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孩子真的很差勁!」羞辱創傷與深植內心的自我懷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多受到羞辱創傷的人們,小時候所經驗到最直接的,是外貌、性格特質、能力,甚至是存在價值的否定與羞辱。

關於這類的否定與羞辱,有些父母甚至會認為 ... 心理健康 「你這個孩子真的很差勁!」羞辱創傷與深植內心的自我懷疑 作者 周慕姿 2022-06-11 許多受到羞辱創傷的人們,小時候所經驗到最直接的,是外貌、性格特質、能力,他們不停去羞辱折磨自己,認為「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被別人接納肯定的判斷工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以「羞辱創傷」的形式來說,有許多人以為,「羞辱創傷」就是發生在原生家庭。

但實際上,羞辱創傷出現的形式有許多種,也不僅僅出現於家庭,在學校、人際,甚至職場,都會延續著這個「羞辱」的文化習慣,一刀一刀地劃在孩子的心上。

外貌、性格、能力與價值否定 「我沒辦法停止吃東西,特別是壓力大的時候。

我知道我又胖又醜,從小我爸還有我奶奶他們那些親戚,最常這樣說我:『你是豬啊!』『天啊!你又胖又醜,真的很噁心!』他的聲音一直在我耳邊,我一想到,就會狂吃東西,停不下來。

當我很有罪惡感時,我就跑去催吐,但是當耳邊響起他的聲音時,我又忍不住大吃。

我覺得自己好可悲、好糟糕。

」 「從小,我媽就說我是家裡最笨的,大概未來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最好是就找個男人嫁了,但又說我不漂亮、性格不討人喜歡,大概也很難有什麼好日子可以過。

即使我念書的成績其實都比哥哥弟弟好,但是我仍然一直認為自己是笨的,覺得就像我媽說的,我只是運氣好,考運很好,剛好都考了我會的題目。

我一直努力想要獲得別人的肯定,但又在獲得時覺得自己其實是運氣好,不管得到多高的成就,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好的。

」 「小時候,我們家是個大家庭,許多親戚住在一起。

當時我爸媽對我生活的規矩要求很高,只要我一沒做到,他們就會說我是個沒家教的孩子,或是罵我、打我、嫌棄我。

他們常會拿其他手足或其他親戚的小孩跟我相比,而其他小孩很容易可以做到他們要的,我爸媽常常稱讚他們,說我不好。

久而久之,連那些親戚的小孩、我的手足他們都會欺負我、嘲笑我……我覺得,自己在家裡像個失敗品一樣。

」 包裹在「為你好」的羞辱,最難以被辨識 許多受到羞辱創傷的人們,小時候所經驗到最直接的,是外貌、性格特質、能力,甚至是存在價值的否定與羞辱。

關於這類的否定與羞辱,有些父母甚至會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提醒孩子。

「那是因為我是你爸媽,會說實話,外面的人不會。

如果連我都不說,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包裹在「為你好」的羞辱,最難以被辨識,也最容易會被著急地、以為把自己變好才能被接納,且以此得到安全感的孩子給收下來,成為自己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不停去羞辱折磨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被別人接納肯定的判斷工具。

這份工具,成為孩子拿來傷害自己、限制自己表現的刀,把不符合別人框架的自己全都切掉,讓自己血肉模糊地站在別人為自己設的框框裡。

在這樣的過程中,遍體鱗傷的我們,只會急著告訴自己說:「放心吧,我們在大家的期待裡面,我們是安全的。

」而無視於自己的傷有多重,心有多痛。

若無法讓自己能夠符合這個框框,自我價值與自尊,就在施予羞辱創傷者一次又一次的羞辱中,消失殆盡。

遍體鱗傷的我們,只會急著告訴自己說:「放心吧,我們在大家的期待裡面,我們是安全的。

」而無視於自己的傷有多重,心有多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逗弄」是隱微且不易辨識的羞辱 這類的羞辱,還可能會以一種特別的形式出現,例如類似於「逗弄」的樣貌。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聽大人講過「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然後讓小孩在急於否定、甚至氣哭的過程中,大人彷彿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笑話一樣,覺得這麼認真、把玩笑話當真的孩子好好笑。

實際上,類似這類的「逗弄」,完全沒有增進親密或感情的功用。

這種「逗弄」唯一的功用,就是讓逗弄者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全知的;可以不在乎地操弄被逗弄者的知識真相與情緒,引發被逗弄者的羞恥感,覺得自己似乎是糟糕的、不好的、被拋棄的。

你發現了嗎?這其實也是一種「羞辱」,也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

這類的羞辱極為隱微且不易辨識。

若當時的周遭氛圍,是允許大人可以對孩子這樣做的,那麼這樣的創傷會慢慢累積,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

而被對待者與對待者,都不覺得這種不尊重他人的感受與情緒、不平等位置的對待,是有問題的。

這是在生活中時常會出現的一種現象,那就是:有權力、有權威者,可以隨意定義、評價他人的外表、能力、價值、性格……而標準,是他們訂的。

處於弱勢的權力位階者,例如孩子,沒有同樣的權利可以評斷他們。

若說出來,可能會被攻擊、壓制,甚至遭受更深的羞辱……這種現象,深刻地存在於我們的文化當中。

「心理控制」的教養方式: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還是個體? 「心理控制」的教養方式,與「情緒勒索」有些類似,也就是父母使用一些方式來干預、控制孩子的心理自主性與自我表達,不考慮孩子的個人心理需求與感受,也不鼓勵孩子可以主動發展自我,或是對外接觸等等。

也就是說,父母希望孩子能夠盡可能按照父母的期待與需求去過生活,而不鼓勵孩子成為與父母不同的獨立個體。

在這過程中,使用「心理控制」教養方式的父母,會選擇一些控制孩子心理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需求,例如撤回關愛、引發罪惡感、逐漸加深孩子的焦慮感、限制孩子的表達等。

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中,發現經歷過「心理控制」教養的孩子,是最不容易被發現有著「羞辱創傷」的一群人。

因為,就過去台灣的教養經驗中,以父母的標準為標準,父母「為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到父母要你做到的事情。

如果不做到,就是「不聽話」、「不孝」……這是一個約定俗成、不會被認為有什麼問題的教養狀況。

但是,什麼叫做「聽話」?父母責罵、要求的程度,怎樣叫做「訂規矩」,怎樣叫做「控制、限制孩子的身心發展」?這些模糊的標準,讓有些父母無法覺察到自己控制孩子的行為已然太過,侵害到孩子的情緒界限,使得孩子的生活必須壓制自己的情緒與人格發展,以父母的標準與情緒做為行為依歸時,對孩子的影響會有多大。

言語的輕蔑與否定 曾有朋友向我分享他的一段經驗: 他們全家一起去看車,當時身為哥哥的他就讀國中,還有一個四歲左右的妹妹。

買車的理由,是因為常需要接送他與妹妹,於是父母與業務討論要買小客車,還是休旅車。

業務極力鼓吹休旅車:「你們還要放兒童座椅,休旅車坐起來比較舒服。

」媽媽問了價格,休旅車的費用比小客車貴上許多。

這時候,聽到價格的哥哥面有難色,就說:「媽,我們要不要先買小客車就好了?」沒想到媽媽立刻轉頭罵他:「你都只有想到你自己,怎麼都沒想到妹妹?你真的很自私!」 我聽到這個經驗時,忍不住問他:「天啊,你媽居然當著大家的面這樣說……可是你會說要買小客車,應該是因為覺得休旅車太貴吧?」 他看似無所謂,聳聳肩回答:「對啊!不過說了,我媽也不會相信。

反正就這樣,我習慣了。

」 我聽到的時候覺得好驚訝,又好悲傷。

那句「反正就這樣,我習慣了」背後藏著多少一次又一次的被否定、被輕蔑、被羞辱與被貼標籤?是真的無所謂?還是因為太痛了,得讓自己無感,才能「習慣」? 被自己生命中應該是最重要的人,一次次地否定與貼標籤,是多麼痛苦與殘忍?而為什麼,我們需要習慣這種事? 像這種「你很自私」、「你只在乎你自己」、「你根本一點都不想努力」……這些話,失去了對等與尊重,只有一方的聲音與標準,而另一邊時常是被誤解與傷害的。

被自己生命中應該是最重要的人,一次次地否定與貼標籤,是多麼痛苦與殘忍?而為什麼,我們需要習慣這種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情緒壓制、否定與忽略 阿平從小就知道,只有爸媽可以生氣、吵架、發脾氣,如果自己有脾氣,一定會被打得很慘,或是會被懲罰。

有一次帶著小孩、太太一起去郊遊,小孩昨天因為太期待而沒睡好,所以沿途一直吵時,阿平突然忍不住大吼孩子,說:「不要去玩了,回去好了!」 他憤怒地開車回去時,太太被嚇到,什麼都沒說。

孩子小聲抽泣著,車內一片安靜……他突然發現這場景好熟悉:「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的經驗?每次我出現情緒,我的父母就會懲罰我,讓我沒辦法做我想做的事、去我們原本講好要去的地方?」 某一天,阿平做了一個夢。

夢裡的他年紀很小,他正在哭,許多大人包圍著他。

他們對他說:「羞羞臉,男生還哭哭。

」「你看,別人都在笑你了……」「男生哭哭好丟臉,不要哭了。

」 在夢裡的他覺得好羞恥、好丟臉。

他拚命擦著眼淚,想要讓自己不哭,讓這些大人不要笑他,但是止不住淚流。

然後,他醒來了,眼角帶著淚,心中充滿了悲傷。

他終於想起來了:「原來,我一直覺得,表現情緒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會被人嘲笑、看不起,不會有人來照顧我。

那種羞恥的感覺,揮之不去。

非常多人跟我提到,自己在童年時遭遇到情緒被否定、被壓制的經驗。

有性別的關係,被要求不能表達情緒;也有因為自己的情緒無法被父母接納,而被否定、忽略的經驗。

那種「你有情緒是很丟臉、不好的」與「你怎麼可以有這種情緒,會這樣,就是因為你太敏感、情緒化」……這類的情緒壓制與忽略,其實不停地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與文化當中。

最悲哀的是,在採取「心理控制」教養方式的家庭當中,常見出現:只有父母的情緒是情緒、父母的感覺是感覺,孩子是沒有被允許能有情緒自主性的。

於是,當因為一點小事,父母情緒爆發,或是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夠好,就會失去照顧與關愛」的這些事情,都是「日常」的時候,孩子就帶著這樣的創傷長大。

「心」這個容器,裝的就不會是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而是能主宰他的生活的父母,他們的情緒與要求。

於是,長大之後的孩子,無法辨識、知道自己的喜好,因為能夠指引他們的情緒已經癱瘓;即使情緒升起,他們還是會習慣性地以別人的情緒與感受為主,讓自己處在「自我需求」與「他人期待」的兩難當中。

而最後,「他人的期待」幾乎都會獲勝,因為這就是他們成長的生存法則。

跳脫不當的教養方式,需要先有意識 有些孩子,在經歷許多創傷之後,願意回過頭去看自己在這過程真的受傷了,接受父母有其限制的可能性;但是在理解自己的創傷時,仍然不習慣先照顧好自己的感受,而會逼迫自己:「既然我已經知道他們有困難,也很難改,那我有能力,我應該多做一點。

」 但卻在這「多做」中,尚未照顧好自己過往的創傷,而會在歷經與父母關係中再一次的挫敗時,出現更大的情緒重現,而憂鬱、憤怒、羞恥感等會一湧而上。

最後變成恨,甚至造成彼此關係的直接斷裂與疏離。

而這,是最令人傷心的結果。

我了解討論這些互動並非易事,甚至有些父母會感受到被責備,因此會有許多情緒。

但我仍強調,談論這些並非要討論誰對誰錯。

因為若這是一個文化習慣,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些框架,就無法跳脫這樣的教養方式。

我們要做的,不是討論對錯,而是彌補、改善與預防。

若有機會了解,怎麼做能讓孩子得到愛與支持、怎麼做能讓孩子不受傷害、怎麼做能讓孩子的人格健全發展……了解孩子與大人一樣,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平等的人,需要被平等的對待與尊重,對整個社會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好書推薦: 書名: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作者:周慕姿 出版: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2/05 瀏覽次數:523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傷害過了,恐懼卻留下:認識「創傷後壓力症」 「我不知道如何不工作……」追求高學歷、高成就背後,你有好好擁抱當年受創的自己嗎? 上班被罵卻拿家人出氣?「情緒轉移」讓你在親密關係中傷人又傷己!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心理 情緒 家庭 人際關係 親子關係 教養 獨評讀好書 書摘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我的出走日記》:時間能渡的,都是願意自渡的人 2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3 從「外省二代」到「新二代」 作家陳又津:別被任何標籤定義自己! 4 生涯累積22個大滿貫,網球世界中Nadal為何如此卓越? 5 打斷他人、喋喋不休、重複自己的觀點:我們是怎麼把天「聊死」的?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