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難題」與齊克果的答案 - 香港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伯林(Isaiah Berlin)說,哲學家有兩類:一類嘗試解答一些久未解決的問題,另一類會告訴你這個問題不是問題或你問錯問題。
基本上,齊克果屬於第二類,但 ...
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更多服務登入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港聞社會新聞突發偵查政情深度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MIRROR聲夢傳奇高清相片下載生活教煮親子寵物教育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紀實影像科技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攝影專區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動感影像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觀點社論01觀點政策評析治政之道國家與香港世界變局論壇健康健康Easy醫師Easy醫美Easy銀髮族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活動好去處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影像熱話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攝影界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紀實影像請先登入享受更多會員獨家優惠及功能!登入新聞總覽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其他服務訂閱《香港01》周報藝文格物哲學「電車難題」與齊克果的答案撰文:周九泉出版:2017-05-1016:56更新:2017-05-1016:564齊克果只是用新角度去回答舊問題。
再以電車難題為例,本來是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之爭,桑德爾認為兩者都有不足之處,於是他繼續向外求。
齊克果不假外求,反求諸己。
為了照顧一般讀者,我不妨重說著名的「電車難題」(Trolleyproblem): 個案一:假設你駕駛一台有軌電車,剎車器失靈,電車高速前進。
軌道前方有五名修路工人,若電車撞過去他們必死無疑。
這時,你發現有一條分支路軌。
你可以選擇轉軌,但那條支路有一名修路工人,如此他必定會被撞死。
假設你不認識該六名工人。
問題:你會不會轉軌?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轉軌。
理由是犧牲一個人,總比犧牲五個人好。
個案二:假設你站在天橋上,看見下面有一台失控的電車快要撞向五名修路工人。
這時,你看見橋上有一個大胖子,站在橋的邊緣向下望。
你只要輕輕一推,那胖子便會掉到橋下死去,他的屍體可以阻擋電車前進。
假設你不需要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問題:你會不會把他推下橋?雖然明知犧牲一個胖子便可以救回五條人命,但大部分人都會猶豫。
有人以為電車難題是關於選擇上的兩難(例如:王陽翎《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是戲弄人的詭辯》),但桑德爾(MichaelSandel)的看法有點不同。
正如個案一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轉軌,個案二大部分人不會選擇推胖子下橋,兩種情況本身而言都沒有什麼困難。
電車難題的「難」不是純粹「將軍抽車」的那種兩難,而是儘管你在選擇上沒有遇上困難,內心依然會被一種莫名其妙的不安情緒困擾,這才是真正的「難」。
你的選擇,將會決定到底是五個人死,還是一個人死。
(網絡圖片) 功利主義vs自由意志主義 桑德爾借用電車難題,帶出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之間的矛盾。
功利主義告訴我們應該著眼整體,撞死一人比撞死五人好,所以個案一應該轉軌、個案二應該推胖子下橋。
反之,自由意志主義告訴我們應該尊重個人權利,雖然工人和胖子都有權選擇自我犧牲,但我不應該代替他們做選擇。
然而,兩種主義都不能釋除一般人的不安情緒。
在個案一中,一般人不會說:「我撞死了一個工人,救了五個人,所以我心安理得。
」明顯地,功利主義幫不上忙。
又如在個案二中,一般人也不太可能說:「我尊重那胖子的生存權利,所以我眼巴巴看著五個人被撞死,我也心安理得。
」即使你認為那胖子不該死,但是你對於有五個人被撞死而不能做一點事情減低傷亡,始終會感到不安。
自由意志主義幫不上忙。
對於邊沁(JeremyBentham)這些徹頭徹尾的功利主義者來說,一命換五命,理所當然,絕無不安。
同樣道理,對於諾齊克(RobertNozick)這類徹頭徹尾的自由意志主義者來說,別說撞死五個人,即使撞死五百個人,也堅持不會轉軌或推胖子下橋,因為重點並不在於死者的多寡,而在於我沒有權把別人當作工具,犧牲他們的性命來換取另一些人的性命。
齊克果的答案 桑德爾的邏輯是:(a)由於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都不能釋除一般人的不安情緒,(b)所以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必定各有其不圓滿的地方。
但仔細一想,(a)和(b)沒有必然關係,正如邊沁和諾齊克都不會因為奉行他們各自相信的主義而感到不安。
桑德爾問他的學生:「既然你剛才認為轉軌是正確的,為何你現在又不想推胖子下橋呢?」學生支吾以對。
於是,桑德爾便引導學生去認定功利主義有不足之處。
如果我們請教齊克果(SørenKierkegaard),他會說:「不對!學生只是發現自己原來不是徹底的功利主義者而已。
」而對那學生來說,功利主義只是身外之物,還沒有轉化成自己的每一個念頭。
邊沁可以堂而皇之地推胖子下橋,那學生卻做不到,說穿了就是學生骨子裡仍然想做「一般人」而不是做一個功利主義者。
在《恐懼與顫慄》(FearandTrembling)中,齊克果化名的Johannesdesilentio重說了一個《創世記》的故事:上帝要亞伯拉罕奉獻獨子以撒,當他把以撒縛在祭壇上,快要手起刀落之際,天使出現了,叫他改以一頭羊來奉獻。
後世都稱讚亞伯拉罕信心堅定,認為他是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和穆斯林的典範。
這個聖經故事的精髓,在於亞伯拉罕於整個奉獻過程中,沒有絲毫恐懼與顫慄,道理如同邊沁可以毫不保留地推胖子下橋。
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可以換回自己的兒子,邊沁對功利主義的信心可以拯救五名工人。
如果邊沁好像桑德爾的學生那樣,去到關鍵時刻猶豫了,便會眼巴巴看著五名工人被撞死,從此抱憾終身;又或即使他最終推了胖子下橋,但內心異常掙扎,從此每晚睡不安。
若然如此,邊沁便不是邊沁了,而只是一般人而己。
也就是說,當你全心全意去實踐你的信念,你便不是「一般人」了。
或許你會這樣質疑:「如果一個人信奉功利主義或自由意志主義到極致,豈不是一種不理性的盲目呢?」齊克果會這樣回答:如果理性代表有所保留,那麼信念本來就沒有理性可言。
再以邊沁為例,若說他理性,就是說他在兩個個案中選擇一致、心態一致;若說他不理性,就是說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推胖子去死。
所以,Johannesdesilentio從一般人的角度剖析亞伯拉罕,結論就是一般人不可能理解亞伯拉罕,而亞伯拉罕亦從未想過要被一般人理解。
齊克果似乎並不會對這個難題感到困擾,在他的哲學世界中,這樣的選擇是毫無意義的。
(資料圖片) 理性的盡頭、信仰的開端 齊克果認為,理性思維是有盡頭的。
Johannesdesilentio說:「信仰的開端正是思考的末端。
」(《恐懼與顫慄》,PreamblefromtheHeart,最後一句)哪些地方是理性思維不能觸及的呢?如亞伯拉罕那樣,他的行為無論以何種道德理論去想都想不通,那麼我們就知道這個不是理性思維可以觸及的領域。
至於電車難題,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都可以解釋某一個人的選擇,在這個層次上,理性思維可以觸及,這是「思考的末端」;至於一般人作出選擇後那種內心的不安,便是理性思維無法觸及的,這是「信仰的開端」。
如果硬要用理性思維去探索這個領域,只會徒勞無功。
所以,齊克果的答案是:不能解決電車難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一般人對自己的信念不能貫徹始終,面對考驗時產生懷疑,從而產生恐懼與不安。
雖然齊克果的答案從根本上推翻了電車難題的哲學論點(起碼桑德爾會這樣認為),但存在主義者不禁要問:為什麼凡是一般人認為有問題的,便一定有問題呢?為什麼非要把哲學弄到適合一般人的胃口,才是「好」的哲學呢?為什麼邊沁那種毫無保留的功利主義,不可以優於密爾(JohnStuartMill)那種經過修正的、有所保留的功利主義呢?也許對齊克果來說,電車問題只不過殺「問錯了問題」。
(VCG圖片) 伯林(IsaiahBerlin)說,哲學家有兩類:一類嘗試解答一些久未解決的問題,另一類會告訴你這個問題不是問題或你問錯問題。
基本上,齊克果屬於第二類,但又不完全是。
他只是用新角度去回答舊問題。
再以電車難題為例,本來是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之爭,桑德爾認為兩者都有不足之處,於是他繼續向外求。
齊克果不假外求,反求諸己。
他認為沒有必要去尋找其他東西去彌補或取代現有的東西,正如他認為不需要用理性去取代信仰。
若非如此,亞伯拉罕豈不是企圖謀殺嗎?他的榮耀又從何而來呢?齊克果倫理學死亡理性主義生命哲學你可能感興趣
延伸文章資訊
- 1瘋狂實驗:親身試一次「電車難題」,他們會如何抉擇?
剛過去的星期五,筆者應邀出席中文大學年度哲學講座,分享有關「電車 ... 的法律與道德問題,並偶爾分享感言,期望讓觀眾了解、覺察問題之關鍵所在。
- 2電車問題的價值不只在於道德兩難 - 哲學哲學雞蛋糕
你好: 我想到一個問題,在fat man的例子裡,如果胖子的體重(他完全不出力)就足以擋住火車, 而 ...
- 3人類十大思想實驗,那個無解的「電車難題」,被一群網友破解 ...
在「電車實驗」中,用戶普遍傾向於「拉動拉杆」,使火車駕向一人躺軌的 ... 這個問題已經偏離了「電車難題」的初衷了,由此也引發了另一個哲學難題的 ...
- 4哲學問題火車 - 工商筆記本
有轨电车难题(英語:Trolley problem),稱為電車問題,是一个伦理学的思想实验。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首次提出這個問題。在1996年,朱迪斯·賈維斯· ...
- 5電車問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路面電車難題(英語:Trolley problem),也稱為電車問題或列車問題,是一個倫理學的思想實驗。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中首次提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