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職教養(parenting)也稱為養育或育兒,是指促進及支持兒童的體適能、情绪、社會及智力的發展,從嬰兒期間一直拓展到成人。

教養也就是將一個兒童培養成長成成人的 ... 親職教養 語言 監視 編輯 親職教養(parenting)也稱為養育或育兒,是指促進及支持兒童的體適能、情緒、社會及智力的發展,從嬰兒期間一直拓展到成人。

教養也就是將一個兒童培養成長成成人的過程[1]。

尼泊爾女性將小孩背在背上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將來,無庸置疑地有重要的影響,研究支持教養會對子女的未來,造成強烈的影響,尤其負面的經驗更會對子女的發展造成影響。

[2][3][4]盡管茱蒂·哈里斯出版的《教養的迷思》一書認為,父母教養對子女發展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一般學界的共識認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對心理發展有影響,且在後天因素中,父母教養的影響是不容否認的。

研究一般認為,不論其他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教養本身對子女將來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響。

[5]不論親生父母或領養父母,其教養對子女將來的福祉都有影響,雖然不同狀況的養子女,會因其先天因素之故,而出現不同的侵略性和心理健康狀況,但養父母對養子女展現愛與關懷,會減少養子女的未來和福祉出現負面結果的可能。

[6]不同時代、不同族群、不同社經地位或有各種不同特性的人,其教養方式會有所不同,[7]中文語境中也有許多論及教養影響的說法,如「孟母三遷」的故事;此外,傳統的幼學啟蒙教材《三字經》中也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說法;而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中,亦有論及教養的內容;不過所有的家長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根據金貝立·科普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8](KimberlyKopko)的定義,教養方式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定義:控制與溫暖。

控制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管理程度;而溫暖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接受和回應程度。

」[9]教養過程中,最常見的照顧者是兒童血緣上的父母,不過像年紀最大的哥哥或姊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法定監護人、家中其他的親戚或是友人也可能擔任照顧者[10]。

政府及社會在教養過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參與。

許多情形下,孤兒或是被領養的小孩其養育者是會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也有些情形下,小孩會在寄養在其他家庭中,或是在育幼院長大。

教養技巧會隨人、環境、文化及時代而不同,若有良好教養技巧的父母就會稱為是「好的父母」[11]。

英國的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描述了一種「好的教養方式」,是可以讓兒童健康發展(英語:childdevelopment)的最低要求。

唐納德·威尼科特提到:「好的媽媽在嬰兒出生時幾乎適應且滿足嬰兒所有的要求,隨著兒童的成長,她會隨著兒童的成長及能力的提昇,她適應及滿足兒童需求的部份越來越少,讓兒童有機會面對及處理自身的挫折。

」[12]。

有關哪些特質才算是「好的父母」的觀點會隨著文化而不同。

而且研究發現父母的個人史,不論是不同情形下的依附程度以及個人的精神疾病史(特別是在有不良經歷後的個人史),會顯著的影響其在教養過程中的敏感度,也會影響兒童後來的成長[13][3][14]。

參考資料編輯 ^JaneB.Brooks.TheProcessofParenting:NinthEdition.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28September2012[2017-08-29].ISBN 978-0-07-746918-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6). Forthelegaldefinitionofparentingandparenthoodsee:HaimAbraham,AFamilyIsWhatYouMakeIt?LegalRecognitionandRegulationofMultiplePar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7) ^Schechter,D.S.,&Willheim,E.(2009).Disturbancesofattachmentandparentalpsychopathologyinearlychildhood.InfantandEarlyChildhoodMentalHealthIssue.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yClinicsofNorthAmerica,18(3),665-87. ^3.03.1Grienenberger,J.,Kelly,K.&Slade,A.(2005).MaternalReflectiveFunctioning,Mother-InfantAffectiveCommunicationandInfantAttachment:ExploringTheLinkBetweenMentalStatesandObservedCaregiving.AttachmentandHumanDevelopment,7,299-311. ^Lieberman,A.F.;Padrón,E.;VanHorn,P.;Harris,W.W.Angelsinthenursery:Theintergenerationaltransmissionofbenevolentparentalinfluences.InfantMent.HealthJ.2005,26(6):504–20.PMID 28682485.doi:10.1002/imhj.20071.  ^Flaherty,SerenaCherry;Sadler,LoisS.AReviewofAttachmentTheoryintheContextofAdolescentParenting.JournalofPediatricHealthCare.1March2011,25(2):114–121.PMC 3051370  .PMID 21320683.doi:10.1016/j.pedhc.2010.02.005.  ^RachaelRayDoubledee.TheEffectsofAdoptiononFosterChildren'sWell-Being:ASystematicReview.may2015[2021-01-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JON.,WITT.SOC2018.5TH.[S.l.]:McGraw-Hill.2017.ISBN 978-1-259-70272-3.OCLC 968304061.  ^存档副本.[2020-0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Kopoko,Kimberly.ParentingStylesandAdolescents(PDF).CornellUniversityCooperativeExtension.2007:1–8[20November201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5-02-26).  ^Bernstein,Robert.MajorityofChildrenLiveWithTwoBiologicalParents.20February2008[26March20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0).  ^Johri,Ashish.6StepsforParentsSoYourChildisSuccessful.humanenrich.com.[2March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Winnicott,D.W.(1953).Transitionalobjectsandtransitionalphenomena,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analysis,34:89-97 ^Schechter,D.S.,&Willheim,E.(2009).Disturbancesofattachmentandparentalpsychopathologyinearlychildhood.InfantandEarlyChildhoodMentalHealthIssue.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yClinicsofNorthAmerica,18(3),665-687. ^Lieberman,A.F.,Padrón,E.,VanHorn,P.andHarris,W.W.(2005),Angelsinthenursery:Theintergenerationaltransmissionofbenevolentparentalinfluences.InfantMent.HealthJ.,26:504–520.doi:10.1002/imhj.20071 延伸閱讀編輯 [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教子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相關條目編輯 教養方式 無子女 發展心理學 空巢症候群(英語:Emptynestsyndrome) 家庭法 LGBT撫養 母性系統(英語:Motherhoodconstellation) 依附理論 父母異化(英語:Parentalalienation) 家長監督(英語:Parentalsupervision) 育兒協調員(英語:Parentingcoordinator) 父親照顧(英語:Paternalcare) 教育學 曬娃(英語:Sharenting) 體罰 先天與後天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親職教養&oldid=7230147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