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登革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裝設紗窗、紗門。

· 登革熱流行期間,睡覺時應掛蚊帳。

· 應選購環境保護署登記合格之環境衛生用藥,於家庭陰暗處噴灑,非必要時不使用殺蟲劑。

· 白天室內陰暗處可使用捕蚊燈 ... 預防登革熱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它的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登革病毒依其抗原性分為1、2、3、4型。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登革熱病毒只能存於人、猴及病媒蚊體內。

登革熱之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

病毒必須藉由病媒蚊叮咬才能從人傳給人。

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從開始發燒的前一天直到退燒都具有傳染力)8至15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重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熱病毒可引起出血性登革熱。

登革熱的種類:(依病情嚴重程度區分) 典型登革熱 出血型登革熱 出血性登革熱 登革休克症候群 登革熱的症狀: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有發燒(39°C至40°C)或惡寒、皮膚出疹併有四肢痠痛、肌肉痛、前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

出血型登革熱的臨床症狀,主要是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全身倦怠、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和恢復期出疹等。

☆治療關鍵時刻: 出血性登革熱之治療關鍵時刻,大約是發燒將要退的時候,或是燒退了之後24至48小時,可能發生血漿滲出。

若病人皮膚濕冷、四肢冰涼、坐立不安時,即要帶病人看醫生,不要誤以為熱退了沒關係,病人病後比較虛弱而已。

  ※ 出血性登革熱不同於典型登革熱,死亡率約15至50% ※ 注意事項: 罹患登革熱的患者要多休息,補充水分,與醫師充分合作,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大約一個星期後就能逐漸康復,不會有後遺症。

患者在生病期間,若被病媒蚊叮到,會將病毒傳給病媒蚊,病媒蚊再去叮咬別人時,就會把病傳給別人。

為了不使病再傳染別人,患者在生病期間臥床要掛蚊帳,而且要清理住家環境,不使病媒蚊孳生。

前往東南亞旅遊,返國後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交代旅遊行程,提供醫師診治參考,避免登革熱境外移入。

防治登革熱應避免白天被蚊蟲叮咬: 裝設紗窗、紗門。

登革熱流行期間,睡覺時應掛蚊帳。

應選購環境保護署登記合格之環境衛生用藥,於家庭陰暗處噴灑,非必要時不使用殺蟲劑。

白天室內陰暗處可使用捕蚊燈滅蚊。

※ 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方法 ※ 撲滅蚊子就沒有登革熱: 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這兩種蚊子都是在白天吸血,吸血場所大多在屋內或野外陰暗處,如樹林或竹林內。

病媒蚊孳生的場所為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盛水之各種容器,比如鐵桶、廢輪胎、花盤及樹洞、排水溝等。

清除孳生源為將上述病媒蚊的孳生場所清除乾淨,不需要的容器去掉,必須盛水的容器比如花瓶、水缸等,至少每週要倒棄一次,以便清洗。

清洗時必須用刷子將內壁用力刷洗,才能將病媒蚊的卵洗淨。

請注意您的家中及周圍環境,消除蚊蟲孳生場所,如地下室有積水,請投置亞培松或陶斯松於其中或抽水排空,避免病媒蚊孳生。

室內孳生源:冰箱底盤、花瓶、水生植物容器、水槽、貯水缸,每週清洗、換水。

室外孳生源:廢輪胎、花盆、空罐。

清除後,交清潔隊運走或通知環保局處理。

殺蟲劑之安全使用須知: 凡是殺蟲劑,對人畜都是有毒的。

但是只要使用前後有充分的準備與預防措施,這類的危險是可以避免的。

噴射殺蟲劑時,噴射人員應著長袖衣服,帶帽子、口罩、眼鏡,穿膠鞋、戴橡膠手套等,儘量減少身體直接接觸殺蟲劑的機會。

噴射殺蟲劑時,不可吸菸或喝水,以免藥劑被吸入或沾汙口部而引起中毒。

民眾應事先將食物收藏好,飲水加蓋,小孩應看顧好,噴射藥劑後,不得赤腳走入噴射藥品區,家禽、家畜應關好,以免誤食因中毒落下之昆蟲,而間接中毒。

※Englishversionlink Dengueandseveredengu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