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登革熱介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登革熱是介由病媒蚊所傳染的疾病,其病媒蚊為:埃及斑蚊以及白線斑蚊。

當人被帶病毒蚊子咬後,病毒會從蚊子之唾液進入人體血液而感染,在無免疫力之患者感染5至8天( ... ‧文章標題:登革熱介紹 ‧發表日期:2008-08-26 ‧發表人:王威登醫師 ‧資料來源:家醫科 ‧文章內容: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發作,但可自然痊癒的病毒性傳染病。

依照血清型分類,共有四型登革病毒:登革1型、登革2型、登革3型、登革4型病毒。

登革熱是介由病媒蚊所傳染的疾病,其病媒蚊為:埃及斑蚊以及白線斑蚊。

當人被帶病毒蚊子咬後,病毒會從蚊子之唾液進入人體血液而感染,在無免疫力之患者感染5至8天(潛伏期)左右,病毒因大量繁殖而造成病毒血症,隨即發病。

患者若再被不帶病毒之蚊子叮咬,會造成蚊子的感染,再咬別人時,就將登革病毒傳給他人。

  登革熱屬於二級法定傳染病,發現後應於24小時內通報。

依據疾病管制的分級,傳染病可分為臨床病例、可能病例以及確診病例。

登革熱患者符合可能病例或確診病例定義者必須通報。

以下茲就診斷條件予以說明: 一、臨床病例定義 •一種急性病毒性疾病,症狀包括發燒、前額頭痛、噁心、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痛、骨頭、關節痠痛、皮膚紅疹等 二、可能病例定義 •自東南亞、中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國14天內出現發燒症狀。

•國內發生登革熱本土疫情,曾前往疫情發生地區,於14天內出現發燒症狀者。

•國內未發生本土疫情,或未曾前往疫情發生地區,出現發燒及下列一項症狀者: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痛、骨頭酸痛、關節酸痛、出血症狀、皮膚紅疹。

•國內發生登革熱本土疫情,患者未出現前項所列之症狀,但醫師高度懷疑感染登革熱者。

三、確診病例定義 •登革病毒培養陽性、PCR陽性或登革病毒血清抗體檢驗陽性者。

•符合臨床病例定義且患者與登革熱確定病例具有流行病學相關者。

     登革熱的症狀以及臨床表現依照疾病的病程可分為早期、中期及恢復期。

早期(第1天-第2天):患者全身疲倦、發燒、畏寒、頭痛、背痛及肌肉酸痛、盜汗、厲害頭痛、及眼眶後疼痛、懼光及關節僵硬。

中期(第3天-第4天):持續的發燒,皮膚可能出現斑丘或紅狀的皮疹,由軀幹中心向外擴散,白血球數目減少,淋巴球數目相對的較高。

恢復期(第5天-第7天):發燒漸退,但全身仍然倦怠。

患者感染登革熱嚴重者將產生以下二種情形: 一、出血性登革熱:會發生血液蛋白降低,血小板缺乏,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延長,然後發生出血點,紫斑、及大片皮下出血。

二、登革休克症候群:血壓降低,脈搏增快,昏睡。

這二種情形較常發生在小孩身上,死亡率高。

  對於登革熱患者的治療,一般給予支持性療法。

有出現臨床症狀則予以症狀療法:如發燒給予退燒藥等。

觀察病人血壓,脈搏及呼吸情形。

若病人休克,必要時可送至醫院,靜脈注射補充體液。

  俗話說得好:預防勝於治療。

對於登革熱的預防,目前仍無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病毒,應從整個社區的環境衛生來改善及撲滅蚊蟲。

而對於已被感染登革熱的患者,應避免再被斑蚊叮咬以免再傳給別人。

以下就登革熱防治措施「三不政策」加以宣導: 一、不讓斑蚊繁殖 •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積水容器)。

•裝飾容器(花瓶、花盆、水盤等):每週刷洗並換水一次。

•儲水容器(貯水桶、水缸、水泥槽等):每週刷洗、換水或不用時倒置。

•廢棄容器(廢輪胎、空瓶、空罐等):清除、倒置或覆說C •積水地下室:排除積水,或施放殺幼蚊劑、鹽、清潔劑等。

•天然容器(竹筒、樹洞、石穴等):用泥土、沙子或海綿填滿。

二、不讓斑蚊進屋 •設置紗窗、紗門 •噴灑殺蟲劑或點燃蚊香驅蚊 三、不讓斑蚊叮咬 •避免每天早上9時至10時及下午4至5時(登革熱病媒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到戶外公共場所之樹蔭、草叢、涼亭等陰暗處逗留。

•著淡色長袖衣褲、裸露處塗防蚊液。

•午睡時掛蚊帳。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對登革熱的感染途徑、疾病病程、預防方法都有進一步的認識。

人人都能從周遭的生活環境改善做起,撲滅病媒蚊,大家就能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社區。

            資料來源:家醫科王威登醫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