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的珊瑚礁天堂:南萊恩群島 - 環境資訊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種捕食者占多數的狀況,國家地理探勘隊先前也在北萊恩群島的金曼礁發現過。
「這是一片恐懼之海,」參與探勘的攝影師布萊恩.史蓋瑞說。
「所有生物不是 ...
移至主內容
首頁»內容
選讀國家地理
遺世獨立的珊瑚礁天堂:南萊恩群島
2014年09月24日
撰文:KennedyWarne;攝影:BrianSkerry
撰文:KennedyWarne;攝影:BrianSkerry導讀人:林育朱(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珊瑚礁,有一稱呼為「海洋中的綠洲」。
其實海洋大部分區域生產力極低,而珊瑚礁區生產力特別高,是許多海洋生物匯聚之地,它們在此避敵、覓食、育幼或棲息。
科學家粗略估計,百萬種海洋生物中有將近25%的物種需要利用到珊瑚礁,而珊瑚礁卻僅佔不及5%的海洋面積。
從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海邊或海島的子民,仰賴珊瑚礁帶來豐富的食物來源。
然而,科技的日新月異、漁撈漁具的改良,人類與珊瑚礁之間的關係大幅改變,原本人類適度從中獲取生活所需的數量,而今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而大肆捕撈,使得許多礁區陷入過漁危機。
然而,矛盾之處在於,通常那些擁有世界上最優良、美麗的珊瑚礁的國家並未從中獲得應得的利益,他們國民的生活水準以許多標準來說或許被評斷為「貧窮」,他們依舊使用著傳統的漁具漁法,從海中採集和捕撈以獲取蛋白質,而這是他們自古以來一直倚靠的最廉價的食物來源之一。
因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使得珊瑚礁區不僅要面對過漁的困境,同時全球暖化和海洋酸化等也威脅著它們。
這些珊瑚礁區的興亡,不是只有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存,也攸關那些未開發、開發中國家國民的生存。
類比台灣原住民的處境,例如:蘭嶼達悟族或東部阿美族,即便現在他們無須仰賴海洋提供食物來源,然而他們的文化長久發展下來,已和海洋息息相關,許多傳統祭儀都為了祈求漁獲豐收或配合漁汛。
而今保存珊瑚礁不僅是為了使它持續綻放美麗,也是為了珍惜這些與它們相伴相存的傳統智慧和文化。
南萊恩群島並非一直處於這麼美好的孤立狀態。
19和20世紀,有幾座島嶼因為擁有鳥糞和椰子等天然資源而受到開發,1957年英國政府還在莫爾登島附近進行大氣層核子試驗。
但在水下完全看不到這些人類衝擊的痕跡。
薩拉和團隊總共在南萊恩群島記錄到325種魚,而且他們估計的魚類生物量(總量)在全球所有的珊瑚礁中也名列前茅。
潛水員在好幾個地方看到瀕危的曲紋唇魚,這是世界最大的岩礁魚類之一。
這種魚屬於隆頭魚科,因為成魚的額頭有明顯隆起。
牠們可以長到超過2公尺長――體型大到有時也能像鯊魚或大型魟魚那樣,擁有自己的隨伴魚群。
這些島嶼周圍水域的生物量呈「倒金字塔」狀,這是健康岩礁的特徵。
以累積生物量來計算,頂級捕食者占了魚類的大部分――在莫爾登島是70%以上。
這種捕食者占多數的狀況,國家地理探勘隊先前也在北萊恩群島的金曼礁發現過。
「這是一片恐懼之海,」參與探勘的攝影師布萊恩.史蓋瑞說。
「所有生物不是在捕食就是被捕食。
」
有一次在黃昏潛水時――史蓋瑞稱之為「鯊魚的獵殺時刻」――他發現自己被鈍吻真鯊團團包圍。
「應該有60隻,」他說。
「我當時在一個ㄇ字形的珊瑚塊裡拍照,不時就有一隻鯊魚猛靠過來。
通常如果你把鯊魚擋開,鯊魚會游走,至少一時不會回來,但這些傢伙卻迅速來個360度大轉身又游回來,而且那隻後面還跟著5隻,那5隻後面又跟著10隻,你可以看出牠們都在卡位。
我潛水潛了36年,跟捕食者有過不少正面遭遇的驚險時刻,但只有在這裡,我才有自己成了獵物的感覺。
」
要讓這麼多的捕食者消失其實也很容易。
薩甘迺迪.沃恩是《國家地理》雜誌4月號篇章〈莫三比克絕代雙礁〉的作者。
布萊恩.史蓋瑞曾為3月號雜誌拍攝黑鮪魚。
薩拉估計,一艘為魚翅而來的大船只要花幾個月時間就可以將岩礁附近的鯊魚捕殺殆盡。
那時生態系的健康狀況就可能迅速惡化。
少了頂級捕食者,中級捕食者很可能會大量繁衍,草食動物的數量急遽下跌,珊瑚則被海藻取代。
在千禧島,潛水員看到有兩隻鯊魚嘴裡勾著不銹鋼魚鉤,其中一隻還拖著一節釣魚線。
一名停泊在潟湖的法國船員說他曾見過一艘延繩釣漁船在外海作業。
吉里巴斯為保護這些島嶼周圍的海洋生命所採取的行動有助於防止這類活動,但執行起來並不容易。
在這種偏遠之地,巡邏船和偵察機所費不貲。
衛星監視及船舶追蹤系統等現代科技可以通知當局有盜漁者出現,但要在他們造成生態破壞之前及時遏阻,將是一項挑戰。
其他的威脅可能更棘手。
熱帶岩礁面臨著氣候變遷的三重打擊:海平面上升、海面溫度升高,以及海洋酸化。
其中任何一項都可能損害造礁珊瑚,三者結合則可能帶來毀滅性的衝擊。
某些海洋科學家已經提出警告,熱帶岩礁可能很快就會大範圍消失。
海平面上升也威脅著小島國的生存。
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曾一再提出警告,他那建立在珊瑚礁上的國家可能到2050年就無法居住了,屆時超過10萬國民可能將被迫放棄家園。
保存珊瑚礁對他的人民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爭取時間的最好方法,就是確保珊瑚礁的結構盡可能完整――也就是這台生態機器的各個組件都要齊全,」薩拉說。
「珊瑚礁愈完整,就愈有本錢面對氣候變遷。
」
※ 2014年3月起,本站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合作,推出「導讀國家地理」專欄,期待透過《國家地理》觀照全球的視野以及其活潑、生動的科學報導,讓您更瞭解全球環境現況。
※完整內容請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9月號
【相關文章】
飽受氣候變遷威脅島嶼及高山國家請求付諸行動
海洋生態天堂絕代雙礁
亞洲開發銀行:氣候變遷恐重創南亞經濟
神秘東沙環礁研究解開8000年誕生之謎
相關文章
【自然谷之星】一種味道各自表述又香又臭的紫花藿香薊
2020/08/09
不讓科學園區再搶良田立委、民間合推《有機農業促進法》修法
2020/08/06
斗南友善耕作「紅冠水雞」稻田產卵
2020/08/03
射殺烏干達「明星」大猩猩拉飛奇盜獵者判刑11年
2020/07/31
中油重申:三接工程已避開藻礁範圍將依循環評承諾
2020/07/29
生態影響尚有疑慮沃旭彰化兩風場環差補正再審
2020/07/28
生態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選讀國家地理澳洲保護區氣候變遷珊瑚礁鯊魚生物多樣性小島國家
搜尋
搜尋
訂閱電子報
Email信箱*
姓*
名*
午安環境最新內容│電子報總覽
看熱門討論/留下您的意見
目前累計總共有個綠行動
延伸文章資訊
- 1影像藝廊:南萊恩群島 - 國家地理雜誌
影像藝廊:南萊恩群島. 1. / 1. 影像藝廊:南萊恩群島. Share. AD.
- 2莱恩群岛_百度百科
莱恩群岛又译“线岛群岛”。太平洋中部岛群。在北纬6°24'-南纬11°26'、西经151°48'-162°22',向西北延伸2600公里,是太平洋群岛中距离最长的群岛之一。
- 3萊恩群島— Google 藝術與文化
萊恩群島,又譯「線島群島」,是太平洋中部的一個群島,主島為聖誕島,由11組環礁組成,其中8組環礁屬吉里巴斯,3組環礁是美國領地。
- 4莱恩群岛- 快懂百科
莱恩群岛又译“线岛群岛”。太平洋中部岛群。在北纬6°24'-南纬11°26'、西经151°48'-162°22',向西北延伸2,600公里,是太平洋群岛中距离最长的群岛之一。
- 5遺世獨立的珊瑚礁天堂:南萊恩群島 - 環境資訊中心
這種捕食者占多數的狀況,國家地理探勘隊先前也在北萊恩群島的金曼礁發現過。 「這是一片恐懼之海,」參與探勘的攝影師布萊恩.史蓋瑞說。「所有生物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