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521年,西班牙帝國以墨西哥-特諾奇提特蘭為基點征服並殖民了這一地區,並將之建制為新西班牙總督轄區。
1821年,在墨西哥獨立戰爭之後,這一轄區宣布獨立並受承認為墨西哥 ...
墨西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北美洲國家。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墨西哥(消歧義)」。
墨西哥合眾國EstadosUnidosMexicanos
國旗
國徽
國歌:"HimnoNacionalMexicano"《墨西哥國歌》首都及最大城市墨西哥城19°26′N99°08′W/19.433°N99.133°W/19.433;-99.133官方語言西班牙語認可的地方語言68組原住民族語言(英語:LanguagesofMexico)[1]國家語言西班牙語[b]政府聯邦總統制憲政共和國[2]• 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 參議院議長MartíBatres(西班牙語:MartíBatres)• 眾議院議長PorfirioMuñozLedo(西班牙語:PorfirioMuñozLedo)
立法機構聯邦議會• 上議院參議院• 下議院眾議院現役軍人300,000人獨立 (自西班牙)• 宣布獨立1810年9月16日[3]• 正式獨立1821年9月27日• 承認獨立1836年12月28日• 首部憲法(英語:1824ConstitutionofMexico)1824年10月4日• 第二部憲法(英語:FederalConstitutionoftheUnitedMexicanStatesof1857)1857年2月5日• 現行憲法(英語:ConstitutionofMexico)1917年2月5日
面積• 總計1,972,550平方公里(第14名)• 水域率2.5%人口• 2020年估計128,649,565[4](第10名)• 密度61/平方公里(第142名)GDP(PPP)2020年估計• 總計2.715萬億美元[5](第11名)• 人均21,362美元[5](第64名)GDP(國際匯率)2020年估計• 總計1.322萬億美元[5](第15名)• 人均10,405美元[5](第64名)吉尼係數0.498[6](2016年)高人類發展指數▼ 0.767[7](2018年)高 · 第76名貨幣比索(MXN)時區UTC−8至−5(跨多個時區)• 夏令時UTC−7至−5(跨多個時區)行駛方位靠右行駛電話區號+52ISO3166碼MX網際網路頂級域.mx網站www.visitmexico.com/en/
《原住民族語言權利法》第四條[8]。
^西班牙語為墨西哥聯邦政府事實上的官方語言。
墨西哥合眾國(西班牙語:EstadosUnidosMexicanos, 聆聽說明·資訊)[9][10][11][12],通稱墨西哥(西班牙語:México[ˈmexiko]( 聆聽)),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主權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為貝里斯、瓜地馬拉和加勒比海,東部則為墨西哥灣[13]。
其面積達近一百八十萬平方公里[12],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國家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國家。
其總人口超過1.28億,為世界第十人口大國,西班牙語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
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包含三十二個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
前哥倫布時期的墨西哥為諸多先進的中部美洲文明發源地,如奧爾梅克、托爾特克、特奧蒂瓦坎、薩波特克、瑪雅和阿茲特克等。
1521年,西班牙帝國以墨西哥-特諾奇提特蘭為基點征服並殖民了這一地區,並將之建制為新西班牙總督轄區。
1821年,在墨西哥獨立戰爭之後,這一轄區宣布獨立並受承認為墨西哥。
獨立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段動盪期,經濟和政治均不穩定。
美墨戰爭(1846–48)後其被迫將位於北部的超過二分之一領土割讓給美國。
19世紀的墨西哥經歷了糕點戰爭、法墨戰爭、內戰、兩個帝國以及一段獨裁時期。
1910年開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獨裁統治,最終促成了1917年憲法(英語:ConstitutionofMexico)的訂立和現行政治體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為世界第十五大,國際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世界第十一大。
墨西哥經濟與其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貿易夥伴緊密相關,尤其是美國[14][15]。
自1994年起,墨西哥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首個拉丁美洲成員國。
世界銀行將其歸為中高收入國家[16],分析人士亦稱其為一新興工業化國家[17][18][19][20]。
估計至2050年,墨西哥將成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經濟體[21][22]。
該國被認為是一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23][24][25][26],並時常被認為是一新興強國[27]。
墨西哥文化歷史遺產豐富,擁有美洲數量第一多和世界第七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28][29][30]。
2015年其為世界訪客數量第十的國家,國際來訪人次達2910萬[31][32]。
墨西哥為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G20峰會和團結謀共識成員國,2014年起成為法語圈國際組織觀察員。
Okays,A.生為墨西哥國民者:I.凡在共和國境內出生者,不論其父母之國籍為何。
II.在國外出生者,其父母均為在國內出生之墨西哥國民,或其父為在國內出生之墨西哥國民、或其母為在國內出生之墨西哥國民。
III.在國外出生者,其父母均為歸化之墨西哥國民,或其父為歸化之墨西哥國民、或其母為歸化之墨西哥國民.
目次
1歷史
2政治
3軍事
4行政區劃
5地理
6經濟
7人口
8教育
9文化
9.1宗教
9.2體育
9.3節慶
9.4飲食
10圖集
11參考文獻
12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墨西哥歷史
墨西哥是多個美洲文明的發源地,曾孕育瑪雅、托爾特克和阿茲特克等文明,後者更是發展出前哥倫布時代北美洲最大的國家阿茲特克帝國。
16世紀初西班牙人埃爾南·科爾蒂斯侵略墨西哥,1521年擊潰了當地的阿茲特克人,墨西哥從此遭西班牙殖民,成為新西班牙的一部分。
前哥倫布時代古城特奧蒂瓦坎遺址
前哥倫布時代古城奇琴伊察遺址
聖母無原罪杜蘭戈大教堂
前哥倫布時代古城阿爾班山遺址
1810年宣布獨立,1821年,墨西哥獨立戰爭後,建立墨西哥第一帝國,1823年,被軍事政變推翻,1824年,建立墨西哥合眾國。
獨立之後的墨西哥國土卻漸漸縮小,不少領土被永久割讓給美國。
1836年,在美國策劃下,東北部的德克薩斯宣佈脫離墨西哥獨立,建立德克薩斯共和國。
1823年和1841年,猶加敦兩度宣布獨立,1853年永久加入墨西哥聯邦。
1838年爆發糕點戰爭。
1848年在美墨戰爭戰敗後,墨西哥被迫把北部大片的土地售予美國(面積相當於美國現今南方的七個州份)。
1853年的加茲登購地又使墨西哥失去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年代,墨西哥被法國軍事占領,建立傀儡政權:墨西哥第二帝國。
在總統胡阿雷斯的領導下,趕走了侵略者。
胡阿雷斯由1858年至1872年執政,他去世後,政權即被波菲里奧·迪亞斯把持。
經過波菲里奧·迪亞斯長達35年的獨裁統治後,墨西哥革命終於在1910年爆發。
革命武裝擊敗了聯邦軍隊,但卻隨即發生內鬥,讓墨西哥陷入長達十年內戰。
1929年,內戰結束後,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獲得了政權,成為執政黨並且統治著墨西哥;直到2000年,反對黨墨西哥國家行動黨和綠色生態黨組成的「變革聯盟」總統候選人比森特·福克斯·克薩達參加競選,並在2000年7月舉行的大選中當選總統,同年12月1日就職,任期6年。
這次選舉在墨西哥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是革命制度黨從1929年開始執政71年後,反對黨總統候選人第一次勝選,實現了自1929年後第一次和平的政黨輪替。
2006年7月2日,墨西哥總統和議會選舉開始投票[33]。
9月5日,墨西哥聯邦選舉法院正式宣布,國家行動黨總統候選人費利佩·卡爾德龍·伊諾霍薩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墨西哥總統[34],國家行動黨延續其執政地位。
2012年7月1日,反對黨革命制度黨總統候選人恩里克·佩尼亞·涅托參加總統選舉。
他的競選綱領以「變革」為核心內容——要向外國開放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壟斷的石油業,增加稅收並改革勞動力市場,加上他年輕俊朗的形象,使他的民意支持度一直領先於其他三位總統候選人。
最終以38.21%的得票率贏得總統選舉,第二次和平實現政黨輪替,革命制度黨歷經12年在野後再次執政。
專業人士分析稱,涉毒暴力和社會不平等將是涅托上台後面臨的兩大難題[35]。
政治[編輯]
1917年墨西哥憲法將聯邦的權力分成三個獨立的部分:行政、立法與司法。
歷史上而言,行政機構握有最大的權力,總統權力最大。
總統負責執行由國會(CongresodelaUnión)頒布的法律。
從1997年開始,隨著反對黨獲得首次重要勝利,國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一些經濟與財政領域,總統也通過頒布行政命令的方式來立法,但必須受到國會的監督。
總統由公民普選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任。
墨西哥不設副總統,當總統被彈劾或無法行使職權時,由國會選舉一名臨時總統。
國會實行兩院制,包括了參議院(CámaradeSenadores)與眾議院(CámaradeDiputados)。
參議員任期6年,眾議員則為3年。
參議院128個席位由不分區議員以及分區直選議員組成。
在眾議院的500個席次中,300個席位來由單一代表選區直選產生,其餘200個席位從5個大選區中按比例代表制產生。
這200個席次是為了幫助較小的黨派進入國會。
主要政黨為革命制度黨和民主黨。
軍事[編輯]
主條目:墨西哥軍事
參見:墨西哥毒品戰爭
墨西哥海軍參與禁毒行動
墨西哥軍屬於消極防禦的軍事規模,20世紀以來,與北方鄰國的美國軍力相比落差極大,所以並非以對抗美國的思維建軍,而是以存在為主同時配合反毒和反走私作戰。
行政區劃[編輯]
主條目:墨西哥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32個州(estados)。
因繪圖空間有限,部分州名在地圖上僅以縮寫表示,右方表格括號註記該縮寫。
墨西哥灣
太平洋
中美洲
美國
墨西哥城
AG
下加利福尼亞州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坎佩切州
恰帕斯州
奇瓦瓦州
科阿韋拉州
科利馬州
杜蘭戈州
瓜納華托州
格雷羅州
HD
哈利斯科州
EM
米卻肯州
MO
納亞里特州
新雷昂州
瓦哈卡州
普埃布拉州
克雷塔羅州
金塔納羅奧州
聖路易斯波托西州
錫那羅亞州
索諾拉州
塔巴斯科州
塔毛利帕斯州
TL
韋拉克魯斯州
猶加敦州
薩卡特卡斯州
州
首府
州
首府
阿瓜斯卡連特斯州(AG)
阿瓜斯卡連特斯
莫雷洛斯州(MO)
庫埃納瓦卡
下加利福尼亞州
墨西卡利
納亞里特州
特皮克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拉巴斯
新雷昂州
蒙特瑞
坎佩切州
坎佩切
瓦哈卡州
瓦哈卡市
恰帕斯州
圖斯特拉古鐵雷斯
普埃布拉州
普埃布拉
契瓦瓦州
奇瓦瓦市
克雷塔羅州
克雷塔羅
科阿韋拉州
薩爾蒂約
金塔納羅奧州
切圖馬爾
科利馬州
科利馬
聖路易斯波托西州
聖路易斯斯波托西市
杜蘭戈州
杜蘭戈
錫那羅亞州
庫利亞坎
瓜納華托州
瓜納華托
索諾拉州
埃莫西約
格雷羅州
奇爾潘辛戈
塔巴斯科州
比亞埃爾莫薩
伊達爾戈州(HD)
帕丘卡
塔毛利帕斯州
維多利亞城
哈利斯科州
瓜達拉哈拉
特拉斯卡拉州(TL)
Tlaxcala(英語:TlaxcalaCity)
墨西哥州(EM)
托盧卡
維拉克魯茲州
哈拉帕
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
猶加敦州
梅里達
米卻肯州
莫雷利亞
薩卡特卡斯州
薩卡特卡斯
地理[編輯]
主條目:墨西哥地理
墨西哥的地形圖
墨西哥中部地區常常有降雪。
墨西哥的海灘和海岸久負盛名,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傍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通向大西洋,位於北緯14~33度及西經86~119度間。
沿海地區是海岸平原,而中部則是高原而且多山,包括許多火山。
西部包括狹長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把太平洋與加利福尼亞灣分隔開,東南部為地勢平坦的猶加敦半島,墨西哥最高點奧里荷屬沙巴山,海拔5700米,馬德雷山脈則是墨西哥的主要山脈。
墨西哥大部分位於北美洲板塊,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則位於太平洋及科科斯板塊,地理上,有部分地理學家認為特萬特佩克地峽以東的部分(約佔墨西哥總面積的12%)屬中美洲[36];惟就地緣政治上而言,墨西哥與美國及加拿大同屬北美洲[37]。
墨西哥氣候多樣,北部是熱帶沙漠氣候,而在南部則有熱帶雨林氣候。
墨西哥的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
墨西哥盛產仙人掌,並以其作為國花。
經濟[編輯]
主條目:墨西哥經濟
從頂部順時針:改革大道、墨西哥城大都會大教堂、波朗科、藝術宮、國家宮、獨立紀念柱和拉丁美洲塔
墨國生產的青椒
墨西哥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私有經濟比重也在逐漸增加,90年代末期後墨西哥鐵路局解體為民營化。
國有企業從1982年的1千多家減少到1999年的不到200家。
政府推行經濟私有化,並鼓勵在海港、鐵路、通訊、電力、天然氣以及機場服務方面的競爭。
農業仍是大多數墨西哥人的經濟支柱。
檸檬、青椒、白玉米、鱷梨(牛油果)、芭樂、豆類、甘蔗為主要作物大宗。
其中鱷梨一般銷往美國。
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後,墨西哥與世界最大的經濟國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增加很快,極大地促進了墨西哥之後的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
由於接近美國的消費市場,讓許多外商將產品最後階段,安排在墨西哥做總成組裝,比如汽車。
但主要零部件,仍是從亞洲廠進口。
強勁的出口幫助墨西哥渡過了1995年的經濟危機,並在1996至1999年期間開始經濟復甦。
私人消費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就業也隨之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同時墨西哥依然需要克服一些經濟結構問題,如人均收入不平衡,全國最富裕的20%人口獲得全國55%的總收入等,以及嚴重的毒品問題和122名的清廉印象指數。
1986年墨西哥加入關貿總協定,開始了由內向型發展模式向外向型發展模式的轉變。
此後墨政府大力推行調整、改革、私有化、對外開放的措施,使得1995年前墨經濟連續多年保持中低速增長,國際儲備和外資不斷增加,通貨膨脹降至1位數,財政扭虧為盈,負債率達正常值,進出口大幅度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進口過多,主要依賴外國短期資本來平衡過高的經濟項目赤字的局面。
1994年1月1日,墨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同年12月墨由於執政黨內部矛盾激化、政局動盪,致使外商信心動搖,紛紛撤資,而導致貨幣大幅貶值,爆發金融危機。
1996年塞迪略政府在美國和國際金融機構的大量緊急援助支持下,採取了嚴肅財政紀律,整頓金融體制,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實施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等措施,使墨經濟渡過了緊急狀態階段。
金融市場持續好傳,利率逐步下調,貨幣市場穩定,公共財政實現平衡並出現盈餘,外貿大幅增加,國際收支根本改善,外債償還順利,外匯儲備明顯增加。
人口[編輯]
主條目:墨西哥人口
歷回墨西哥人口普查年份人口±%189512,632,427— 190013,607,272+7.7%191015,160,369+11.4%192114,334,780−5.4%193016,552,722+15.5%194019,653,552+18.7%195025,791,017+31.2%196034,923,129+35.4%197048,225,238+38.1%198066,846,833+38.6%199081,249,645+21.5%199591,158,290+12.2%200097,483,412+6.9%2005103,263,388+5.9%2010112,336,538+8.8%Source:INEGI
據墨西哥國家人口委員會最新統計,截至到2013年底墨西哥總人口數達到118,395,054人,其中女性占51%,約為60,584,099人,男性約為57,810,955人。
根據全國居民委員會的最新估算,共有1億1840萬人口,居全球第十一位。
是人口最多的西班牙語國家[38],也是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巴西。
全國大約60%的人口為印歐混血人,30%是印第安人後裔,9%是歐洲後裔。
印第安人已經廣泛接受了西方文化,來自瓦哈卡州的印第安土著部落、多數隊員赤足參賽的球隊以六賽全勝的成績獲得了2013年10月在阿根廷舉辦的國際小型籃球節的冠軍。
[39]
教育[編輯]
更多資訊:墨西哥大學列表
文化[編輯]
宗教[編輯]
墨西哥宗教(2010人口調查)
羅馬天主教
82.7%
基督教新教
9.7%
其他宗教
0.2%
沒有宗教信仰
4.7%
未指明
2.7%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羅馬天主教為主要宗教,佔82.7%,而9.7%屬於其他基督教教派,包括福音派(5.2%)、五旬節派(1.6%)、其它新教教派(0.7%)、耶和華見證人(1.4%)、基督復臨安息日會(0.6%)、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0.3%)。
不到0.2%屬於其他非基督教的宗教;4.7%宣稱沒有宗教;2.7%不詳。
墨西哥是世界第二大天主教國家,有約九千萬名天主教徒,僅次於巴西。
其中47%出席每週教會彌撒。
每年12月12日,墨西哥的主保聖人——瓜達盧佩聖母——的節日是該國最重要的宗教節日。
體育[編輯]
足球是墨西哥第一大運動,墨西哥國家足球隊為世界一支強隊,自1930年至今共16次入選決賽周,1970年及1986年作為主場陣地時候更入選八強,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錦標賽方面,他們奪得冠軍乃中北美洲之最,跟哥斯大黎加國家足球隊並列。
節慶[編輯]
節假日
日期
中文名
當地名
備註
1月1日
新年日
AñoNuevo
公曆新年
2月5日
立憲日
DíadelaConstituciónMexicana
1917年墨西哥立憲會議通過憲法
2月24日
國旗日
DíadelaBandera
國旗日
3月21日
胡阿雷斯誕辰
NataliciodeBenitoJuárez
墨西哥愛國者胡阿雷斯(BenitoJuárez)誕辰,同時也是立春之意
4月6日
聖週五
ViernesSanto
耶穌受難日,從當年3月1日起算第40日之當週週五
5月1日
勞動節
DíadelTrabajo
勞動節
5月5日
五月五日節
LaBatalladePuebla
1862年擊潰法國的紀念日地方:普埃布拉
9月16日
墨西哥獨立戰爭
GritodeDolores
1810年從西班牙獨立出來
11月2日
亡靈節
DíadeMuertos
西班牙語
11月20日
革命日
DíadelaRevoluciónMexicana
紀念1816年在西班牙的統治下獲得獨立
12月12日
瓜達露佩聖母
DíadelaVirgendeGuadalupe
瓜達露佩聖母
12月25日
聖誕節
Navidad
耶穌誕生日
飲食[編輯]
墨西哥卷餅——墨西哥最出名的食物
墨西哥薄餅——墨西哥玉米餅或者麵粉餅,在北部大部分人吃麵粉餅,而且其他地方主要是玉米餅,都為主食
圖集[編輯]
特奧蒂瓦坎的一個神廟,一個典型的墨西哥的美洲印第安人古典建築。
古代墨西哥人慣用金、玉、黑色磨光花崗岩、紅色油漆等材料。
瓜達拉哈拉的一個天主教教堂。
建於殖民地時代。
墨西哥的一個交響樂團
墨西哥城的墨西哥美術館
墨西哥阿茲特克印第安人發明了巧克力。
在作為熱巧克力這個飲料之前它是一種固體食物。
蒙特瑞古城
參考文獻[編輯]
^Catálogodelaslenguasindígenasnacionales:VarianteslingüísticasdeMéxicoconsusautodenominacionesyreferenciasgeoestadísticas.Inali.gob.mx.[2014-07-18].
^PoliticalConstitutionoftheUnitedMexicanStates,title2,article40(PDF).MXQ:SCJN.[2010-08-1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05-11).
^RafaelaCastro.ChicanoFolklore:AGuidetotheFolktales,Traditions,RitualsandReligiousPracticesofMexicanAmericans.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83.ISBN 978-0-19-514639-4.
^PrincipalesresultadosdelaEncuestaIntercensal2015EstadosUnidosMexicanos(PDF).INEGI:1,77.[2015-12-0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5-12-10).
^5.05.15.25.3Mexico.WorldEconomicOutlookDatabas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October2016[2016-11-13].
^GiniIndex.WorldBank.[2015-12-14].
^HumanDevelopmentReport2019(PDF).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
^INALI.GeneralLawofLinguisticRightsoftheIndigenousPeoples(PDF).2003-03-13[2010-11-07].
^Romo,Rafael.Afternearly200years,Mexicomaymakethenameofficial.CNN.2012-11-23.
^AboutMexico.EmbajadadeMexicoenEstadosUnidos(MexicanEmbassyintheUnitedStates).2012-12-03[2013-07-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Officialnameofthecountry.PresidencyofMexico.2005-03-31[2010-05-30].
^12.012.1《世界概況》上有關Mexico的條目
^Merriam-Webster'sGeographicalDictionary,3rded.,Springfield,Massachusetts,USA,Merriam-Webster;p.733.
^Mexico(05/09).USDepartmentofState.2012-06-25[2013-07-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5).
^CRSReportforCongress(PDF).CongressionalResearchService.2008-11-04[2013-07-17].
^CountryandLendingGroups.WorldBank.[2011-03-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UppermiddleIncomedefinedasapercapitaincomebetween$3,976–$12,275
^PawełBożyk.NewlyIndustrializedCountries.GlobalizationandtheTransformationofForeignEconomicPolicy.AshgatePublishing.2006:164.ISBN 0-7546-4638-6.
^MauroF.Guillén.Multinationals,Ideology,andOrganizedLabor.TheLimitsofConvergenc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3:126(table5.1).ISBN 0-691-11633-4.
^DavidWaugh.Manufacturingindustries(chapter19),Worlddevelopment(chapter22).Geography,AnIntegratedApproach3rd.NelsonThornes.2000:563,576–579,633,and640.ISBN 0-17-444706-X.
^N.GregoryMankiw.PrinciplesofEconomics4th.Mason,Ohio:Thomson/South-Western.2007.ISBN 0-324-22472-9.
^Mexico2050:TheWorld'sFifthLargestEconomy. :.2010-03-17[2013-07-12].
^Worldin2050–TheBRICsandbeyond:prospect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PDF).PwCEconomics.[2013-07-17].(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02-22).
^JamesScott;MatthiasvomHau;DavidHulme.BeyondtheBICs:Strategiesofinfluence.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2012-04-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5).
^Howtocompareregionalpowers:analyticalconceptsandresearchtopics(PDF).BritishInternationalStudiesAssociation.[2012-04-11].(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2-11-30).
^MinistryofForeignAffairsofJapan(PDF).[2012-05-07].
^OxfordAnalytica.Wayback.archive.org.[2013-07-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4).
^G8:DespiteDifferences,MexicoComfortableasEmergingPower.ipsnews.net.2007-06-05[2010-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6).
^UNESCOWorldHeritageCentre —WorldHeritageList.UNESCO.[2012-05-25].
^Mexico'sWorldHeritageSitesPhotographicExhibitionatUNHeadquarters.whc.unesco.org.[2010-05-30].
^各國世界遺產數列表
^RapidxHTML.MexicoOnceAgainRankedAmongtheWorld'sTenMostVisitedCountries.
^10MostVisitedCountriesintheWorld2015.WildJunket.
^[1]
^存档副本.[2006-09-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外媒:墨新任总统面临涉毒和经济两大难题.參考消息網.2012-07-02.
^Nord-Amèrica,inGranEnciclopèdiaCatalanaPortugueseWebArchive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5-15
^Parsons,Alan;Schaffer,Jonathan.Geopoliticsofoilandnaturalgas.EconomicPerspectives.U.S.DepartmentofState.May2004.
^SpanishLanguageHistory.TodayTranslations.[2007-10-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4-17).
^ShoelessTriqueIndianKidsFromMexicoWinInternationalBasketballTournamentInArgentina.HuffingtonPost.2013-10-16[2014-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外部連結[編輯]
從維基百科的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墨西哥」的內容
維基詞典上的字詞解釋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新聞上的新聞
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維基文庫上的原始文獻
維基教科書上的教科書和手冊
維基導遊上的旅遊指南
維基學院上的學習資源
維基數據上的數據項
元維基上的相關訊息:墨西哥(西班牙文)
(西班牙文)Gob.mx政府官方網站
(西班牙文)Presidencia總統官方網站
(西班牙文)CámaradeDiputados眾議院官方網站
(西班牙文)CámaradeSenadores參議院官方網站
(中文)墨華堂-墨西哥華人社區
MéxicoTravel
/VIDEOMEXICO視頻墨西哥:海灘,食品,人民和風俗
(中文)中墨論壇www.chinomx.com[永久失效連結]
(英文)《世界概況》上有關Mexico的條目
(英文)開放式目錄計劃中和墨西哥相關的內容
(英文)維客旅行上的墨西哥
(英文)維基媒體的墨西哥地圖集
OpenStreetMap上有關墨西哥的地理資訊
谷歌地圖
閱論編美洲北美洲
加拿大
美國
中美洲中美地峽
墨西哥
貝里斯
哥斯大黎加
薩爾瓦多
瓜地馬拉
宏都拉斯
尼加拉瓜
巴拿馬
加勒比海
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
巴貝多
古巴
多米尼克
多明尼加
格瑞那達
海地
牙買加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千里達及托巴哥
南美洲
阿根廷
玻利維亞
巴西
智利
哥倫比亞
厄瓜多
蓋亞那
秘魯
巴拉圭
蘇利南
烏拉圭
委內瑞拉
海外屬地與其他特殊政區
安圭拉(英)
阿魯巴(荷)
古拉索(荷)
荷屬聖馬丁(荷)
英屬維京群島(英)
百慕達群島(英)
開曼群島(英)
福克蘭群島(英)
法屬圭亞那(法)
格陵蘭(丹)
瓜德羅普(法)
馬丁尼克(法)
法屬聖馬丁(法)
聖巴泰勒米島(法)
蒙哲臘(英)
納弗沙島(美)
聖皮耶與密克隆(法)
波多黎各(美)
南喬治亞與南三明治群島(英)
土克凱可群島(英)
美屬維京群島(美)
世界政區索引·非洲·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各國首都列表
閱論編聯邦制國家目前實行聯邦制
阿根廷
澳洲
奧地利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巴西
加拿大
葛摩
衣索比亞
德國
印度
馬來西亞
墨西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尼泊爾
奈及利亞
巴基斯坦
俄羅斯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伊拉克
索馬利亞
蘇丹
南蘇丹
瑞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美國
委內瑞拉
過去實行聯邦制
波蘭立陶宛聯邦
蘇聯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西印度群島聯邦
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
法屬印度支那
利比亞王國
荷蘭共和國
肯亞
敘利亞
羅德西亞
坦尚尼亞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由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組成)
阿拉伯聯邦共和國(由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組成)
奧匈帝國
北德意志邦聯
哥倫比亞(格拉納達邦聯 ·哥倫比亞合眾國)
巴西合眾國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東德
西德
烏干達
剛果共和國(利奧波德維爾)
喀麥隆
馬利聯邦
馬來聯邦
馬來亞聯邦
馬來亞聯合邦
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
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聯邦
南非(南非聯邦 ·南非共和國)
短暫存在的政權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聯邦)
參見:聯邦制
國際組織成員閱論編二十國集團(G20)
阿根廷
澳洲
巴西
加拿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歐洲聯盟
法國
德國
印度
印尼
義大利
日本
墨西哥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南非
南韓
土耳其
英國
美國
閱論編美洲國家組織(OAS)安地卡及巴布達|阿根廷|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格瑞那達|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蘇利南|特立尼達及多巴哥|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
閱論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經濟體亞洲
汶萊達魯薩蘭國
中國
中國香港¹
印度尼西亞
日本
大韓民國
馬來西亞
菲律賓
新加坡
中華臺北²
泰國
越南
歐亞
俄羅斯
大洋洲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巴布亞紐幾內亞
美洲
加拿大
智利
墨西哥
秘魯
美國
峰會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英語:APECMalaysia2020)
其他
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
APEC藍(英語:APECblue)
APEC氣候中心(英語:APECClimateCenter)
APEC雕塑園
APEC青年科學節(英語:APECYouthScienceFestival)
1.香港最初是以「香港(HongKong)」名義加入,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後改用「中國香港(HongKong,China)」2.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ChineseTaipei)」名義加入
閱論編不結盟運動成員國
阿富汗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安地卡及巴布達
亞塞拜疆
巴哈馬
巴林
孟加拉國
巴貝多
白俄羅斯
貝里斯
貝南
不丹
玻利維亞
波札那
汶萊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柬埔寨
喀麥隆
維德角
中非共和國
查德
智利
哥倫比亞
葛摩
剛果共和國
象牙海岸
古巴
北韓
剛果民主共和國
吉布地
多明尼克
多明尼加
厄瓜多
埃及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衣索比亞
斐濟
加彭
甘比亞
迦納
格瑞納達
瓜地馬拉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蓋亞那
海地
宏都拉斯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牙買加
約旦
肯亞
科威特
寮國
黎巴嫩
賴索托
賴比瑞亞
利比亞
馬達加斯加
馬拉威
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馬利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蒙古
摩洛哥
莫三比克
緬甸
納米比亞
尼泊爾
尼加拉瓜
尼日
奈及利亞
阿曼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國
巴拿馬
巴布亞紐幾內亞
秘魯
菲律賓
卡達
盧安達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聖多美普林西比
沙烏地阿拉伯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獅子山
新加坡
索馬利亞
南非
斯里蘭卡
蘇丹
蘇利南
史瓦帝尼
敘利亞
坦尚尼亞
泰國
東帝汶
多哥
千里達及托巴哥
突尼西亞
土庫曼
烏干達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烏茲別克
萬那杜
委內瑞拉
越南
葉門
尚比亞
辛巴威
觀察員
國家
阿根廷
亞美尼亞
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納
巴西
中國
哥斯大黎加
克羅埃西亞
薩爾瓦多
哈薩克
吉爾吉斯
墨西哥
蒙特內哥羅
巴拉圭
塞爾維亞
塔吉克
烏克蘭
烏拉圭
組織
非洲聯盟
阿拉伯國家聯盟
伊斯蘭合作組織
聯合國
閱論編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
玻利維亞
委內瑞拉
蓋亞那
蘇利南
觀察員國
巴拿馬
墨西哥
閱論編法語國家及地區國際組織參與國家/地區正式成員
阿爾巴尼亞
安道爾
亞美尼亞
比利時
貝南
保加利亞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柬埔寨
喀麥隆
加拿大
維德角
中非共和國
葛摩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象牙海岸
吉布地
多米尼克
埃及
法國
加彭
希臘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赤道幾內亞
海地
寮國
黎巴嫩
盧森堡
馬達加斯加
馬里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摩洛哥
摩爾多瓦
摩納哥
加拿大新布藍茲維省
尼日
北馬其頓
加拿大魁北克省
羅馬尼亞
盧安達
聖露西亞
聖多美普林西比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瑞士
查德
多哥
突尼西亞
萬那杜
越南
比利時法語社群
準成員
賽普勒斯
迦納
新喀里多尼亞
卡達
觀察員
阿根廷
奧地利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大韓民國
哥斯大黎加
克羅埃西亞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愛沙尼亞
喬治亞
匈牙利
科索沃
拉脫維亞
立陶宛
墨西哥
蒙特內哥羅
莫三比克
安大略
波蘭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多明尼加
捷克
泰國
烏克蘭
烏拉圭
歷任秘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阿卜杜·迪烏夫→米歇爾·讓→路易絲·穆斯基瓦博相關
法語國家和地區列表
法語系運動會
法國電視國際五台
閱論編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權力
第五章
第七章
否決權
決議
組織結構
軍事觀察員(英語:UnitedNationsMilitaryObserver)
建設和平委員會(英語:PeacebuildingCommission)
反恐怖主義委員會(英語:UnitedNationsSecurityCouncilCounter-TerrorismCommittee)
維和行動(英語:HistoryofUnitedNationspeacekeeping)
使命
聯合國軍
聯合行動力量(英語:UnifiedTaskForce)
常任理事國(否決權)雅爾達會議·→中國代表權變更·→蘇聯解體·四國聯盟(聯合國改革)1945年-1971年(創始國)
美國
蘇聯
英國
中國
法國
1971年-1991年
美國
蘇聯
英國
中國
法國
1991年-至今
美國
俄羅斯
英國
中國
法國
非常任理事國(選舉)2019年-2020年
比利時
多明尼加
德國
印尼
南非
2020年-2021年
愛沙尼亞
尼日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突尼西亞
越南
2021年-2022年
印度
愛爾蘭
肯亞
墨西哥
挪威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
閱論編經濟互助委員會(1988年)成員國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波蘭人民共和國·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蒙古人民共和國·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古巴共和國諮詢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退出的成員國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觀察員國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安哥拉人民共和國· 衣索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 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尼加拉瓜共和國· 芬蘭共和國· 伊拉克共和國· 墨西哥合眾國退出的觀察員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座標:19°26′N99°08′W/19.433°N99.133°W/19.433;-99.133(墨西哥)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A:000027250
BNE:XX4575373
BNF:cb11864872z(data)
CiNii:DA02943005
FAST:1211700
GND:4039058-5
HDS:003379
ISNI:0000000123593927
LCCN:n81013960
NARA:10044640
NDL:00567575
NKC:ge128515
NLA:36590136
NNL:000983119
SUDOC:026392577
VIAF:15477557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墨西哥&oldid=69181610」
分類:二十國集團成員國法語圈國際組織參與國墨西哥聯邦制國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2009-2010)文明古國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聯合國會員國隱藏分類:含有非數字formatnum參數的頁面Webarchive模板其他存檔站點含有西班牙語的條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使用人口模板的頁面自2018年7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維基數據存在坐標數據的頁面包含BN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16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新聞維基語錄維基導遊
其他語言
Аҧ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Алтайтил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tikamekwАварKotavaअवधी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njar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বিষ্ণুপ্রিয়ামণিপুরীBrezhonegBosanskiᨅᨔᨕᨘᨁᨗ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ᏣᎳᎩTsetsêhestâheseکوردیCorsuNēhiyawēwin/ᓀᐦᐃᔭᐍᐏᐣ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agbanliDeutschThuɔŋjäŋ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ދިވެހިބަސްཇོང་ཁEʋegbe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Fulfulde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कोंकणी/GõychiKonknniBahasaHulontalo𐌲𐌿𐍄𐌹𐍃𐌺ગુજરાતી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ñupiak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АдыгэбзэKabɩyɛGĩkũyũ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коми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कॉशुर/کٲشُرRipoarischKurdîКоми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MadhurâमैथिलीBasa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ОлыкмарийMāori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ꯃꯤꯇꯩꯂꯣꯟဘာသာမန်मराठीКырыкмары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DorerinNaoero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भाषाLiNiha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ߒߞߏNouormandSesothosaLeboaDinébizaad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DeitschPälzischपालिNorfuk/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umantschRomaničhib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Ikinyarwanda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ängö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Gagana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ranantongoSiSwati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Sakizayaதமிழ்Tayal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SetswanaLeafaka-TongaTokPisinTürkçeSeediqXitsongaТатарча/tatarçaChiTumbukaTwiReotahitiТывадыл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shivenda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VahcuenghZeêuws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從殖民到獨立 西屬美洲的集體認同 -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由於西班牙殖民,西屬美洲分裂為歐洲(半島人、克里歐佑人、. 麥士蒂索人)與非歐洲(印歐非婚 ... 1492 年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1543 年西班牙王國於墨西哥地區設置.
- 2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 Wikiwand
從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開始的三個世紀裡,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就不斷地進行著征服和殖民,先後占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 ...
- 3墨西哥還是西班牙?傻傻分不清 - 每日頭條
瓦哈卡·最早的西班牙殖民城市|. 瓦哈卡城全稱「瓦哈卡德華雷斯」(西班牙語:Oaxacade Juárez),位於墨西哥南部特萬特佩克地峽海拔1500多米的群山之 ...
- 4500年歷史!墨西哥收回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珍貴手稿 - 自由時報
墨西哥外交部於當地時間23日表示,他們找到從墨西哥國家檔案館(AGN)遺失的16世紀寶貴手稿,其中包括當時中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an ...
- 5【獨立萬歲!】雖然最後失敗了,卻永遠被墨西哥人民記住的這 ...
九月,中美洲各國即將迎來獨立200 週年紀念日,其中墨西哥長年遭外來政權西班牙殖民,即使成功宣布獨立後,仍因內部政治分裂、資源分配不均,而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