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默老師~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 牽手推愛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是為貼近土地生活、喚起生命中曾經的美好, 以愛護土地的熱情,與之深度相處,並接受它所有的回報……。

寫這些植物,畫這些植物,因為喜歡它們, ... 牽手推愛興國認輔志工牽手推愛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10062004(阿默老師~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上課記錄 「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是為貼近土地生活、喚起生命中曾經的美好,以愛護土地的熱情,與之深度相處,並接受它所有的回報……。

寫這些植物,畫這些植物,因為喜歡它們,熟悉它們,它們跟我的生命有過不凡的交會,也透過不斷的書寫,讓我重新認識自己。

有五十種家鄉植物的風姿,是近十年用懷鄉、感恩之筆陸續寫下,以及早年鄉居生活這些可用、可食植物所帶來的清貧之樂。

雖說是植物誌,但書寫的更多的是人與植物(自然)彼此的厚生關係、人與土地的美好關係。

  不只描述自己和生命中花草樹木的故事,而是書寫一個轉變中的年代,對已經逝去或即將消逝的生活的感情,將喚起中年人美好的回憶,也讓孩子們累積足夠的心靈資糧,日後偶遇疑惑困頓時能有溫暖的依靠。

●茲就家鄉植物做以下介紹: 1.山棕~棕櫚科,分布琉球、台灣,產全島800公尺以下低海拔山麓。

俗名虎尾棕、棕榔。

為著名之鄉土植物。

常綠灌木,葉為奇數羽狀複葉,長可達2~3公尺,表面濃綠色,葉背灰白色。

雌雄異株,花具濃郁芳香。

葉鞘細密有韌性,富含纖維質,因此常被用來當作掃帚、棕刷等的原料,早期人們亦製做成蓑衣,用以擋雨。

它也是紫蛇目蝶等的食草。

2.樟樹~樟科,分布於大陸、台灣中低海拔山區、日本。

常綠喬木,樹幹有縱裂溝紋。

單葉互生,卵形,全緣,葉背灰白色,三出脈,揉之有香氣;圓錐花序腋生,花黃綠色;漿果成熟黑色,徑約1公分。

 樟樹是常見的行道樹及百年老樹樹種之一。

樟科植物是台灣中低海拔主要樹種之一。

樟樹可提煉樟腦(現在大多是用化學合成品),是台灣清朝至民初重要的出口貨品,又因木質芳香,耐水防蟲,常用來雕刻或製傢俱。

3.龍眼~屬無患子科,為亞熱帶常綠果樹,原產於中國大陸,台灣栽培歷史甚早,台灣栽培的龍眼由於適應性廣、繁殖力強、栽培管理容易,已發展成為台灣最本土化之經濟栽培果樹。

  4.芒果~為漆樹科常綠喬木,植株通常高達15至18米,樹齡長,葉聚生枝頂,革質,長圓形,長披針形,圓錐花序生枝頂,下位花,淡黄色,麗蠅是其最重要的授粉昆蟲,花謝後结核果。

原產自北印度和馬來半島,性喜高溫、乾燥的天氣,營養生長期(根、莖、葉)最適合溫度為24~30℃,氣溫降到18℃以下時生長緩慢,10℃以下停止生長,生殖生長期(花、果)需較高溫度,以排水良好且含腐植質的砂質土壤最適宜。

5.竹~屬禾本科的一個分支竹亞科的總稱,分布在亞熱帶地區,又稱竹類或竹子。

有低矮似草,又有高如大樹。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

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

為多年生植物,有一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

  6.相思~為豆科植物。

常綠喬木,高6~15m,無毛。

枝灰色或褐色,無刺。

莢果扁平,長4~12cm,寬7~10mm,幼時有黃褐色柔毛,種子間微縊縮,先端鈍而有凸頭,基部楔形;種子2~8顆,橢圓形,壓扁,長5~7mm。

花期3~10,果期8~12月。

  7.芭蕉~芭蕉科包括3屬約60餘種,主要分佈於亞洲及非洲的熱帶地區,本科植物為多年生草本,具根莖;葉大,為螺旋狀排列,葉鞘重疊包成假莖;花單性或兩性,一或二列簇生於有顏色的苞片內,下部苞片內的花為雌性或兩性花,上部苞片內的花為雄花,雄蕊5枚;果實為肉質漿果。

最常見的品種為芭蕉屬的香蕉。

  8.稻~禾本科,單子葉,性喜溫濕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

根據生長習性,稻又可分為水稻和旱稻。

通常水稻被分為兩種即秈稻和粳稻。

一般秈稻起源於亞熱帶,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粳稻種植於溫帶和寒帶地區。

9.月桃~為薑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公尺,地下莖肥厚蔓生,好像薑。

葉互生於假莖上,長橢圓狀披針形,蒴果,扁球形。

10.五節芒~禾本科,別名有寒芒、管草、管蓁、芒草,分佈全省低海拔山野、溪流旁、荒廢地、丘陵地以至海岸皆有。

11.白茅~禾本科,分佈在亞洲的溫帶地區,南至澳洲,東非、南非及台灣,生長於開闊草原、山腰、路邊、堤岸或海邊砂地的向陽處。

白茅柔軟、細緻的禾桿是屋頂覆蓋的最佳材料,茅草屋是台灣先民傳統建築的一種,其主要結構體包括樑柱、屋頂及牆垣。

12.苦楝~楝科,分佈遍生於台灣平地及中低海拔丘陵。

用途有(1)庭園栽培:春天開花,花具香味,是優良的庭園植栽。

(2)木材是優良的家具及裝潢的材料。

(3)藥用:性味:皮、果實:苦、寒,有小毒。

13.姑婆芋~是天南星科,分布在森林的底層,陽光不是很充足,果實卻很顯眼,總是被鳥吃掉。

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到姑婆芋,是非常好的庭園造景樹。

  14.咬人貓~屬蕁麻科,別稱蕁麻、刺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大約70~120公分高,葉片薄薄的,形狀像心形,邊緣有雙重的鋸齒;整棵咬人貓全身都有細長、尖銳的針刺毛,和它的親戚咬人狗一樣是有毒的植物,如果被刺到,可是會又紅又腫、又養又痛的喔!解毒的方法用姑婆芋的葉子搗碎、或鹼性的肥皂水、尿液來酸鹼中和,就可以解毒、消腫止癢。

15.油桐~屬大戟科喬木,原產於長江流域,引進台灣已有百年的歷史,主要用來榨桐油。

台灣有木油桐(千年桐,果皮皺摺),和桐油樹(三年桐,果皮光滑)兩個品種。

木油桐生長快速,可做家俱、火柴棒、牙籤等,同時也是火柴和造紙工業的理想材料。

桐油樹以採果搾油為主,果實可用來提煉防水性佳的桐油,馳名國際的美濃紙傘傘面所使用的防水油,便是桐油,另外在化工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也是油漆的重要原料。

16.野薑花~屬薑科,普遍生長低海拔潮濕地。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塊狀而具芳香(似薑,也是其名字的由來),高約1至1.5公尺。

喜歡成群長於水旁,花的嫩芽及花朵皆可當野菜料理,花朵曬乾後可以泡茶飲用。

開出的花很香。

如果你摘下插在水中,置於房裏,可以讓屋裏滿室清香。

17.黃荊~馬鞭草科,生長海邊沙灘上、石礫堆中、岩石縫裡,甚至珊瑚礁岩上,都可看到蔓荊成片著生。

全株都已演化成抗旱、耐風、耐鹽的特性,如全株木質化、匍匐地面生長、枝葉具毛等。

強風寒冷的季節,全株會落葉,以求渡過艱難的環境。

枝葉及種子皆可入藥,據說用來治感冒效果極佳,全株芳香可提神醒腦。

  18.樹薯~為大戟科木薯屬。

一年生或多年生塊根植物,原產於南美洲之巴西,為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澱粉作物之一。

  19.珊瑚藤蓼科珊瑚藤屬植物,原產於中美洲,是蓼科植物當中少見的蔓生植物。

20.木鼈子~瓜科苦瓜屬,別名臭屎瓜,原產地於中國大陸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和四川,台灣分布全島中南部、東部平野、低海拔森林中。

未熟的綠色果實可煮食,但熟果種子,有毒且有惡臭,不能食用。

嫩莖葉及未熟之青果均可當蔬菜煮食或炒食。

  21.藤蔓~依照其生長的習性﹐可以分為喬木、灌木及藤蔓植物。

藤蔓植物通常要攀附在其他比較高的植物或物體身上才能生長﹐沒有主幹﹐也沒有一定的高度。

蔓藤植物攀爬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雞屎藤以纏繞莖、三角葉西番蓮用卷鬚、薜荔在莖上長出附著根、黃藤則利用莖上長出的鉤刺……..等等 22.冬筍~屬寒帶性植物,冬筍長在地表下,挖出後可見到筍被一層金黃色絨毛包住,色澤金黃亮麗,與一般竹筍不同。

其烹飪方法也不同,味道獨特,尤其冬筍火鍋更是鹿谷的招牌菜。

23.木賊~木賊科,別名接骨草、接骨筒、筆頭菜、木賊草、剝節草,分佈全省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溪流旁或堤防上,常見於石頭間或草坡間,一般都成群繁生。

24.甜根子草~禾本科甘蔗屬,別名濱芒、猴蔗、黑猴蔗、野蔗、甘蔗萱、割手,密分佈全台各地生長,多出現在低海拔乾旱的河床地上或溪畔砂石地,多年生草本。

25.七葉一隻花~百合科,葉片亦有4、5、6之分。

  26.流籠~是以前交通不便的時代的產物,它最常看到的地方是在湍急的河流和兩座山之間的交通工具,在兩邊拉一條攬繩再加一個籠子將人或貨物置入其中靠人力或電力的拉動使之到對方,現交通已發達所以已不復見此工具了   ●筆名阿默的由來~   筆名阿默,45年次,國中畢業前曾參加短暫的建教合作,因實在不喜歡電子公司不見天日的單調蒼白工作環境,畢業後即接受保姆、幫傭的工作,之後父親來信,囑她回鄉接受當時的公路局售票員招募考試,隨車生涯在二十二歲那年結束,隨朋友進入輝煌一時的成衣界工作直到結婚。

先生是個修車黑手,筆名赤牛仔(台語),為人敦厚勤勞,當兩個女兒陸續上學之後,也手擎氣動工具和先生一起拆輪胎、拆變速箱甚至拆裝引擎,做起名正言順的黑手,直到四年前大女兒從德國完成學業回國教書為止,竟也當了二十年黑手。

也從二十年前開始,生活上的諸多苦悶催促阿默老師必須為自己不斷湧現的情感尋找出口,於是在先生同意下買了一片山林,也因為在這塊土地上的學習,讓阿默老師逐漸接觸到自然生態知識和相關的自然文學,閱讀到許多可敬可愛的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努力的在為自然環境盡自己一份力量。

正因為早年自願失學,遂以自我學習彌補生命不足之處,閱讀和書寫成了抒發與自我淬礪的方式,十年來陸續寫了二十多萬字,並於二○○六年、二○○九年榮獲玉山文學獎小說佳作和散文第三名。

阿默老師說:「寫這些植物,畫這些植物,是因為喜歡它們,熟悉它們,它們跟其生命有過不凡的交會,也透過不斷的書寫,重新認識自己。

今生,只要拿得動鋤頭,是不會放下手上的這支筆。

★後記~ 這不只是阿默老師個人的生命歷程和生活史,同時扣合了整個社會的時代背景,同時記錄了很多人的共同經驗、共同記憶,喚起庶民的普遍情感。

  在鄉野間……,無論在田邊小徑,或是溪畔淺溝,處處都是她早已熟識的老友,信手拈來,一草一木,彷彿都有說不完的前緣往事。

這一代的生活方式所造就的浮誇心性與環境浩劫無法永續,人們將回頭尋找源頭活水,而這些失落的生活記憶,就是荒徑重啟的路標。

    (部份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網路書評、光寶基金會)                                      牽手推愛/Xuite日誌/回應(1)/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我的相簿 姓名:林讌如 小倉鼠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sgpsmomi's新文章107.5.30.課程紀錄107.4.18.課程紀錄107.6.13.課程紀錄107.5.8.新芳春茶行~~知性之旅107.5.23.課程紀錄107.4.25.課程紀錄107.5.8.課程紀錄107.4.11.課程紀錄107.3.28.課程紀錄107.3.14.課程紀錄107.3.21.課程紀錄106.12.29.課程紀錄106.11.1.課程紀錄106.12.20.課程紀錄106.12.13.課程紀錄 加我為好友我們是一群有愛心.耐心.熱心服務的志工媽咪所組的團體!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sgpsmomi'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HiNet部落格背景音樂功能下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