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結構:在建國之初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建國以來,我國GDP生產結構中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反映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我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 ...
中國產業結構 在建國之初,我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逐漸趨於合理,並向最佳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
從整個時期(1952至2005年)看,三次產業的平均比重為17.0:45.8:37.2。
生產特點自建國以來,我國GDP生產結構中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反映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我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一、二產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二、三產業帶動。
第二,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按可比價計算,在1979年至2005年GDP增長的9.6%中,有5.3個百分點來自第二產業的貢獻,3.1個百分點來自第三產業,1.2個百分點來自第一產業。
第三,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中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而且內部結構不合理、效益偏低。
與世界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我國2005年這一比重僅為39.9%。
結構發展在1978年以前,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的比重一直有一定的波動,但總體還是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而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所占比重變化不大。
改革開放的前26年(即1952至1977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在支出法GDP中的平均比重變為69.2:30.5:0.3。
1978年以後,投資率和消費率雖然出現了幾次波動,但前者基本上是呈上升趨勢,後者呈下降的趨勢;淨出口率在1995年以前一直波動較大,但從1996年開始基本上保持平穩。
2005年,投資率為42.6%,比1978年上升了4.4個百分點,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次高水平;消費率為51.9%,比1978年下降了10.2個百分點,創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水平;淨出口率為5.5%,比1978年上升了5.8個百分點。
1978至2005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在支出法GDP中的比重平均為58.5:38.9:2.6。
從整個時期(1952至2005年)看,三者的比重平均為58.8:38.7:2.5。
我國還處在工業化進程的中期階段,同時又要推進城市化,自然對投資有更多的依賴。
另外,中國的經濟總量很大,但人均GDP只有1700多美元,按國際標準,屬於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過渡時期,投資率上升、消費率下降,符合世界多數國家的一般發展軌跡。
使用結構【GDP的使用結構:投資率上升和消費率下降】1、消費率偏低,投資率偏高。
從國際比較看,目前我國的消費率偏低,投資率偏高。
1990至2005年,我國平均消費率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個百分點左右;我國平均投資率為39.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個百分點左右,這表明我國消費率偏低,投資率偏高,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係不協調。
特別是在2005年,我國投資率高達42.6%,為建國以來的第三高水平;消費率僅為51.9%,創建國以來的最低水平。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十一五”期間投資與消費比例關係失衡程度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消費領域矛盾的突出表現是:第一,城鄉消費結構升級受阻,城鄉消費結構轉換脫節。
第二,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呈現變動差異,主要體現為城鄉消費水平差距進一步擴大。
第三,區域性消費結構呈現變動差異,主要表現在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差距擴大。
2、外貿發展不平衡,貿易順差過大。
外貿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進出口貿易中,貨物貿易比重過高,服務貿易比重過低。
改革開放以來,在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中,貨物貿易額約占90%,服務貿易額約占10%。
二是近幾年出口增長持續快於進口,導致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2005年外貿順差已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預計今後幾年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外貿順差過大,一方面增大了央行基礎貨幣供應量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另一方面加劇了貿易摩擦和刺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地區結構GDP的地區結構:地區差異擴大從經濟總量來看,在1978年以前,東部、中部、西部的地區GDP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為平穩。
從1978年開始,上述三大地帶所占的比重逐漸發生了變化,東部所占比重逐漸上升,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特別是西部在1990年以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2005年,三大地帶在GDP中的比重分別為59:24:17。
從人均GDP的變化情況看,三大地帶在發展中體現出來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1978年以前,各地區的人均GDP都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
從1978年開始,東部的人均GDP增長明顯快於中部和西部,而中部的增長又快於西部。
2005年,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帶的人均GDP分別為22942元、11261元、9024元,不同地帶之間的差距顯而易見。
亞太、環太平洋地區的經濟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的經濟會議。
會議通過《上海共識》等檔案,就推動加快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促進經濟技術合作等中國長期推動的議程進一步達成共識,中國提出的開展巨觀經濟政策對話、加強地區金融合作等倡議也得到成員們的支持。
10加3經濟論壇,與東協互勉關稅。
在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中,中國與東協確立10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AFTA)目標,將農業、信息通訊、人力資源開發、相互投資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等5個領域確定為新世紀國中國與東協合作的重點領域,並就進一步加強雙方政治對話和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等問題達成共識。
地區經濟結構不合理,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
地區經濟結構不合理突出表現在產業結構趨同,重複建設嚴重。
據測算,目前我國東、中、西部工業結構的相似率達90%以上,甚至省內地市間的產業趨同化現象也很嚴重。
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東中西三大地帶的經濟發展的差距在不斷擴大。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勢必造成貧富差距擴大,不利於保持社會穩定,也不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和穩定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目前我國的消費率偏低,投資率偏高,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係不協調。
二是近幾年出口增長持續快於進口,導致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所有制GDP的所有制結構:公有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我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關係得以調整和改進。
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經濟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1、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體地位仍未改變。
初步測算,在2002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105172.3億元中,公有制經濟實現的增加值占65.2%,而在1978年該比重高達94.8%。
其中,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6.9%和28.3%;1978年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所占比重分別為57.7%和37.0%。
2002年與1978年相比,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了29.6個百分點,其中國有經濟下降了20.8個百分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絕對優勢發生了顯著變化。
但從總體上看,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仍處於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仍具有絕對優勢和較強的控制力。
【表11952-2005年GDP產業結構變化(%)】年份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1952-200517.045.837.21952-197735.638.426.01978-200516.446.037.6"一五"時期44.026.129.9"二五"時期31.437.930.7"三五"時期38.336.025.7"四五"時期33.143.223.6"五五"時期30.147.222.7"六五"時期31.244.024.8"七五"時期26.142.931.0"八五"時期20.445.833.8"九五"時期17.046.536.5"十五"時期13.146.140.8【表21952-2005年GDP使用結構變化(%)】年份消費率投資率淨出口率1952-200558.838.72.51952-197769.230.50.31978-200558.538.92.6"一五"時期75.524.8-0.2"二五"時期68.431.10.5"三五"時期71.128.60.4"四五"時期65.534.20.3"五五"時期64.635.5-0.1"六五"時期66.334.4-0.6"七五"時期63.836.3-0.1"八五"時期59.439.60.9"九五"時期60.436.53.1"十五"時期56.140.73.2【表31978-2002我國GDP的所有制結構】1978.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GDP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公有制經濟94.888.486.977.876.075.875.571.770.566.865.2國有經濟57.747.848.638.040.841.939.740.540.237.736.9集體經濟37.040.538.239.835.233.935.831.230.329.128.3非公有制經濟5.211.613.122.224.024.224.528.329.533.234.82、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逐漸成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2002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的增加值占34.8%,而在1978年該比重僅為5.2%。
2002年與1978年相比,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了29.6個百分點。
非公有制經濟不僅在總量上增長較快,而且擴展到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
新中國成立57年來,伴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集中體現在產業結構隨中國工業化進程呈現由低級到高級、由嚴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發展變動軌跡。
回顧歷史,總結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得與失,可以更清醒地面對現實,並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辦法,打開一條通往和諧社會的經濟成長之路。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現行所有制結構還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
雖然,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已占整個GDP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該比例仍然偏低。
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準入、融資等方面仍然受到許多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仍大有潛力可挖。
另外,所有制結構在不同地區仍有明顯的差異。
問題不足現階段我國經濟結構還存在著一些方面的問題與不足。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業結構缺陷】:第三產業所占GDP中比重偏低在就業結構的國際比較,同樣表明我國第一、二產業比重偏大,而第三產業比重偏小。
改革開放以來,三大產業就業人員的比例由1978年的70.5:17.3:12.2調整為2005年的44.7:23.9:31.4,但仍遠未達到基本完成工業化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降至20%以下的就業結構要求。
分產業看,三次產業內部結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農業方面。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仍比較落後,二是我國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經營還處於起步階段,三是產業選擇上趨同,大宗農產品區域布局不合理,四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業投入的風險較大。
【工業方面】一是生產結構不夠合理,表現為低水平下的結構性、地區性生產過剩,又表現為企業生產的高消耗、高成本。
二是產業組織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我國各類產業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分散程度較高,集中度較低。
三是產業技術結構不夠合理。
技術和質量的提高過分依賴引進,自主開發能力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顯得不太適應。
四是高技術產業、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相對落後。
【在服務業方面】一是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看,我國仍以傳統的商業、服務業為主,一些基礎性第三產業(如郵電、通訊)和新興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信息、諮詢、科技等)仍然發育不足。
二是第三產業增長方式粗放,效益偏低。
三是市場化程度低,技術創新能力不夠GDP使用結構:投資與消費比例失衡對策建議加快結構調整四大對策建議:一、【大力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1、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
一是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
三是要最佳化農業生產布局。
四是要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五是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3、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一是抓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二是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
三是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
4、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
一是要努力提高服務業的比重。
二是要調整和最佳化服務業結構,提高服務業水平和層次。
三是要加快服務領域的改革步伐。
5、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要加強對基礎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和信息引導,防止盲目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二是要堅持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
三是要構築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
四是要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積極調整投資與消費、內需與外需的關係】1、合理控制投資規模。
一是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二是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
三是合理引導社會資金投向。
四是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的巨觀調控。
2、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
一是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二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三是合理調節收入分配。
四是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
五是深化教育改革。
3、積極促進外貿進出口的基本平衡。
一是加快轉變出口增長方式。
二是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
三是要適當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
四是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
五是繼續發展加工貿易。
三、【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所有制結構】1、加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力度。
一是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
二是要加大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的力度。
三是要繼續採取多種形式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
四是要真正形成出資人、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機制。
2、繼續推進壟斷行業改革。
一是要積極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改革。
二是國家要對壟斷行業特別是自然壟斷業務加強監管,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3、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
一是要為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和政策環境。
二是要繼續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三是要進一步消除體制性障礙,完善法律法規。
四是要加強對非公制經濟發展的引導。
四、【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1、全面落實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部署。
總體上,國家要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東部地區要率先在發展中帶動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
2、抓緊按照功能區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
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最佳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並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
3、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
形成區域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互動機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相關詞條 中國產業結構高級化分析 中國產業結構高級化分析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並發行的,由寧波泓明著寫的一本關於經濟競爭尤其是以國家整體經濟競爭力為關鍵的產業國際競爭力突... 內容提要 目錄 產業結構政策 產業結構政策是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指一國政府依據本國在一定時期內產業結構的現狀,遵循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規劃產業結構逐漸演進的目標,並分階段地確... 簡介 實質 類型 制定 產業結構調節法 產業結構調節法是關於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規定各產業部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確定國家進行巨觀調控的基本手段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其目的在於對產業結構... 概述 特徵 原則 制度 發展 中國西南地區產業結構研究 《中國西南地區產業結構研究》是200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榮毅宏。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中國產業結構轉換初探 (2)產業組織不合理,企業生產缺乏規模經濟效益。
(3)產業素質低下,技術進步緩慢。
(4)農業發展滯後,工農關係不合理。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一國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
產業結構的變化一方面為某些行業帶來良好的市場機會,一方面也會對其他行業帶來生存的威脅。
通常在經... 衡量標準 產業分類 影響因素 變化趨勢 調整措施 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與產業政策演變 四、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三、未來我國工業結構的演變趨勢四、未來我國工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取向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產業結構的演化研究 中國產業結構的演化美國產業結構的演化與發展國際投資與中國產業結構最佳化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相關搜尋中國產業結構的動態投入產出模型分析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與產業政策演變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因素中國產業結構中國產業結構轉換初探中國產業結構高級化分析中國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發展研究熱門詞條BettaconcertcubeworldonetwothreeSWAGELOK《CodeBlue》《鹿鼎記ONLINE》保險公司排名加油天之驕子太平天國好萊塢就張筱雨張麗善彼岸島德國牧羊犬機動風暴荷花蔣夢婕補習越獄兔阿倫·艾弗森黑田東彥CCMfoundgarciaMOSFETvocaloid《1812序曲》九項全能嘿咻魔法娘大尾鱸鰻宋朝歷史接龍斷橋焦糖董力辜戰鈴木沙彩銀瀑電腦桌布靜電現象韭菜籽PEAKshills雲豹國泰杯柴油索愛W700紅音螢高孝介中國產業結構@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國大陸「十三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研析: 政策趨勢
大陸自2015 年發布「中國製造2025」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之意圖. 相當明顯。這一方面是因為大陸人口資源稟賦條件與過往逐漸不同,產業. 結構調整乃不得不為之改變;另一 ...
- 2中國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 - 股感
以產業結構來看,中國經濟結構早期以第二級產業(註二):工業為主,逐漸轉型為以第三級產業:服務業為主,近年第三級產業占GDP比重已經超過50%。
- 3中國大陸各區域貿易集中度及產業結構之分析 - 國家發展委員會
這些有著高度成長但是所占比重尚不高的地區,有可能有較高的. 投資商機與獲利成長空間。 關鍵詞:中國大陸、進出口、集中度、產業結構、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中國 ...
- 4中國產業結構:在建國之初 - 中文百科知識
自建國以來,我國GDP生產結構中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反映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我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 ...
- 5產業結構 - 通識·現代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78392459. 產業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各產業的構成。一般而言,產業可劃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的產業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