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的筆記整理》 - 尚文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簡單的說夜就是從天黑到天亮之間的一段時間。
... 《左傳》杜預注,十二時分爲:【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食、日入、 ...
尚文部落格
作家:尚文
文章
相簿
文章列表
Top
所有文章/目前分類:不分類|不分類
《十二時的筆記整理》
2009/06/1815:54:05
瀏覽:1752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十二時的筆記整理》:撰文者/尚文 【夜】:左傳˙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
」疏云:「夜者,自昏至旦之總名。
」簡單的說夜就是從天黑到天亮之間的一段時間。
【更】:古代表示夜間計時的用語。
一夜分成五更,每天從日落至翌晨日出分為五更,大概以每晚7至9時為「初更」,9至11時為「二更」,11至1時為「三更」,午夜1至3時為「四更」,3至5時為「五更」。
更與更間約是兩小時,而更與更間又分為五點,每點約二十多分鐘。
打一下鼓代表一更,敲一鑼是一點。
如:「三更燈火五更雞」。
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初更】:稱晚七至九時。
宋˙范成大˙燒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後,排門然火如晴晝。
」亦作「初夜」。
【三更】:子時,即夜間十一時至隔日淩晨一時。
唐˙崔顥˙七夕詩:「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儒林外史˙第五回:「喫到三更時分,嚴監生正在大廳陪著客。
」 【半夜三更】: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約二小時。
三更,約十二時左右。
半夜三更指深夜。
西遊記˙第四十四回:「半夜三更,口枯眼澀,有甚受用?」紅樓夢˙第六十一回:「你若忘了時,日後半夜三更打酒買油的,我不給你老人家開門。
」亦作「三更半夜」。
【二五更】:北平方言。
指二更上床,五更起床。
形容晚睡早起的忙碌狀態。
【三更燈火五更雞】:(諺語)比喻勤奮刻苦,晚睡早起。
黃繡球˙第十六回:「一個人總要吃得苦,從前只把『三更燈火五更雞』,埋頭在八股試帖小楷的各種事情,以為是能吃苦了。
」或作「三更火,五更雞」。
【五更天】:天將亮時。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昨夜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纔睡下。
」 【五更雞】:一種以銅鐵或竹木製成外罩,中置油燈,便於夜間煮食的小火爐。
海上花列傳˙第五十二回:「琪官復尋出一副紫銅五更雞,親手舀水燒茶。
」 【五更三點】:古人將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點。
凡有朝賀時,皆在五更三點行之。
水滸傳˙第一回:「話說大宋仁宗皇帝在位之際,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出臨紫宸殿,受百官朝賀。
」 【十二時的名稱詮解溯其來源和用例】。
《左傳》杜預注,十二時分爲:【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食、日入、黃昏、人定。
】 一年之始爲正;一月之始爲朔。
我國現在的農曆是以十一月爲正,以夜半爲朔的起點的。
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我國實行了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
它是我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曆法。
規定一回歸年有三百六十五又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日,一朔望月有二十九又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因把一日分為八十一分。
亦稱為「八十一分律」。
後世又分子時爲子初、子正。
丑時爲丑初、丑正~~~~餘類推。
「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爲紀」。
【子時、夜半】,【丑時、雞鳴】,【寅時、平旦】,【卯時、日出】,【辰時、食時】、【巳時、隅中】、【午時、日中】、【未時、日昳】、【申時、晡時】、【酉時、日入】、【戌時、黃昏】、【亥時、人定】。
(一)【夜半】;地支命名,稱作「子時」: 十二時的第一個時辰,就叫「夜半」。
時間是前日夜11時至當日淩晨1時。
「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這一自然現象變化的中間時段,所指的時間是前日夜11時至當日淩晨1時。
(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李商隱《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 (二)【雞鳴】:地支命名,稱作丑時。
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時一3時。
「雞鳴」《辭源》注爲:兵器名。
《辭海》則注道:《詩經,齊風》「篇名。
樂府《相和歌》曲名。
戈的別稱。
」 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時一3時。
「雞鳴」一詞,源于《春秋左傳正義》中「雞鳴而食,唯命是聽」之句。
早於此例的句子裏,即或有「雞鳴」,也均非特指時間,而僅僅是表示「雞叫了」這種情況。
如:《詩經、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 (三)【平旦】:地支命名,稱作寅時。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濛濛亮的一段時候稱「平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
用地支表示這個時段則爲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時—5時。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氣」,《史記、李將軍傳》:「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
」 (四)【日出】:地支命名,稱作寅時。
這個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膏。
」「日出」是指太陽升出地平線之時。
這個時段指每天清早的5時一7時。
此時,旭日東昇,光耀大地,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
例如:《史記、封禪書》載:「以遞日出」。
晉代皇甫謐《高士傳》卷上:「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壤父年八十而擊壤於道中。
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
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 (五)【食時】:地支命名,稱作寅時。
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
食時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即每天的7時—9時。
《禮記、坊記》:「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管子、弟子職》:「至於食時,先生將食。
」《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淮南取貴於食時。
」劉良注:「漢淮南王安好書,天子爲使《離騷傳》,朝受詔,至食時進之。
」 (六)【隅中】:地支命名,稱作寅時。
臨近中午的時候爲隅中,即上午的9時至11時。
《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暘穀,……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 (七)【日中】:地支命名,稱作午時。
太陽已經運行到中天,即爲正午的時辰。
日中表示每天的11時一13時。
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作爲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這樣的商品交換的初期活動,就在日中時辰進行。
有例《易、系辭下》:「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辭下》) (八)【日昳】:地支命名,即未時。
「昳」,《說文》釋爲「日昃也。
」昃,日在西方時,側也。
指每日的13時—15時。
《史記、天官書》:「旦至食,爲麥;食至日昳,爲稷。
」又《漢書、遊俠傳》:「諸客奔走市買,至日昳皆會。
」日昳的意義是,太陽過了中天偏斜向西邊。
以中天爲界,這時的太陽與隅中之日相對。
(九)【晡時】:地支命名,爲申時。
古人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
因此,晡時之義即第二次進餐之時。
它指每天的15時—17時。
古時晡與餺相通。
《淮南子·天文訓》篇:「(日)至於悲穀,是謂晡時。
」 (十)【日入】:地支命名,爲酉時。
顧名思義,日入即爲太陽落山,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
它指每日的17時—19時。
《春秋左傳正義》:「日入而說,許偃禦右廣。
養由基爲右,彭名禦左廣。
」《莊子、讓王》:善卷曰:餘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烯;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爲哉! 古時,人們又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爲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
《元史、日曆志》:「日出爲晝,日入爲夜。
」當時人們生産勞動、休養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爲基本的簡易時間表。
(十一)【黃昏】:地支命名,爲戌時。
指太陽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時,即19時一21時。
《說文》曰:「黃,地之色也。
」又說:「昏,日冥也。
」夕陽沈沒,萬物朦朧,天地昏黃,「黃昏」一詞形象地反映出了這一時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大詩人屈原。
他在《離騷》中寫道:「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爲期,羌中道而改路。
」歐陽修《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十二)【人定】:地支命名,爲戌時。
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它指當夜的21時—23時。
人定的意思爲: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安歇睡眠的時候。
《後漢書、來歙傳》:「臣夜人定後,爲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 《孔雀東南飛》有:「晻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
Facebook
Tweet
Plurk
Push推薦
回應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名聯絕對
上一則:山園小梅下一則: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相思已是不曾閒,又那得工夫咒你?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會員登入
+=
※請計算輸入數字
送出迴響
瀏覽:行動版 | 傳統版
udn.com©2012
延伸文章資訊
- 1辭典檢視[平旦: ㄆㄧㄥˊ ㄉㄢˋ]
- 2《十二時的筆記整理》 - 尚文部落格
簡單的說夜就是從天黑到天亮之間的一段時間。 ... 《左傳》杜預注,十二時分爲:【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食、日入、 ...
- 3平旦、隅中、人定你知道是幾點鐘的美稱嗎? - 每日頭條
時間,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小時地度過一晝夜。除了感慨「逝者如斯夫」,相對於「小時」,你留意過「大時」的美嗎?大時,即古人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
- 4平旦- 解釋、用法、例句- 國語辭典 - Chienwen.net
天亮的時候。古人根據天色把夜半以後分為雞鳴、昧旦、平旦三階段;昧旦指天將亮而未亮的時間,平旦指天亮的時間。《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 ...
- 5古代計時單位 - 別搗蛋- 痞客邦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 ... 的前一小時為初,後一小時為正,恰為二十四時,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