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略說: 本作「甘」,後加義符「邑」。

「邯鄲」是古地名,在今河北省。

春秋時,邯鄲本為衛地,後屬晉。

戰國時為趙國 ... 粵 普 所有字 常用字 ??? 聲母 -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韻母 a o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i ia iao ie iou(iu) ian in iang ing iong u ua uo uai uei(ui) uan uen(un) uang ü(u) üe(ue) üan(uan) ün(un) 聲調   ??? 聲母 - 韻母               聲調             邑163 5(8) 邯 "邯"字連結: 林語堂 國語辭典 中文字譜 Unihan 康熙字典 繁簡港 破音字 繁簡對應 繁   簡   UTF-8 E982AF 大五碼 CDD5  倉頡碼 廿一弓中  Matthews 2036  漢語大字典 (一版)3761;(二版)4009  康熙字典 1197  Unicode U+90AF GB2312 2610  四角號碼 4772.7  頻序A/B 4619  5422  頻次A/B 18  --  普通話 hn  hn    小篆 字例:1/1 金文 字例:1/2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6/6 其他 字例:10/10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邯 趙邯鄲縣。

从邑,甘聲。

〔胡安切〕(133/129) 邑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邯 121 胡安 邯 224 胡甘 中古音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匣 全濁 喉 平 山 寒/寒 開 一 匣 全濁 喉 平 咸 談/談 開 一 形義通解  略說:本作「甘」,後加義符「邑」。

「邯鄲」是古地名,在今河北省。

春秋時,邯鄲本為衛地,後屬晉。

戰國時為趙國都城。

53字  詳解:本作「甘」,後加義符「邑」。

「邯鄲」是古地名,在今河北省。

春秋時,邯鄲本為衛地,後屬晉。

戰國時為趙國都城。

《說文》:「邯,趙邯鄲縣。

从邑,甘聲。

」   金文用為地名。

十二年趙令戈的「邯」字和「丹」字合寫,共用右邊的「邑」旁。

「邯丹」即「邯鄲」。

簡帛材料也用為地名,如《睡虎地秦簡.編年記》簡50壹:「【五十年】,攻邯單(鄲)。

」又如《馬王堆帛書.須賈說穰侯章》133行:「趙氏不𨝃而邯戰(鄲)復歸。

」   侯馬盟書的「邯鄲」又用為複姓。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邯鄲氏」下云:「嬴姓,晉趙盾從父昆弟子曰趙穿,食邑邯鄲,因以為氏。

……漢有衞尉邯鄲義。

」   傳世文獻裡「邯鄲」表示地名的例子如《左傳.哀公元年》:「夏四月,齊侯、衛侯救邯鄲,圍五鹿。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龐恭與太子質於邯鄲。

」戰國時趙國以「邯鄲」為都,故「邯鄲」又可作為趙國的代稱,如《竹書紀年.顯王》:「六年,我師伐邯鄲,取列人。

我師伐邯鄲,取肥。

」   「邯」也是水名,在今青海省化隆縣西。

《後漢書.西羌傳》:「侯霸復上置東西邯屯田五部。

」李賢注:「邯,水名。

邯分流左右,在今廓州。

」473字相關漢字:甘,邑,丹 粵語音節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備註 黃p13 周 含銜焓酣啣谽唅嗛嵅梒蜬鋡笒 章邯(秦代末期大將軍) 李p91 何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人名用字 黃p37 周p178 幹汗寒韓鼾犴邗頇虷榦甝馯豻哻 邯鄲(縣名) 李p91 何p268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邯」字下錄有1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邯鄲縣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邯鄲學步,學步邯鄲,一枕邯鄲,邯鄲匍匐,一夢邯鄲… (5/17) 詳細資料 配搭點: 鄲 詞類 英文意義 n. Hanvillageintoday'sHebeiprovince;personalname 瀏覽次數:1246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