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階層 - piano770906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 不同的社會化人們移動慾望和對機會的自覺和社會化經驗有密切關係,家庭和教育是兩個重要的社會化機構,因為一個人的價值、信仰、自我概念、角色扮演 ... piano770906 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Feb29Wed201211:00 社會階層 壹、定義 大多數的社會都存在著不平等的現象,人們所重視的東西,不論是金錢、財 產、權力、健康、聲望或尊嚴,在社會上都會產生不平等的分配,其獲得的程度因人而異。

不平等的現象並非人類生活所既有的,在人類早期狩獵和採集的社會中,並未有明顯的不平等,約一萬年前,新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產生產有了剩餘,才發生不平等的分配,如果人類不能生產與貯藏剩餘,則不會發生財產和財富的不平等分配問題。

當人類能累積財富、權力、聲望、特權及其他物質享受並能將其傳諸子孫後代時,人類社會就產生了一種新的形式,這就是─社會階層。

我們可以將社會階層(socialstratification)界定為一個社會系統將其稀少而有價值的資源,不均地分配給相當固定的等級地位過程,這個定義包括了三個要素,「稀少而有價值的資源」「不均等的分配」「相當固定的等級地位」。

一、稀少而有價值的資源 1.權力(power) 權力即一種具有相當強制性的力量,也就是說,即使在面對反對的情況 下,仍可獲取個人或團體目標的能力。

2.聲望(prestige) 聲望可界定為人們受他人尊敬和順從的程度,沒有權力和財產,聲望亦 可以存在,例如:人們因達成英雄式個人目標或熱心公益的事業,就會獲得聲望,這和他們握有多少權力和財富無關。

3.財富(wealth) 典型的看法,認為財富就是金錢,但金錢本身只是財富的形式之一,凡 社會份子公認任何有價值的物質,都可視為財富。

財富像權力,聲望一樣可以獨立存在,但也可以和權力、聲望結合而發生作用,雖然財富並不能保證會擁有權力或聲望,但是他可以創造獲得其他價值的機會。

二、不均等的分配 如果有價值物品的分配是在社會各個成員都有均等機會獲得的前提下實 施,則階級將不會存在。

三、相當固定的等級地位 社會階層化所導致的結果,最基本的就是按所接受報酬的比例創造出了相 當固定的階級,例如:勞工所獲得的報酬雖然彼此不同,但如果將工人當成一個整提來看,他們所獲得的報酬多寡就顯示出一種集中的趨勢,換句話說,整個勞工的所得落在一種特別的範圍內,而這個範圍和其他特定團體的所得範圍之間,維持一種相當穩定的差距。

貳、階級系統的類型 一、封建的貴族系統(estate) 西方的貴族系統是羅馬帝國崩潰、日耳曼民族的一連串侵入及回教國家 的興起等事件發生後,形成於中世紀歐洲。

中世紀的三種地位是貴族、牧師、農民,由法律來建構其地位差異,彼此間有權利、義務的關係,在早期的封建社會中,貴族主要是武士,他們的權威來自帝國政府崩潰後,由於給予社會的保護而取得,他們也具有行使司法的功能,以處理他們封地內民間的爭執,維持社會秩序,貴族的地位、聲望,主要是來自於權力的掌握,而非經濟利益。

此系統中,人們階級地位,主要是依賴於歸屬地位而非成就地位,具有共同出生條件的人,很難在社會等級上升遷,這種升遷主要是從教會或戰爭的勇敢行為而取得。

二、喀斯特系統(caste) 喀斯特系統是一種封閉的階層系統,這就是說,一個人在社會位置是 基於歸屬或遺傳特徵而取得的,且是終身固定的,在一個喀斯特系統中,永久及世襲集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至為明顯,且經濟及權力不平等因而產生。

社會不允許個人經由自己的努力以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甚至透過結婚的方式也不例外,不同喀斯特組成份子間的婚姻通常是被禁止的。

三、階級系統(class)─開放階級系統 階級系統又稱開放階級系統,在這種系統中,個人的社會階級地位是由 個人的努力和能力而非出生的因素所決定,一個階級就是一個社會中從事相同職業工作,共有接近有價值資源的方法及擁有相同生活型態的一群人。

階級系統中存在著頻繁的社會流動,這種社會可以鼓舞競爭,因為報酬是基於成就地位而非歸屬地位,但這至只是一種規範而非事實,實際上,階級系統的流動仍有限制,歸屬地位如種族和性別常會影響成就地位的追求。

參、階層的影響 一、生活機會 「生活、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機會,和社會階級地位間存在著密切的關 係,一個人階級地位愈低,他的機會和選擇愈受限制,他罹患疾病、被剝削、家庭破裂等的危險就愈大,他操縱自己所處環境的自由和能力也就愈小。

最基本的生活機會就是生存機會,享有醫療資源、生活品質、飲食均衡的不同,會使不同階級的人在平均壽命上也有不同的差距。

教育是現代工業社會進步的主要途徑,所以受教育的機會也就成為最重要的生活機會,個人的階級越高,其子女可能接受的教育年數也就愈多,教育的品質愈高,未來工作的機會也越好。

因此,個人地位愈低,受害的危險和犯罪的可能愈大。

二、社會互動、社會參與及階級次級文化 各種社會階層組成份子間是不同的,他們有不同的生活型態、社會參與 的模式、信仰、價值和態度,某一階層的人有和相同情境的人互相傾向,月是相互結合,愈能形成相同的生活型態、規範、價值、次級文化。

肆、階級理論 一、馬克思理論 馬克思認為,只要有私有財產存在,就不可避免會產生階級系統,階級系統是歷史、社會組織及變遷和影響個人行為的關鍵要素,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都是被劃分成個別的、相互敵對的階級,只有經由階級鬥爭,一個社會才可能走向完全沒有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

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認為,經濟是這種衝突的主要根源,也就是說,控制生產工具者和沒有生產工具者之間會不斷的鬥爭,對於馬克思而言,這就是社會階層的本質,控制生產工具者會剝削勞工階級,而獲取財富及權力,階層系統因而建立,並透過家庭、政府等制度來增強。

一個階級就是有相同經濟情境的一群人所組成,他們的利益和其他團體互相對立,當無產階級體認到這種對立也認同其階級,他們就會從事衝突,打倒資本家社會上的階級不平等因此而消除,因此,對馬克思而言,消除生產手段的私有權,就會是一個沒有階級的共產社會。

二、功能論 社會必須進行某些活動,有些事務必須具備特殊的才能和專業的訓練, 有些事務擔負著重要的責任,社會依照這些標準以評審位置的等級,把最高報酬給予那些位置最重要且需要特殊才能和犧牲的人,因此社會的不平等不僅是普遍現象,也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他有維持社會的功能,社會藉此確保最重要的位置由最有資格者擔任,功能論強調和諧、合作與一致,和衝突論形成對比。

但其批評者指出,任何不平等會隨時間的增加而從原來的工作、報酬及職位有順序的散佈到其他情境,且其地位可能會直接傳給繼承人而非由實際上有才能者擔任。

而且功能論似乎忽略了有些人並非不願意接受較多訓練以擔任更重要的職位等級,實際上是沒有那種能力。

三、韋伯的階級理論 韋伯認為階級是由階層系統的三種相關層面所組成: 1階級(class)是金錢權力 2地位(status)是聲望權力 3政黨(party)是權力權力 1.階級 這種權力是合理的、非私人的及客觀的,可按照固定財富及所得標準來測量,一個階級包括相同經濟情境的所有人民,也就是說,他們具有取得財貨、取得生活地位及滿足需求的相同或然率。

2.地位 地位是一個社區裡聲望的高低,「階級」是冷淡的、非私人的及客觀的,地位是主觀的,私人判斷的結果,當人們彼此認識,而社區中的份子同意賦予或否認聲望的標準時,地位才有可能存在。

3.政黨 這包含控制組織或團體中他人之行動的權力,或控制社區或社會中集體決 定的權力。

韋伯指出,各種不同的資源之間彼此獨立,但可以互相轉換,其中經濟的利益是階層化中最重要的因素。

伍、階級位置的測量方法 一、生活方式法(thestyleoflifeapproach) 社會學家所使用的一種最廣泛、複雜的階級水準測量法,就是韋伯所謂的生活方式指標,這些指標包括測量「互動模式」(誰和誰結合)、「象徵式活動」(參加什麼活動,以什麼為休閒娛樂),將「互動關係」、「象徵式財產」、「象徵式活動」列表,就可以計算出個人或團體的地位指數,而在地位量度上訂出等級。

優點:廣博性 缺點:有時互動,並不依循階級路線,只隨大眾文化的發展,上層、下層休閒娛樂的界定也產生變化。

二、聲望法(thereputationalapproach) 透過豐富知識的人來評審社區份子的等級,其基本假定是一個社區或社會系統的份子基於其對社會位置的私人經驗有第一手知識,他們知道每一個人在他的朋友眼中的聲望。

優點:輿論對於測量一個人的地位階級具有重要意義。

缺點:難以適用於較大社區,評審人的公平性有實有待商榷。

三、主觀法(thesubjectapproach) 要求受訪者評審他們自己的等級,其假定個人最能了解自己在階級系統的 適當位置。

優點:可用於研究較大團體,節省時間、方法簡單。

缺點:人們對於自己在社會階層的位置可能有錯誤認知。

四、職業聲望法 用職業做為階級位置一種指標,其依據是職業是一種社會實體,對地位有直 接意義。

優點:用單一的指標將複雜的階級位置測量簡單化。

缺點:易將職業和地位等量齊觀。

五、多項指標法(themultipleindexapproach) 前述四種方法,如果單獨使用,效果較弱,因此,大多數研究者寧願使用兩 種或多種方法,他們以複合指標測量地位階級,以減少社會階級因單因測量所引起的偏見,也可符合使用多項方法之雙重檢查的需要。

社會流動 壹、定義 社會階層不完全是靜止的,個人和團體都會繼續在社會階層的階梯上移動, 這種變遷被稱為社會流動(socialmobility),下降流動意指損失,上升流動意指獲得。

貳、社會流動類型 一、垂直流動v.s.水平流動 垂直流動(verticalmobility),指個人或團體在社會階級的上下移動,而水平流動(horizontalmobility),指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的移動,但不涉及階級層次的改變。

二、代內流動v.s.代間流動 代內流動(intragenerationalmobility)指個人在其工作生涯中職業位置的改變,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mobility)指父親和兒子間職業改變。

三、結構性流動v.s.循環性流動 結構性流動(structuralmobility)指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結構性因素影響社會流 動,像是電子產業帶動一批電子新貴使其至社會中上層地位,相對傳統產業業者則下降;循環性流動(circulationmobility)指完全因個人因素而造成的社會流動。

參、社會流動的原因(影響社會流動的因素) 一、機會結構 有些社會因為社會階級制度性質,例如:組織結構嚴密而缺乏彈性,因此缺 乏社會流動的機會,喀斯特社會就幾乎完全沒有階級流動的可能。

二、人口過程 人口因素影響流動,是因為人口移動影響人再分配,例如:農村人民移居都 市,由於其生活改善因而提高其社會地位,又例如:外來的移民因常自動或被動的從事人口移動,此外人口的代間流動也是一種社會流動,因為各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生育率,尤其是中上階層的人,常常因為晚婚或節育而沒有生育足夠的下一代,以接替他們的位子,而較低階層的人又往往生育過多人口,所以較高階級的位置常常必須由下層階級的新生代來擔任,因此,差別生育率有助於向上流動。

三、技術變遷 當技術的進步改變了職業結構,會使某層次的人口被驅逐或被吸引到另一層 次,例如:工業化之後,使農村人口進入製造業工作。

四、不同的社會化 人們移動慾望和對機會的自覺和社會化經驗有密切關係,家庭和教育是兩個 重要的社會化機構,因為一個人的價值、信仰、自我概念、角色扮演方式及言辭模式對於社會流動非常重要,而家庭和學校則是培育這些的重要機構。

肆、社會流動的途徑 一、職業的改變 上升流動的最普遍方式,可能是取得一項聲望較高的職業,各種工作間的聲 望差異很大,於是個人可經由職業階梯而改變其社會地位。

二、經濟成就 個人能成功的獲得金錢,將會增加他的上升流動,因為財富普遍受到人們的 尊敬。

三、教育成就 教育漸漸成為社會流動的重要因素,在許多情形中,不僅教育程度重要,受 教育品質也相當重要,從聲望較高的學校畢業,個人會有更好的機會以提高他的職業及社會地位。

四、權力的控制 社會權力的來源有許多方式,如職業、財富、教育、參與政治也是權力取得 的方式,權力的取得和增加會擴大個人操縱其環境的能力,因而提高社會地位。

五、家庭的結構 家庭子女數越多,則子女成功的機會就會減少,而反之,子女愈少,父母就 會給予更多的注意和更好的教養,因此,控制家庭子女數也可使子女有較好的社會流動機會。

六、婚姻 婚姻本身可能是上升或下降流動的一個重要來源,視配偶的地位而定。

七、營養 營養不足使貧窮家庭的兒童不能發展健全的身心,以致於不能和營養良好的 兒童在平等的立足點上競爭,所以有充分營養可以使其有能力在其地位上作上升的努力。

八、其他因素 在開放的社會中,仍有許多途徑可用於促進社會流動,如特殊才能、才藝、 運動技能…… 伍、社會流動的影響 下降流動會造成個人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崩潰,而有較高自殺率,而上升流動則和神經病和精神病分裂有關。

在流動率高的社會,許多人流動動太快,以至於他們不易同化於新階段,而造成社會問題,而且在高度社會流動的社會,許多人追求上升流動,但非人人都可以成功,因而這種升高的期望可能帶來許多人的失敗和挫折,這常被視為是社會不滿和政治不安的來源之一。

社會階層中的貧窮問題 壹、貧窮現象 一、生計的貧窮 指全家所得不夠獲得維持生理功能的最低必需品,又可分為初級貧窮和次級 貧窮。

1.初級貧窮(primarypoverty) 凡個人或家庭所得入不敷出,連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都負擔不起,就是初級 貧窮,又稱為絕對貧窮(absolutepoverty)。

2.次級貧窮(secondarypoverty) 指所得收入雖足夠,但由於道德智能缺乏,以至於未能適度花費以維持家 計。

二、結構性觀點 社會學家認為貧窮現象不單是物質條件的缺乏而已,更涉及到政治權力分 配、教育資源、社會福利、社會地位因素影響。

三、外在性貧窮(externalpoverty) 外在性貧窮,指貧窮人口產生次文化,而陷入惡性循環中。

貳、貧窮的理論 一、文化的解釋 OscarLewis指出貧窮人口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質,且代代相傳 之,造成惡性循環,也就是存在著「貧窮文化」(thecultureofpoverty),他的特徵有: 1.經濟上 失業及未充分就業造成家庭所得短絀,經常換工作,購買力弱、依賴童工,家庭缺乏食物儲存、營養不良。

2.社會上 住宅擁擠、群居而無隱私,高比例的酒精中毒、暴力茲事,體罰孩童,毆打妻子,過早接觸性問題,不重視教育,婚姻隨便、穩定性低…… 3.心理上 無固定歸屬的邊際感、自信心低,自我認同低,成就動機低、焦慮恐懼…… 二、個人特徵的解釋 將貧窮問題歸於個人責任,如偷懶、不知進取…….認為貧窮是個人咎由自取的問題,此觀點有苛責受害人的嫌疑。

三、宿命論的解釋 將貧窮看成命中注定、超自然、不可抗拒的因素,因而消極加以接受,不思改變。

四、結構性的解釋 結構性的解釋重點不放在貧窮者本身,而是社會結構條件上,如: 1.生在貧窮家庭 2.家庭人口夠多 3.缺乏就業機會 4.薪資制度不合理 5.社會變遷迅速,適應不及 6.社會福利制度不完全 參、貧窮女性化(theFeminizationofPoverty) 指貧窮人口的性別分布呈現一種過去的男性集中朝向女性集中的趨勢,可分為兩種論述途徑,一是指以女性生計負責人的家庭和自立謀生的女性逐漸成為窮人的多數現象,另一昰「男主外、女主內」之性別角色分工觀念,以及將女性自我犧牲、自我否定的做法,視為女性利他、照顧他人的本性,因而使女性的經濟地位被隱藏在家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ano770906 piano770906 piano770906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媺媺~應試生活此分類上一篇:”心像五法” 此分類下一篇:NCLB法案 上一篇:”心像五法” 下一篇:社會階層 歷史上的今天 2012:青少年次文化 2012:青少年次文化 2012:搞混知識引出VS教育引出 2012:搞混知識引出VS教育引出 2012:蕭爾茲(Schultz,1982被譽為人力資本理論創始者) 2012:蕭爾茲(Schultz,1982被譽為人力資本理論創始者) 2012:德里本Dreeben學校班級的功能 2012:德里本Dreeben學校班級的功能 2012:性惡說 2012:性惡說 2012:法蘭克福學派溝通情境-哈伯馬斯 2012:法蘭克福學派溝通情境-哈伯馬斯 2012:P&D 2012:P&D 2012:杜威的道德調和論 2012:杜威的道德調和論 2012:評定身心障礙 2012:評定身心障礙 2012:口吃 2012:口吃 2012:情緒 2012:情緒 2012:Selman所提出的發展模式 2012:Selman所提出的發展模式 2012:關懷另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是幫助他成長及自我實現 2012:關懷另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是幫助他成長及自我實現 2012:最討厭做的一件事-讀研究所 2012:最討厭做的一件事-讀研究所 2012:理?詞? 2012:理?詞? 2012:建安七子 2012:建安七子 2012:NCLB法案 2012:NCLB法案 2012:社會階層 2012:”心像五法” 2012:”心像五法” 2012:蓋聶的認知學習理論 2012:蓋聶的認知學習理論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日曆 « 八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近期文章 最新迴響 文章彙整 文章彙整 2012十月(4) 2012八月(2) 2012七月(2) 2012六月(4) 2012五月(6) 2012四月(28) 2012三月(138) 2012二月(78) 2012一月(8) 2011十二月(8) 2011十一月(20) 2011十月(36) 2011九月(22) 2011八月(10) 2011七月(16) 2011六月(6) 2011四月(6) 2011三月(18) 2011二月(10) 2011一月(12) 2010十二月(10) 2010十一月(4) 2010十月(12) 2010九月(16) 2010八月(8) 2010七月(14) 2010六月(30) 2010五月(38) 2010四月(22) 2010三月(20) 2010二月(18) 2010一月(22) 2009十二月(28) 2009十一月(24) 2009十月(20) 2009九月(24) 2009八月(30) 2009七月(20) 2009六月(56) 2009五月(46) 2009四月(48) 2009三月(44) 2009二月(30) 2009一月(24) 2008十二月(74) 2008十一月(38) 2008十月(54) 2008九月(48) 2008八月(30) 2008七月(18) 2008六月(46) 2008五月(62) 2008四月(60) 2008三月(56) 2008二月(34) 2008一月(20) 2007十二月(24) 2007十一月(20) 2007九月(6) 2007八月(22) 2007七月(10) 2007六月(14) 2007五月(24) 2007四月(18) 2007三月(14) 2007二月(20) 2007一月(18) 2006十二月(8) 2006十一月(36) 2006十月(26) 2006九月(44) 2006八月(50) 2006七月(28) 2006六月(10) 2006五月(28) 2006四月(8) 2006三月(2) 2006二月(10) 2006一月(20) 2005十二月(30)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分類 媺媺~大學生活(128)媺媺~鬆高生活(52)媺媺~細細蘇蘇(245)媺媺~溜搭溜搭(53)媺媺~家庭生活(45)媺媺~好文分享(93)媺媺~自己創作(41)媺媺~噗通噗通(18)媺媺~實習生活(26)媺媺~應試生活(94)<>(28)<>(164)<>(0)<>(0)<>(22)<>(10)媺媺~大學生活(128)媺媺~鬆高生活(52)媺媺~細細蘇蘇(245)媺媺~溜搭溜搭(53)媺媺~家庭生活(45)媺媺~好文分享(93)媺媺~自己創作(41)媺媺~噗通噗通(18)媺媺~實習生活(26)媺媺~應試生活(94)<>(28)<>(164)<>(0)<>(0)<>(22)<>(10)未分類文章(34) 我的連結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新聞交換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