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前農業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距今五千多年前,一批擁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
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大坌坑文化」人,是最早的南島語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的始祖。
大坌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搜尋
熱門關鍵字
徵才
恐龍卡
雨林溫室
科學攝影
北極熊
微真菌
恐龍
分享大師視野
編鐘
實習
展廳介紹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農業生態
:::
目前位於:
首頁〉
展廳介紹〉人類文化廳〉農業生態〉臺灣史前農業
:::
臺灣史前農業
【臺灣史前農業小百科】
一、臺灣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生活
考古學家曾在臺南縣左鎮鄉菜寮溪中,找到兩、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骨化石,命名為「左鎮人」,是已知最早居住在臺灣的人類。
左鎮人是在最後一次冰河期間,利用海平面大幅下降的機會,從華南地區徒步越過現在的臺灣海峽來到臺灣。
考古學家曾經在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挖到許多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遺物和遺跡,稱之為「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人生活在幾十人的小團體裡,男人捕魚、打獵,女人和小孩採集野菜和果實。
他們還不會農耕,經常為了尋找食物而到處遷移。
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而粗糙,只是把石塊打破,利用碎石片的銳利邊緣,切肉、剖魚或刮削木頭。
他們也會把獸骨削尖磨利,做成魚叉或釣?來捕魚,或利用骨針縫製皮衣。
直到距今五千多年前,有一批挾帶著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才結束了臺灣的舊石器時代。
二、臺灣新石器時代的農業
距今五千多年前,一批擁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
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大坌坑文化」人,是最早的南島語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的始祖。
大坌坑人的聚落,散布在臺灣各地的河口或海邊。
他們過著定居的生活,已進入刀耕火種的游耕農業階段,但狩獵和採集生業仍然很重要。
考古學家發掘臺南縣南關里、南關里東二個遺址,獲得大量炭化的稻米與粟,顯示最遲在距今4800年前,大坌坑人已經栽種稻米與粟。
大坌坑人已經養狗,可能栽種芋頭之類的根莖類作物,並大量捕魚、採貝,廣泛利用海洋資源。
他們會種植苧麻,用紡輪將麻纖維紡成麻線,以水平背帶機織布,或打製樹皮布,用來製作衣服。
他們也會製作陶容器,用草或籐編籃子與蓆子。
距今4500年到3500年間,是臺灣的新石器時代中期。
大坌坑文化人的後裔逐漸散佈到臺灣各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考古學家稱為「繩紋紅陶時代」。
距今4000年前,繩紋紅陶人已經進入高山地區,在河階地上耕作。
他們種植的農作物,以耐旱的粟及根莖類作物為主。
距今3500年到2000年間,是臺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當時又有許多南島語族的移民,從不同的原居地航海進入,使臺灣各地的史前文化,都呈現獨特的面貌。
在這個時期,臺灣史前遺址的數量大增,遺址面積也加大,顯示當時人口數量大幅成長,而農耕技術與耕地面積也隨之增長。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農具以石器為主,以石斧和石錛砍樹闢地,石鋤掘地耕種,石刀、石鐮採收穀物,石杵搗米去殼。
三、臺灣鐵器時代的農業
距今2000年前,由於臺灣北部沿海地區的史前居民,開始煉鐵及製造鐵器,使臺灣進入了鐵器時代。
「十三行文化」人是一波新移民,也屬於南島語族,可能在原居地就會煉鐵,移民臺灣時把煉鐵的技術也帶了進來。
他們用泥土和石塊砌成煉爐,放入鐵砂和木炭,並用風箱鼓風生火,將鐵熔化還原。
然後用石鎚反覆敲打燒紅的鐵塊,打製成各種工具。
當時臺灣其他地區的史前居民,雖然自己不會煉鐵,卻也發現鐵器的好處,經常想從十三行人那裡換些鐵製的工具來用。
他們用鐵矛頭、箭頭來打獵,用鐵製的鋤頭種田,用小刀切割,用鐮刀採收稻穀,也用鐵斧與鐵鑿來砍樹、築屋與造船。
當時住在內陸及高山地區的史前居民,比較不容易取得鐵器。
在這些地方,主要仍然使用石器,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鐵器時代的生業方式,與新石器時代並沒有很大的區別,也是以種植稻米、粟及根莖類作物為主。
狩獵、採集、捕魚與拾貝是最重要的輔助生業,豢養的動物有狗與雞,狩獵的動物以鹿和野豬為主。
由於鐵器比石器的生產能力強得多,使得當時人口又大幅增加,遺址的規模也更大了。
由海外進口的玻璃、瑪瑙等裝飾品,已被普遍採用。
考古學家認為,十三行人可能就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而臺灣各地鐵器時代的文化,也幾乎都能找到與近代原住民族群之間的關聯。
四、臺灣原住民的農業
從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臺南一帶開始,臺灣就進入了歷史時代。
當時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之外,臺灣共有二、三十個說不同語言的原住民族群。
居住在臺灣西部與北部平原地區的十個原住民族群,被稱為平埔族,在清領初期時逐漸融入漢人社會,到了十九世紀末,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了。
平埔族最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最遲在十八世紀初期,已經向漢人學會了用牛犁耕,可能也從中國引進新品種的水稻。
當時耕田主要是婦女的工作。
平埔族的稻作,一年一穫,田地隔年休耕。
收割稻穀時,全社男女通力合作。
根據早期的方志記載,平埔族以手摘稻,不用鐮、銍等工具。
稻禾收割回來,倒懸在住家附近的小屋「禾間」中晾乾。
平埔族的婦女,計算每天要吃的分量,以木製杵臼將稻穀舂打去殼,再蒸熟食用。
居住在臺灣高山與東部地區的原住民,以前稱為高山族。
他們主要以山田燒墾的方式耕作,就是砍伐林木、焚燒作為肥料,然後就地耕種的原始農業方法。
原住民種植的作物種類很多,穀類作物中以粟最重要,有一連串與粟相關的農耕祭儀,其他還種植陸稻、水稻、玉米等。
他們種植的根莖類作物包括芋頭、薯蕷、樹薯、甘藷,樹生作物有香蕉、麵包果,也種植蔬菜、南瓜、豆類等。
除了農耕以外,臺灣原住民也依照各地自然環境的情況,進行狩獵、畜養、捕魚和採集等輔助性的生產活動。
近年來,隨著市場原則經濟與貨幣交換體系的引入,臺灣原住民也開始栽種水果、蔬菜、茶葉等經濟作物。
2020/01/21更新
延伸文章資訊
- 1新石器時代_百度百科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是考古學家設定的一個時間區段,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新石器時代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 ...
- 2003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 - 線上展示
此時有些地方的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和畜養家畜,人們也開始定居下來,住在村落裡。考古學家把這個階段叫做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特徵是開始出現「農業」和「畜牧」這兩種 ...
- 3臺灣史前農業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距今五千多年前,一批擁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大坌坑文化」人,是最早的南島語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的始祖。 大坌 ...
- 4新石器時代- PanSci 泛科學
新石器時代- PanSci 泛科學,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 ... 利用魚耳石,得知台南人5000年來食用魚類的變化,受到自然環境改變影響。
- 5史前文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