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 - 有機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學裡,有一門專門研究人們如何處理親密感以及與他人連結的理論,稱為「依附理論」,它是我們檢核人格病理的重要依據之一。

該理論指出,人的內心都 ... Togglenavigation 特別企劃 有機生活 人物 旅遊 有機旅館 生態旅遊 有機農場 生態村落 健康時尚 健康新聞 美麗與平衡 自然醫學 食譜 環保節能 綠建築 綠色產業 當地新聞 全球新聞 有機看天下 世界貿易展 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Home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 Postedby編輯部Tom|2021-09-132021-09-13|健康時尚 所謂「共依存」的現象,普遍地發生在有著難解親子衝突及夫妻失和的家庭裡。

在這些功能不良的家庭中,有許多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亦即小大人們),卡在舊時的關係裡受苦。

什麼是「共依存」呢?當一個人經常感覺羞恥、否認、孤單、恐懼、暴躁易怒,或害怕被拒絕、過於討好與照顧他人,或出現各種成癮行為,哪怕上述症狀有的看似相反、彷彿處於光譜的兩端,其實都暗示著當事人有著不健康的「共依存關係」。

這樣的關係如書中所述,源於功能不良的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早期影響。

當然健康的關係中也會有爭執和不滿,但雙方不需要時常透過犧牲自我來成全這份關係。

這就是健康關係與不健康的關係的差別。

心理學裡,有一門專門研究人們如何處理親密感以及與他人連結的理論,稱為「依附理論」,它是我們檢核人格病理的重要依據之一。

該理論指出,人的內心都有一股與生俱來,想和他人維繫情感的願望。

在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過程裡,人們會透過壓抑來避免破壞與人的連結,也會試著彰顯某些感受,來鼓勵照顧者的投入。

在這樣的早期情緒經驗中,依附關係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類型:安全型依附(低焦慮低逃避)、逃避型依附(低焦慮高逃避)、焦慮-矛盾型依附(高焦慮低逃避)、及紊亂型依附(高焦慮高逃避)。

除了第一種之外,都屬於不安全依附。

且不論我們屬於哪一種,這個理論暗示著人們的內在有一種重複早年經驗的傾向。

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就是「人會強迫性地重複或再現他的第一份關係」。

易言之,如果早年經驗讓我們處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會採用共依存的方式來處理親密與連結,同時也會無意識地以相同的模式來尋求伴侶並建立關係。

說來您或許不信,但從臨床上觀察,一個人會吸引到什麼類型的對象,往往跟他自身的成熟度高低有關。

為了不讓讀者感到失望,容我提醒一聲,我們從來都不是在一個令人滿意的狀態下進入親密關係的。

人人皆是如此。

所以您不用對自己苛全求備,甚至也請不要對您的父母親和另一半苛全求備。

如果您總是氣憤地覺得他們中的某人應該好好讀讀這一類的書以尋求「成長」和「改變」,那麼或許您的問題也與他不相上下。

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力,猶如成年後的您也盡了最大的力在維繫伴侶關係與解決親子問題一樣。

雖然早年的不良關係形塑了我們,讓我們成為一個在關係議題上沒有機會真正長大的大人(也就是書中的小大人),但此刻的我們比起過去擁有更多的改變能力。

揭露和承認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作者告訴我們,揭露和承認本身也是一個過程。

在我的經驗裡,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一步。

不論是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和受到巨大貶抑的妻子,還是外表風光事業有成的丈夫都是一樣。

揭露關係裡如此難堪的面貌,甚至還要承認與面對長大過程中的傷痛,對任何人來說都非常地困難。

在北美,匿名的自助團體(即本書第一章所提到的「匿名戒酒會」等十二步驟團體)相當流行,但在臺灣,民眾對這樣的治療與成長形式相當陌生。

在這種匿名的自助團體中,不論主題是愛還是學習,在輪流分享的過程裡,最後總是會進入個人早年經驗與親密關係的領域。

而無一例外地,團體成員們雖然不見得是助人領域的專家,絕大多數都會在分享與回饋的過程中滌清、洗淨、而後安心。

此處之所以這麼提,正是因為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先從參加一個匿名的團體做為治癒的開始,我也鼓勵有需要的讀者們就地尋訪合格的心理師與治療機構。

此外尤其值得提醒的,是那些看似對現實適應良好的人也不見得不需要幫助,有時他們只是隱藏得更好。

例如,擁有被社會接受的「上癮」習慣的人就是如此,而慢跑(與各類型運動)與工作更便是其中的兩大偽裝。

雖然不見得精確,但要辨別那些看似健康的好習慣是否為書中所提的共依存症狀,或許我們只需要捫心自問:這些習慣是我們的僕人,還是我們的主人?我們是受其所迫而不得不為?還是依循實際需要而做的?實在說,慢跑與工作已經日益成為現代人用以抵禦死亡焦慮的手段,讓自己在面對生命及面對個人不健全的情感能力時能擁有控制感的一種安慰了。

這在共依存者身上(而非每個熱愛運動與工作的人身上)同樣是否認的一種形式,一種迴避痛苦的自我保護形式;越是這麼做,我們越感到孤立無援與封閉。

而越是孤立無援與封閉,我們就越是需要某張面具來告訴別人同時也安慰自己:一切都很好,一切都越來越好。

在這樣努力卻痛苦的「小大人」面前,任何一個明白真相的人都會感到驚訝和難過。

如果您正在這樣的痛苦裡,正在為關係的各種疏離、衝突、與空虛而難受,請翻開這本書。

我唯一可以跟您保證的,就是沒有任何問題需要獨自處理,而這正是許多「小大人」深信不疑的事,但它是錯誤的。

翻開這本書,您就進入了「揭露和承認」的過程,從而也就往自我治癒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推薦序作者: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資料來源:心靈工坊文化 需要受到療癒的,是內在小孩長期的罪惡感、羞恥感還有害怕被遺棄的恐懼感。

只要踏肯出第一步,就會得到協助。

——約翰‧弗瑞爾、琳達‧弗瑞爾(本書作者) 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 作者: 約翰・弗瑞爾博士(JohnC.Friel,Ph.D.) 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St.Paul,Minnesota)執業的心理醫生,也是聖保羅市及明尼亞波利斯市(St.Paul/Minneapolis)生命工作室(LifeworksClinic)的負責人,聖瑪莉學院研究中心(St.Mary’sCollegeGraduateCenter)的心理學兼任副教授。

約翰・弗瑞爾博士於一九六九年取得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ofSanFrancisco)的心理學學士學位,並於一九七六年取得西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

他是美國知名的作家、訓練師、講師和心理諮商師,擅長的領域為功能不良家庭問題、共依存關係、小大人問題、壓力失調和成癮問題,並與多間組織單位合作,如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吉列公司、明尼蘇達州法律執業人員協會以及其他許多企業、州立單位、治療中心、醫院和中小企業等等。

琳達・弗瑞爾(LindaD.Friel,M.A.) 擅長領域為治療小大人和共依存問題,以及治療受到肢體暴力,性虐待和情緒虐待的倖存者受創問題。

她設計並執行全美首創的醫院院內共依存治療療程,也是全美知名作家、訓練師、心理諮商師。

琳達於一九七一年自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曼卡托分校取得大學學位,從事了八年的特殊教育教學工作後,於一九八○年取得明尼蘇達州聖瑪莉學院心理學與心理諮商服務的碩士學位。

譯者:江家緯 本書兩位作者是心理醫師與諮商師,皆曾是典型的「小大人」。

他們從家庭系統、依附關係、共依存症來介紹小大人身心困境的成因,建議同為小大人的讀者們,從辨認、揭露、分享真實的內在開始,找回與周遭世界親密互動的能力。

書中並附「小大人與共依存症狀評量表」,協助讀者自我評估。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

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分享: Tags小大人症候群,心理勵志,心理諮商,心靈工坊文化,治療,親密無能,諮商心理師,鐘穎  PreviousPost NextPost  熱門文章 為什麼瘦不下來?你想保護心靈,卻傷害了身體與心靈健康時尚2019-12-10 「附加標籤」旨在展示農民採用的有機精神全球新聞、綠色產業2018-07-22 集結需求力˙挺小農復耕有機生活、當地新聞、綠色產業2022-05-10 有機樂果乾您可能也會喜歡Postedby編輯部Tom|2022-09-132022-09-13夏日炎炎,檸檬消暑正當時Postedby編輯部Tom|2022-09-052022-09-07維生素D是雙面刃?Postedby編輯部Tom|2022-08-222022-08-22改善關節痛的新型生活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