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力量:有時,我們只需要被理解「原來你正在痛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陪伴的力量:有時,我們只需要被理解「原來你正在痛苦」. 作者Megumi H.T.. 2022-01-21. 學習如何照顧的課程中常提到,緩和他人的痛苦,「理解、感同身受」的能力非常 ...
長照
陪伴的力量:有時,我們只需要被理解「原來你正在痛苦」
作者
MegumiH.T.
2022-01-21
學習如何照顧的課程中常提到,緩和他人的痛苦,「理解、感同身受」的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真有人能百分之百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嗎?想要對受苦的人伸出援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人,最終在追求什麼?」國中時期的我,面對每天解不完的學校課題,腦中總浮現這個與考試無關的問題。
若說學習是為了自我成長的話,成長的極限不應該只是在上大學,那,終點究竟在哪裡呢?為了解決這疑問而投入高齡研究,企圖為這個困擾許久的問題找到一個解答。
經過教育學術研究和長照企業的培訓,4年前開始協助日本和台灣在宅醫療交流活動,認識不少陪伴數千名高齡者走到臨終的醫師,我對他們總是提出一個好奇:「人走到最後,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呢?」
面對這個難用三言兩語說明的問題,熟識的日本醫師推薦我去參加小澤竹俊醫師的演講。
他說,小澤醫師不僅是安寧照護的專家,也在社區與中小學校用大眾語言說明安寧照護,進行生命教育,我聽了應該也會有所收穫。
人,因為有人理解自己的痛苦而受到安慰
2019年夏天有個關於「安寧照護與社區營造」的討論會,看到講者名單上有小澤醫師的名字,趕緊把握機會去聽聽傳說中的演講。
開頭播放了一部影片:一位國中男生躺在床上,無論家人如何勸說,都不願意去學校。
媽媽四處去尋求幫助,想釐清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
後來得知孩子在棒球社中發生不愉快,應該十之八九是主因,於是鼓起勇氣與孩子溝通。
媽媽在孩子的房門外敲門,輕聲說道:「我去學校了,知道你發生的事了,要不要出來一起談談?」
孩子在房內不屑的說:「才怪,你才不懂。
」
媽媽趕緊回應:「我懂!」
孩子卻發出更大的怒吼:「不!你什麼都不懂!」
在門外的媽媽沒想到自己的擔憂反而讓孩子更加憤怒,浮出不知所措又難過的神情。
影片暫停,小澤醫師對聽眾說:「我們先來想想,你覺得媽媽『懂』什麼?孩子覺得媽媽『不懂』什麼?」
接下來,第二種場景出現了。
孩子同樣對媽媽大喊:「不!你什麼都不懂!」
母親沈默了一下,然後淡淡的說:「晚飯已經準備好放在桌上,如果餓了的話就出來吃吧」。
孩子在被窩裡陷入沈思,過了許久,掀開棉被,默默起身走到廚房,看到媽媽已經坐在餐桌另一邊,也沒說什麼,就這樣與媽媽面對面,沉默地吃了擺在桌上的飯菜。
為什麼孩子願意走出房間?與會者給的答案是:因為孩子覺得媽媽懂了。
那是懂了什麼?不去學校的原因嗎?大家無法具體說出一個答案。
小澤醫師說,「孩子覺得媽媽懂得『自己處在痛苦中』。
」那該如何讓身在痛苦中的人能得知周圍的人理解自己呢?小澤醫師提醒,「看第二段媽媽的台詞。
『……』,那是什麼?沒錯,沈默就是答案。
」
身體上的疾病可以用醫藥來治療,但精神上的痛楚卻難以平和,只能靠其他事物的支持以緩和傷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支持不是高高舉起重物,而是在旁邊的陪伴
第二個案例,是癌症末期想去參加孫子畢業典禮卻無法前往的奶奶,同樣處在痛苦之中。
然而這痛苦不只是身體的痛苦,看起來快樂、身體健康的人們,誰都有難以言喻的苦處,而且痛苦是不能比較的。
痛苦的來源究竟是什麼呢?小澤醫師解釋:「痛苦,來自『希望』與『現實』的落差。
」舉例來說,為什麼早起會痛苦?因為還想繼續睡,但現實上必須起床;為什麼讀書會痛苦?因為自己犧牲睡眠準備考試想要拿到好成績,但現實上班級排名還是沒有進步;為什麼照顧摯親會痛苦?因為希望靠著自己全力照護讓他好起來,但現實上卻只能看著他一天比一天衰弱。
讓人感受到痛苦的理由,多不是單靠本人就能發現的,就像小朋友說「早上起床」很痛苦,但要去遊樂園的當天,小朋友甚至在鬧鐘響起之前就起床了。
深入探究才會發現,痛苦不是來自「早起」,而是「上課、被責罵」。
面對更複雜的痛苦,例如對方說「想死」時,並不是真的想「死」,而是想「結束痛苦」。
因此援助者必須深入觀察、傾聽當事者言語,才能挖掘到其根源。
身體上的疾病可以用醫藥來治療,但精神上的痛楚卻難以平和,只能靠其他事物的支持以緩和傷痛。
「支持」這個詞,不是舉起重物去「支撐」,而是在旁邊的「陪伴」。
每個人性格不同,需要的協助不一樣,不過支持著人們的事物可分成三大種類:
1.將來的夢(時間):人不只是為當下而存在,如果將來有目標、夢想的話,都能成為現在的動力。
例如為了考上理想學校每天苦讀、期待在另一個世界見到逝去的愛人而坦然面對眼前的死亡等。
2.與他人的連結(關係):人如果只為自己存在,很容易弱化,但如果身邊有人能打從心底認同自己,就會成為前進的力量。
例如日本動漫上那些為夥伴拚命的熱血場景,或者為了回應孫子想跟自己出門的期待,而努力復健的爺爺奶奶等。
3.擁有「選擇的自由」(自律):能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應該是基本人權之一。
照顧現場就有不少寧願跌倒也不願別人攙扶如廁的長輩,他們不一定是害怕造成別人的困擾,而是因為自己「選擇的自由」被剝奪而感到痛苦。
失智者想要出門,卻因為照護者害怕出問題而被迫一直待在房間;又或者無法按自己理想選填志願科系的高中生,都是失去選擇自由的案例。
無法為自己人生做主,喪失對自我的掌握,也是痛苦的來源之一。
做個將主詞換成對方的傾聽者
學習如何照顧的課程中常提到,緩和他人的痛苦,「理解、感同身受」的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真有人能百分之百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嗎?在安寧照護中最常聽到的話語是:「我現在是快死的人,你們身體健康,不可能理解我的!」面對這個不爭的事實,但又想要對受苦的人伸出援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這時,不妨將對話的主詞切換過來,不是「我」理解你的感受,而是「你」的感受,我願意盡全力去理解。
如何利用傾聽技巧緩和精神痛苦,需要進階的溝通訓練,然而每個人都能做到重要的第一步,讓對方知道「我在擔心你」。
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句簡單的「你還好嗎?」就是對處在痛苦中的人的撫慰。
每個人都能做到重要的第一步,讓對方知道「我在擔心你」。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回想我高一時,也跟影片中的孩子一樣,身體健康、生活無虞,但不知道為什麼感到難受。
不想去學校上課,翹課去圖書館,企圖藉著書本找出自己難受的原因。
因為是教會學校,老師就說,去禮拜堂坐著吧!當時自己雖沒有信仰,但反正也不想進教室,去坐坐也好。
就這樣坐著發呆時,剛好有修女走進來,看了我一眼,也沒問我怎麼在上課時間出現在這裡,只是在結束禱告臨走時對我說了一聲「神祝福你」。
已經忘了後來我是怎麼重回教室上課,普通的畢業、考上大學,後來跑來日本留學、工作,過程當然不是事事順遂,但一直留在腦海裡的是每個階段中家人、師長同學關心的姿態。
只是,每當想起15歲那段時間,還是很難受,甚至說不出哪裡難受。
如果健康年輕的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表達痛苦,那臥病在床、無法言語的老人要怎麼說明自身的處境、得到治癒呢?
聽完小澤醫師的演講後,發現或許需要的很簡單:一個「理解自己正在痛苦中」的人。
這單純的一步,或許對處在痛苦中的人即是一種紓解。
只是,為什麼過了2倍的歲數,還是會因當時的痛苦而泛淚呢?
幾個月後,在長照交流的餐會上,有機會向小澤醫師尋求指點。
我對小澤醫師說:「好像,這些痛楚一輩子都無法痊癒。
」
小澤醫師笑著說:「很多人都有一輩子都無法痊癒的傷痛呀!」
旁邊的物理治療師好奇地問:「醫生,您也有無法治癒的傷痛嗎?」
小澤醫師陷入回憶:「高中時正處在叛逆期,跟父親不合後就長期不說話了。
有天,父親緊急入院,不久就去世。
我到現在還是會想,如果當時可以多跟他說說話就好了……」
此時,我覺得這個情緒被別人接受了!原來,看過那麼多生死離別的小澤醫師儘管到了50歲,依然帶著青少年時期的痛楚。
我才在30歲的年紀,青少年時期的難受記憶猶新,好像是理所當然。
學著不再自我責備,不再為自己的眼淚感到丟臉,願意接受這樣的自己。
小澤醫師送了我一段話,在此分享給各位:
這時代,覺得自己不被需要、或者認為自己存在帶給別人困擾,而漸漸封閉自我、蝸居家中,甚至冒出『乾脆從世間消失好了』的念頭的人逐漸增加。
深陷巨大痛苦中的,不是只有患上重大疾病的人,而是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儘管生活無法順心如意,總看到一無是處的自己、討厭自己、甚至知道明天就是人生最後一天,但只要去接受這樣的自己,就有可能成為待人溫柔的人。
因此,意識到有接受自己『這樣就好』的人存在很重要。
如果這個人存在於家人朋友之間很好,但這個人不一定是眼睛看得到的存在。
已經過世的人也好、大自然中那些超越人類理解的事物也好,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連結是跨越時空的存在。
生命從誕生前就被深愛著,或者,你的存在正是哪個人、哪個生命的支持力量。
一個眼神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願這世界因你我而善良。
瀏覽次數:7636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投書】陪伴罹癌病友與家人,先從學會傾聽他們的故事開始
別再說「會過去的」!陪伴悲痛欲絕的人,就化身為一對傾聽的耳朵吧
大難之後:背著創傷活下去的人,怎麼面對後來的人生?
延伸閱讀
關鍵字:
陪伴
傾聽
生活
心理
情緒
MegumiH.T.
日本的閃閃銀光
青春時代不懂人生為了什麼學習,一頭栽進高齡研究,企圖從人生前輩的身上窺探成長究竟是為了什麼?畢業後決定落腳在高齡社會先進國的日本,代打中國、東南亞長照產業,心繫台灣高齡社會的創意可能性。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MegumiH.T.
日本的閃閃銀光
青春時代不懂人生為了什麼學習,一頭栽進高齡研究,企圖從人生前輩的身上窺探成長究竟是為了什麼?畢業後決定落腳在高齡社會先進國的日本,代打中國、東南亞長照產業,心繫台灣高齡社會的創意可能性。
熱門文章
1
【投書】被操弄的國中三年、一輩子的傷痕:「台中房思琪」資優班性侵案同學再發聲
2
【投書】我的國中生活彷彿邪教:「台中房思琪」資優班性侵案同學發聲
3
【投書】一場遲來的Metoo:我所知道的「台中房思琪」資優班性侵事件
4
「老師,悔改才會讓你自由」:台中狼師案件的另一名受害者自白
5
「你為什麼當年不說?」停止對性侵被害人的質問,破除社會的性侵迷思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延伸文章資訊
- 1老ㄙㄨ老師:陪伴的力量讓無心學習的孩子找回動力 - 親子天下
老ㄙㄨ老師:陪伴的力量讓無心學習的孩子找回動力. 照片:shutterstock. 重感冒請了一天假,隔天仍得打起精神,到校鎖緊幾位螺絲鬆掉的小子們。
- 2心理師陪你聊心、療心—陪伴的力量,王孟羚心理師
今天,由孟羚心理師和大家分享「陪伴的力量」,『陪伴』不僅發生在助人的專業關係中,更是在我們日常關係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論是父母陪伴孩子,朋友 ...
- 3陪伴的力量,培養有終身學習力的兒女/學生-新竹地區
陪伴的力量,培養有終身學習力的兒女/學生. 「課程編號:284-竹」. 一、課程目標:. 108課綱裡「核心素養」, 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具備的 ...
- 4博客來-陪伴的力量
書名:陪伴的力量,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512715554,頁數:185,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作者:劉湘梅,出版日期:2018/01/01.
- 5靜靜陪伴的力量,是最安心的支持| 主題 - 天下文化
靜靜陪伴的力量,是最安心的支持_img_1 ... 已經忘卻「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陪在對方身旁」的力量了(鷲田清一,《咬不斷的思念》,角川學藝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