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電影案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隔代教養電影案例. 1. 阿祖的兒子. 這部紀錄片以一個住在瑞芳侯硐六歲的小男孩,因為被父母棄養,而被71歲的阿祖. 扶養,因此他四歲便會洗衣服,六歲 ... 4980M059的學習歷程檔案協作的、分享的、社群的知識管理中心 WePortfolio 關於我 生活札記 生活歷程 維基知識 相簿 資源中心 登入 訂閱 訂閱此網誌 分類 新聞英文(10)健康知識(21)品德教育(6)觀光學(1)傳播理論(4)廣告創意寫作(6) 統計資訊 到訪次數7331 訂閱次數1 文章總數49 今日文章0 回應總數0 今日回應0 我教的課 我修的課 逐月回顧 2012-03(1)2011-12(3)2011-11(3)2011-10(6)2011-06(15)2011-04(11)2011-01(10) 帳號: 密碼: 最新回應 最高人氣 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醫師:健康飲食加運動(22)夏天喝水少流汗多易形成結石或復發(22)隔代教養電影案例(21)〈吃對了你也能瘦〉餓到發慌反而難瘦(19)正確使用隱形眼鏡擁有水亮雙眼(18)曬不黑,或白不回來並不是好事情(18)守法自律(18)誠懇樸實(15)包容接納(14)堅定毅力(13) 最多回應 推薦網站 隔代教養電影案例 1.阿祖的兒子 這部紀錄片以一個住在瑞芳侯硐六歲的小男孩,因為被父母棄養,而被71歲的阿祖 扶養,因此他四歲便會洗衣服,六歲就揹20公斤米回家,隔代兒阿宏故事也被導演 吳念真拍成紀錄片「阿祖的兒子」,探討沒落的採礦社區內隔代教養的問題,並告 訴我們外移情況嚴重的侯硐社區中,光是侯硐國小就有48﹪的小孩出生在單親家庭 或隔代教養的環境中,片中出現的個案代表的不是單一的新聞事件,而是普遍的社 會問題。

在這紀錄片中我們不只看到了「隔代教養」的問題,更看到了「城鄉差 距」、「貧富不均」所造成的種種問題。

由於社會變遷及家庭功能結構的改變,「雙薪家庭」成了一般家庭的趨勢,往往陪 伴孩子的工作漸為保母、安親班老師、外傭所取代。

而經濟弱勢的家庭,更可能隨 著工作搬遷,將孩子交由祖父母照顧,隔代教養問題因而產生。

家扶基金會目前所扶助的三萬三千餘名兒童,由於失親、遺棄、或負擔家計者因單 親、年邁、教育程度不高、患有長期慢性疾病及家中扶養人口眾多等因素,致使生 活落於貧窮及隔代教養之中,影響所及,除了在學習機會及預算上低於一般家庭學 童外,在經濟劣勢及缺少父母陪伴照顧的環境下,也連帶使得孩子在心理發展及社 會適應上產生問題。

2.佐賀的超級阿嬤 摘要: 八歲那年,因日本的社會發生大遽變,昭廣的母親無法單獨照顧昭廣和哥哥,於是將昭 廣託付給住在佐賀的外婆照顧。

雖然外婆家的房子很簡陋,經濟狀況也很不好,但 是外婆還是去學校當清潔工,回家時拖著一顆磁石,上面的釘子和廢鐵可以拿去換 錢。

外婆家前面還有一條河,外婆會用木棒攔住上游的朽木,可當柴燒,還可以攔 住上面不小心掉到河裡的蔬菜,或是樣子較醜的水果,但氣味並不會改變。

剛開始這 一切都讓昭廣覺得自己從貧窮到更貧窮,但是外婆的開朗,外婆的樂觀及外婆對每 件事的解釋,都讓昭廣覺得貧窮得好幸福,也豐富了昭廣的心靈。

幼小的德永因母親無力扶養,而來到佐賀與外婆生活。

外婆雖然相當貧窮,但沒有 被貧困的生活所打倒,反而有自己的一套樂觀生活哲學。

在外婆辛苦的養育與正向 積極的教育之下,德永終成為一名堅忍不拔又優秀的青年。

3.冏男孩 孩子從融進阿嬤的生活學到安貧與愛生的哲學,《冏男孩》示範了權威型阿嬤與孩 子教育環境間的格格不入。

在電影中梅芳動不動就掛在嘴邊數落孫子:「你是沒有 人愛的。

」無時無刻向孩子強調被遺棄是活該的。

如果現實裡有小孩在這種環境成長,他會對人產生深刻的不信任感、嚴重的遺棄焦 慮,做事情也缺乏自信心。

電影裡阿嬤仍會實施體罰,也會冷嘲熱諷,她說:「再不聽話,刀子給你射過去, 不給你健保卡。

」當孫子背錯九九乘法,阿嬤的反應是:「我每天給你打七個耳 光,連續打兩天,總共幾下?」難怪電影裡孫子在學校也常對同學以侮辱和暴力相 向,得到「騙子二號」的綽號。

有一幕,阿嬤和同輩女人讓孫子搥背,講好要給多少錢,最後卻黃牛少給,還說: 「小孩有錢賺就好。

」關心教養品質的父母們一定知道,這種教養方式違背了一致 性原則,讓孩子覺得不服氣:「原來長大就可以騙人。

」童年所應建立的互信和自 信,就如此一滴滴的遺漏了。

檢舉不當內容 分類:傳播理論 引用(0)2011-01-0303:12引用: 回應與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