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5R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5R”原則:1、Reduce, 節約資源、減少汙染;2、Rcevaluat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3、Reuse,重複使用、多次利用;4、Recycle, 分類回收、循環再生;5、Rescue,保護自然、萬物 ...
搜索內容
網站首頁
旅遊景點
旅遊酒店
攻略問答
可持續發展的5R原則
問: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則有公平性原則、共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和階段性原則。
問:關於“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四條啊!1.公平性原則:涉及資源分配上的“代際”和“代內”公平的關係2.持續性原則:涉及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中的“度”或“承載力”的關係3.共同性原則:涉及跨國界的環境問題解決中需要國家之間的“合作”或“協議”4.階段性原則:涉及發展中和發達國家的目標或責任的差別
問:綠色物流的5R原則是?
5R”原則:1、Reduce,節約資源、減少汙染;2、Rcevaluat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3、Reuse,重複使用、多次利用;4、Recycle,分類回收、循環再生;5、Rescue,保護自然、萬物生存。
倡導綠色生活,需要每個人從我做起。
綠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製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淨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它包括物流作業環節和物流管理全過程的綠色化。
從物流作業環節來看,包括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流通加工等。
從物流管理過程來看,主要是從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目標出發,改進物流體係,既要考慮正向物流環節的綠色化,又要考慮供應鏈上的逆向物流體係的綠色化。
綠色物流的最終目標是可持續性發展,實現該目標的準則是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
綠色物流的內涵包括以下五個方麵:集約資源這是綠色物流的本質內容,也是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
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企業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
綠色運輸運輸過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是物流活動造成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打造綠色物流,首先要對運輸線路進行合理布局與規劃,通過縮短運輸路線,提高車輛裝載率等措施,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另外,還要注重對運輸車輛的養護,使用清潔燃料,減少能耗及尾氣排放。
綠色倉儲綠色倉儲一方麵要求倉庫選址要合理,有利於節約運輸成本;另一方麵,倉儲布局要科學,使倉庫得以充分利用,實現倉儲麵積利用的最大化,減少倉儲成本。
綠色包裝包裝是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綠色包裝可以提高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製資源消耗,避免環境汙染。
廢棄物物流廢棄物物流是指在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對其進行搜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然後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後形成的物品流動活動。
問:如何理解“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基本原則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機會、利益均等的發展.它既包括同代內區際間的均衡發展,即一個地區的發展不應以損害其它地區的發展為代價;也包括代際間的均衡發展,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的發展能力.該原則認為人類各代都處在同一生存空間,他們對這一空間中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擁有同等享用權,他們應該擁有同等的生存權.因此,可持續發展把消除貧困作為重要問題提了出來,要予以優先解決,要給各國、各地區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發展權.共同性:分享,範圍.持續性:考慮將來的影響.公平性:不能區別對待,平等.
問: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
內容來自用戶:易發表網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
[摘要]:通過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曆程回顧,結合現代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並展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興視角與理論。
[關鍵詞]:城市、可持續發展、理論、評價。
引言
可持續發展思想雖然古而有之,但作為一種現代發展理論,它的直接理論來源是羅馬俱樂部的思想和觀點。
1972年,以D.L.米都斯為首的美國、法國、挪威等一批西方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提出的關於世界發展趨勢的報告---《增長的極限》,首次提出了“地球極限論”。
認為,如果目前的人口和資本的快速增長模式繼續下去,世界就會麵臨一場“災難性的崩潰”,而避免這種災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限製增長。
因其問題的新穎性和結論的悲觀性,使得它在全世界引起極大反響和廣泛爭論。
1.城市可持續發展曆程回顧
1972年聯合國召開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環境大會,發表了第一個“人類環境宣言”,提出了被普遍接受的現代可持續發展的思想,1980年聯合國大會向全世界發出呼籲:“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係,確保全地球可持續發展”,1983年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給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權威性定義:
問:可持續發展觀研究綜述怎麼寫高分最好有示例!急!!!
水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自然資源,也是人們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
但是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減少或被嚴重汙染,世界上80個國家占全球40%的人口嚴重缺水。
水資源危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製約因素。
建立循環型社會是人類永續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循環經濟的實質是以“3R”原則作為最重要的行動準則實現資源與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而人類對水資源的健康循環利用正是一切資源循環利用之首。
創建水資源循環經濟,是建立循環型社會所必需的基礎。
水資源循環經濟方式,即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構築水資源循環圈,實現水資源的減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環。
通過多渠道增水和綜合采用各種節水措施,大幅度降低需水量,逐步形成循環經濟與水循環的耦合關係,最終實現需水量的零增長目標。
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水資源循環經濟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化工業發展道路以及全麵建設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
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也是今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指導思路,是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359—循環經濟理論綜述1.1循環經濟理論的起源及發展循環經濟的思想萌芽起源於環境保護興起的上世紀60年代,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卡爾遜發表了《寂靜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類所麵臨的危險。
“循環經濟”一詞,首先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提出,其“宇宙飛船理論”可以作為循環經濟的早期代表,該理論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係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1]。
在20世紀70年代,循環經濟的思想隻是一種理念。
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開始認識到應采用資源化的方式處理廢棄物。
20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潮流,既而產生了以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和廢棄物的再生利用等以資源循環利用、避免廢物產生為特征的循環經濟戰略。
20世紀90年代之後,發展循環經濟和知識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發展的兩大趨勢。
我國是從20世紀90年代起引入了關於循環經濟的思想。
1.2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所謂循環經濟,即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是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的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循環經濟以“3R”作為最重要的行動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原則是指在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再使用”原則是指產品多次使用或修複、翻新或再製造後繼續使用,盡可能地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防止產品過早地成為垃圾;“再循環”原則是指廢棄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資源,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既可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又可減少汙染物的排放[2]。
循環經濟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實現“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過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盡可能大地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使經濟係統與自然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過程相互和諧,促進資源永續利用。
循環經濟本質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係統,目的在於使經濟係統和諧地納入自然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3]。
循環經濟也可稱是一種綠色經濟,“點綠成金”的經濟[4]。
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為“資源利用-綠色工業(產品)-資源再生”的閉環式物質流動,所有的物質和能源在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地利用。
1.3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汙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
而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資源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是實施可持續戰略必然的選擇和重要保證。
2中國水資源需要發展循環經濟2.1水資源概況全國水資源總量約有2.8×1012m3,但是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2200m3,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世界第121位,北方地區隻有990m3,不到世界人均的1/8。
全國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於聯合國確定的1700m3用水緊張線,其中有10個省(區、市)低於500m3嚴重缺水線。
全國2/3的大中城市麵臨缺水,其中1/6嚴重缺水,並且大部分屬於因汙染導致的水質型缺水。
中國水資源具有以下特點:①水少成災,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幹旱仍然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②水多為患,洪災頻繁,損失重大,成為威脅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患;③水髒、水渾為害,水環境日益惡化,水體、水環境的汙染使日益短缺的水資源雪上加霜,而我國每年因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全年GNP的1.5%~3%。
建國以來至20世紀90年代,我國用水總量迅速增長,從1949年的約1000×108m3增長到2004年的5548×108m3。
2004年全國總供水量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2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5%,其它水源供水量占0.3%。
2004年全國總用水量5548×108m3,其中生活用水占11.7%,工業用水占22.2%,農業用水占64.6%,生態用水(僅包括人為措施供給的城鎮環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濕地補水)占1.5%[5]。
2.2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經過25a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日益嚴峻,水資源不足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預計中國2020年的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0%左右,今後城市發展和城鎮化的加快必然將進一步加劇水危機。
預計2050年全國需水量可能達到7000×108~8000×108m3,屆時我國將接近可利用水資源的極限。
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環境汙染日益嚴重。
2004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482.4×108t,其中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21.1×108t,生活汙水排放量為261.3×108t,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339.2×104t[6]。
大量未經處理或不達標的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庫,嚴重汙染了水體。
以水資源緊張,水汙染嚴重,洪澇災害為特征的水危機,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製約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水作為任何生命形式都必需的基本要素,在21世紀,正成為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製約因素。
水資源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基礎性資源,通過實施水的健康循環,推動各行業向高效化、綠色化,環境友好化發展,已成為循—360—第12卷第6期2006年6月水利科技與經濟WaterConservancyScienceandTechnologyandEconomyVol·12No·6Jun·,2006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環境和水危機問題已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推行水資源循環經濟策略應對水環境和水危機問題,將是保證我國水資源長期穩定供給,實現水資源與人口、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有效途徑。
2.3如何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手段。
針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為了達到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循環經濟的最終目標,必須改進以往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將循環經濟的原理運用到水資源開發利用中來,積極構築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理念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新模式。
2.3.1建立節水型社會,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與效益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節水型社會就是人們在生活和生產的全過程中具有節水意識和觀念[7],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貫穿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逐步杜絕用水的結構型、生產型、消費型浪費,使有限的水資源保障人民飲水安全和生產的供水;發揮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合理安排生態用水,創造良好的水環境。
2.3.2加強水的立法與水資源循環經濟管理機製要以立法的形式為發展循環經濟鋪平道路,用法律的手段為循環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依法促進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循環利用化等。
根據循環經濟的理念健立健全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水環境保護管理製度,完善國家有關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
建立水資源循環經濟發展的政府激勵機製及水資源循環經濟評估體係,有效地評估水資源循環經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3.3推行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經過處理的工業廢水,加強農業節水在各行各業促進形成循環型清潔生產;充分發揮城市汙水收集管網設施,高效回收處理城市及工業汙水,堅持城鎮用水與工業用水相結合,實現再生水的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在城市中大力推廣使用”中水”;大力推廣家用節水器具的使用;實施農業節水灌溉,大力推廣農業節水新措施,有效節約農業用水。
2.3.4廣開水源及跨流域調水采用雨水儲存,劣質水優化利用,海水淡化利用,攔截雨水回補地下水,儲備洪水變成生態水等各種方式廣開水源;跨流域調水在某種程度上也緩決了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和水資源短缺的危機,南水北調工程不僅解決了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還成為優化農業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徑,也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成為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
2.3.5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服務職能發揮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作用,積極探索水資源循環經濟新模式。
政府是產業發展、產業結構整合和循環經濟發展的推動者,發展循環經濟需要體製、觀念和製度的配套創新,政府要優先設計製度框架,明確水環境因素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要素的地位。
同時政府要在發展循環經濟中,明確各利益實體的權責,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原則。
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即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服務職能,又要把循環經濟發展與政府業績考核相掛鉤,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強的體製後盾[8]。
2.3.6引入先進科學技術確保水資源循環經濟發展水資源領域發展循環經濟,關鍵是要按照“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原則,對水資源實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綜合利用[9],鼓勵和支持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通過引入先進科學技術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汙水、廢水、中水利用,減少水資源的重複浪費,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工業,加強節水技術在生活生產等各方麵的應用。
3結語根據我國水資源日益短缺的現狀和未來的開發利用態勢,發展循環經濟能從根本上緩解我國水資源不斷減少和水環境汙染等問題,並且有利於我國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有利於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有利於我國水環境的保護。
積極推進以循環經濟為理念的水資源可持續性發展新模式,是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乃至汙水、廢水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以及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隻有水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我們的生產、生活、經濟發展才能相得益彰、更加和諧發展,同時也為人類今後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故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新模式具有深遠意義和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1]陳雄健,向來生.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對策[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4,(9):14-16.[2]李兆前,齊建國.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綜述[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9):20-22.[3]諸大建,朱遠.生態效率與循環經濟[J].複旦學報,2005,(2):60-62.[4]馮之浚,論循環經濟[J].福州大學學報,2005,(2):7-8.[5]中國水利部.2004年中國水資源公報[R].北京:中國水利部,2004.[6]國家環保總局.200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R].北京:國家環保總局,2004.[7]胡鞍鋼,王亞華.中國如何建設節水型社會[J].水問題論壇,2005,47(2):22-36.[8]唐穀修,高峰,等.循環經濟構築我國礦業發展新模式[J].中國科技論文,2005,(12):25-28.[9]胡國強.解決我國沿海城市水危機的主要途徑[J].水問題論壇,2005,46(1):33-36.
相關內容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原則
●可持續發展理論綜述
●可持續發展生活中例子
●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內涵和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原則
熱門內容
●到婺源站怎麼去景區
●常德特產幹貨
●海南東方市租房子過冬價格
●深圳m375路公交車路線圖
●重慶到長沙多少公裏
●永康附近一日遊最好的地方
●永康附近哪裏有好玩的地方
●永康附近好玩的地方
●永康附近度假山莊
●永康附近景區
類似內容
●北京到鎮江臥鋪火車票
●廣州南沙區的中心在哪裏
●深圳m395路公交車路線時間表
●重慶到長沙汽車票價
●鐵路單位有哪些段
●杭州到常德火車時刻表查詢
●杭州到常德火車票
●杭州到常熟南站汽車時刻表
●杭州到常熟多長時間
●杭州到常熟怎麼走
延伸文章資訊
- 15R原則_百度百科
外文名為5R rule,意義為適時(Right time)、適質(Right quality)、適量(Right quantity)、適價(Right price)、適地(Right place...
- 25R理論 - MBA智库百科
3.1 案例一:5R理論框架下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分析[1]. 4 參考文獻 ... 迴圈經濟理念的最新規範體現在原則的變化上,已經從3R原則變成了5R原則。
- 3垃圾減量5R做得好未來資源沒煩惱 - 台東縣政府
而要做到垃圾減量並不困難,需要記住垃圾減量「5R」原則: 1. Reduce(減少):減少丟棄的垃圾量。 2. Reuse(重複使用):重複使用容器或產品。
- 4為落實減塑環保台東推5R公約 - Yahoo奇摩新聞
5R生活節的定義,為垃圾減量之五項原則,分別為:Reduce:減少丟棄之垃圾量、Reuse:重複使用容器或產品、Repair:重視維修保養,延長物品使用 ...
- 5可持續發展的5R原則
5R”原則:1、Reduce, 節約資源、減少汙染;2、Rcevaluat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3、Reuse,重複使用、多次利用;4、Recycle, 分類回收、循環再生;5、Resc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