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與祭祀祖先有關的儀式、觀念,在中國宗教儒、釋、道、巫等諸多成分中,屬於儒家祖先崇拜(ancestor worship)的重要儀式。

由於漢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因此父母或先祖去世 ... 祭祖與祭祀祖先有關的儀式、觀念,在中國宗教儒、釋、道、巫等諸多成分中,屬於儒家祖先崇拜(ancestorworship)的重要儀式。

由於漢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因此父母或先祖去世後便必須按時祭祀。

祭祖按照地點區分為三種形式:(一)一般家庭除朔望或每天早晚在大廳燒香祭祖外,比較正式的祭祖是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等年節時,由家中長輩為代表,呈上餚饌或應節元宵、粽子、月餅、湯圓等食品祭祖。

(二)清明節掃墓則在家族墳墓上祭祖,臺灣掃墓的時間並不嚴限在清明節當天,漳州、泉州、客家在日期上有所區分。

當天要掃墓、拔草、在墳頭掛五色墓紙,並以牲禮、紅龜粿、鼠麴粿祭祖,還有吃潤餅(春捲)的習俗。

(三)宗祠、烝嘗(早期客家人祭祀組織)、祖公會、祭祀公業等團體,多數在祠堂、家廟、祖廟等地點,一年舉行春秋兩大祭祖典禮,祭祀結束,同宗或同姓的族人一起吃飯分享,稱為「吃公」或「吃祖」。

與祖先靈魂不滅相關的信仰是風水信仰,漢人相信祖先的屍骨與墳墓的形式、地理、位置、方向等會影響後代子孫的盛衰,因此謹慎地安排祖先葬儀與墳墓。

臺灣漢人與華南、東南亞民族都有「二次葬」的習俗,俗稱「撿骨」,即於埋葬後6年、10年或12年,擇吉日為祖先洗骨整理後,置入皇金甕內再擇日埋葬。

在臺灣,祖先牌位稱為「公媽牌」,與中國差異較大的是頗多家庭供奉有多個祖先牌位,其中也有異姓祖先。

移墾時期的臺灣,有些人不幸斷絕後嗣、倒房(指尚無子嗣即過世)時,有時採取收養養子、女、為養女招贅、為親生女兒招婿「抽豬母稅」(從母姓之約定)、或是寡婦為亡夫家族招夫等,都會形成異姓公媽牌。

祭祖不只是慎終追遠的信仰行為,也有維持文化價值的功能;因為成為祖先必須經過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子女也生育子孫,自己是壽終正寢等條件具足後,才能成為祖先,享受祭拜,因此是完成了漢人文化中理想的人生觀。

祭祖也是孝道的完成,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克盡孝道不只是父母在世時,讓他們衣食無缺,還要生養子子孫孫,以便祖先在另外一個世界有充足的衣食,得享萬代香煙。

在延續社會結構的功能來說,祭祖為維持漢人父系親屬組織於不墜的必要儀式。

祭祖儀式與祖譜、祖產三者,構成漢人父系親屬組織的三大要素。

撰稿者:張珣最後修訂日期:98年11月09日參考資料:1鈴木清一郎原著。

高賢治編譯。

1981。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

臺北:眾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