2003)。

研究者身為第一線的教師,發現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連生活起居等小事都一一代勞,為了擔心孩子受到責罵,不辭辛勞地為送孩子未攜帶的功課或學用品,企圖為孩子遮擋所有生活上的難題,甚至要求老師亦應比照相同的標準照顧孩子,無怪乎現在的孩子雖是知識領域的佼佼者,卻是生活上的低能兒。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所養育的孩子對於生活中發生挫折也就缺乏面對的勇氣。

  貳、挫折容忍力 一、挫折(frustration) (一)挫折的定義 挫折在心理學上有兩種涵義,一是指個體動機性行為造成障礙或干擾的外在刺激情境。

對個體發生阻礙作用的可能是人或是物,亦可能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

另一種是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情緒交織產生的負面心理感受,此心理感受也可稱作挫折感(張春興,1991)。

馮江平(1991)則將挫折定義為當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自己能力無法克服或自認為無法克服的障礙與干擾,造成本身需要或動機不能獲得滿足時所產生的消極的情緒反應。

張振成(2003)亦對挫折下定義為個體的行為傾向遇到干擾或阻礙,以致不能實現或延遲其實現的經驗。

馮江平則認為(1991)挫折一詞包含三種涵義,一是指挫折情境,即個體需要不能獲得滿足的內外阻礙或干擾等情境狀態或條件,例如考試失利,比賽成績不佳等等;一是挫折認知,也就是個體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知和評價;第三種涵義是挫折反應,當自己的需要不能獲得滿足時,所產生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比如憤怒、焦慮、緊張、躲避或攻擊等等。

假若挫折情境、挫折認知和挫折反應三者一併存在時,此時便構成心理挫折。

(二)挫折的產生 挫折的主要來源有二,一是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第二則是個人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吳清山、林天祐,2003)。

構成學生挫折的因素很多,以下分為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來進行探討(李海洲、邊和平,1995;黃立賢,1996;張振成,2003): 1.客觀因素 (1)自然因素 由非人為的力量造成的時間、空間限制,以及個體無法預測的天災地變,其影響較少,常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少挫折感。

(2)社會因素 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到各種人為所造成的限制和阻礙,其影響層面極廣,包括政治、經濟、種族、道德、宗教及風俗習慣等。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塑造個人情感、性格、品德的重要場所,人們的心理挫折追溯其根本皆可發現家庭的影響。

(4)學校因素 學校是學生在家庭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的活動場所,但目前學校教育偏重智能培養,智育掛帥的結果,卻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成長,造成孩子的心理上的挫折。

(5)人際因素 人是群居的動物,如何與人交往原本就是一個不易的課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時會產生磨擦,致使人際關係的挫折產生。

2.主觀因素 (1)自身生理缺陷 容貌或生理上的缺陷,致使個體不能隨心所欲,產生自卑心態,這樣的挫折往往會內化成人格的一份,除非個體能接納其缺陷,朝其它方向努力,乃有機會獲得成功。

(2)個人動機衝突 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為活動中,往往會為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目標而同時產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機,當動機因種種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全部滿足時,就會造成動機衝突的心理現象。

(3)自我期望值與實際有效行為不匹配 當個人的能力與實際行為不變時,期望值越高,挫折感愈大;期望值愈低,目標愈容易達成,挫折感也較小。

(4)人格挫折 佛洛依德認為本我與超我之間產生的衝突,亦為挫折的成因之一。

(5)存在挫折 在青年時期,許多學生會思考存在的本質與意義,雖然會嚐試去尋找,但往往徒勞無功,也因此產生挫折感。

另外,國外學者Rice(1984)調查大學女生最擔憂的事件中,發現引起挫折的原因排名如下:排名第一為擔心學校的課業與考試成績不理想;第二是擔心家庭的氣氛與父母的關係;第三是未來就業的狀況;排名第四則是人際闗係的挫折(引自黃立賢,1996)。

黃立賢(1996)亦認為青少年最常感到挫折的事件有三類:第一類是學校的課業,第二類是在人際關係中無法獲得他人的肯定,第三類是家庭關係中的危機所造成的挫折。

二、挫折容忍力(frustrationtolerance) (一)挫折容忍力的定義 個人在面對有挑戰性的工作,若想要持續參與,就必須容忍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失敗,這種容忍力即會影響個人願意冒險的程度以及對失敗的反應(Clifford,1988)。

由於每個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差異,因此對於有挑戰性的工作之接受意願也會有所不同。

Wiebe(1991)參考過去的文獻後,提出他的看法,認為挫折容忍力是個體面對失敗或困難時,仍然願意繼續堅持下去的傾向。

張春興(2002)對挫折容忍力所下的定義為:個人在遭遇挫折時,免於行為失常的能力,亦即個人能夠承受環境打擊或經得起挫折的能力,也就是個體對挫折的一種適應能力,使個體能承受精神打擊而不至人格變態或行為失常。

吳清山和林天祐(2003)認為挫折容忍力是指個人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或是在遭遇困難情境時,能夠承受困境打擊或忍受需求,以維持正常生活的能力。

Brooks和Goldstein談到,每個人皆應具備的一種內在力量,能妥善處理日常各種挑戰,而挫折容忍力正是這種適應並自覺足以克服挑戰的能力(引自馮克芸、陳世欽,2003)。

馮江平(1991)解釋挫折容忍力為個體適應挫折、抗禦和對付挫折的一種能力,也就說個體遭遇到挫折打擊後,能夠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挫折容忍力愈強者,愈能忍受重大的挫折。

李海洲、邊和平(1995)則說明挫折容忍力是個體在遭遇挫折情境時,能夠經得起打擊和壓力,並且具備擺脫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得以避免心理與行為產生失常的一種耐受能力。

Brooks和Goldstein指出挫折容忍力應包含以下幾種能力,(1)有效處理緊張及壓力,並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2)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並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3)與他人自在相處,能尊重自己及他人(引自馮克芸、陳世欽,2003)。

以上學者對挫折容忍力的看法差異不大,大致認為挫折容忍力是個體遭遇挫折或失敗時,能夠勇於面對挫折,而不致造成心理或行為失常的能力。

Brooks 和Goldstein則更進一步提出挫折容忍力還必須具備從挫折創傷中復原的能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擁有高挫折容忍力才能有勇氣去面對並排解生活上的困難,不致被困境所擊倒,因此,挫折容忍力是目前高度競爭社會中,個人必須擁有的最重要能力之一。

(二)影響挫折容忍力的因素 王鍾和(2001)談到要擁有高度的挫折容忍力必須具備堅毅力的自我支持,影響到孩子的堅毅力的元素有三,一是孩子所擁有的社會支持,包括父母親、老師、朋友以及社會資源等,在孩子陷入困境時,這些社會支持若能及時給予溫暖支持,並適時提出因應策略,孩子便能以更積極的方式去因應困境;第二個是孩子在面對事件時的認知與看法,如果他愈能相信事情成敗的原因是取決於個人的內在因素,如自己的努力與行動,他就愈能積極地去因應挫折情境,反之,他們若將之歸因為外在因素,例如運氣等,那麼孩子就會以較被動的方式去因應挫折;第三個影響到孩子挫折因應能力元素即是他對生活的投入程度,當孩子愈熱衷於目前的生活,他就愈能投入,有清楚的目標,並願意以最大的努力來達成個人的目標,即使在這時候遇到挫折,也會以更負責任的方式來面對。

中國大陸的學者專家則有較完整的看法,統整其研究,歸納出影響挫折容忍力的因素有以下幾點(李海洲、邊和平,1995;馮江平,1991)。

1.     生理條件:身體越健康的人,挫折容忍力越佳;反之,生理上有缺陷者,挫折容力則較低。

2.     生活經驗:人生經驗越豐富的人對挫折的忍受能力會比涉世未深、嬌生慣養或是生活平順的人來得高。

3.     挫折頻率:無論一個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多大,也難以承受接踵而來的挫折與困境,假如這時候面臨的是重大挫折,更是無法接受。

4.     認知因素:對自己的期望水準越高,目標越難以實現,挫折感也越大,挫折容忍力也隨之降低。

對於挫折有心理準備的人,比起對挫折毫無防備的人更具有挫折容忍力。

另外,挫折認知也會影響個體對挫折容忍力,挫折認知是指個體對挫折情境的認識與評價,個體對於挫折的反應與忍受能力,不僅是取決於挫折情境本身,更重要的是個體對於挫折情境的認知情形。

5.     個性因素:個性因素對於挫折容忍力有重要的影響,可由以下幾項來分析。

(1)性格特徵:個人的性格影響他對挫折的態度和適應性,心胸寬廣、樂觀開朗、意志堅強、獨立性強、有自信的人,對挫折的容忍力強。

(2)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具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積極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的人對於人生的價值有正向的認識,有崇高的生活目標,能以宏觀的視野看待目前的挫折。

(3)興趣:當個人對於某事物有濃厚興趣之時,即使面對再多的挫折,也願意全力以赴。

6.     社會支持:擁有較佳人際關係的人即有較多的社會支持,當挫折來臨時,社會支持給予個體的心理力量,則能協助個體渡過難關。

參、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 影響學童挫折容忍力的因素很多,田運虹(2001)發現國小學童之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對於學業、人際挫折容忍力有顯著相關,而學童之學業成就愈高,則其學業、人際挫折容忍力亦愈高;反之,則有愈低的傾向;也因此田運虹推測,個體挫折容忍力的高低應與其生活經驗、生活感受有相關,而較不受其生理發展影響。

性別不同,挫折容忍力亦有差異,男生在學業方面的挫折容忍度優於女生,而女生在人際關係方面的挫折容忍度則高於男生(謝毓雯,1998)。

林宜貞(1994)的研究也同樣顯示出男生的挫折容忍力明顯高於女生,但女生在經歷失敗後所產生的反應卻比男生更具建設性。

Clifford(1988)指出挫折容忍力雖然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但女生在行動上的表現卻明顯優於男生。

謝毓雯(1998)以國一至國三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國三學生在挫折經驗上明顯高於國一及國二學生,可見國三學生的壓力確實很大。

陳柏齡(2000)的研究結果亦顯示,國一及國二學生在遭遇學業失敗時的情緒感受較國三學生正向,且挫折容忍力也明顯高於國三學生。

這些研究顯示年級越高的學生反而挫折容忍力卻越低。

孩童在幼年時若能容忍挫折,表現出專注、合作,並能控制衝動,在未來很少有敵對、過動等問題。

因此,具有高挫折容忍力將有助於學童在學校生活的適應,促使學童在學校生活的正向表現(Zahn-Waxler,引自田運虹,2001)。

學生學業挫折容忍力與其學業挫折經驗有相關,若學生的學業挫折經驗愈高,其在情緒方面的感受則愈傾向於難過、痛苦與沮喪,且其在學業方面所能承受的冒險程度則較低(陳燕萍,2001)。

學童的學業成就亦會影響其挫折容忍力,田運虹(2001)的研究發現,學童之學業成就愈高,則其學業、人際挫折容忍力亦愈高;反之,則有愈低的傾向。

另外,謝毓雯(1998)亦證實積極正向思考對於學童學業及人際關挫折容忍力確實有正向關係。

陳柏齡(2000)的研究顯示,挫折容忍力愈低的學生,其憂鬱傾向也愈高,因此,陳柏齡認為學生若能坦然面對學業上的失敗,就不易被失敗擊倒,造成嚴重的挫折感,形成憂鬱傾向。

如果能培養學生的挫折容忍力,減輕學生壓力,則可降低學生的憂鬱情緒。

挫折經驗的增加,造成學童挫折容忍力逐漸降低,此說法在謝毓雯(1998)的研究中獲得驗證,顯示出挫折經驗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謝毓雯的研究結果也正好與馮江平(1995)的看法相符合,馮江平認為一個人即使挫折忍受力再大,也無法承受接踵而來的挫折,尤其是重大的挫折。

挫折容忍力與學童的違規行為亦有關連性,根據田運虹(2001)的研究,挫折容忍力與學童違規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此研究結果表示挫折容忍力愈高的學童愈少發生違規行為,相對地,挫折容忍力愈低的孩子愈容易發生違規行為。

從以上的研究發現,挫折容忍力對於學童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挫折容忍力愈大的學童較易適應學校生活、憂鬱傾向較低,違規行為也明顯少於挫折容忍力低的學童,因此,提高學童的挫折容忍力有助於適應生活,生活也會過得比較快樂。

肆、結語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年齡越大時,所承受的家庭、學校及社會壓力也相對提升,挫折經驗的累積,也致使挫折容忍力降低。

當孩子的挫折容忍力降低之時,其情緒上越容易顯現出難過、痛苦與沮喪,憂鬱傾向也因而增高。

從研究中可得知,學業成績確實是孩子最大的挫折來源之一,這實在與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偏差有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思想深深地影響著每個中國人,也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特長與興趣所在,致使孩子們越來越不快樂。

然而,現今的教育中,無論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都未能教導孩子去面對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以致孩子遇到挫折就手足無措、難以招架,期望未來家長或是學校教師能於日常生活教育中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使孩子能夠勇於面對挫折,樂於接受生活中的挑戰。

參考文獻 Clifford,M.M.(1988).Failuretolerance andacademicrisk-takingintentotwelve-year-oldstudents.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58,15-27. Wiebe,D.J.(1991). Hardinessandstressmoderation:Atestofproposedmechanisms.JournalofPersonalityand SocialPsychology,60(1), 89-99. 王鍾和(2001)。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

學生輔導,76,82-87。

台灣自殺率十年成長一倍(2004年11月7日)。

中時電子報,2004年4月9日取自http://news.yam.com/chinatimes/healthy/200411/20041107379862.html 田運虹(2002)。

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挫折容忍力與違規行為之關係。

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林天祐(2003)。

教育名詞解釋:挫折容忍力。

教育研究月刊,115,155。

李海洲、邊和平(1995)。

挫折教育論。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林宜貞(1994)。

國中生的教師期望、歸因型態、失敗容忍力與失敗反應關係之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91)。

現代心理學。

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2)。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

張振成(2003)。

挫折與衝突的適應方式。

諮商與輔導,211,53-55。

陳柏齡(2000)。

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江平(1991)。

挫折心理學。

山西省:山西教育出版社。

馮克芸、陳世欽譯(2003)。

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

台北:天下。

黃立賢(1996)。

如何培養學生挫折的容忍力。

訓育研究,35(2),65-74。

謝毓雯(1998)。

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回首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