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心理系》是怎樣的世界讓孩子們覺得死了比活著痛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章:你好,我是心理系》是怎樣的世界讓孩子們覺得死了比活著痛快?,作者:蔡宜芳,發佈日期:2021年4月23日.
OKAPI閱讀生活誌選單
HOME
○作家上線中
●熱門專欄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馬欣|孤獨眾生相
宅女小紅|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
比才|日常的講究
諶淑婷|思考教與養
王昀燕|文青理財的50道陰影
賴以威|數感超展開
黃麗如|玩真的
在10樓上班的OKAPI君
\本月大人物/
新手上路
譯界人生
集散地
雜誌總編說
編輯、邊急、鞭擊
不讀不知道!
這本書很有事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滑滑圖文史
文字的旅程
紙的旅程
讀者告訴我們的事
內容的樣貌
OKAPI農曆春節不打烊
+製作我的特企
生活提案
早晨聽音樂
今天的餐桌上有什麼?
書桌上的甜點時光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無可取代的街角小店
於是,我這樣觀看
挖掘心裡的老派文具魂
咖啡日常的問與答
靈感的一體兩面
好書指南
作家專業書評
OKAPI選書推薦
詩人╱私人.讀詩
一起看圖文
一起讀輕小說
一起翻雜誌
鹹水傳書機
好評.外文書
博客來偵探社
好設計
書籍好設計
唱片好設計
年度好設計
設計視野
青春博客來
高中生讀什麼
青春一起讀
學習力倍增
親愛的十七歲
青春漾觀點
青春排行榜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選書
年度百大
獨厚心得
閱讀特輯
創作獨白
動漫編輯私推薦
電子書|有聲書
試讀偵探|無劇透閱讀
►影音
#每天閱讀幾分鐘
小歇3分鐘
充電5分鐘
深讀10分鐘
防疫食譜快找
減壓解憂處方
會員專區
熱門文章
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文章NEWSTORIES
【普拉・貝爾普雷繪本獎④】用繪本「救自己」的創作者──茱伊.莫拉雷斯(YuyiMorales)
小部/放下成見,懂得問重要的問題──讀圖像小說《媽媽不在家的一年》
【高中生讀什麼✈】:我們思考,於是才有哲學,而非有了哲學,我們才會思考——《做哲學》
【編輯說書】顏擇雅/一本不一樣的余英時
馬尼尼為/「女性」不等於「母性」:歷史學家找的「去母職」之路──讀《母親的歷史》
熱門文章HOTSTORIES
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1
【餐桌上的老二哲學|009】自助餐的低調經典配菜:滷豆腐
2
【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食用窩邊草比亂吃山上的野菇危險多了啊
3
【馬欣專欄】不以演技聞名,阿湯哥為何是舊時代的最難忘?從《捍衛戰士:獨行俠》看正落幕的巨星魅力
4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5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6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7
日文譯者張克柔:「好」的字幕翻譯,是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
8
這八個月來,我的座位彷彿麵包工廠——吐司書的生產歷程
9
【不走心塔羅14天運勢指引|2022/06/05-2022/06/18】抽一張牌立即占卜
10
謝宜安/創作臺灣歷史小說、漫畫,角色到底該穿什麼?讓《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幫幫你
1
【餐桌上的老二哲學|009】自助餐的低調經典配菜:滷豆腐
2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3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4
日文譯者張克柔:「好」的字幕翻譯,是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
5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6
【完美樹洞|來函照登】家人這種病—我只是想用自殘來壓抑住想流淚的感覺/留佩萱心理師回覆
7
【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申論說老公壞話之正當性
8
【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食用窩邊草比亂吃山上的野菇危險多了啊
9
【完美樹洞|來函照登】家人這種病—努力不被拉下去已是最厲害的能力/周慕姿心理師回覆
10
【馬欣專欄】不以演技聞名,阿湯哥為何是舊時代的最難忘?從《捍衛戰士:獨行俠》看正落幕的巨星魅力
1
五位你需要認識的台灣當代攝影大師
2
賴以威的數感實驗室
3
下班也來得及做的5道明日便當菜
4
多麽痛的領悟特選
5
五月關鍵字:「母親」──從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窺見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6
比才的深夜小酒館:讓你在家喝很多杯的超級下酒菜
7
穿越時空品甜點——那些你不知道的法式甜點身世之謎
8
人妻人媳哩愛知影
9
《惡童當街》、《乒乓》與《花男》,松本大洋漫畫彩蛋與製作幕後大公開!
10
這些繪本,大人比小孩更愛不釋手!體會給大人看的繪本魅力
頁面路徑列表
首頁
博客來獨書報
閱讀特輯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年度百大
獨厚心得
閱讀特輯
創作獨白
動漫編輯私推薦
電子書|有聲書
試讀偵探|無劇透閱讀
閱讀特輯
你好,我是心理系》是怎樣的世界讓孩子們覺得死了比活著痛快?
作者:蔡宜芳/2021-04-23瀏覽次數(10256)
Share
URL
字級
這世界,每個人都有病。
如果當時有人能告訴你,你不是無路可去,能不能讓你感覺不那麼孤單一點?這城市只要曾經有人理解你,是不是壞掉的東西有一天就會好起來?電影《陽光普照》說,「我們都曾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他們是父母寄予厚望的孩子,但是什麼讓他們變得黯淡無光?是怎樣的世界讓孩子們覺得死了比活著痛快?學校又如何從保護傘成為了地獄?他最恨聽到那句「快點好起來」,「加油,沒事的」。
在國中教育現場,會遇到很多不同行為問題的孩子。
其中,情緒失控的孩子,退化成像小孩子一般,暴怒、大吼、大哭、摔東西……,翻攪了校園原本應有的平靜。
曾經有導師生氣的對我說︰「他每次生氣就大吼大叫,好像說話大聲就贏了,憑什麼我們都要讓他?」我也想著:「對啊!導師說的沒錯,這樣的孩子真的很難讓人理解,也很讓人生氣。
」
(圖/蔡宜芳提供)
上個學期,導師轉介了一位八年及的男生到輔導室。
導師說,他最近為了網路使用時間和父母爭執不斷,他對父母大吼︰「你再叫,小心哪天我揍你!」父母很驚訝也很難過,覺得養了十幾年的兒子根本就白養了,怎麼會這麼不孝。
他說這樣的話,也讓導師覺得,孩子對父母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但,為什麼孩子需要這麼大聲地嘶吼呢?晤談時孩子跟我說︰「我很討厭我爸叫我『不要再講了』,他這樣講就是在叫我閉嘴,但他根本不懂我在想什麼,所以我才會講『要揍他』這種話。
因為只有我說了這句話,他才會停下來聽我說。
」
原來,孩子的情緒失控,可能是發自心底的吶喊︰「你可以聽我說話嗎?」
當我們遇到情緒失控的孩子,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步,就是幫助他冷靜下來。
讓他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好好地宣洩情緒,像是諮商室、空教室等等。
他可以用手捶沙發或是沙包、盡情大哭,等到他覺得情緒比較平復了,再來談。
第二步,是讓孩子感受到「我願意聽你說話」。
但回到導師的心聲,「憑什麼說話大聲就贏了,好像我們都要讓他!」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被同理。
同理,不等於認同。
我們可以同理孩子的感受,像是理解孩子「感受到被忽略、不被重視、被責備」,但這並不等於我們認同孩子大吼大叫的行為。
當孩子感受到大人願意聽他說話,感受到他被理解了,他可能就不再需要用力嘶吼。
因為當他大吼,身邊的大人反而會更生氣,更想要懲罰他,也更不想聽他說,他也就再次驗證了「沒有人想聽我說話」。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第三步,是陪孩子讀懂他情緒失控的背後想說什麼,讀懂他的內在對話。
「你好生氣,因為其實你想說的是……,但你覺得大家都誤會你了。
」
「你大吼大叫,因為你……,但你覺得大家好像都不想聽你說,你只好說得更大聲。
」
情緒失控的孩子,像刺蝟一樣,把憤怒、不滿通通發洩出來;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孩子,以憂鬱、自傷的方式,獨自承受種種壓力。
這學期,我遇到一位被診斷為憂鬱症,壓力大時忍不住割腕的九年級孩子。
她的課業成績是全班前十名,卻總是對自己不滿意,是個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
第一次晤談時我問她︰「是誰給你這麼大的壓力呢?」她不斷搖頭︰「沒有,是我給自己的壓力!」在晤談室中,她總是帶著淡淡的微笑告訴我︰「我沒事,不用擔心。
」
一直到下次的段考,她第一次不小心考進前五名,她卻在輔導室痛哭失聲。
原來,她的媽媽是印尼籍的新住民,媽媽和阿嬤有很嚴重的婆媳問題。
阿嬤家重男輕女,但爸媽只生了她一個女兒,阿嬤還一直嫌棄媽媽是外籍新娘,不會教孩子。
從小,她就看著媽媽要做一切的家事,還得忍受生不出兒子的冷嘲熱諷。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她,心思細膩且貼心,她氣媽媽的忍氣吞聲,卻也告訴自己要成為媽媽的守護者。
她暗自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努力念書,讓阿嬤不能再這樣說話!
他努力用成績試圖提升媽媽在家中的地位,證明媽媽是個「好媽媽」,卻讓自己陷入憂鬱。
他壓力大到不知道怎麼宣洩情緒而開始割腕,不小心被阿嬤發現,阿嬤又有藉口說媽媽教的不好了!那天,她氣得差點揍阿嬤一拳,她的拳頭縮回去了,手腕上卻有了更深的傷口。
家族治療指出,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反映了家庭系統的運作出了問題。
她的憂鬱症、自傷,及龐大的課業壓力,正是反映出她承擔了媽媽和阿嬤之間嚴重的婆媳問題,她捲入了媽媽和阿嬤之間的關係中,不再能單純地當個孩子。
還有那些說謊、偷竊、沉默退縮、拒學、逃家、網路成癮……的孩子,用他們不討喜的行為,在跟我們求救。
我也曾經遇過一個孩子,用種種的問題行為試圖挽救父母岌岌可危的婚姻,因為只要他一直當個壞孩子,爸媽就不能離婚了。
若我們能放下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成見,用新的眼光去看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到底在說什麼;在指責之前,先聽聽孩子說的話。
同時,也能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和精神科醫師、輔導老師、心理師、社工……等密切合作。
當孩子感受到「大人願意試著理解我」,如此,改變就開始了!推薦書籍: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透過這本書,能讓大人們更能理解那些看似叛逆的青少年,他們問題行為的背後在說什麼,以及看見家庭如何影響孩子;這本書,也能讓青少年更了解自己!本書的25篇文章,皆附有父母、老師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的具體建議。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沒有大人想讓孩子受傷,但因為大人在還來不及療傷時就成為了父母,不小心讓孩子受傷了。
這本書,不僅幫助大人了解孩子,也幫助大人療傷。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這本書,讓我看見了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多麼深遠。
家庭是給孩子滿滿的愛的地方,但孩子卻也不小心受傷了。
透過這本書,讓我們能回過頭去,好好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父母常常說,我都有問他,但他都不說啊!但孩子其實什麼都說了,透過那些不討喜的問題行為、憤怒、自傷、哭泣……等。
從謝依婷醫師的筆中,幫助我們看見了孩子如何用問題行為在呼救。
【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
「情緒行為障礙」是因為疾病及障礙,使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但因為情緒、行為容易失控,造成父母管教及教師班級經營、授課上的困擾,而容易被貼上標籤。
這本書,幫助我們更能陪伴情障的孩子。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
作者簡介
蔡宜芳
追蹤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諮商心理師專業訓練背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心理學組碩士,國家高考諮商心理師108年度若水學堂「家庭治療師培訓課程」藝術治療相關課程共72小時曾服務的場域有高中職、社區機構、精神病房。
現職為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也持續在「女人迷」發表文章。
學了造型氣球後,深深愛上氣球帶給人的歡樂魔力,嘗試將造型氣球與輔導工作結合。
帶領講座、工作坊近百場。
主要專長為親職講座、造型氣球紓壓&自我照顧工作坊、情緒困擾、人際、親密關係、生涯、失落等議題。
延伸閱讀
你好,我是心理系》過度努力不好嗎?當情緒勒索成為國民病你好,我是心理系》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是焦慮的根源你好,我是心理系》走過憂鬱,我們都是彼此的太陽,從無盡黑暗到無限溫暖你好,我是心理系》我們就是她,她就是我們。
沒有一個人需要經歷這些事你好,我是心理系》精神疾病的「重中之重」,我們與思覺失調症的距離你好,我是心理系》不是因為你不好,所以你失去;不是因為你沒有資格,所以你失去。
雖然悲傷存在,但愛也一樣存在
回文章列表
Share
URL
上下則文章
PREVIOUSARTICLE
你好,我是心理系》#MeToo我們就是她,她就是我們。
沒有一個人需要經歷這些事
NEXTARTICLE
你好,我是心理系》精神疾病的「重中之重」,我們與思覺失調症的距離
延伸閱讀RELATEDSTORIES
你好,我是心理系》#MeToo我們就是她,她就是我們。
沒有一個人需要經歷這些事
小部/放下成見,懂得問重要的問題──讀圖像小說《媽媽不在家的一年》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上一則
下一則
上一則
下一則
上一則
下一則
回文章列表
延伸文章資訊
- 1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 ... - MoMo購物
推薦序; 前言故事開啟前:厭世代不厭世,只是無奈. OPEN:開啟諮商的大門,蜂擁而上的懷疑人生 你好!我是你的心理師,謝謝你給我陪伴你的機會。
- 2別再叫我加油, 好嗎? 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 誠品線上
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無論你是哪一種人,相信透過閱讀這本書,都能獲得一些讓 ...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張閔筑成功大學心理系學生討厭被定位但你可以在書中發現片段的 ...
- 3healing._.plaza - 解憂小舖 - Instagram
心理系學生經營▫️暫停更新中▫️讀者來信、心理學什麼、煩惱時刻、管理員來聊天♡ ... 管理員來聊天「心理學的實驗與研究真的有用嗎 ... 你好,我是瓜果。
- 4心理系
... 解密in台大心理系|破除迷思 · IAMGDROP我是雞爪 ... 【心理系】「臺灣只有心理師,並無心理醫師,臨床諮商怎麼選? ... 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告訴你心理系學什麼?
- 5我真的要唸心理系嗎:給高中職生的心理學書單(2020年更新)
用這幾十年累積的經驗,推薦自己幾本進入心理系之前值得翻過的書,好好的問問自己:「心理學其實是這樣,你真的要念心理系嗎?」 寒假到了,若覺得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