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小常識]水螅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水螅綱的特徵就是水螅體的階段在一生當中最明顯(而珊瑚就是沒有水母體的階段,只有水螅體,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去墾丁潛水看珊瑚產卵,因為珊瑚是由固定 ... 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導覽 ←上一篇 下一篇→ 文:豐英丁教練 潛水的時候,有機會看到水螅釋放出水母的瞬間。

究竟水螅綱的動物的生活史和其他腔腸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水螅綱的特徵就是水螅體的階段在一生當中最明顯(而珊瑚就是沒有水母體的階段,只有水螅體,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去墾丁潛水看珊瑚產卵,因為珊瑚是由固定營生的水螅體釋出卵的),我們潛水的時候看到水螅綱的水螅體釋放出的水母一般來說比砵水母的要小。

水螅會聚集成群體,且會分工合作,像是一個個模組組合起來的,一般會分成營養體和繁殖體,營養體負責吃東西,繁殖體負責做出水母體。

有些水螅的水母體不會被釋出,而是和水螅體一起形成群體,有些則會被釋出到海裡。

水螅目的一生: 精卵結合->浮浪幼體->水螅體->水母體->精卵結合 雖然水螅體看起來像是在釋放幼體,實際上卻是青少年透過無性生殖釋放出成體! 除了水螅目,還有管水母目。

還記得我在巴布亞紐幾內亞Tawali附近海域潛水的時候,常常會在海裡看到粉紅色的管水母,在馬爾地夫工作的時候,也曾經遇過僧帽水母(或稱葡萄牙戰艦,嚴格來說,應該稱為水螅)大爆發,還被螫到嘴唇,上船後立馬用熱水敷嘴唇20mins(根據DAN組織的資料,被僧帽螫到,用身體可以忍受的熱水去蛋白活性是有效的,反而不是用醋,算是特例,所以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阿)。

管水母目和水螅目的區別在於管水母目的水螅體和水母體則常常是聚集在一起,讓你以為那是水母體,事實上群體裡的水母體往往會負責提供浮力(浮囊體)或是動力(游泳體),而水螅體則負責獵食、防禦和繁殖出水母體。

水螅綱還有一類大家常誤認為珊瑚的水螅珊瑚目,俗稱火珊瑚,特徵就是dactylozooids比較強勢,被螫到也是很痛,去綠島潛水的時候,有機會看到頭足類把蛋蛋產在火珊瑚喔!但小心不要摸!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Timelimitisexhausted.PleasereloadCAPTCHA. 八  ×   =  卅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