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與傳經之旅】鵪鶉、嗎哪為何是每天降下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賢者說,神是以色列人的父親,神樂意藉著鵪鶉、嗎哪來供應他們每天的需要,祂更期待以色列人與祂有更親密的連結。
藉著天天領受神的恩典,我們得以 ...
繁體版
生活情報
徵才資訊
刊登廣告
關於我們
奉獻支持
會員登入
【聖經與傳經之旅】鵪鶉、嗎哪為何是每天降下來?
緊急救援今日報建置4.0官網!
即時
教會
信仰
話題
國際
人物
見證
活動
家庭
職場
生活
專欄
生活情報
【聖經與傳經之旅】鵪鶉、嗎哪為何是每天降下來?
2018/11/0218:30
8533
作者/佈亮
A-
A+
藉著天天領受神的恩典,我們得以天天敬拜神,明白祂的恩典道路。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聖經誦讀】
他們天天尋求我,樂意明白我的道,好像行義的國民,不離棄他們神的典章,向我求問公義的判語,喜悅親近神。
(以賽亞書58:2)
【傳經奇遇】
賢者的門徒提問一個有趣的問題:「耶和華神不會嫌麻煩嗎?為什麼不一次就給夠一年份的食物,而是要在每一天早晚才賜給他們?」
其實門徒們已經考慮了各種的可能性,諸如:他們需要常常移動,攜帶重物不易、保存新鮮度是一個問題…。
賢者面對門徒們的詢問,他使用一個比喻來解釋。
有位國王每年都會賞賜兒子一大筆金額,但國王發現,兒子只會在拿錢的那一天才出現。
所以,國王改變了方法,他把那一大筆分成好幾分,國王就可以常常看到自己的孩子。
賢者說,神是以色列人的父親,神樂意藉著鵪鶉、嗎哪來供應他們每天的需要,祂更期待以色列人與祂有更親密的連結。
藉著天天領受神的恩典,我們得以天天敬拜神,明白祂的恩典道路。
【禱告委身】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天天與祢同行,活出討祢喜悅的生活、不離開祢的面,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
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關鍵字
聖經與傳經
傳經之旅
傳經
鵪鶉
嗎哪
分享
上一則
生命最後一刻都在書寫的典範 道聲社長殷穎牧師追思 至終不忘培育文字事工
下一則
張鈞甯11年來持續資助:從這些孩子的眼神 看見最初投身公益的自己
重點新聞
「我們不是門徒,就不可能帶出門徒!」 Z世代青少年,還在過「二分法的生活」嗎?
結婚、離婚與再婚前請三思! 江兒牧師提14要點:繼親關係不能像即沖咖啡,立即求好
台南「攜手愛無限」,媒體、教會與政府踏出合作首步轉化在地,市府:願與教會同擔同行
推文要價8千萬、圖像5百萬,NFT到底是什麼? 2021熱搜關鍵字,基督徒如何看待?
德國牧師因收容難民遭法院裁罰,兩難抉擇頻傳:當看著痛苦之人的眼,我必須採取行動!
即時新聞
【梁蓓禎專欄】「我的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好呢?」給正在煩惱的爸爸媽媽...
福音歌手罹罕病、癌症,聲音失而復得 視死蔭幽谷為「祝福印記」:把握每個傳愛機會!
【張振華專欄】神幫助絕望的人
從「女王背後的男人」看見:對信仰感到迷茫時,如何找回生命活力?
【雷小盈-TheOne專欄】你的「負面思想」會使問題「惡化」
生活情報
誠徵假日工讀生(或在職兼差)
樊鴻台牧師神蹟再現線上特會
免費索取聖誕禮物包
2021歐德樂器待售古琴、名琴(歡迎預約觀賞試奏)
教會牧者/同工/兒童主日學【伯特利之家】
以賽亞心理諮商所
即時新聞
【梁蓓禎專欄】「我的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好呢?」給正在煩惱的爸爸媽媽...
福音歌手罹罕病、癌症,聲音失而復得 視死蔭幽谷為「祝福印記」:把握每個傳愛機會!
【張振華專欄】神幫助絕望的人
從「女王背後的男人」看見:對信仰感到迷茫時,如何找回生命活力?
【雷小盈-TheOne專欄】你的「負面思想」會使問題「惡化」
更多新聞〉
延伸文章資訊
- 1神降嗎哪和鵪鶉 - 中文聖經網
出埃及記-神降嗎哪和鵪鶉: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 ...
- 2出埃及記(十三)16:1~35天降嗎哪
為什麼以色列人發怨言,神還要從天降糧給他們? □ 為何要降嗎哪,神降嗎哪之前,為何先給他們吃肉〔鵪鶉〕?
- 3Manna and Quail; 嗎哪與鵪鶉
嗎哪與鵪鶉出埃及記十六章11-18節 ... 段聖經就是寫說以色列人佇曠野無可吃、無可喝時,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上帝就答應要賜給他們嗎哪與鵪鶉的吃物。
- 4第三十三篇、神對付祂百姓的肉體 - 網上生命讀經
鵪鶉使百姓更屬肉體。鵪鶉的性情和本質符合以色列人的性情和本質。然而嗎哪不然,因它屬於另一個種類,另一個國度,另 ...
- 5出埃及記16 RCU17TS - 嗎哪和鵪鶉
嗎哪和鵪鶉- 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程,在出埃及之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間,汛的曠野。 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 以色列人對他們說:「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