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路 用大敘事重構台灣的文化旅行地景,真的可行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國旅大爆發,當「出去玩」的需求自「出國」轉向台灣島內與離島,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體驗、基礎建設的成熟度、業者服務的精緻度,都是一大考驗。
地方創生
文化之路──用大敘事重構台灣的文化旅行地景,真的可行嗎?
作者
張蘊之
2020-08-12
位於大稻埕的新芳春行是典型的茶葉加工廠兼茶行。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已成功複製連結
國旅大爆發,當「出去玩」的需求自「出國」轉向台灣島內與離島,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體驗、基礎建設的成熟度、業者服務的精緻度,都是一大考驗。
最近開始出現許多對國旅品質的批評聲浪,與國外旅遊的體驗相較,彷彿國旅就是差一截,品質比較粗糙、美感比較粗俗、文化水準比較低、風景比較醜、環境比較髒亂、交通比較不便,而且,沒有比較便宜。
真的是這樣嗎?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容易。
但,這樣的刻板印象,對一直以來努力振興地方特色的有志青年與業者而言,實在太不公平。
如果列出所謂的「熱門景點」,比方飽受批評的高跟鞋教堂、天空步道、彩繪村,以及萬頭鑽動的IG打卡點,類似的建物與「吸睛」模式不斷在各地複製貼上,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這種突兀地標的『複製』在台灣各地大行其道?」
它們的確火紅過,卻沒有續航力。
一方面是台灣大眾旅遊的習慣還停留在「一次性消費」的層次,拍完照、吃過在地小吃,就當作去過了;二方面,這些建設與地方文化缺乏深度連結,除了拍照,缺乏更多值得旅人仔細挖掘的事物。
旅行就像尋寶,反覆追尋才能體會醍醐味
旅行就像尋寶,而地方特殊的文化與景觀,就是許多旅人願意一再回到當地、反覆追尋的寶藏。
但旅人不是歷史學者,更不是考古學家,這些寶藏需要被整理成「可供挖掘」的狀態,從一個線頭開始,拉出一串粽子,打開每一顆粽子,都能有驚喜,都能對「粽子」這種食物多幾分了解,從米的挑選、餡的配方、調味秘訣、烹調方法,最後能夠具體掌握「大江南北的粽子,怎麼吃最好吃」,從路人變達人,便是旅人最大的成就感。
而所謂的觀光基礎建設,其實就是將在地資源打造成「一串粽子」。
(不喜歡粽子?換成滷肉飯也行,只是比喻啦。
)
近20年來,有很多年輕人投入地方文史考掘與再造,打造文創商品、小農精緻農產、小旅行、特色民宿與青旅;而政策面則有社區營造、一鄉一特色、青年返鄉、地方創生等方案,挹注了支持的力量。
這些「小小的」團隊大多無力承接人數眾多的團體遊客,也沒有資源打造鋪天蓋地的廣告,但他們愛鄉愛土地的熱忱,讓旅遊體驗變得更獨特、更接地氣,也非常精緻。
只是,筆者最常收到的抱怨是「我們沒有資訊」。
我問:「你上《微笑台灣》的網站找過了嗎?查過「島內散步」了嗎?用Facebook搜尋過相關粉絲頁了嗎?在Klook或KKday上找過遊程了嗎?如果你出國會花很多時間查資料,玩台灣也一樣需要做功課喔!」只要願意多花一些心思尋找資訊,多花一些時間克服交通障礙,要找到這些散落在街巷、林野、海濱的珠玉,並不困難。
筆者有幸參與了「茶之路」的媒體團,從茶產地、加工出口區、轉運碼頭一直到出海關,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台灣茶的發展史。
「文化之路」——講一個故事,需要無數張藏寶圖
新北市文化局委託蚯蚓文化規劃了「文化之路」的倡議,目前推出兩條路線──「礦之路」與「茶之路」,從產業遺產切入,用「路線」的概念推進,企圖說明該產業的發展與全球化歷程。
筆者有幸參與了「茶之路」的媒體團,一天之內從大稻埕、深坑、坪林,一直到淡水,幾乎跑遍了百年前的淡水河運輸體系,從茶產地、加工出口區、轉運碼頭一直到出海關,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台灣茶的發展史。
這個「茶之路」的故事,比照近年來很夯的聖雅各之路、四國遍路,以一個人的行跡為切入點,展開一場產業遺產的壯遊。
蚯蚓文化選擇了英國茶商約翰.陶德(JohnDodd)為故事主角,雖然他並不是第一位將茶種移入台灣、廣泛種植的人,但台灣茶能以「FormosaTea」之名行銷全球,陶德確實是關鍵人物,因而被譽為「台灣烏龍茶之父」。
陶德與19世紀的台灣史糾葛甚深,馬偕、李春生都與陶德關係密切,確實是個很棒的故事題材。
然而,茶業發展史牽涉到的面向極為複雜,光是「茶」本身就牽涉到茶種、產地風土、產業建築、製作加工、保存、包裝、銷售、運銷;左右產業變化的議題還有國際政經局勢、城鎮與聚落發展、地方勢力拚鬥、交通與經濟動線等;文化面向則影響了茶藝、茶具(陶瓷產業)、茶食、飲茶習慣。
每一個面向,都是一張藏寶圖,但如何將龐大浩繁的茶文化資產轉換成愉悅的旅遊體驗(而不是考古苦行),實是一大考驗。
完成加工與包裝的茶,在大稻埕上船,轉運至淡水河口的海關碼頭報關,圖為淡水古蹟博物館復刻的FormosaTea包裝盒。
運茶走過淡水河,每條老街都不同
從交通的面向來看,「茶之路」走的是淡水河運系統,從坪林、深坑一帶的產區,用人力集運後在深坑上船,運到大稻埕加工。
加工是為了延長茶香的保存期限,以應付漫長的輸運期程。
這一段島內的輸運需求帶動了深坑老街與大稻埕的勃興。
完成加工與包裝的茶,在大稻埕上船,轉運至淡水河口的海關碼頭報關,再赴廈門(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轉運至全世界。
從「道路」的角度來看,淡水、大稻埕、深坑、坪林,這些交通樞紐擁有不同的功能與意義,擁有各自的發展脈絡,「老街」的面貌也沈澱著獨特的文化底蘊。
以大稻埕為例,滿載茶葉的船抵達目的地後,空出來的船艙用各式各樣的貨物填滿,才會返航;這些返航的貨物成就了大稻埕成為南北貨中心。
其他的城鎮,也因為淡水河內陸水系的互通有無,具備獨特的地方性。
因此,現今面貌相似的「老街」實際上是不合理的,若單純用觀光商圈來重塑,使它脫離了原來的歷史脈絡,就會變成「每條老街都一樣」。
但,要回歸它原本的地方性也絕非易事,須仰賴在地社群是否達成共識,願意傳承、挖掘祖輩遺緒,並將之發揚光大。
講茶學院湯家鴻老師介紹深坑碼頭遺址。
「內容為王」,觀光建設要做的功課還很多
蚯蚓文化提出「文化之路」的倡議,立意良善。
但旅遊業習慣「拿現成的來用」,直接商品化的可能性幾近於零。
以目前這條「茶之路」的現況,必須分段討論:大稻埕至淡水這一段,如何串連既有的文化資產與導覽人才,增加茶葉加工製程的體驗、港區生活的體驗、藍色公路,以扣合「茶之路」的主旨?而坪林至深坑這一段,如何解決交通、住宿點與特色餐食的問題?茶產區的茶園體驗、品茶教學,是否有足夠的資源能針對不同客群設計服務內容?如果要將「文化之路」作為品牌,監管與考評機制必不可少,導覽解說人才的培育與考核,甚至是整個「茶之路」的服務提供者,是否能建立具公信力的監管機制?
文化資產必須是活的。
要恢復「文化之路」,尤其是產業發展之路,核心要旨是在產業文化資產的基礎上,用經濟動能去復振,使之「真的在運作」。
它不應該只是說書人站在某個路口指手畫腳,指著空氣訴說以前誰誰誰在這裡幹嘛幹嘛。
不只是信口開河的問題,沒有實體的憑藉之物,消費者也不會買單。
而這個「實體」,可以是建築物,可以是正在運作的工廠,可以是摸得到的一切。
不只是文化資產保存需要真實性,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旅遊體驗,也需要真實性。
這個問題,還有待各界一起繼續努力。
瀏覽次數:8676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投書】旅行,在疫情之後
【投書】國遊委靡不是因為貴,質感與「值感」才是關鍵!
【投書】請放在地小旅行一條生路,台灣觀光才有機會發財!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旅行
觀光
國內旅行
文化路徑
茶
張蘊之
冷角落
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獨立記者。
醉心古代日常小事,靈魂碎片掉在世界各地。
中華日報專欄〈魚露與蠔油〉作者,著有《澳洲不思議》、《吳哥深度導覽》、《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LonelyPlanetIN台灣》、《LonelyPlanet廣東》第二版。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張蘊之
冷角落
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獨立記者。
醉心古代日常小事,靈魂碎片掉在世界各地。
中華日報專欄〈魚露與蠔油〉作者,著有《澳洲不思議》、《吳哥深度導覽》、《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LonelyPlanetIN台灣》、《LonelyPlanet廣東》第二版。
熱門文章
1
從「外省二代」到「新二代」 作家陳又津:別被任何標籤定義自己!
2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3
從掃水溝的女兒到暢銷作家,黃大米:「正向的虛榮心,就是上進的動力」
4
《我的出走日記》:時間能渡的,都是願意自渡的人
5
婚姻像個人生福袋:與其勉強要求80分,何不好好接受50分?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北文化之旅:尋訪5大歷史地標 - Agoda
台北文化之旅:尋訪5大歷史地標 · 1. 直衝台北之巔——台北101 · 2. 意想不到的精彩活動和綠地——中正紀念堂 · 3. 認識孫中山事蹟的好去處——國父紀念館 · 4. 欣賞衛兵交接儀式...
- 22021 文化帶路• 文化觀光主題路線
文化部規劃於11/5至11/8的「2021臺北國際旅展」,首次以「文化帶路」的十條文化觀光示範遊程作為開端,十條路線的景點囊括北、中、南、東及離島,包含走訪國定古蹟、世 ...
- 3文化之旅 - 交通部觀光局
文化之旅. 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史前人類、原住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漢人都曾經在臺灣生活, ... 樂齡旅遊台南濱海一日小旅行 ... 澎湖台灣好行無障礙一日遊.
- 4旅遊不忘汲取新知文化部推10條文化觀光路線 - 中央社
李永得也鼓勵民眾,在台灣疫情相對穩定的時刻,可以多到在地具有文化特色的景點旅遊,認識自己土地的文化。 今天包括總統蔡英文、行政院政務委員 ...
- 5文化之路 用大敘事重構台灣的文化旅行地景,真的可行嗎?
國旅大爆發,當「出去玩」的需求自「出國」轉向台灣島內與離島,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體驗、基礎建設的成熟度、業者服務的精緻度,都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