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災相關問題研析 - 立法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表示,110年森林火災的數量是歷年平均的2至3倍,且大多數是 ... 與自然,或能降低火災危害的機率(郭幸榮,《森林生態復育之理論與實例》,台灣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研究成果 法案評估 專題研究 兩岸研究 聯合研究 議題研析 委員登入 議題研析 Facebook twitter print envelope ::: 首頁 關於立法院 各單位 法制局 研究成果 議題研析 森林火災相關問題研析 撰成日期:111年3月 更新日期:111年3月7日 資料類別:議題研析 作者:林鈺琪 編號:R01629 一、題目:森林火災相關問題研析 二、所涉法規 森林法、森林保護辦法 三、探討研析 (一)一旦發生森林火災,不僅林木會遭受燒燬,也將使林地失去覆蓋而喪失水土保持功能,嚴重破壞生態系統,造成生態浩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表示,110年森林火災的數量是歷年平均的2至3倍,且大多數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為確保森林能發揮國土保安的功能,並使森林生態系統能受到完善的保護,林務局將研擬加重民眾若不慎或故意用火導致森林火災之刑罰,以降低森林火災發生機率。

(二)根據林務局統計,109年森林災害被害面積計47.2682公頃,依森林災害原因「火災」、「竊取主副產物」、「濫墾」及「其他」分,以「火災」40.9826公頃(占86.70%)最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業統計》,110年7月,第60頁及第64頁)。

而雷擊等自然因素、農墾、山區活動、民俗祭儀、垃圾燃燒、亂丟菸蒂和蓄意縱火等,都是造成森林火災的原因。

依統計,該年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共計53次,發生原因比例為:農墾引火不慎約32.08%(共17次)、山區活動用火不慎約20.75%(共11次)、民俗祭儀用火不慎約15.09%(共8次)、其他人為因素約11.32%(共6次)、垃圾燃燒不慎約9.43%(共5次)、亂丟菸蒂引起約5.66%(共3次)、雷擊等自然因素約3.77%(共2次)、蓄意縱火約1.89%(共1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火災害潛勢庫資料系統,網址:https://forecast.forest.gov.tw/Forecast/#)。

由此可見,人為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災占大多數比例,約占96.23%。

四、建議事項 (一)完備法制作業,嚴格執行引火許可規定 依森林法第53條規定,對於放火或失火燒燬森林的刑責,可處以徒刑、拘役或科罰金,然近年來對於失火燒毀他人森林的法院判決,多處以6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並可易科罰金,相對於被燒燬的森林價值及投入的救火費用,顯有失衡。

為保護山林,林務局擬修法加重刑罰,並規範失火燒燬的山林若是位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與重要棲息環境、生態保護區、自然保留區等,將加重刑度二分之一,且有回復原狀的義務。

另依森林法第34條第1項規定,森林區域及森林保護區內,不得有引火行為,但經該管消防機關洽該管主管機關許可者不在此限,並應先通知鄰接之森林所有人或管理人。

如有違反,依同法第56條規定處12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森林保護辦法第12條亦有禁止引火和例外許可情形之相關規定,惟因用火行為相當多元,不同區域的情況各異。

因此,主管機關宜因應特殊情況及特定區域,重新檢討研議引火規定,完備相關法制作業,並應嚴格執行和宣導引火許可規定,提升民眾防災意識,以有效預防及減少森林火災發生。

(二)結合網路技術,強化預警及通報制度 現今網路科技已漸趨成熟,可以藉由運用資訊系統及提升資訊設備,強化森林火災的預警及通報制度,以建立完善的應變機制,並掌握森林火災發生的時空動態資訊。

森林火災之發生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人為因素,因人類行為難以預測,故應著重在快速偵測火災的發生、確保可以快速並有效的動員救災。

是以,森林火災的預警及通報制度不可不謂是降低森林火災重要的一項環節,藉由科技化的網路技術,掌握火情資訊並及時提供相關訊息予救災單位或人員,迅速於最短時間內撲滅火勢,以減少森林資源的損害。

(三)藉由森林火災化危機為轉機,加速森林復育 即使是再嚴重的火災,只要是健康、天然的森林,多數林木都能復原。

針對美國西部所做的研究顯示,適度有規劃的燃燒對於清空林地是有幫助的,能讓陽光照進來,刺激新生;另外熱度也會促使埋藏在土壤中的種子發芽;風中的灰燼就是天然的肥料。

顯見森林驚人的恢復力和重生力,對於實現生態復育的目標絕對有助益(《燃燒大火反而是轉機?窺探森林大火後大自然的「生機回復力」》,LaVie,網址: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900973,108年8月14日)。

對已造成傷害之森林,更應加速做好復育工作,藉由修復受害的生態系,重建一個新而健康的生態系,在生態上具有完整性且調和人類與自然,或能降低火災危害的機率(郭幸榮,《森林生態復育之理論與實例》,台灣林業,94年2月,第46頁)。

因此,藉由森林火災化危機為轉機,加速森林復育,達到維護森林生態、保育自然資源的願景。

撰稿人:林鈺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