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清朝時期@ phillipww的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臺灣清治時期,或稱清領時期、滿清據台,意指台灣由1683年施琅攻台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予日本為迄,由大 · 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皇帝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 ... phillipww的部落格部落格大小事,隨時與您分享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306111442台灣歷史---清朝時期?追蹤報報 這篇文章是針對五年級社會中談到的清朝時期(清治)文化做深入的報導。

    臺灣清治時期,或稱清領時期、滿清據台,意指台灣由1683年施琅攻台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予日本為迄,由大 清帝國實質統治的時間,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皇帝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

反對收 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 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功臣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島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 經費,也應保住台灣。

1684年,康熙皇帝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 圖。

          開台時期1683年,清朝政府派鄭成功前部下施琅率領清軍,終於擊潰了鄭克塽,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新曆9月5 日)向施琅投降,並於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髮易服,有人認為是「台灣有史以來首次正式被收編為中國的一部 分」。

        清朝初領台灣之際,明朝宗室朱術桂等因不願投降而自殺,若干鄭家親族如鄭成功第六子鄭寬因擔心遭到迫害而隱 姓埋名。

後人鄭守讓稱此舉因而躲過滿門抄斬,該族從此告誡後世子孫,不得對外洩露其一族為鄭成功的後代身 分。

        明鄭政權文武官員、明朝宗室,以及平民百姓計有萬人,全部依「偽文武官員丁卒,與各省難民」分別載入中國大 陸內地各省墾荒。

清朝為示寬大,將鄭克塽移往北京後封公爵為海澄公,並賜旗籍正紅旗漢軍,限制其居住遷徙自 由。

      逐步增置廳縣   約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逐步增置廳縣1684年(康熙23年)4月14日,台灣(時為台廈道台灣 府)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三個縣,府治設在今台南市;1718年康熙57 年間,藍廷珍升任南澳總兵,返鄉論及鎮守南澳事宜,藍鼎元乃上書數千言,1721年康熙60年,朱一貴起事反清, 藍廷珍奉令平台,藍鼎元奉邀隨行,後應漢人拓墾範圍擴張又於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增設彰化縣、淡水廳,雍 正5年(1727年)將原隸屬台灣府之澎湖改設為澎湖廳;到嘉慶十七年(1812年),宜蘭地區開墾人數之和已達數 萬之多,應居民要求故又增設噶瑪蘭廳,之後並重新畫區,1787年(乾隆52年)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

但大體上, 清廷的治台政策,主要仍是依循內地的統治情況,視情況先鼓勵人民開墾,其後再由官方在隨後設置行政單位,或 是依據軍事的需求來調整。

此種策略一直到1874年日軍在牡丹社事件中犯台之後,才有所改變。

      來自日本的壓力(1871年-1873年)   日本於明治維新後,於1871年,發生琉球宮古島的居民六十六名漂流至南台灣恆春半島、其中五十四名被高士佛社 的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剩下十二名脫險返國的「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

琉球同時受到日本及清朝的保護,日本 以「懲辦凶手」為藉口,出兵台灣,1874年攻打台灣牡丹社原住民,即「牡丹社事件」。

雖原住民打贏,但中、日 雙方仍簽訂條約,清朝須負賠償費,日本撤兵。

日本政府利用此事件,以及小田縣民遭卑南族洗劫財物事件,使清 朝承認牡丹社事件,日本出兵台灣為「保民義舉」,令日本領有琉球的承認,並將勢力擴及台灣。

翌年1872年,日 本政府設領事進駐福州探窺台灣情形,並暗地裡派遣陸軍少校樺山資紀(後為首任台灣總督。

)與在中國留學的水 野遵到台,做實地調查。

與此同時,以破例年薪一萬二千銀元將美國前駐廈門領事、精通台灣事務的李仙得(C.W. LeGendre)聘為外交部顧問,進行向台灣出兵的準備。

對李仙得甚至答應將來任命他為台灣總督。

        李仙得1867年於廈門領事任內,與南台灣的原住民酋長卓杞篤之間締結有關救助海難的條約。

當時在台灣南部海 上,美國船之外有多數外國船遇難,遭難者被原住民殺害的事件頻頻發生,但清政府借口原住民與其所居住區域為 「化外之民、化外之地」而推諉責任,所以李仙得經過美國政府認可,直接與卓杞篤締結條約。

      日本外交大臣副島種臣於1873年三月赴北京交換「日清修好條規」批准書時,為牡丹社事件向清政府提出交涉。

清 政府以台灣居民係「化外之民」,該地區屬於「教化未及之地」為由,迴避牡丹社事件的責任。

受此回應,日本政 府即於翌一八七四年四月,任命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台灣蕃地事務都督、大隈重信為台灣蕃地事務局長、李仙得為 事務局二等官,做為出兵台灣的首腦陣容。

由西鄉率領日軍,同年五月十七日由長崎出發,二十二日在台灣南部的 恆春附近登陸。

雖然受到瘟疫與台灣原住民游擊式反抗所困擾,仍於六月成功地佔領「蕃地」。

      西鄉等佔領台灣南部期間,日本政府派遣大久保利通為全權大使,由李仙得陪伴前往中國,重覆交涉的結果,於同 年十月三十一日締結「北京專約」,清廷以購買日軍所建房舍道路名義付日本五十萬兩銀錢,而日本則答應由台灣 撤兵。

清政府在條約中稱日本出兵台灣是「保民義舉」,並且同意支付受害者遺族慰問金十萬兩白銀。

其中保民所 指為「日本國小田縣民」,但日本片面解釋為中國政府對琉球屬日的承認。

      日本出兵台灣,成為清廷的一種警訊。

清廷在日軍到達台灣後的1874年五月二十七日,迅速任命沈葆楨為「欽差兼 辦理台灣海防事務大臣」並派遣來台。

沈葆楨由船艦兵員隨伴,於同年六月十七日到達台灣,顯著地強化台灣的防 衛力量。

不過,沈葆楨的任務非要與日本一戰,而是要積極使台灣發展。

                  消極轉變為積極的關鍵   沈葆楨到任不足一年,被提升為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而離開台灣,以致其改革構想未完全實現,但由其繼任者、福建巡 撫丁日昌繼承下來。

丁日昌和沈葆楨一樣是屬於清末改革運動、「洋務運動」的推行者。

其施政計劃,包括把沈葆楨的 政策推進更上一層外,為強化台灣內部以及與清廷的連繫,敷設通信用電線,以及在基隆至恆春之間建設縱貫鐵路等。

但是,丁日昌的任期也很短,在任中所實現的主要業績,只有台南與打狗間及台南與安平間、合計九十五公里的通信電 報用電線敷設而已。

  鴉片戰爭之後,清廷認為列強對清領土及屬地抱有企圖。

日本出兵以後,直接以武力攻台的是法國。

法國為著清的 藩國越南發生清法戰爭1884年四月,派艦隊強行進入基隆港,除測量港灣外,並強制購買煤炭。

同年八月,又登陸 基隆將砲台加以破壞,並在市街遊行威嚇後撤退。

其後,又於九月攻擊基隆及淡水、十一月至翌一八八五年二月期 間反覆地攻擊基隆周圍。

法軍一時也曾佔領,但是結果未能完全佔據台灣北部,於是將目標轉向防衛較弱的澎湖 島,1885年三月底佔領澎湖。

及至四月中旬,以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國為前提,成立清法兩國停戰協定,解除對台 灣海上的封鎖並由澎湖島撤兵。

這次法國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使清政府認識台灣的重要性,成為台灣清治消極轉變 為積極的關鍵。

        清法戰爭與臺灣建省 在清法戰爭中,清政府於1884年六月授與前直隸陸路提督劉銘傳巡撫頭銜,使其負責台灣的行政與軍務。

同年七 月,劉銘傳到達台灣,因鑑於北部遭受法軍攻擊的情勢,親自駐守台北。

劉銘傳就任管轄台灣及福建的福建巡撫 時,向朝廷建議台灣與福建分離被採納,1885年十月台灣成為獨立「省」,劉銘傳被委任為第一任台灣巡撫。

福建 台灣省成立後,立即修改行政區劃:台灣省之下,設台東直隸州與管轄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基隆廳的台北 府,管轄台灣縣、彰化縣、雲林縣、苗栗縣及埔里社廳的台灣府,管轄安平縣、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及澎湖廳 的台南府等三府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

將臺灣省省會定於台灣縣(今臺中市)。

此時重編之行政區域,成為後來日本 以及國民黨政權統治時代的基礎。

劉銘傳創設直屬台灣省的三十幾個機構,又把原來的機構加以改組。

其中比較重 要的有徵收稅租的稅厘總局、負責樟腦專賣的腦務總局、徵收茶稅的茶厘總局、負責食鹽生產與徵稅的鹽務總局、 推行煤炭採掘的煤務局、促進海上運輸與管理的輪船局、推行開拓與開墾的撫墾局、負責公眾衛生與疾病治療的官 醫局等等。

幾乎所有這些機構,雖然名稱有所改變,都被日治時代的台灣總督府繼承下來。

       台灣建省僅十年。

·劉銘傳(第一任巡撫):1885年9月10日–1891年2月27日 ·沈應奎(以臺灣布政使代巡撫):1891年4月28日–1891年10月15日 ·邵友濂(第二任巡撫):1891年10月16日–1894年9月15日 ·唐景崧(第三任巡撫):1894年9月16日–1895年3月23日            開山撫番 清朝經牡丹社事件的刺激,日本大舉入侵臺灣,是以「番地」並非隸屬清國版圖為藉口。

自此,清廷治臺政策改弦更 張,轉而積極經營,歷任來臺的大員沈葆楨、丁日昌及劉銘傳,相繼推行「開山撫番」等各種措施,強使臺灣東部納入 清國版圖,以杜絕外國入侵的口實。

沈葆禎上奏朝廷開禁後山,廢除清國人渡臺各種禁令,鼓勵移民至後山開墾;開闢北路、中路、南路三條由前山到後山 的道路,並任命幹員先行撫番。

其開山步驟為:屯兵衛,利林木,焚草萊,通水道,定壤則,招墾戶,給牛種,立村 堡,設隘碉,致工商,建城郭,設郵驛,置廨署;撫番計劃為:選土目,查番戶,定番業,通語言,禁仇殺,教耕稼, 修道途,給茶鹽,剃髮令,設番學,變風俗。

光緒二年(1876年)福建巡撫丁日昌至臺主持臺灣事務,三年(1877年)三月釐定「撫番開山善後章程二十一 款」。

2006年11月20日,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於中國時報投稿《寧勿劉銘傳》一文表示:「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 詬病的,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

」         反抗事件 在清朝治台的212年中間,反抗事件層出不窮,伊能嘉矩在其著作《台灣文化志》中表示,清朝兩百餘年的統治,實際 上就是「對移民叛亂的鎮壓和漫無計劃的綏撫工作的歷史」。

在這段期間,百姓暴動頻起,總計發生了百餘次反抗事 件,其中大規模者達三、四十起,俗諺稱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在這些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當中,1721 年的朱一貴事件(國號永和)、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 「叛亂案」。

一般學者都同意,發生這些叛亂的主因,不外乎清廷從大陸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 住民的高壓政策等;另外,還有台灣男女比例懸殊之說。

然而,如果我們論及這些動亂和台灣意識之發展的關係的話, 雖然史明(1980,200)宣稱這些動亂「在實質上,已經非常合乎近代殖民地解放的革命理念」,且有史料證明,清 治臺灣三大叛亂案主角或多或少都與洪門天地會有關,且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譚人鳳在《社團改進會意見書》中寫道: 「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實種於二百年於前之洪門會黨」,而臺灣就是洪門天地會發源地之一」。

但是,多數學者似 乎並不盡同意這樣的看法。

比如說,黃昭堂(氏著,1996,86)就這樣認為:在十七、八世紀時,台灣住民之間已經 有了作為『台灣人』的共同意識。

清國統治下的台灣漢族系住民稱大陸為『唐山』,稱大陸人為『唐山人』;但是,和 這個稱呼相對應且通用於一般住民間的台灣住民之總稱卻付之闕如。

清治時期民變的領導人物有:蔡機功、吳球、劉卻、朱一貴、吳福生、林爽文、陳周全、楊良斌、張丙、洪協、洪紀、 林恭、戴潮春、施九緞、朱蔚        朱一貴事件 於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起兵反抗清庭統治,攻下臺灣府城(今臺南市),復國號大明,年號「永 和」,且廢除滿服、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

朱一貴登基時頭戴通天冠,身穿黃龍袍,以玉帶 圍之。

但官員爵位封得太多,衣服一時準備不及,只好向戲班索取戲服代替,而仍然不足,出現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 衣的景象。

後於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中,起事者和附從者亦有「留髮」去辮現象。

朱一貴事件最後因整個起事集團 分裂為使用閩南語泉漳片的閩籍墾民和使用閩南語潮汕片的粵籍墾民二股勢力而敗亡。

        原住民反抗事件 主條目:巴布拉族、大肚王國、撒奇萊雅族和噶瑪蘭族 1731年(雍正九年)年末暴發大甲西社番亂(亦稱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巴布拉族消失,大肚王國滅亡,這場反抗事 件過後,參與的男性原住民幾乎被屠殺殆盡,造成「番童少雁行,番婦半寡居」的情景。

1878年,噶瑪蘭族聯合撒奇 萊雅族與清兵對抗,發生加禮宛事件(亦稱達固湖灣事件),撒奇萊雅族開始流離失所或隱居他族,從此消失在歷史紀 錄中而被認為是在清末消失滅絕的原住民族。

噶瑪蘭族群則主要的精銳盡失,餘眾或向南逃竄或歸降清軍。

原住民的抗清事件,以清國政府的「開山撫番」政策開始之後最頻繁,較重大的有1875年「獅頭社事件」(內外獅頭 社事件)、1876年「太魯閣事件」、1877年「大港口事件」(奇密社事件)、1878年「加禮宛事件」、1886年 「大嵙崁社事件」、1887年「中路開山事件」、1888年「大庄事件」(卑南呂家望事件)、1895年「觀音山事件」 等。

「開山撫番」完全無視原住民的傳統生活領域,原住民若有不服從者,下場就是遭到清軍「破庄滅族」、「喪身滅 社」,因此造成許多部落喪失家園、流離失所,例如,加禮宛事件之後的撒奇萊雅族和噶瑪蘭族。

          分類械鬥事件 清治時期的分類械鬥,主要以不同祖籍間的「閩粵鬥」及「漳泉拚」為主,也有不同姓氏間或職業間的械鬥。

起因 為:一、經濟因素,爭奪田地或水源。

二、社會因素,羅漢腳人數眾多,因細故釀成大禍。

三、政治因素,官府無 力管轄,加上貪贓枉法,民間遂以私鬥了斷。

       會黨叛亂 主條目:洪門、天地會和三合會 洪門天地會以民族解放革命為宗旨,創始者為鄭成功,修整者為陳永華,分佈極廣。

洪門中存有許多反滿規矩,如 入會時必披髮,因大長辮非漢族之物,另見祖宗衣著亦復明時衣冠。

鄭成功辭世以後,洪門會章依舊傳承下去,滿 清台灣三大叛亂案主謀,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皆曾借洪門天地會的力量發起革命。

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起點,便 由洪門傳播出支系三合會首領介紹入會,並開山立堂,改組致公堂,創立興中會,山名大陸山。

但此種會黨,在清 治時期是嚴重違法。

大清律例明定:「異姓歃血訂盟結拜兄弟﹐均照謀叛未行律﹐為首絞監候﹐為從減一等。

若聚 眾20 人以上﹐為首絞決﹐為從發往煙瘴地帶從軍」。

現代在鹿港就建有福靈宮,專為洪門天地會林爽文反清起義事件所 設立,其主神位是林爽文的平海大將軍「王勳」。

另外在台中縣沙鹿「福興宮」,也是崇拜在林爽文事件中,以標 榜(反清獨台)天地會九龍山的王勳,並尊為主神來祭祀。

 從這次的深入報導,我學習到: 清治時期(清朝統治時期) 由鴉片戰爭之後,清廷認為列強對清領土及屬地抱有企圖,才從消極統治轉變成積極統 治,不過是因為法軍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才從消極轉變成積極。

                     phillipww/Xuite日誌/回應(2)/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hi大家好我是phillipww日誌相簿影音 mh1350219's新文章台灣歷史---清朝時期介紹-minecraft當個創世神我的電腦作品電玩資料”初音未來”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mh1350219'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時鐘呦~ 馬力歐 ^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