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 - 正覺教團弘法視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我們以阿賴耶識略談大乘的正見與外道邪說《廣論》,比較它們之間的差別。
首先:【《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阿賴耶識
詳細內容
上一集
下一集
第61集
由正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單元。
透過本會親教師的解說法義內容,傳達正法、聞熏正見、思惟正理,可以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收看。
今天我們以阿賴耶識略談大乘的正見與外道邪說《廣論》,比較它們之間的差別。
首先:【《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成唯識論》卷3)是說眾生的阿賴耶識,無始以來就已經存在運作無間,祂是本來就在,非因緣生法,所以說祂是無生;既然無生當然不滅,所以祂不生不滅。
祂是一切萬法之根源,萬法由祂出生;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但又含藏分段生死所攝七識心相應的有漏法種及業種;因為祂心體清淨而含藏不淨種子,所以說不垢亦不淨。
祂與十八界法不即不離,卻與一切法不相會而遠離生老病死,從來無所得。
祂又具金剛體性,集十方諸佛之神力,也無法壞滅任何一個眾生的阿賴耶識心體一分一毫。
而當您修行時,把有漏法種斷除一分的時候,無漏法種就跟著增長了一分,第八識內的種子一進一出卻是相等的,沒有增減,不多不少,井然有序,故說祂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的道理,亦復如是,所以成就中道義。
因此,第八識真心阿賴耶識具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來不去、非一非異……等無量之中道體性。
《般若經》主要說的就是此第八阿賴耶識心體及其體性,不是意識刻意離開兩邊而住;意識境界是生滅法,有生有滅,不是中道心。
阿賴耶識含藏著前七識一切善惡有漏業種子,讓眾生不離分段生死,所以祂是能藏;而前七識所熏習的有漏業種,又回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祂又是所藏;阿賴耶識在眾生未斷我見之前,被末那識內執為自我,而阿賴耶識也執藏分段生死染汙的種子,故又名執藏。
阿賴耶識具備此三藏的功能,有此阿賴耶性,所以第八識阿賴耶識又稱為藏識。
《維摩詰所說經》卷1說:【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這就是講第八識真心阿賴耶識的體性;菩提心乃是真覺之心,是真心,即是阿賴耶識心。
阿賴耶識不領會一切人、一切世間、一切法,因為祂無所見的緣故,祂離見聞覺知,祂離一切外緣;而不離見聞覺知,不離外緣的是妄心七轉識。
又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眾生即是七轉識,阿賴耶識配合七轉識和合運作無間,七轉識需要什麼,阿賴耶識就給什麼,因為祂是藏識,執藏一切法種故,能現起諸法。
但眾生日用而不知,總是執祂為自內我,放不下對祂的執著而造作諸有漏業;可是一旦被問到祂在何處時,又都不知道。
經中又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阿賴耶識無始來不見色、不聞聲、不嗅香、不嚐味、不受觸、不知法,於六塵諸法都不知不會,因此是無記心;只有七轉識才能體會六塵諸法,因此就成為有記心。
大凡器世間無論有見或無見,有對或無對,無非從阿賴耶識所生、所顯;所以眾生所見、所聞,乃至所觸、所知的六塵,均非真實,皆是阿賴耶識所顯的內相分影像而已。
覺知心從來不曾親觸外境五塵,所以說阿賴耶識是宇宙的根源、萬有的本體。
阿賴耶識是諸法的根本識,前七識都是由祂所含藏的種子輾轉生出,剎那生滅變異,所以前七識又稱為七轉識。
而阿賴耶識內的種子有進有出,乃種子流注現行與落謝回熏;流出的染業種子透過修行轉變成為淨業種子,再回流到阿賴耶識內含藏,漸漸的識內種子淨多於染,最後成佛時都成為淨。
在入地以前染多於淨,依此立名故稱之為阿賴耶識;入地以後到八地之前淨多於染,稱之為異熟識及阿賴耶識(因為故意留最後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生的緣故,仍可稱為阿賴耶識。
);進入八地開始,已滅除故意保留的思惑,只餘異熟識之名稱,但仍有無記品及異熟品所攝的粗重種子生滅變異,未離變易生死,要到佛地才能斷盡,方可改名為無垢識。
如是,識名雖有階段性不同,但本體都是因地的阿賴耶識心體,並無改變,只是內藏的種子改變而已。
且看藏傳佛教應成派中觀師宗喀巴等人,把佛說的阿賴耶識曲解為意識的支分,否認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否認阿賴耶識能出生意識。
宗喀巴之《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387到388頁如是說:【如是攝行論說,佛為廣大勝解者,說八識等令通達者,亦僅顯示經有是說。
非自宗許,離六識外,別有異體阿賴耶識。
如聖派集密,說死有光明一切空心,為死心。
從彼逆起近得心,為生心。
彼二非是阿賴耶識。
釋菩提心論,雖說阿賴耶識之名。
然義說意識,為一切染淨法之根本。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15)明明三乘經典中都說有第八識,宗喀巴卻還要強辯說「除了自宗所許的六識外,不許有第八阿賴耶識存在」;又說「生死流轉的主體識不是阿賴耶識,第六意識才是生死流轉的主體,才是一切染淨法的根本」。
然而佛在《雜阿含經》卷9明明說得很清楚:【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
】也就是一切的意識,不管粗、細、極細的意識,都是意、法因緣生,乃是有生而非無生,是生滅無常的緣生法;生滅無常的緣生法,不可能出生他法,絕非諸法的本源。
宗喀巴居然還強辯說「意識為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可見宗喀巴不但不懂《阿含經》,連我見都未斷,未證解脫道的初果,根本就是一個凡夫異生。
又否定法界萬法本源的阿賴耶識,證明他也不懂《般若經》,未證法界的實相,不知中道的觀行,更別說懂得唯識諸經「萬法唯識,三界唯心」的道理。
但是經中又說「名色由識生」,《中阿含經》卷24也說:【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
】名就是受、想、行、識等四蘊,色就是色蘊,合稱為五蘊。
此中之名已含攝七轉識,意識當然已含攝在名中,顯然不是名色之因,不許說為一切染淨法的根本;出離母胎之後,此名色必須依於另一個識才能運作,故說此識即是「名色之因,名色之根本」,因為名色是由此識出生的,不是單憑父母、四大之緣即能出生的。
意識既是名色中的名所含攝,當然不是能生名色的此識,宗喀巴不應謊稱為一切染淨法的根本。
而此識也必須藉五蘊才能顯於三界中,此識別無他心,即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四阿含中尚有多處隱說阿賴耶識為生死染淨之本,聖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也明說第八識是一切染淨法之根本。
在根本論卷51中說:【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而且大乘經典也全都這樣說。
然而宗喀巴不解經意,未讀或刻意忽略根本論,硬說意識為生死流轉之本,說生滅性的意識心常住不滅,說生滅性的意識為染淨法之本。
殊不知意識乃生滅之法,在眠熟、悶絕、正死、無想定、滅盡定中必定斷滅;斷滅時當然不能再執藏一切染淨法種了,怎能是一切染淨法種之根本。
若有人執意識常住不滅,即是常見外道見者,宗喀巴正是此一類人;宗喀巴又否定阿賴耶識,使無餘涅槃成為斷滅境界,因為入無餘涅槃時必須滅除意識及意根,十八界滅盡,唯餘如來藏自住境界,所以宗喀巴他又是斷見外道。
十二因緣法中,識緣名色者,宗喀巴在《廣論》182頁說:【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
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7)有一位日常法師解釋說:【名色支,前面那個色,因位識經愛、取的滋潤後會感果,變成果位識,那就是前面的結生相續。
結生相續時,已經不單單是識了,所以在母胎中有二樣東西,一是色法,一是心法。
那麼色法是可以看得見的,有觸有對;心法是看不見,也沒形狀,所以只能用「名」字表達;所以稱它為名色。
這裡面包含了受、想、行和識,就是心、心所。
如果生在色界、欲界是有色的,如生在無色界沒有實在的色,只有色的色種;名色剛開始時的羯羅藍位,實際上名色另外一點,就是我們本體。
在我們六根當中,眼耳鼻舌身意共六根,整體來說叫它為名色,分別來說即是六根或叫六處。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日常法師)
但是《緣起經》卷1說:【識緣名色者,云何為名?謂四無色蘊:一者受蘊,二者想蘊,三者行蘊,四者識蘊。
云何為色?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此色前「名」總略為一,合名名色,是謂名色。
】可見《廣論》是抄錄《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所引的《緣起經》,從文字表面上來看,宗喀巴不敢加油添醋解釋名色;可是經過日常法師的詳加解釋,就走樣了,露出六識論本質的邪見馬腳。
宗喀巴是宗本於聲聞部派佛教凡夫的六識論者,日常法師以《廣論》作為教材,當然墮處也是與宗喀巴一樣。
實際上,結生相續者是意根與阿賴耶識捨中陰身,而入住母胎成羯羅藍位,故稱結生相續。
而日常法師卻說:「因位識經愛、取的滋潤變成果位識而有色,所以結生相續不單單是識,還有色。
」這裡看得出日常法師對識與色的認知是模糊的。
因位識經愛、取變成果位識而有色,色法是怎麼來的?日常法師實在不知,因為他以為這個從因位到果位的識都是意識,認為意識可以前後世相續不斷,這是有種種重大過失的。
由此可證明,《廣論》作者宗喀巴乃是未斷我見者,未曾悟入大乘般若,未得大乘見道之見地,乃錯會般若之凡夫,竟寫出意識境界的《廣論》來誤導眾生;日常法師卻如同宗喀巴一樣,對此嚴重過失都無所覺知。
宗喀巴又謗無如來藏阿賴耶識,而此識是菩薩藏的中心法義。
《大乘入楞伽經》卷2說:【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言「此非隨順契經調伏解脫之說」,作是語時,善根悉斷,不入涅槃。
】菩薩藏中所說一切法都是在解說阿賴耶如來藏,宗喀巴卻謗無阿賴耶識心,正是謗菩薩藏的人。
如是未悟凡夫的宗喀巴,毀謗三乘佛法根本之阿賴耶識心,依此經中佛語聖教,宗喀巴已成一闡提人,一切善根悉斷;當年捨壽時,早已下墮無間地獄,他所說的諸法怎能相信呢?
宗喀巴真是邪見論者,而黃教信徒竟封之為至尊。
他既否定第七識意根,亦否定第八識如來藏,則唯餘六識可言;既然只有六識,而三乘諸經中,佛說意識乃是緣起法—意根及法塵為緣—而由如來藏中出生。
既是緣起法,依於他法而起,則勢必仍將依於他法眾緣之欠缺某一緣時,隨之滅壞;觀乎眠熟及悶絕等五位中之意識斷滅,即可知也。
意識既然正死位中斷滅,又復不能去至來世,而於受生後永斷(所依勝義根頭腦不能去至未來世),宗喀巴究竟欲遷何識往生淨土呢?無識可供宗喀巴遷往淨土!既然如此,宗喀巴為何造作《遷識法廣論》?此論中所言、所行、所修俱成邪見矛盾之法也。
如是,由宗喀巴之否定第七、八識,就可得知所造《遷識法廣論》之種種言說,顯然皆是戲論臆想所得也。
就像密宗喇嘛或代表人所說的持戒清淨,就是依三昧耶戒每天都與女信徒合修雙身法,所以大家別被騙了,誤以為是佛教中說的持戒清淨。
又某某法師在他的著作《佛法概論》第八章109頁也如是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
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
】(《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109。
)105頁又說:【意的梵語,即「末那」(不必作第七識解),是「思量」義。
】(《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105。
)某某法師的中心思想,是繼承藏傳佛教中的黃教六識論應成派中觀邪見;他主動繼承宗喀巴的六識論思想,一樣不承認有第七、八識,他把七、八識否定後,又怕別人說他是斷滅見,所以又建立了「明確的意識」或「細意識」,作為有情活動的根源,同樣墮於宗喀巴六識論的邪說邪見中。
但不論意識再如何細,也無過於四空定——無色界頂的非想非非想定之細。
因此,粗意識也好,細意識也好,都是佛說的意、法為緣所生的意識,都是藉意根與法塵相觸作為外緣,以阿賴耶識中的意識種子為內因,才能生出意識。
既然意識的出生有因又有緣,就是佛說的因緣所生法,當諸緣有所缺時,意識種子便無法從內因中流注出來而告斷滅,所以意識是會斷滅的;會斷滅的法,就不可能當作主體識而來往三世、常住三界中。
因此,不依阿賴耶識而說一切法,就是外道法,不是佛法,宗喀巴、某某法師與日常法師正是佛所破斥的這類人。
好的,因時間關係,留待下集再談。
祝願福慧增長,道業精進,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2530
上一集
下一集
延伸文章資訊
- 1卷二向誰懺悔 阿賴耶識 - 星雲大師
玄奘大師形容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意思是說,人到世間上來,阿賴耶識比眼耳鼻舌身意先進入母胎;人死之後,阿賴耶 ...
- 2阿賴耶識 - 正覺教團弘法視頻
今天我們以阿賴耶識略談大乘的正見與外道邪說《廣論》,比較它們之間的差別。首先:【《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 3阿賴耶識淺說 - 普明佛學會
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梵語ALAYA VIJNANA 音譯而成「阿賴耶」。 為有情 根本的心識,八識之根本。 它含藏了一切善惡行為的種子,當因緣成熟時,能引生有情 的根身器 ...
- 4阿賴耶識的性格與成立因緣
阿賴耶識的性格與成立因緣. --以《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為線索. 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阿賴耶識說、三性論與唯識觀為瑜伽行派不共大乘的三個思想主軸。
- 5《聖鬥士星矢:覺醒》最接近神的男人來了!S級阿賴耶識.沙加 ...
阿賴耶識沙加的優勢,攻擊:念攻為S,配合念珠蜂鳥等小宇宙,輕輕鬆鬆可以上七千的念攻。速度:初始速度304,攜帶副屬加速度的小宇宙,很容易先手。凈化: ...