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6大警訊,立即檢視 - 康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燒:突然無故發燒; 腫:脖子、腋下或鼠蹊部長出隆起的腫塊,不會痛; 癢:全身發癢 ... 有時是因肚子痛,開刀切片後才發現是淋巴癌造成的腸阻塞。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其他疾病 淋巴癌6大警訊,立即檢視 收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2,400,823 2014/10/06· 更新日期2021/08/20· 作者/王梅、邱宜君、張靜慧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淋巴癌確診有近五成通常已是晚期,因症狀不明顯,一向被視為「沈默的癌症」,到底該如何及早發現治療與預防? 摸到腫塊盡速就醫淋巴癌雖然是從淋巴組織長出來的腫瘤,但症狀不一定是淋巴腺腫大,可能是在淋巴結外的淋巴組織生成,譬如胸腺、肝脾、腹腔、鼻咽等都有可能長出淋巴癌;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癌症發生淋巴轉移,譬如乳癌、肺癌、甲狀腺癌等,也會造成淋巴腺腫大。

淋巴癌最常見6大警訊燒:突然無故發燒腫:脖子、腋下或鼠蹊部長出隆起的腫塊,不會痛癢:全身發癢汗:夜間盜汗咳:持續咳嗽、喘瘦:三個月內減輕體重5%以上、常覺得疲倦當淋巴腫瘤日漸長大就會對鄰近的正常組織產生壓迫或造成阻塞,進而導致器官功能受損。

一旦確診是淋巴癌,不必驚慌失措。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邱宗傑表示,在所有癌症中得到淋巴癌算是幸運的,治癒率相對高。

台灣最常見的淋巴癌是惡性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是健保給付的標準療法,已有十幾年歷史,治療效果很好,五年存活率有六到七成,治癒率也有三到四成,他的門診就有一些老朋友,過了二、三十年還健在。

針對年紀較輕、體能不錯的人,如果罹患高度惡性的淋巴癌或是面臨復發,除了化療和標靶藥物之外,還可做健保給付的自體或異體幹細胞移植。

幹細胞移植能加強療效,殺死殘存癌細胞。

廣告 此外,如果只有局部發生癌化,也可以外科手術切除並輔以放射治療。

高齡族群則以低惡度的淋巴癌為主,長得慢,不容易治癒,但只要好好服藥控制症狀,就可以與它和平共存。

「好好治療,生命還是充滿希望!」邱宗傑說,很多病人被「惡性」兩個字嚇壞,卻不知道淋巴癌治療效果很好,逃避正規治療、到處亂找偏方的結果,反而錯失治療良機,造成遺憾。

一般而言,醫生會用目測、問診、觸診,必要時用穿刺、切片、驗血方式確認。

身體外顯、外露部位較容易觀察,但屬於內藏器官周圍的淋巴管就必須靠電腦斷層掃瞄,甚至使用侵入性的內視鏡偵測。

邱宗傑指出,淋巴癌診斷不易,通常要仔細排除其他疾病,兜一圈才能確診。

有些原本以為是胃癌、骨癌的病人,開刀開進去才發現是淋巴癌。

藝人比莉就是因為時常胃痛,進出醫院20餘次,最後才被診斷出是淋巴癌。

會痛比不痛好醫生會依據淋巴腫塊的數量、大小、發生位置、有無痛覺、質地、發病時間等條件判定,「準確度可達80%,」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強調。

●數量:如果只是一個、兩個腫塊,分散開來,基本上是良性;若腫塊連成一串像葡萄,或者超過兩個部位以上,兩側都有,極可能是惡性。

廣告 ●大小:直徑小於兩公分,摸起來會痛,良性居多;直徑超過兩公分以上,摸起來不痛,但腫塊很硬,惡性居多。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一公分半、如花豆(大紅豆)般大小(約一個指節),才有「嫌疑」,若是如黃豆、綠豆、小紅豆般大,不妨先觀察兩個星期,腫大範圍是否持續擴大。

若是良性腫塊,直徑超過兩公分,幾個月仍未消掉,有些醫生還是會建議病人切除,以絕後患。

●位置:鎖骨上方、前頸胸骨乳突肌的三角部位淋巴腺腫大,很多與感染有關,良性、惡性的機率各佔一半;頸後則大多是良性,不過也有例外。

一般在胸腔或腹腔的部位,比較難察覺。

有時是因肚子痛,開刀切片後才發現是淋巴癌造成的腸阻塞。

淋巴癌較少是從腹股溝的鼠蹊部開始發病,很多是因為生殖器細菌感染性病,或下肢有外傷才造成腫大。

●速度:腫塊的生長速度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惡性腫瘤的特質之一,就是短時間內持續變大,1~3個月內變成兩倍,就有可能是惡性。

如果腫塊已存在三、五年,反而較不需要擔心,「惡性腫瘤很少經過那麼久還沒有動靜,八九不離十,是良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楊兆平指出。

●病史:病史很重要,以前沒有,突然在一、兩個星期內漸漸大起來,就要小心。

廣告 楊兆平舉例,有些小孩的淋巴腺從一、兩歲就開始腫,六、七歲才來就診,拖了這麼久都沒變化,絕大多數是良性,因為身體長大了,淋巴腺也會長大,除非是特殊原因感染,通常不需特別處理或治療,也不需要切除。

淋巴癌很難找出真正的原因,醫生再三叮嚀,平日多注意身體的變化,只要發現異常腫塊或不明原因症狀就要就診,還有定期健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不過一旦身上有不明硬塊或者淋巴發炎、腫大,多數人難免疑神疑鬼自己是否罹癌。

不過根據臨床經驗,80%以上的案例都是過度擔心,「每一個人一輩子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淋巴腺腫大,」張明志曾對《康健》表示。

他解釋,一般常見造成淋巴腺腫大的原因,包括感冒、拔牙、細菌病毒感染等;另外,則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淋巴腺腫大,譬如自體免疫系統的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梅毒、愛滋病等經常都是從淋巴腺腫大、發燒開始出現症狀。

還有,吃癲癇藥有時也會產生淋巴腺腫大的副作用;病毒感染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有一部份特徵也是淋巴腺腫大。

尤其是小孩子生病,最明顯的就是脖子很容易腫起來,久久不退,父母就會擔心是不是長了腫瘤,但其實可能是甲狀腺或唾液腺腫大,也可能是腮腺炎(一般稱俗豬頭皮),或者甲狀腺旁邊的咽喉管囊腫。

楊兆平指出,兒童的淋巴組織在青春期以前比成人發達,淋巴細胞很容易接受抗原刺激,譬如痱子、疹子、洗頭、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經常抓養等,都可能造成局部淋巴腺腫大。

10~12歲以後淋巴組織開始萎縮,反應就不會那麼敏感。

淋巴腺腫大≠淋巴癌淋巴組織主要集中於三大部位:頭頸、腋下與鼠蹊部;另外在腹腔、胸腔裡也有很多淋巴結,脾臟、肺臟、肝臟等內臟器官的入口處,周圍也分布很多淋巴組織。

淋巴結的形狀像豆子顆粒,每一個淋巴結像樹幹分枝一樣向外散開(淋巴腺),並有各自的管轄區域。

楊兆平提醒,一旦發生淋巴腺腫大就要去「追本溯源」,它的管轄區域內是否有感染、皮膚病變或者被蚊蟲叮咬。

「經常淋巴腺腫大的人並非就是淋巴癌的高危險群,這是兩回事,」楊兆平確切指出,淋巴癌雖是造成淋巴腺腫大的原因之一,但因為淋巴腺腫大得到淋巴癌的機率並不高。

一旦發現淋巴腺腫大,病人就醫時可看血液腫瘤科、耳鼻喉科、風濕免疫感染科、家醫科、胸腔科、乳房科、一般外科、內科等。

 誰是得淋巴癌的高危險群?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器官移植者、愛滋病患,因為身體監督機制較弱,淋巴癌風險比一般人更高。

醫學小辭典惡性淋巴癌區分為「非何杰金氏」(No-Hodgkin’sLymphoma)與「何杰金氏」(Hodgkin’sDisease)淋巴瘤(癌)兩大類。

兩者雖都是惡性淋巴瘤,但在細胞病理組織型態完全不同。

東方人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比例較西方人多,惡性度較高,腫瘤細胞很容易散播,一般治癒率也可達60~70%,要視病況嚴重程度而定;「何杰金氏」治癒率較高,可達80~90%。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轉移,比較常見的是轉移到骨髓、中樞神經、血液系統等部位。

何杰金氏由於惡性度較低,癌細胞長得很慢,比較不會發生遠端轉移。

※編按:此文為2014年發表,文中人、事、物背景或已有調整、變動,造成不便還請見諒。

推薦閱讀:余天驚傳攝護腺癌第三期男人手術後真的「沒路用」了嗎?名中醫:乳癌患者應戒吃兩類食物防癌、抗衰老5種「黑色神祕食物」非吃不可關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你需要知道的都在康健知識庫!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淋巴癌 癌症警訊 黃春明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動起來,擊退癌疲憊 癌後人生不設限! 熱門文章 1. 飯後喝咖啡血糖卻飆高? 專家:「正確飲用」長期有助控血糖 4. 小S:希望女兒在我身上學會,可以難過受挫,但一定要站起來,因為真的沒什麼大不了 2. 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病例出現!3種人要當心 5. 感染BA.4和BA.5都做過「這件事」新變異株BA.2.75現身 3. 兒童也常見「腦霧」新冠疫後倍增的身心症該如何緩解? 6. 騎機車不必再戴口罩了 6種人開放來台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保健防護 「2倍石墨烯」能量護膝,膝蓋保護更有感,透氣排汗不悶臭! 最新專題 精準養好腸道菌,拿回基因主導權 腸道改造大作戰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