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知識- 兒童依附關係@ RT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 Bowlby於1950年代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對「依附」的定義是說:「孩子依附於某人,是指他對某個特定人物或在某個情境有強烈尋求親密和 ... RT久石讓-ザナルカンドにて詢問音樂,請來信:[email protected]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801101750小小知識-兒童依附關係?小小知識學是知也其實以下是我的心理學報告 算是精簡的部分 壹、前言   兒童的人際關係發展,對未來的社會性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其一是垂直的關係,即是兒童與成人的關係,這種關係可發展兒童基本的社交技巧;另一則是水平的關係,即是與同儕相處的關係,這種關係須培養與同儕相處的社交能力,而成功的同儕關係有助於發展社交能力,且預防或減少兒童適應不良的問題發生。

  兒童良好的社交技巧有助於獲得良性的回饋,以利其滿足心理需求,並建立較為正向的自我概念;同時也有助於建立同儕關係和獲得較佳的學業表現。

人與人之間,以及在團體中必須遵守某些規則,才能相安無事的一起生活或工作。

規則的目的在確保溝通與互助的和平順暢,所以兒童必須瞭解規則在人際互動中的重要性,並且學習去遵守,才能避免他人的排斥或引起人際相處的衝突。

如果兒童可以學習懂得稱讚、得體表達、分享與合作、願意輪流、建設性回饋、同理心、善於交談、懂得拒絕、非語言技巧、自我肯定、衝突處理等諸多技巧,都將有助於未來人際關係的維持與創造。

  兒童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在人際關係發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什麼是依附關係?依附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繫的一種傾向。

通常這個人就是自己的母親,但也可以是其他撫養者或者是與嬰兒互動密切的家庭成員或是褓母。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Bowlby於1950年代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Theory),對「依附」的定義是說:「孩子依附於某人,是指他對某個特定人物或在某個情境有強烈尋求親密和接觸的傾向,特別是在孩子害怕、疲累或生病的時候。

這是孩子們會有的行為特質,這個特質改變不易也少受當下情境的影響」。

  張氏心理學辭典中「依附」有三個解釋:「第一個是指人際間在情感上甚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第二個是指嬰幼兒期接近依賴父母,惟恐父母離開的情形;第三則是指某一刺激與某一反應發生聯結以後的情形。

」   依附發展是嬰兒與撫養者之間一種積極的、充滿深情的感情聯結。

他對於激發父母和照顧者更精心地養護後代,對兒童形成最初信賴和不信賴的個性特點,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存在。

貳、依附發展的過程   首先,需知道依附關係並不是突然出現的,根據心理學家分析,依附關係有其階段性可以探究,依附關係發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還有文化差異,但依附發展的模式基本一致。

嬰兒對專門照顧者表現出明顯的依附的同時,對陌生人的態度變化很大,大多數的嬰兒都會因此而產生「怕生」的現象。

發展階段的分段大抵如下表所述: 第一階段,出生~三個月,對人無差別反應的階段,嬰兒對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哪怕是一個精緻的面具也會微笑。

他們喜歡所有的人,最喜歡注視人的臉。

見到人的面孔或聽到人的聲音就會微笑,以後還會咿呀地「說話」。

第二階段,三~六個月,對人有選擇反應的階段,嬰兒對母親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應與對陌生人的反應有了區別。

嬰兒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

對陌生人的反應明顯減少,但仍有這些反應。

第三階段,六個月~三歲,積極尋求與專門照顧者接近,嬰兒從六、七個月起,對依附對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關切。

當依附對象離開時,就會哭喊,不願使其離開;當依附對象回來時,會顯得十分高興。

只要依附對象在他身邊,他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圍的環境,彷彿依附對象是嬰兒安全的基地。

參、依附類型   探討依附關係的類型之前,先對較常用的依附關係測量方式做簡要說明: (一)Anisworth等人(1979)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驗,包含八個步驟的標準化實驗程序,觀察小孩與其母親短暫分離以及重聚時的反應,是依附關係測量量表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Waters&Deane(1985)參酌依附理論,再透過一系列的家庭訪問,收集各個情境中小孩的行為反應,編製包含100個項目的卡片,由父母觀察,稱為依附Q分類,具有效度,但資料不易分析。

(三)Main、Kaplan&Cassidy(1985)根據Anisworth等人的觀察方式,同樣利用實驗的方式觀察六位幼兒重聚時的反應,稱為六歲幼兒依附測量法。

  根據各種依附量表的測量而做的解釋,皆將依附類型區分為三到四種的類型,最常見的兩種如下所述: (一)根據Anisworth等人(1979)的陌生情境測驗,將依附類型分為三種:   1.A類型-逃避依附型(Avoidant)   這類兒童對母親在場或不在場影響不大。

母親離開時,他們並無特別緊張或憂慮的表現。

母親回來了,他們往往也不予理會,有時也會歡迎母親的到來,但只是短暫的,接近一下又走開了。

這種兒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親的安慰一樣。

實際上這類兒童並未形成對人的依附,所以有的人把這類兒童稱為「無依附的兒童」。

  2.B類型-安全依附型(SecurelyAttached)   這類兒童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對陌生人的反應比較積極並不總是依偎在母親旁邊。

當母親離開時,他們的探索行為會受影響,明顯地表現出一種苦惱。

當母親又回來時,他們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很快地又平靜下來,繼續玩遊戲。

  3.C類型-反抗依附型(Resistant)   反抗性依附的兒童逢到母親要離開之前,總顯得很警惕,有點大驚小怪。

如果母親要離開他,他就會表現極度的反抗,與母親在一起時,卻又無法把母親作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

這類兒童見到母親回來就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甚至還顯得有點發怒的樣子。

如兒童見到母親立即要求母親抱他,可剛被抱起來又掙扎要下來。

要他重新回去玩遊戲似乎不太容易,不時地朝母親那裡看。

(二)根據Anisworth(1979)、Main&Solomon(1990)的「幼兒依附關係量表」,將依附類型分成四種:   1.安全依附型(SecureAttachment)   一個安全依附型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當媽媽離開時可能會難過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小孩會很快地靠近媽媽尋求安撫。

  2.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此類型的小孩即使當母親就在身旁時,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

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非常的沮喪;當母親回到身旁時,孩子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母親保持親近卻充滿憤怒,當母親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抵抗。

  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這種依附類型導因於母親採取某種照育方式--這種方式是她有時會忽視孩子的需求,直到其他活動完成後才關注孩子;而且她給的關注有時是出於為了滿足她自己的需求,而且這種關注有時會超過孩子想要的。

  3.迴避型(Anxious-avoidant)   此類型的小孩會迴避和忽視母親的存在,不表現出情緒在母親離開或回來。

孩子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

小孩對待陌生人和母親是一樣的。

沒有太多的憤怒,不管誰在這個環境。

  4.紊亂型(Disorganized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

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

小孩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

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

面對照顧者,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

肆、感情依附的強度   感情依附強度可以分為分離的焦慮與對陌生人的反應。

當嬰兒已發展了感情的依附,照顧者若要與嬰兒分離,他們將變的心緒不寧。

當照顧者離開時,他們抗議並試著去跟隨,這些行為被認為反應了「分離的焦慮」。

許多研究曾從事了解,當嬰兒自他們的照顧者予以分離時,他們將有哪些行為。

例如JohnBowlby指出,一個有相當安全依附感的15~30個月大的嬰兒所具有的特點有: 1.抗議:對欲離開的照顧者哭,尖聲叫喊並試著去跟隨;睡眠期間嗚咽難以撫慰。

在分離的最初三天抗議行為尤為強烈。

2.失望:減少的抗議伴隨著悲傷與感情的撤離。

一些嬰孩變成敵對與拒絕友誼的表示;另一些嬰孩則變成不區分與不快樂的依附-特殊的臨時照顧者。

3.不依附:此種情況在兒童與照顧者再聚會時可觀察到。

當照顧者接近時兒童會把臉轉開;此時他是安靜但缺乏感情或充滿眼淚。

兒童似乎恐懼再有另一次分離的可能性。

  而對陌生人的焦慮,如同分離的焦慮,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感情依附的指標。

伍、依附關係的理論   關於依附理論的一著名系列動物實驗是HarryHarlow對恆河猴所做的實驗,此實驗顯示依附不僅僅是由生物本能,如饑餓所激發。

在這一系列實驗,新生恆河猴出生後很快從牠們母親身邊帶走,並為牠們提供了兩個代理母親,一個是由串滿食物的鐵線做成,另一個是把木頭套上泡沫橡皮和毛衣做成,兩個人偶皆加溫並可在胸前裝上奶瓶提供食物。

此實驗是觀察猴子會依附在提供柔軟衣物接觸的人偶或提供食物來源的人偶,結果這些猴子會趴附柔軟衣物的人偶,無論提供食物與否。

這些猴子有柔軟衣物人偶在附近時,也會較為積極探索周遭,似乎此人偶為牠們提供了一種安全感。

  在正常的情況下,每個健康的嬰兒都會形成一種依附。

依附是怎樣產生的呢?是先天固有的?還是後天獲得的?至今存在幾種解釋。

1.習性學理論 以英國精神病學家JohnBowlby為代表的習性學理論,認為依附是一套本能反應的結果。

這些本能反應對於種性的保護和生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習性論者強調了嬰兒早期的社會信號-哭、笑、依附等在依附形成中的作用,還把依附看成是由母子雙方共同協調發展起來的雙向過程。

2.心理分析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強調嬰兒在與能夠滿足其生物學上需要的對象保持接觸時,投入具有性特徵的能量「libido」的重要性(性本能表現為一種力量,正是借助於這個力量,性本能才能完成其目的。

這種力量,或者說一種能量、一種衝動,佛洛伊德把它稱之為「libido」)。

按照心理分析理論,出生後的頭兩年,嘴是滿足本能需要的泉源。

由於母親為嬰兒提供食物,於是母親便成為與滿足需要相聯結的對象,也自然地成了依附的對象。

3.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與心理分析理論一樣,十分重視餵食在依附形成中的作用。

由於照顧者總是與滿足嬰兒的實務需要相聯結,減少了餓這個基本的內驅力,從而使照顧者獲得了二級強化,成了滿足嬰兒需要的客體。

在學習理論看來,依附是一種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

4.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並不強調滿足需要的動機在依附中的作用。

認知理論推測,嬰兒的依附必須具有某些認知能力。

首先,嬰兒必須學會區分環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這種能力,就會把周圍接觸的人都看成是同樣的,既不能發展對專門人的依附,也不會在見到陌生人時感到害怕。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完滿地解釋依附的產生,而上述幾種理論都只從各自的理論體系出發,而對依附做了說明。

陸、依附不良影響與補救措施 一、依附關係不良:「反抗依附型」與「逃避依附型」。

(1)「反抗依附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對於這樣的孩子,要找出他要人抱的原因,其原因可能是孩子累了、餓了、或是不想走了,因此爸媽帶孩子外出時,也應注意是不是到了孩子平常休息的時間,若孩子真的需要休息,則可視情況抱抱孩子或是休息一下。

若孩子感到腳酸,則應注意孩子鞋子的舒適度,挑選適合孩子的鞋子才能減輕孩子的負擔。

(2)「逃避依附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對於這樣的孩子需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

爸媽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再多走幾步,再過十分鐘我再抱你唷!」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走路。

走了一段路之後也可給予孩子獎勵,讓孩子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走路這件事情。

父母若怕孩子太累,也可以改用手牽著孩子的方式,或是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父母的支持鼓勵是安撫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保持良好依附關係,孩子若是和爸媽們依附關係不良,就必須思考和爸媽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爸媽應該給予孩子安心的感覺,讓孩子充滿安全感,才能再去面對外在的世界。

二、亞斯柏格症(Asperger’sSyndrome):   個案通常是在兩歲左右逐漸出現社會情緒障礙和人際互動異常,極度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講話像學者、常對某事物有執著且特殊喜好。

在早期,小孩子會有「反應性依附障礙症」,他們喜歡自己獨處,對個人空間有強烈自主性,如果其他人太靠近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從事的遊戲大多是機械性活動,像組合、拆解,內容缺乏彈性。

努力想社會化但經常受挫,且由於眼睛不太看人,對於一般人都能理解的社會訊息感到極大困難,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

  他們懂的單字和詞很多,但溝通卻有困難,像是不太會用適當的音量,或在適當時機提出要求,內容大多集中在他們喜愛的主題,而且千篇一律。

他們不易了解笑話,有壓力時,溝通品質明顯退步。

雖然這類的小孩有社會情緒和人際互動的困難,但也有很多優勢能力,他們可以十分專注於有興趣的事物,不易分心;有的對於字詞具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在某些科學領域上有著高深的知識。

  要協助亞斯柏格症的小孩,一方面可至有開社會情緒課程的醫院接受專業協助,或家長可利用一些日常的具體事物、圖像或實際演練的方式引導。

平時在家,家長應以開放傾聽的態度,鼓勵小孩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若小孩遭到挫折或被同學欺負,也不要有太大的情緒反應,除了傾聽,也可以和小孩一起討論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對於固執性較強的小孩,家長曾允諾要做什麼事卻不得已更改時,應提早跟小孩說,並提出解決方法,避免引發太大的情緒反彈。

此外,平時可利用機會教導小孩事情的多面樣,A看到的不一定就是B看到的,增加其彈性思考的能力。

參考書目: 1.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九年版。

2.曹端真:《輔導與諮商學報》第164期-《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一九九九年。

3.陳明男:《兒童發展》,渤海堂文化公司,一九九零年版。

4.劉佳閔:《幼兒的依附關係、語文智能及人際智能與心智理論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二零零四年版。

5.紀怡如:《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二零零一年版。

6.詹棟樑《兒童人類學-兒童發展》,五南圖書出版,一九九四年版。

7.蘇建文等人《發展心理學》,心理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踢踢/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不該|日誌首頁|二十四節氣-小寒上一篇不該下一篇二十四節氣-小寒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wwcrt's新文章HappyBirthdayTo25奴性始、拾PromiseFinally《讀點書吧》好感度200%UP《讀點書吧》小,是我故意的《讀點書吧》請偷走海報!:原研哉的設計隨筆集《讀點書吧》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我的役男日記(3)側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cwwcrt'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JustforLearn踢踢文字工作坊Dr.Eye譯典通知訊網台大FunLearn教育系系務推廣Blog教育系女籃Blog博客來網路書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