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戰南北,你知道粽的儀式功能與各地端午飲食民俗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臺灣俗諺亦有說在端午節時「吃紅皮菜皮膚紅」,紅皮菜為茄子的別稱,皮膚紅表示吃了茄子後,將會「紅光滿面」,其意義與有些地方說「吃茄恰鹡趒」頗為相似 ...  除了戰南北,你知道粽的儀式功能與各地端午飲食民俗嗎?|溫宗翰|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最新 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鹹濕佬」們談心的那些夜晚 15:27 除了戰南北,你知道粽的儀式功能與各地端午飲食民俗嗎? 溫宗翰 25May,2017 臺灣端午節的飲食習俗頗多,大抵上可分為「儀式性飲食」與「季節性飲食」兩種。

粽子是最普遍的儀式祭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灣端午節的飲食習俗頗多,大抵上可分為「儀式性飲食」與「季節性飲食」兩種。

粽子是最普遍的儀式祭品,不只見於端午節,甚至在亞洲諸多國家、南島民族,都有以「葉包糯米」的相似食品,並且多半配合著祭祀行為,於祭祀後食用,具有強烈的儀式象徵意義。

不過,在各族群文化脈絡中,不管是形制、名稱、內容物,甚至是包裹方式,「粽」的概念都有所不同,祭祀時間也有很大差異,甚至食用時間點也大有不同。

臺灣粽的習俗普遍認為源自中國,極可能與古代的「角黍」有關;所謂角黍是指中國古代的一項祭祀飲食,做成「角」狀,是古代帝王以全活牛進行「太牢」祭祀的轉型。

由於農業社會對鬼神、祖先相當敬重,牛隻不僅是耕作夥伴、取得也不容易,再加上祭祀等級有別,不可逾越,故多以「黍」包裹成牛角形狀代替牛牲品,表達出人們最謹慎、隆重的祭祀觀念,特別強調「角」的象徵意義。

若參考周處《陽羨風土記》所載,粽子形制所表現的意涵是,「取陰陽包裹未散之象也」。

這也顯示粽子不是單純的食品,具有強烈儀式性特質;今日所見是隨著時代發展、文化融合後的結果,信仰意義大為減弱。

臺灣端午節使用粽子祭祀的情形,自是受到中國移民文化影響,但絕對不是為了要紀念屈原這麼無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粽子的儀式性,才不是為了紀念屈原這種無聊的理由 清國時期文獻,常記載臺灣包粽子所用者為月桃葉,月桃是常見的辟邪植物,文獻曾記載端午節小兒避煞儀式,可取「虎子花」來插在頭上;所謂虎子花就是月桃花,以其紋路花色像似虎斑而得名。

顯然,粽子於端午節飲食,應有其特殊信仰功能,才會以具有儀式象徵的月桃為葉。

另方面,臺灣端午節在食粽前,通常會先「拜神明」、「拜公媽」,祭畢才有食用,也凸顯粽子的神聖性。

傳統社會於食用粽子時,大人通常會要求未成年小孩不能吃「粽角」,楊雲萍曾記載此習俗說是怕小孩「長紅瘡」;在許多地區則認為,小孩吃粽角怕長大會「抾角」(khioh-kak;意指沒有出息)。

除此之外,民間包粽時,往往將幾十顆粽子綁在一起,以「藺草」(鹹草kiâm-tsháu)或「粽索」(tsàng-soh)串連粽子,形成「粽捾(kuānn)」,並在繩頭綁成繩結稱為「粽篰(pōo)」,粽篰在民間信仰脈絡裡面,具有拔祓不祥的信仰功能。

由這些具有信仰觀念的行為看來,證明粽子作為祭祀飲食,有其複雜儀式象徵功能。

臺灣端午節使用粽子祭祀的情形,自是受到中國移民文化影響,但絕對不是為了要紀念屈原這麼無聊。

將粽子視為神聖祭品,也展現在製作上。

一般而言,過節前家中如有人過世,喪家一律不能「縛粽」(pa̍ktsàng;綁粽),故由親友餽贈,稱之為「送節」(sàng-tseh),通常喪家收到後,再以「冰糖」作為回禮,或提供費用將之「買下」。

換言之,以粽餽贈的習俗是喪葬禮俗的一環,非常具有社區關懷的特徵,一般要送粽子給別人食用時,得把粽篰剪掉、粽捾拆散,藉此忌避不祥。

清國文獻常有記載,許多官員文人甚至常誤以為「送節」是臺灣常見的節日禮儀,殊不知原來背後是為了保有祭祀品的神聖性。

後來在日本文獻《民俗臺灣》中,有篇由川原瑞源所寫的〈作為禮物的粿與粽〉,才細膩地描述出這項民俗的意涵。

其文載:「粽子與除夕夜的甜粿一樣,有將其贈與服喪中的親友的習慣。

因為喪家在守喪期間,不能包裹祭神用的甜粿與粽子,否則便是大不敬。

」 除了粽子外,另一項具有信仰儀式象徵之端午節飲食,目前僅見於台北龍山區、彰化鹿港、台南安平、雲林北港等地。

每年端午節以糯米粉製作「煎餅」,並加以食用。

吃「煎堆」之習俗,與客家「天穿節」有相近的傳說,相傳始自女媧補天時,為協助女媧補天而製作「煎堆」進行食用。

只是現在有發現的這幾個地方,都不是客家移民村,正好都與泉州移民有關。

值得注意是,臺灣端午節經常是介於芒種後到夏至之間,俗諺有云:「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端午節前夕至其後,經常是猛爆雨狀態,此時卻又正逢結穗期;透過此飲食儀式,希望能減少雨水、避免災害。

這不僅凸顯臺灣端午節多雨特性,也是人文互動的體現;節日文化顯然是會落地生根,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緊密互動。

圖/摘引自:川原瑞源,〈遺ひ物としての粿と粽:鄉土食生活隨想五〉,收於金關丈夫編,《民俗台灣》卷2:第12號,1942年12月5日,頁31。

俗諺裡的季節性飲食 季節性飲食自然是指此時節的重要產物,雖較不具信仰儀式結構,卻是人們渡節時必然面對的飲食習俗;為了節日祭祀,其實也常被拿來作為祭祀品,有時,更結合了部分信仰意涵,只是儀式特徵比較淡薄。

我們通常能從臺灣俗諺語中,看出這些民俗飲食的信仰或人文意義。

比如,有句臺灣客家俗諺說:「五月毋食蒜,鬼在漘頭轉」,意指五月若不吃「蒜」,厲鬼可能就會在身邊兜轉。

蒜做為五月時令植物的概念,在此也結合了驅邪的象徵意涵;且端午節又被稱為「五月節」,在端午節這天吃蒜,能特別強化這樣的信仰力量。

臺灣俗諺亦有說在端午節時「吃紅皮菜皮膚紅」,紅皮菜為茄子的別稱,皮膚紅表示吃了茄子後,將會「紅光滿面」,其意義與有些地方說「吃茄恰鹡趒」頗為相似。

鹡趒(tshio-tiô)原意指植物活躍的樣子,引申象徵吃了茄子之後,可以事事順心,表現出活躍與得意洋洋的喜態。

另也有俗諺指出:「吃豆吃到老老」,北部地區多以此句話為吃「長豆」(即菜豆)可求得長壽,南部則多指吃「皇帝豆」,也是認為具有求壽、求富貴的象徵意蘊。

其他端午節的飲食習俗,尚有如中北部地區常見俗諺:「桃仔肥、李仔瘦,吃檨仔躺杉板。

」其語意指端午前後,桃子正逢時節,李子已經開始過時,但檨仔(芒果)雖為時節的盛產作物,卻因其性質燥熱,在夏季多吃容易使身體感到不適,反而有「躺杉板」(意指死亡)的危險。

這段諺語的語意,與「三月三,桃仔李仔雙頭擔;四月四,桃仔來李仔去」的情形,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指三月時,桃李雙雙出產,因而開始擔貨販售,但是到了四月時,只剩桃子盛產,李子已逐漸減少產量;端午節時,桃子是常見季節水果,也經常用作祭品。

另外,全台僅中部地區——彰化縣、台中市(包含舊台中縣海線地區)、苗栗通霄等地——有食用「麻薏」的傳統,其是取自黃麻嫩葉的地方性飲食。

食用前須將之搓揉出汁,把苦水搓掉,傳統吃法是用來煮羹,佐以番薯或小魚乾,也有煮羹麵的作法,以清涼退火的實質功能著稱。

相同具有消暑功能的端午飲食,還有如嘉義、台南一帶盛行於端午節吃西瓜,或是全台皆有吃鹼粽以消暑的習俗。

從自然環境來看,端午節是個悶熱潮濕、適逢雨季的時間點,民俗觀裡經常把「五」月視為惡月,甚至認為五月不能結婚,端午節在五月五日,更是惡中之惡,也因此節日習俗上,從團體慶典到個人儀式,無論是否涉及信仰觀,大抵上都展現出抗惡去煞、潔淨空間並追求身心靈清淨的思想。

全台僅中部地區有食用「麻薏」的傳統,圖為麻薏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午時水:端午的妙藥 跳脫在一般飲食意義之外,端午節這天還有項不可或缺的家庭儀式——取午時水。

俗諺云:「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或也說「吃午時水,無肥亦水」,這顯示出民間相信喝午時水是一種「無形的特效藥」,有些說法認為可以治療夏季疾病,儲備起來,在小孩發燒時,予之飲用,具有解熱強效。

早年取午時水大多在古井或溪流旁進行,近代,不少地區因井水荒廢,溪河截流乾涸,民眾遂改於屋前擺設水盆,內盛「自來水」,並於水盆中放上榕枝、芙蓉、抹草等植物,使其接受端午節正午時分的陽光,而後取用之。

其信仰因素,乃源自端午節陽氣旺盛的民俗觀念,照射午時陽光後,純淨的「水」即能轉化為「妙藥」,並透過辟邪植物加持,使午時水不僅單純有解熱、治皮膚病等藥理保健功能,更加入去除身體邪祟,迎接新且良好氣場的儀式象徵意義。

不少藥草店在端午節這天也有謹慎的取草製藥儀式,預備未來食用,據說只有在這一天,才能特別凸顯出藥草性質來。

至於流傳自民間戲曲《白蛇傳》的「喝雄黃酒」,根本不是普遍的端午習俗,只是早期教育系統對民俗教育的怠惰,因此以訛傳訛、誤導視聽。

雄黃含硫與砷,若在陽光下或燒化後會產生劇毒,形成砒霜,自古以來其實只有將雄黃粉,或以之沾酒,撒在屋內四角或畫在臉上的習俗,並無喝雄黃酒的習慣。

端午節這天還有項不可或缺的家庭儀式——取午時水,有些說法認為可以治療夏季疾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溫宗翰 社會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延伸閱讀 別再救屈原——官方民族主義的龍舟還要賽多久? 先有烤肉醬還是先有烤肉?當代民俗自有文化意義 送肉粽最恐怖的是流言蜚語:深入理解才能不再恐懼 作者其他文章 被影視誤導的民俗觀(三):殭屍是否「真的」存在? 誰的清明節?民俗三節改為「民俗傳承日」,有益多元族群文化發展 強挽果袂甜:中市文化局與樂成宮莫讓旱溪媽祖蒙羞 鹿港龍王祭因何不能登錄文資(下):偽民俗無適當保存傳承者 鹿港龍王祭因何不能登錄文資(上):不見民俗本真性的「創制傳統」 偽騙的臺中市民俗文化資產:「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應儘速廢止 藍綠和解共生的《宗教基本法》草案,真能達成宗教治理任務? 不管媽祖是哪裡人,你知道祂為何是臺灣最強天后嗎? 被耽誤的嘻哈歌手:金曲獎上劉福助唱的是臺灣版嘻哈嗎? 宮廟為何走上街頭?環保單位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為何臺灣自古無屈原傳說?說幾個端午與屈原的中國民間故事 城隍爺與陳定南:守護地方、捍衛司法正義的父母官 求牌人間:豬哥仙讓全臺組頭都跑路? 同婚不會讓祭祀公業出問題,不婚無子才會 誰說除夕圍爐是吃火鍋?——尋找臺灣年味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溫宗翰 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等議題,曾參與多部地方志編纂、口述歷史訪談、民俗調查研究等相關工作,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最新文章 劉千萍/我希望「阮月嬌」不要消失:新住民的口音、形象與階級觀點 拓展芭蕾電影的魔幻魅力:法國舞蹈大師羅蘭比提與《黑艷鳳》 接近投票日的假新聞宣傳:中國網民如何介入作票假資訊? 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下):當自由消失,香港等同名存實亡 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上):「鹹濕佬」們談心的那些夜晚 最多瀏覽 一帶一路國家欠債連連,中國卻急向IMF要錢? 林秉宥/裴洛西訪台:風雲變色的美中台關係,中國攻打台灣不遠矣? 沈榮欽/世界沒改變中國,反被中國改變了?中國資訊戰布局的三大分析 圖輯/裴洛西訪台:回顧過往訪台最高層級的美國官員 圖輯/裴洛西參訪景美人權園區:為什麼是吾爾開希、林榮基、李明哲?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