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嚇反射】0-3個月新生兒寶寶睡不安穩,常被嚇醒而大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寶寶常會被嚇到,晚上也睡不安穩,新手爸媽可以怎麼做呢? ... 因此就會一直哭鬧不休,這時長輩常常就會說孩子該去廟裡給師父“收驚”一下了。

跳至主要內容 2021-01-15 futuremama 妳家的新生兒寶寶睡不安穩,常被嚇醒而大哭嗎?這篇文章會解釋為什麼寶寶會有這樣的反應,並且教妳透過三個方法改善寶寶不斷嚇醒的問題,三個方法如下,妳可以直接點選妳最想要知道的內容! →【睡過夜神器】三種懶人包巾實測分享,新生兒包巾這樣包最有安全感! →【嬰幼兒觸撫按摩】學會嬰兒按摩的6個原則,讓寶寶直接熟睡到天亮! →【嬰幼兒被動體操】0-6個月寶寶運動好處多多,新生兒這樣動最開心! 我想做媽媽的應該都很清楚,新生兒寶寶剛出生的前三個月都特別容易會被突然出現的聲音和突然變動的動作而嚇到,被嚇到時,兩手手掌會張開,往旁邊張開,做出類似擁抱的動作,露出一臉特別驚恐的樣子。

各位媽媽們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呢? 許多長輩會說孩子可能是白天被嚇到了、被好兄弟干擾了、床母在跟孩子說話等等,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反應!當孩子一直出現這種驚嚇反應而無法好好休息時,白天晚上都睡不安穩的情況下,惡性循環就會感到身體特別難受,因此就會一直哭鬧不休,這時長輩常常就會說孩子該去廟裡給師父“收驚”一下了。

但真的是如此嗎? 我的寶寶一回家後,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反應,每次都會莫名其妙忽然跳一下,然後就開始爆哭,這讓我感到非常無奈,每次好不容易哄睡了,不到兩分鐘,她自己又這樣驚跳一下就大哭大鬧而醒了,因此我剛從月子中心回家的頭幾天根本沒法好好休息,真的心好累。

那幾天,我家人都說我的寶寶睡覺特別不安穩,一點點聲音或一點點動作就會全身顫動,整個人瞬間就跳醒大哭,紛紛說我這個寶寶很沒有安全感,好愛哭,說著平常的小嬰兒應該都是吃飽就睡,睡飽就吃,很少會像這樣一直睡不安穩的狀態,說這個寶寶應該很難照顧之類的話….,當下聽了只有心更累呀! 面對白天和晚上都睡不安穩的寶寶,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一天晚上,她爆哭到不行,一直跳醒,我自己一個人真的照顧到都要崩潰了,忽然想到當天是農曆七月一日鬼門開,我這個一直很理性的科學腦,一時想不到其他讓我孩子這樣不斷跳醒和爆哭的原因,我當下也默默地在想是不是因為好兄弟們都出來了,都來到我房間裡干擾我的新生兒寶寶,我寶寶才會這樣歇斯底里地亂哭亂鬧呢! ………………….. 等到幾天的混亂期過後,產後一直感到渾沌的我終於清醒了,我的科學腦也終於開始正常運作了!我非常清楚這就是新生兒特有的驚嚇反射! 驚嚇反射,圖片源自網路 驚嚇反射是剛出生的寶寶就會有的表現,當寶寶在面臨外界刺激時,由於腦神經中樞系統還沒發育完善,因此就會本能地做出這樣的反射行為,主要表現為雙手往外張開做出擁抱姿勢,兩個手掌都張開,全身緊繃和表情驚恐的樣子。

某些寶寶在睡覺時,如果聽到一些比較大的聲音或有比較大的姿勢轉變就會自己嚇到自己而出現很大的顫動反應,有時睡覺睡一睡就會因此而忽然大哭,那種感覺大概就是好像有人忽然推他或忽然甩他的手似的,而他在毫無預警下就被嚇到了! 這些很大的反射動作是新生兒寶寶的神經系統發展完善前必經的階段,大多數的孩子到了4-6個月過後,這種反射就會慢慢被整合掉,而不再出現動不動就被嚇到的表現。

有些孩子的驚嚇反應特別大,有些孩子反應比較沒那麼強烈,驚嚇反射比較明顯也並不代表孩子個性上就會有什麼缺陷,那只是表現出神經系統在接受到外界刺激時的反應而已。

為什麼寶寶會有這種自己嚇自己的反射呢?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時,全身都被子宮包裹得很緊,全身呈現蜷曲起來的姿勢,包覆感會讓寶寶感到非常溫暖和安全,儘管媽媽做出伸懶腰或翻身等很大的動作,在子宮裡的寶寶也是隨著羊水溫柔地跟著翻動而已,因此寶寶會感到很放鬆。

寶寶出生後,離開媽媽的子宮,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全身都會接受到各種從未遇過的感官刺激,寶寶的神經系統就會開始忙著接收和處理各種外在的感官刺激訊息,讓自己能夠適應環境中的各種刺激。

以前在肚子裡時,寶寶不會直接吸到空氣,不會直接聽到聲音,也不會直接感受到溫度,更不會在沒有包覆感的情況下被翻身移動甚至被高舉。

出生後,空氣裡的微粒對她來說可能很刺激,些許的氣溫變化對她來說可能很明顯,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四面八方來的聲音變得更尖銳響亮,大幅度移動寶寶帶給她的姿體變化感也會非常強烈。

寶寶沒辦法那麼快適應那麼多的環境刺激,當環境中突然出現很大的聲音或是她被很大幅度地挪動翻動身體,她的神經系統對於這些強烈的感官刺激就會產生本能性的保護反應,會做出驚恐和哭鬧的反應,除了有躲避強烈刺激的效果之外,還能呼喚照顧者來協助她回到安全的狀態。

那我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安穩一點呢? 【方法一:使用包巾】 關於使用包巾,有些人會認為那是傳統的養育方式,把寶寶包起來會使寶寶不能舒展身體,會限制寶寶的發展,或是會讓寶寶太熱,認為讓寶寶自在地伸展,才能讓寶寶人格發展較為健全,也比較不會起熱疹! 我覺得每個想法和選擇都很棒,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大家可以選擇符合自己理念的方式養育孩子即可。

我個人是覺得驚嚇反射是個新生兒寶寶都普遍會有的動作反應,以我家寶寶來說,她的驚嚇反射就非常強烈且頻繁,當寶寶睡覺時,若兩手沒有被包覆起來,那當出現驚嚇反射時,顫動幅度會很大,那麼就會很容易被自己嚇到跳起來而哭得非常慘烈,而當我把她的雙手包覆起來後,她同樣也會出現驚嚇反射,但是顫動幅度就會明顯減少,包覆感也會讓寶寶感到比較安穩而睡得比較熟,驚嚇反射的頻率也會明顯變少,睡的時間就會拉長,睡的品質也會提升很多。

我的寶寶在回家後第三天開始包包巾,當天晚上就很好入睡了,而且單次持續睡覺的時間明顯拉長,從本來只能睡兩小時就會跳醒,當天就直接可以睡超過四小時,包包巾的第二天起她竟然就可以成功睡過夜了,直接從晚上八點睡到隔天早上四點才起來喝奶,那是我自己回到家第一天真正連續睡超過六小時(寶寶連續睡了八小時,而頭尾我忙著擠奶,所以我就睡了六小時,可喜可賀!),對新手媽媽來說真的特別感動呀! 所以我會覺得各位媽媽可以自己觀察和評估自己寶寶的狀況,有些寶寶驚嚇反射不是很強烈,睡一睡可能會稍微聳聳肩或搖搖頭,只要稍微拍一拍或摸摸手摸摸頭就能繼續入睡,那真是天使寶寶,不會一直嚇醒自己而爆哭,那麼就不一定要包包巾,但如果是像我寶寶這種不間斷地自己嚇自己的,那麼可以試試看包包巾,或許也能給妳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剛開始給我寶寶包包巾時,我婆婆就覺得這樣太熱了,也有說這樣束縛孩子不太好,我想也許各位媽媽們也會因為要給孩子包包巾而受到很多評論和建議,我通常不會去反駁或附和這些評論和建議。

建議各位媽媽們要拿出自信來,只有妳最清楚妳孩子的狀況和需求,寶寶包包巾後變得好不好帶也只有妳自己最能體會,所以這件事由妳來做決定,再適合不過了!至於其他人說的評論和建議,揀著聽就好啦! ●○●○●○●○●怎麼包包巾呢?●○●○●○●○● ★三種包巾包法 在醫院嬰兒室裡,護士都會用大浴巾或大方巾把寶寶包起來,這個機動性比較高,平時大浴巾和大方巾可以拿來當小被子給寶寶蓋,睡覺時就可以用來把她包起來。

包法一 包法二 包法三 ▁▂▃▅▇詳細包法請參考上面youtube影片 ●○●○●○●○●●○●○●○●○●●○●○●○●○● ★三種市售包巾實測 我比較不喜歡用浴巾或方巾包孩子,主要是因為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包得比較牢,而我的寶寶特別會扭動,常常動一動,包巾就鬆脫了,而她仍然會在夜裡被驚醒,另外也是因為她特別會扭動,我常常拉了右邊就鬆了左邊,包到好氣餒呀!! 因此,我把寶寶帶回家後,直接就使用外面賣的包巾了,我買了兩種,朋友也送了一種兩款,我用了這四個月來,也用出了很多使用心得,我覺得每種包巾對我來說都很有用處,在特定情況下我就會選擇適合的包巾來用。

市售包巾一:anna&eve 市售包巾二:美國summerInfant 市售包巾三:澳洲lovetodream ▁▂▃▅▇詳細實測分享請參考上面youtube影片 【方法二:觸撫輸入】 有些寶寶特別容易會被嚇到,不少媽媽都跟我說面對這樣的寶寶,自己在家都得躡手躡腳地移動,免得一個不小心弄出個聲音或推到床晃動一下,孩子就會嚇醒而大哭大鬧。

其實我剛開始也是這樣的,只要孩子睡了,我感覺連呼吸都特別小心了,深怕一個換氣聲就嚇醒我的寶寶,那就要不斷repeat哄睡死循環了,媽媽到了晚上,真的就特別想趕快把孩子給弄昏睡沉,孩子越早睡,媽媽就能換得越多自由喘息的美好時光阿! 每次在這美好時光裡,我覺得自己躡手躡腳到有點緊繃,身心都不是很放鬆,家人叫我就放她自己在房間睡就好,但我還是會有點擔心寶寶太小,一個不注意悶到了怎麼辦,所以剛開始頭一兩個月,我還是比較謹慎地看著她睡,因此我幾乎都還是待在房間裡,自己開著一盞檯燈,一邊做自己的事情,一邊看顧著孩子,這樣比較放心。

有一天,我要幫寶寶換尿布,我伸手就去搬動她的腰,她跳好大力,然後就嚇到大哭,我才發現我孩子對於忽然被碰觸也會有比較大的驚嚇反應,這也是因為孩子在毫無預警下被碰觸,她無法調適這樣的感官輸入而出現這樣的驚嚇反射。

治療師職業病又上身,我馬上就判斷我的寶寶不只是對聲音和動作敏感,她對觸覺也很敏感,所以她對洗澡水溫也會有很大的反應,每天清舌苔也很抗拒,我想她需要做更全面的減敏感訓練,來幫助孩子神經系統可以發展得好一點,不然我恐怕以後只能跟著這驚嚇寶寶一直過著一驚一乍不得安寧的日子了! 所以,我就開始規律地給我的孩子“上課”,我剛開始是先從觸覺輸入開始做起,因為觸覺是最能夠帶來安全感的一種感官刺激,因為我每天都會抱著她餵奶、洗澡洗頭清舌苔、換尿布清屁股,觸覺是平時我最頻繁可以操作的刺激方式。

我想可能有些媽媽有聽過嬰兒觸撫課程,或許也有媽媽正在考慮是否要帶寶寶去學做嬰兒按摩等,我自己是職能治療師,專長就在於感覺統合訓練,我覺得媽媽只要知道一些觸撫原則就可以直接在家給孩子按摩了,不需要一定得上課哦! 剛開始,我就讓寶寶穿著衣服直接躺下來,隔著衣服,輕輕地碰寶寶的手腳,以環握的方式抓著手腳,一節一節地按壓,力道從輕慢慢加重,等孩子越來越適應之後,我就隔著衣服搓揉寶寶的四肢,力道也是從清慢慢加重,等孩子越來越適應之後,我才開始用同樣的方式觸碰和刺激比較敏感的部位,如大腿、腰部、腹部、胸口、腋下等處。

當時我做了四天的刺激輸入,寶寶已經很能接受隔著衣服的碰觸,儘管我是突然碰觸她,她也不會有明顯的驚嚇反射了,後來我就開始在寶寶洗澡時做肢體和身體的觸覺輸入,從輕碰到定點壓,再到連續搓揉,沐浴乳也是從極少量慢慢增加,洗頭也是從輕碰提醒到直接就弄水搓揉清洗。

當時我洗澡的刺激輸入做了五天,寶寶就很能接受洗澡時的碰觸,有時我突然從後面把她扶起來或抓著腋下把她抱出浴盆,她也不會縮著脖子一臉驚恐的樣子了,我就開始在洗完澡之後用大毛巾如同搓澡的方式為孩子擦乾身體和頭部,這樣也可以透過毛巾的纖維帶來豐富的觸覺輸入,隨後我就會給寶寶塗抹乳液。

我用的乳液是alobaby寶寶牛奶潤膚乳液,這款很輕薄,而且對寶寶身上各種紅疹的改善效果很不錯,輕薄的乳液對寶寶的皮膚負擔比較小,也不會讓寶寶感到很厚重,更不會因為不好推開而帶來過多的觸覺刺激,起初我同樣先在她的四肢塗抹,再移動到她的腹部和胸部,寶寶很快就接受我在她身上大面積地搓揉,而且每次我幫她塗乳液時,她也會很放鬆了,就不像先前一樣一碰她,就扭得像一條麻花捲一樣,不喜歡人家碰,好像覺得別人的碰觸讓她感到很癢似的。

另外,每天抱著孩子喝奶時,我也會環抱孩子,並讓孩子的手腳蜷曲在胸前,再稍微施加一點點力道,讓孩子感受到更強烈的包覆感,就好像重新回到子宮裡一樣,擠壓的包覆感可讓孩子的神經系統安定下來,孩子總會很舒服地窩在我的懷抱裡,隨後放在床上就可以更順利地入睡了。

經過大約半個月的加強練習後,我就發現我的寶寶比較安定了,睡覺可以睡得更熟,而且在睡夢中也比較常會笑出聲音了,感覺比較放鬆,也比較不會因為睡夢中我幫她挪動睡姿或蓋被等狀況而嚇醒了。

這主要是因為觸覺輸入可以增加安全感,讓人感到比較安定,就好像我們從小生氣或難過時,若有人抱抱我們或拍拍我們,我們就比較能感到放鬆或舒服一些,這也是因為觸覺輸入帶給我們安全感,使我們神經系統更為安定了! ▁▂▃▅▇詳細『觸覺減敏感』請參考上面youtube影片 我整理了以下六個觸撫原則給媽媽們參考! 我下面所寫的內容不只適用於新生兒,也適用於有觸覺敏感的幼童或學齡兒童,細節介紹中也會分享到大童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反應! 觸撫原則1:從可預測到不可預測 大家是否曾經因為人家忽然在妳後面拍妳而嚇到的經驗呢?為什麼會被嚇到?這主要是因為妳沒看到人家即將要碰妳,當妳可能正專注於其他的事情時,忽然有個人拍妳一下或抱妳一下,妳可能會被嚇一跳,其實孩子也是會這樣的。

因此,若家裡的新生兒寶寶驚嚇反應較大或幼童被碰觸時反應過激時,我們就盡量在孩子看得到的情況下給予感官刺激。

例如在她眼前拿出玩具,讓她看見了再搖動聲音;在她眼前停留一下,等孩子看見了,再伸手把她抱起來;輕摸孩子,讓孩子注意到妳,再開始說話。

觸撫原則2:方向從順毛開始 大家是否有聽過“有些人毛很多,不順她的毛就不行!”,其實順毛摸這件事情也跟觸覺輸入有關係,當順著毛摸的時候,會讓人感到被安撫很舒服,但是被逆著毛摸的時候,就會覺得對方好像故意來惹毛我的,會感到很阿雜很不爽,甚至會很容易發脾氣! 這是因為順毛摸的時候,毛根會順著被摸過去,觸覺刺激強度就比較小,感受到更多的是皮膚被撫摸的感覺,會比較舒服且放鬆,但當逆毛摸的時候,毛根就會被反折且被拉扯,那麼就會帶來高強度且凌亂的觸覺刺激,容易讓本來就對觸覺比較敏感的人感到更為煩躁且不舒服! 因此,若要給孩子觸撫刺激,無論是要給孩子塗乳液,還是要用毛巾幫孩子擦乾身體,記得盡量以順毛的方向來,這樣刺激效果會比較好哦! 觸撫原則3:位置從四肢到身體 四肢平時比較會裸露在外,也有比較多機會碰觸到多樣的東西,因此通常對觸覺輸入的接受度會比較高,觸碰孩子可先從四肢開始給予刺激,等孩子比較能適應後,再去觸碰比較敏感的部位,也就是皮膚比較薄或平時比較不會被外物碰觸到的部位,如脖子、腋下、大腿內側、屁股、腰部、腹部、胸部等。

觸撫原則4:碰觸力道從輕到重/慢到快 大家是否有遇過有些孩子特別喜歡黏在人家身上,而有些孩子特別不喜歡人家碰?有些孩子在跟人家玩的時候,常會用力動手推人或擠人,但她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只是輕輕的,而有些孩子,明明人家就是以正常力道拍拍她,但她可能會抱怨別人動手打她,讓她很痛之類的! 其實這就是孩子對於觸覺輸入的反應不同所造成的差異,當孩子對觸碰比較敏感時,建議先從輕柔的力道開始接觸,當孩子越來越能接受觸碰的強度後,再慢慢增加觸碰的強度,這樣可以讓孩子對觸覺輸入的接受度逐漸變得更好!另外,當觸碰速度很快時,也會帶來比較強的觸覺輸入,因此 觸撫原則5:接觸時間從短到長 如果以觸覺輸入量來說,觸摸越久和力道越重都會帶來較多的觸覺輸入量,而對觸覺輸入感到比較敏感的孩子,可承受的觸覺輸入量就會相對較少,因此建議剛開始摸的力道輕柔之外,摸的時間也短一點,當孩子對觸摸的強度和頻率接受度漸漸提高之後,再延長觸摸時長,這樣可讓孩子對被觸摸感到較為放鬆。

有些家長會覺得既然孩子觸覺敏感,那麼就應該每天大量摸她,以為一下子給予大量的觸覺輸入就可以讓孩子習慣被觸摸的感覺,進而變得不會排斥這些輸入。

但如果觸覺輸入量超過孩子可耐受的範圍,勉強孩子接受更多的觸覺輸入,反而容易造成牴觸心理,情緒更為焦慮。

所以,對孩子做任何感官刺激的減敏感,切記過與不及都不好,以孩子可接受的範圍慢慢調整才最適合孩子哦! 觸撫原則6:觸感從輕薄到黏膩 大家是否都曾經在夏天因為流太多汗,而被自己的臉或身體黏到很煩躁的經驗呢?我之前去澎湖玩的時候,海風中的鹽分讓我的臉感到超級黏,讓我一直覺得很不舒服,心情也比較容易煩躁。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皮膚表面很黏膩時,皮膚毛孔會感到不透氣且悶的感覺,甚至毛髮會貼附在皮膚表面,毛孔可能還會被黏膩的東西堵塞住,因此觸覺刺激強度也會比較強,當額外再加上手部碰觸的感覺,那麼就會帶來更強烈的觸覺輸入。

若家中寶寶對觸覺較為敏感,建議大家剛開始盡量先使用一些輕薄或稀一點的乳液或沐浴乳,這樣會比較容易推開或洗掉,這樣當用手部按摩或搓洗時,就比較不會帶來太強烈的摩擦感,當孩子接受度較高了之後,再慢慢嘗試質地稠一點的乳液或沐浴乳,這樣觸覺適應力會更好。

這裡要提醒一下,新生兒寶寶皮膚比較嬌嫩,建議盡量都少量使用輕薄的乳液或沐浴乳就好了,並且要記得避免在嬰兒乳房處塗抹乳狀物,因為嬰兒乳頭通常為凹陷構造,若在乳房處使用乳狀物,乳狀物可能會殘留在乳頭內而造成發炎,不得不謹慎呀! ●○●○●○●○●●○●○●○●○●●○●○●○●○● 如果寶寶很容易因為聲音或動作而被嚇醒,那代表寶寶神經系統敏感度較高,對環境中的感官刺激出現“過敏反應”,根據上述的觸覺減敏感原則,以循序漸進的觸撫方式,可以讓孩子的神經系統較為安定,可以睡得比較安穩,驚嚇反應也會明顯地變少哦! 【方法三:被動體操】 大家有聽過被動體操嗎?被動體操也就是非主動運動,而是由其他人抓著寶寶的肢體做出伸展和彎曲的動作。

為什麼要做被動體操呢? 大家是否曾經看過有人在緊張的時候扭脖子、折手指、咬牙切齒、用力吞口水等樣子?當人感到緊張焦慮時,神經系統就像是發出警訊一樣,使人越來越躁動不安,這時人們透過擠壓或拉扯自己肌肉關節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多的本體運動覺輸入,便能使自己感到比較放鬆安定。

什麼是本體運動覺呢? 本體覺的接收器分佈在我們的肌肉、關節、韌帶、肌腱和結締組織中。

當身體做出不同角度或幅度的動作時,本體覺可以判斷身體各部位的動作、位置、力量和方向,本體覺輸入有助於統合外界的感官刺激(尤其是觸覺和前庭覺),幫助安定神經系統。

  簡單來說,本體覺=感知肌肉關節被拉扯或被擠壓的能力 補充說明,前庭覺=感知頭部位置和移動狀態的能力 以上面所說到的例子來說,『扭脖子』可以牽拉頸部肌肉關節、『折手指』則會藉由用外力拉開手指關節、『咬牙切齒』會讓顳顎關節受到擠壓、『用力吞口水』可以需要咽喉部肌肉關節受到擠壓拉扯,當這些動作做得越頻繁且越大力,大腦就會得到更多的本體運動覺輸入,神經系統也會更為安定。

因此,也許你會遇過有些人很緊張很焦慮時,他會一直做出一些動作或反應來舒緩自己的情緒,這就是他在藉由尋求本體覺刺激來讓自己感到舒服一點的表現。

大多數新生兒寶寶在三個月以前,神經系統整合外界感官刺激的能力還未完善,因此看見東西卻不能伸手去摸,聽見聲音卻不能很快地分辨出誰在說話,抱他起身也不能很快地適應移動的速度變化和高度變化,神經系統會呈現比較敏感且容易觸動警訊的狀態。

當寶寶的神經系統很敏感時,驚嚇反射也會跟著變得更為明顯且強烈,這時如果藉由大人給寶寶做被動體操,緩慢地對身體各部位大小肌肉關節做出大幅度的牽拉或擠壓動作,那麼就可以給寶寶提供充足的本體覺輸入,可以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統合外界訊息的能力,達到安定神經的效果。

我家寶寶對觸覺和前庭覺(任何會使頭部位置改變的動作都會產生前庭覺刺激)也較為敏感,因此剛出生時,什麼事情都能誘發她的驚嚇反射,幫她蓋被會嚇到,穿衣服會嚇到,移動她的身體會嚇到,抱她起來喝奶會嚇到,抱著走下樓梯會嚇到,幾乎整天都在嚇到哭的這個過程。

我在坐月子期間,大量給她做觸覺輸入,神經系統安定很多,對於被碰觸或是忽然聽到聲音,身體顫動反應沒那麼大了,但是對於抱她起身或是移動較大的動作,她還是常常會有驚嚇反射,除此之外,還會緊張到滿臉脹紅且脖子縮起來(身體本能地想要減少頭部晃動的幅度)。

為了避免孩子往後成了什麼都不敢嘗試的緊張系寶寶,我在坐完月子後,就開始每天照三餐給孩子做被動體操,每次都會緩慢且大幅度地移動寶寶的肢體,例如踩腳踏車、雙腳屈膝抱胸、剪刀腳、屈膝扭臀、雙手畫大圓、指揮交通、向前看齊手放下、洗肚子等動作,並且延長每個動作的運動時間,動作停頓時,還會稍加力量壓一壓。

▁▂▃▅▇詳細『被動體操』示範請參考上面youtube影片 剛開始練習時,我家寶寶稍微有點緊張,會出現用力抵抗被動體操的表現,我並沒有強硬地拉動她的肢體,而是隨順而轉,當她能接受時,我就拉動得大一點,當她有些抗拒時,我就輕一點且動作小一點。

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我孩子也開始習慣每天都有作被動體操,她很喜歡這樣的體操時間,在做體操的時候,我還會加上一些節奏感或體操口號,增加互動樂趣,孩子都會很放鬆地讓我拉著她的肢體作出不同的動作。

持續做一段時間的被動體操後,孩子驚嚇反射的出現頻率明顯減少很多,她也能更順利更安穩地入睡了。

●○●○●○●○●●○●○●○●○●●○●○●○●○● 妳的寶寶睡覺不安穩,容易因為一點點聲音或動作就被驚醒嗎?有這樣困擾的妳,可以試試看上面說的三種方法:包包巾、觸撫按摩、被動體操,祝福妳和妳的寶寶都能睡個好覺哦~ 文章導覽 ←【嬰兒安全】確保這6大照顧重點,保護0-3個月寶寶|新手爸媽必學系列你害不害怕別人評論你呢?→ 版權所有©2022福啾媽媽FutureMAMA—WordPress佈景主題採用由GoDaddy所設計的UptownSty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